环境与发展

巴西气候峰会: 推动气候公正的契机?

美国的缺席以及欧盟自主贡献计划的难产为即将在巴西举行的第三十届气候峰会蒙上了阴影,不过,也有非政府组织认为这或许为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及全球的公民社会关注的议题提供了突破的机会。在十月底举行的一次记者会上,气候行动网路组织提出了一个简称为BAM的行动计划,那么,什么是BAM?它的目的是什么?法广就此采访了气候行动网路组织国际部负责人Anabella Rosemberg 女士。

什么是BAM?

法广:  首先请您解释一下什么是BAM?

Anabella Rosemberg :  BAM是一项国际公民社会倡议。BAM是“贝伦全球公正转型行动机制”(Belem Action Mechanism for a Global Just Transition)的英文缩写。那么,什么是公正转型呢?其理念就是将人民的需求置于气候政策的核心——也就是我们大家的需求、我们的权利、我们的诉求。此外,我们还将把许多国家寻求发展替代方案的需求置于国际讨论的核心,因为如今,这些国家不仅尚未找到发展之路,而且陷入了资源遭到掠夺的恶性循环,他们也看不到偿还债务、创造就业机会的途径。因此,公正转型这一概念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探讨如何采取气候行动?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共同目标,需要朝着哪个方向努力,但如何实现目标? 我们仍然不太明确。虽然有关公正转型的讨论已经在气候峰会上持续了数年。

法广 : 气候峰会有关公正转型的谈判取得了哪些进展?各国的立场如何?

Anabella Rosemberg : 值得强调的是,《巴黎协定》承诺实现公正转型,但十年过去了,在这方面进展甚微。因此,今年六月波恩缔大会准备的一份谈判文本包含了几个要素。即各国对公正转型构成要素基本达成共识。至于各国对公正转型机制的立场,非常有趣的是,所有国家都以某种方式支持公正转型这一概念。例如,我们看到欧洲国家理解这一概念。欧洲已经存在公正转型机制,但他们目前并不赞成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机制。因此,在这方面他们站在反对的一面。就东道国巴西而言,巴西多年来一直是这一理念的倡导者。如今,作为东道主,巴西需要对该机制的支持保持更加中立的态度。许多来自全球南方,特别是非洲的国家,他们都将公正转型机制视为探讨其工业化与气候保护之间联系的契机。例如,中国等国家对这一理念非常感兴趣,中国已经在逐步淘汰煤炭的计划中实施了一系列公正转型政策。但随之引发的问题是其工业发展轨迹的路径应该是什么?他们认为这与公正转型理念息息相关。因此,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明确反对公正转型。但是我们看到的有一场真正的讨论,讨论的焦点集中在缔约方会议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气候政策才能够确保一个公正转型。

确实,公正转型是气候政策的核心议题,巴黎协定的序言中明确写道  考虑到务必根据国家制定的发展优先事项,实现劳动力的公正转型以及创造体面工作以及高质量的工作岗位,缔约方締在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时,应当 尊重促进和考虑它们各自对人权,健康权,土著人民权利,当地社区权利,移徙者 权利,儿童杈利,残疾人权利,弱势人权利,发展权,以及性别平等妇女赋权和代 际平等义务。

不过,巴黎协定签署十年来,每年的缔约方大会都将重点集中在落实巴黎协定的具体条款,因而,公正转型问题并没有引发舆论足够的重视,虽然,十年来所发生的许多事件都与此有关,例如,2018年法国的黄背心运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推动民众选购电动汽车,法国政府在补贴购买电动车的同时抬高对燃油的征税,引发依赖汽车出行的郊区以及农村民众的强烈反对,因为他们中大多数人都难以招架能源以及物价的持续上升,因此即使有补助,也根本无力购买电动汽车。

公正转型概念由来已久

这就涉及到公正转型问题,公正转型这个概念由来已久,国际工会联盟在2009年向联合国提交这一要求。要求绿色经济的开发必须保障人人享有体面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要求生态转型不能以牺牲社会为代价。

2018,波兰作为第24届联合国联合国气候峰会的东道国,为了推动本国的煤炭转型,呼吁关注转型所带来的负面的经济影响,波兰作为气候峰会东道国首次将公正转型纳入了大会的最终宣言。

具体而言,这意味着公共部门必须给与大力支持,快速组织工作岗位的重新转换、员工培训、以及为经济参与者和受影响地区的发展和多元化提供财政援助等等。这关乎组织低碳经济的到来。因为目前全世界有数百万员工在石油、煤炭和核能领域工作,能源转型不应该使他们失去工作岗位。

公正转型问题在迪拜举行的第28届气候峰会以及在巴库举行的第29届气候峰会上都取得了一些进展,不过,关键的分歧依然是南北两大阵营的分歧,对欧美发达国家来说,公正转型应该是国际以及地区性的政策,欧盟拥有自己的公正转型平台,欧盟的一些成员国,例如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已经从中获益,并且不乏成功的例子值得他国借鉴。不过,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公正转型涉及全世界各国,因为今天除了能源行业的工作岗位问题之外,还涉及到绿色技术开发所必须的矿产资源的开发,涉及到保障矿业产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矿工的劳工保障。举例而言,中国电动车企业职工在巴西的劳工丑闻也与公正转型有关,如何在加速实现能源转型的同时,保障每个人都拥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如何保障能源转型不以牺牲某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的环境为代价? 如何保障稀有金属的开采的可持续性从而做到巴黎协定中所强调的代际平等?这一切都是公正转型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波恩文本有何具体内容?

 法广 : 今年六月,在德国波恩举行的贝伦峰会准备会议上,各国达成了一个统一文本,文本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期待贝伦峰会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突破?

Anabella Rosemberg :  我们六月份在波恩达成的谈判文本包含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过去十年在《巴黎气候协定》框架下开展的公正转型工作。虽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缺乏连贯性,而且最重要的是,还有许多工作尚未完成。因此,文本回应了所有民间团体的诉求:也就是制定行动方案,而不仅仅是观察。因此,文本的要点是将公正转型纳入各国的自主贡献减排承诺。今天至少已经有六十多个国家在其自主贡献目标中至少有一项承诺与公正转型有关,有些国家做得比较完善,有些则相对薄弱。例如,智利就制定了一项完整的战略,例如为可能失业的员工提供职业培训。确定本国哪些特定地区将受到更大的影响,因而为这些地区制定支持计划。此外,还包括环境修复方面,这一点也至关重要。因此,每个国家的做法都各不相同。例如,尼日利亚就专门设立了一个章节来探讨公正转型,其核心是与工会和社区开展对话。因此,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色。但就目前而言,尚且存在很多分歧。因为有许多因素仍在不断地变化。不过,讨论的目的是希望扩大参与国家的基础,让更多国家在其能力范围内将公正转型战略纳入国家自主贡献、纳入国家的长期减排战略。

法广:  您对贝伦峰会有何期待?

Anabella Rosemberg : 对我们来说,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增加对公正转型战略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社会保障、经济多元化和包容性方面。这包括国家层面的转型治理,以及需要更多资源,特别是用于满足这些需求的无债务资源,例如赠款。此外,还有一系列关于公正转型构最低要求的共同原则。这就涉及到权利问题,包括人权、工会权利和妇女权利以及如何包容不同弱势群体的问题。另外,还必须纳入国际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公正转型与若干关键部门之间的联系。因为我们必须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部署可再生能源、管理新能源矿产的同时实现农业和食品部门以及交通运输部门的公正转型。因此,如何保障在这些部门开展公正转型工作。最后,最重要的就是要“迈向未来”。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话层面,必须采取行动。因此,我们希望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平台。在项目现阶段,我们有几种方案,有些更具雄心。例如,建立一个网络,也提到了别的结构。经过多方努力,最终设想建立一个机制。而这也是我们在贝伦要重点推动的方面。

法广:  众所周知,今年美国政府将会缺席峰会谈判,甚至还有可能会施加负面影响,您是否担心这会影响有关公正转型的谈判?

Anabella Rosemberg : 我们认为恰恰相反,美国的缺席或许为上述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