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关强国”行动是海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实际行动。广州海关深入实施“智关强国”行动,结合当前国际经贸形势和关区实际,推进“春风行动”,强化监管机制改革创新,为中小微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有力支撑。据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广州市外贸进出口突破8200亿元,同比增长13.4%。
近日,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南区跨境电商中心内一片繁忙景象:一辆辆叉车在货架群中灵巧地穿梭、倒车、转向,稳稳将整板货物送到智能分拣线前,工人们将包裹卸下,包裹在智能分拣线上飞速流转,随即被分拨到集包袋中,将装车运往停机坪等候登机“出海”。
近年来,跨境电商已成为中小微企业便捷出海的新方式。据不完全统计,跨境电商已经带动超20万家企业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逆势拓市、抢得订单。今年以来,跨境电商企业迫切希望优化通关物流流程加快出口运营效率,广州海关落实“智关强国”行动部署要求,着力为企业纾困解难,联合多部门创新“通关+物流”服务模式,在广州白云机场建成全国首个“民航安检前置+海关查验前置”的“双前置”货站,进一步提升了航空口岸场站的操作效率。
“双前置”货站是具备特定功能的货物集散中心。传统模式下,出口货物需要在机场货站进行多次转运以满足民航安检和海关查验工作需要,不仅拉长了时间,也增加了企业成本。“双前置”模式落地后,企业可“一站式”完成清关、收运、安检、组板等操作,出口货物直送机场装机离境,等待时间缩减超50%,出口通关整体效能提升70%,企业综合运营成本显著下降。据统计,自今年3月6日“双前置”货站启用以来,广州海关助力超90万票跨境电商货物高效出口,有效支持了中小微企业承接海外订单。
在出口产品的市场销售端——广州东旺国际食品批发市场内,一箱箱预包装食品货物交错堆叠,花生、薯片、调味料等几十种预包装食品装入集装箱,即将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至泰国。该食品批发市场是广州众多专业批发市场之一,也是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
为便利中小微企业出海,广州海关将“支持市场采购贸易发展”作为推动“智关强国”行动的抓手项目之一,创新推动预包装食品、化妆品通过市场采购出海,关地联合出台试点工作方案,成功推动上述两类商品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便利化出口,为新形势下企业“出海”提供了新渠道,也为广东外贸发展提供了新平台,激发了新动能。
据悉,广州市场经济氛围活跃,市场主体多元,拥有众多专业批发市场,集聚了活力十足的“一门一店”式中小微企业。它们如同“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品类丰富、货源充足,海外市场需求旺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专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现货交易设计,为中小微企业开展小单化、多批次、宽种类的外贸业务提供了高效便捷通道。
为切实助企降本增效,广州海关创新实施采购地检验监管模式,针对以往出口预包装食品、化妆品需多头申请、多次送检等难题,允许企业在采购地海关“一次报检、一次出电子底账”,大幅简化流程。据企业测算,每出口一柜货物可节约成本6000-10000元,大大减轻企业负担。今年前8个月,广州市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货物68.2亿元,同比增长57.5%。
下一步,广州海关将持续推进“智关强国”行动在关区走深走实,积极推动“双前置”模式推广应用至关区更多货站枢纽,支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拓展应用至更多商品类型,让更多中小微企业享受到海关监管改革创新的红利成效。
文、图|汪海晏 关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