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聚焦科创、传承精神、链接十五运,这届粤商大会亮点频出

一场大会,现场完成了超400亿元的合作签约。2025世界粤商大会于9月28日至9月30日在广州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粤商齐聚于此,共话粤商发展。

既然是“粤商大会”,粤商自然是本次大会的绝对主角。会议现场发布了2025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系列榜单,还首次发布青年粤商创新创业和粤商“走出去引进来”两个优秀案例,举行世界粤商招商引资签约仪式,发出全球粤商合作倡议。大会现场签约项目共计24个,涵盖人工智能、半导体、网络与通信等领域,总投资额达444.58亿元。

此外,此次粤商大会现场还首次设置粤商特色产品展,涵盖现代制造业、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生物医药、“百千万工程”和十五运会等专题,以“互动+展示+图文影像”的形式,全方位展示粤商特色产品,解码“何为粤商”。

科创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逐鹿广东

大会现场签约444.58亿元的背后,是长达大半年的接洽与积累。据介绍,从去年年底开始,广东省工商联以举办2025世界粤商大会为契机,积极发动各级工商联执常委、有关商会、海内外粤商来粤投资兴业,会前共收集民营企业在粤投资项目205项,合计金额1777.21亿元。其中,在大会现场上签约24项,合计444.58亿元。

这些项目既有聚焦科技创新的前沿布局,也有深耕实体经济的扎实举措,更有联动海内外资源的开放合作。项目的背后,是广东投资潜力的缩影,也是粤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逐鹿广东的新逻辑。

2024年广东全省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了9万亿元,连续39年位居全国首位,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六成。其中,私营企业834.53万户,同比增长10.6%;个体工商户1090.64万户,同比增长3.52%。粤商生态多元,无怪乎有与会嘉宾打趣道,广东的特产是“老板”。

多元化,意味着抗风险的能力更强。如何在全球经济大变局的背景下始终站在领先位置,也是粤商需要面对的课题。从会展现场一批批形态各异的机器人、飞行器那里就可以得出答案——科技创新。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提到,大湾区作为全国创新高地,集聚7.6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位居全国首位,期待与更多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和技术创新联盟,特别是在AI大模型工业应用、半导体显示等关键领域协同攻关。

近年来,一大批优秀的粤商加速发展,成为全球科技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力量。“这里机会够多,人才够多,我们未来可能性会更多。”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主席、建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吴学明看来,这背后离不开广东“政通人和”的营商环境。

生命力,粤商传承“新老交替”

当被问及粤商精神的关键词时,多个与会嘉宾都和羊城晚报记者提到了“务实”“敢为人先”“不畏挫折”。

创业十余年,广州成至智能机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廖科文深刻体会到粤商“务实、稳健、敢闯”精神的宝贵价值。“很多企业追逐热点,但我们始终聚焦无人机安防任务载荷这一细分领域。”这种专注,正是对粤商“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传承。廖科文坦言:“我们这一代人站在父辈创业的基础上,既要传承他们留下的诚信务实、稳健经营的企业家风范,又要以创新精神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这种创新不是否定过去,而是深刻理解行业本质后的升华。”

粤商的生命力,就藏在一批批的新老传承里。在广东,40岁以下青年企业家占比45%,年轻力量正带着粤商新活力勇攀创新高峰。

大会除了发布2025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系列榜单之外,还首次发布青年粤商创新创业和粤商“走出去引进来”两个优秀案例。

老一辈粤商曾凭借“敢闯敢试”的魄力,从“三来一补”起步,在实业领域打下坚实根基。而青年粤商则带着数字时代的基因,在新兴领域开疆拓土。一个个真实创业故事的背后,是青年粤商对“敢为人先”精神的躬身践行,更是对“务实开放”理念的当代诠释。

广东省工商联主席、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在大会现场呼吁,要“再造一个新广东”,还需要更多新鲜血液的加入,欢迎任何领域的企业到广东投资、赚钱。

有实力,粤商动力脉动十五运

粤商大会告一段落,金秋10月,广州也准备进入全运时间。大会现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2025年粤港澳三地将联合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这是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标志性项目,体现国家对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坚定支持。粤商港商要把握历史机遇,汇聚资源、变革求新,积极参与大湾区高水平建设,共同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而在粤商大会的现场展位,十五运相关展区引发了不少参会领导与嘉宾的驻足。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创新构建了“体育+”多元融合模式,将岭南文化、乡村振兴、非遗技艺与科创元素深度融入特许商品开发,打造出岭南醒狮系列等一批爆款产品,有效激发消费热情。大会专门设置了十五运专题展区,一批批极具岭南特色的十五运特色商品给严肃的粤商大会增添了一抹轻松之色。

近期,广大粤商围绕十五运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有的企业带来了先进的体育赛事智能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赛事运营提供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法;有的企业则为十五运会量身定制了体育装备和器材,融合最新科技和人性化设计。这些成功的背后,都展现了粤商在推动体育事业与科技融合发展方面的强大实力与创新能力。

随着十五运会筹备进入最后的冲刺期,在2000万广东民营经营主体下,粤商群体展现出了独特的产业适配能力,借助十五运会之风进场赛事经济,将赛事场景转化为产品验证场。

文 | 记者 杭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