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花地·文化

【视频】30位文艺新星同台献艺!“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机制”2025澳门年会开幕

9月19日上午,“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机制”2025澳门年会大会在澳门举行。

本次年会以“共生 共建 共融——新时代湾区文艺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由中国文联、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指导,广东省文联、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主办。

中国文联、广东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以及来自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相关政府部门、文联、文艺组织有关负责人出席了19日上午举行的年会大会。中国文联、广东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以及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代表、文化局局长梁惠敏分别致辞,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垂林主持大会。

擘画湾区文艺发展新路径,释放峰会机制的聚合效能

广东省文联主席李劲堃,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常务副会长霍启刚,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吴志良,以及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副会长穆欣欣就三地如何建设协同创新机制、汇聚优势资源、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等问题展开对话。

吴志良指出:“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有责任也有能力成为湾区文艺‘走出去’与‘引进来’的重要窗口”。

本次年会吸纳了广东粤剧院、永利文化、荣宝斋拍卖有限公司为新成员单位,吸纳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广州珠江钢琴文化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深圳招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樵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岭南画院、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为新共建单位。

年会现场还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机制”重点扶持项目名单,《粤港澳大湾区文艺新星澳门行文艺惠民活动》《“听见湾区”AI星声计划》《青春版粤剧〈白门柳〉》等16个项目入选,涵盖跨界融合、舞台艺术、影视新媒体等多个类别。

主办方表示,本次年会搭载多个成果项目和特色活动,后续将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发展指数》、“听见湾区”粤语金曲和“AI星声计划”发布等,着力扩大峰会机制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文艺新星同台献艺,推动湾区文艺创新发展

9月19日下午,经过严格评选,入选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新星”的30位青年文艺才俊同台献艺,在澳门文化中心为澳门市民带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新星”艺术展演。

他们来自戏剧、电影、美术、书法、文艺评论等多个艺术领域,既是大湾区青年文艺人才中的杰出代表,也是推动大湾区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多元文化交融的现象直接启发我关注大湾区城市文学的共通性问题。”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唐诗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湾区城市文学是中国城市文学的重要部分,如何发掘并彰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文学的独特性,这已成为我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机制”2025澳门年会的重点配套活动,本届展演紧扣“共生、共建、共融——新时代湾区文艺创新与发展”的年会主题,为三地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深化交流、激发创作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推动了人文湾区建设和文化共同繁荣。

“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机制”是经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批准,由中国文联指导,广东省文联和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及珠三角9市文联共同设立的工作机制。

自2021年10月创设以来,持续推进合作创新、路径突破与平台升级,不断释放峰会机制的聚合效能,打造了“湾区有新声”、文艺创新论坛、文艺骨干交流季,以及电影、杂技、曲艺艺术周等10余个品牌项目。

王垂林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发挥峰会机制的联动效能,推动文艺与科技、金融、旅游等多领域融合,支持优秀项目“出海”,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助力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文化创新高地。

文|记者 何文涛 通讯员 黄栩诗

图、视频 | 记者 何文涛 实习生 王申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