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第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含海洋经济、生态环境、国资、文化、能源5个领域的26类场景,截至目前,广东发布的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涉及13大领域的78类场景。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字产业促进处处长张中凯介绍,广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攻坚、产业发展、应用赋能、生态培育等工作,在今年3月印发了《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支持、服务企业为导向,出台12条“干货”措施,力争实现“六个一批”。
“六个一批”涉及攻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优质企业、部署一批高能级平台、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引进培育一批优秀人才、完善一批标准法规制度。其中,对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给予奖励,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分别给予资助。
张中凯介绍,今年以来,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聚焦产业升级与民生服务双重维度,发布了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共计13大领域的78类场景,第一批涉及制造、教育、医疗、安全4个领域的30类场景,第二批涉及交通、金融、农业、民政4个领域的22类场景。
此次发布的第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在海洋经济领域梳理了海洋牧场提效、海上安全治理、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灾害预警、海事航道巡检等5大典型场景。比如,深蓝科技的水下机器人通过自动化清洗保持网箱通透性,有效提高了养殖产量和质量。
在生态环境领域,梳理了污染溯源与监管、环境质量预警、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监测、固废识别与监管、水务与水环境治理、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等6大典型场景,例如小豚智能的无人艇投入水面巡逻使用后,每日可减少3至5人的巡逻力量,乱扔垃圾等现象明显减少。
在国资领域,梳理了穿透式监管、不动产运营管理、干部与人才管理、智慧公用服务、智能化能耗管理等5大典型场景。在文化领域,梳理了虚拟场景构建与体验、智能导览与个性化推荐、文化内容创作、文物修复与保护、智能客服等5大典型场景,例如元象科技构建了适配文博场馆、景区等多场景的大空间VR应用体系。
张中凯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企业、机构共同参与,开发更多的应用场景,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尽力提供好资源协调、生态优化、宣传推广等协调支持服务,多方携手,共同助力广东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文 | 记者 许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