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報到-我們在台灣

台灣,一座擁抱多元族群與文化的美麗島嶼,也是無數移民築夢的家園。 《新生報到-我們在台灣》節目由資深廣播人王淑榮、傅于娟共同主持,2025年起更加入7位新住民及新住民子女,組成全新主持團隊,邀訪各領域的新住民及其子女,與相關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分享新住民及其子女獨特的人生旅程,探索新住民議題與多元文化的深度面貌。讓我們透過這個節目,打開耳朵與心靈,一起傾聽這片土地上的多彩聲音與豐富有趣的生命故事! 本節目由新住民發展基金贊助播出。

  1. HACE 5 H

    來台多久就學習多久!她憑堅韌解鎖人生夢想清單✅專訪:柬埔寨新住民 孫雅雯

    本集節目主持人:王淑榮、傅于娟本集節目來賓:柬埔寨新住民 孫雅雯柬埔寨新住民孫雅雯,家鄉位於柬埔寨磅湛省(Kampong Cham),自2002年開始台灣定居。她國中畢業後到金邊投靠從事導遊兼翻譯的阿姨,並與從台灣到柬埔寨的旅遊的公婆相遇。雅雯跟先生順從家中長輩們的安排,中午接機、晚上訂婚,3天後結婚,締結了這一段跨國的婚姻。即便已經有華語能力,在逛市場時還是常常不知道要購買的水果、魚類名稱,因此也跟著女兒們用字卡一路學習,從認讀到筆順,即便孩子長大,她仍舊不斷地精進自己。回想起一度卡關的大學學習過程,雅雯表示:「我如果今天放棄,我永遠都不會,所以我想要去突破。」而她也憑藉著這堅韌的性格,達成了許多人生夢想清單。除了精彩的人生故事,本集節目雅雯也大方分享新住民們時常會用到的理財小技巧,透過設定目標、採取行動,讓她輕鬆累積全家人的返鄉基金!—與我們分享你的心得 ➡️ https://reurl.cc/jrqxjn ⬅️ 還有機會抽到小禮物唷🎁也別忘了按讚《新生報到-我們在台灣》臉書粉專,聽見更多精彩故事👏💌在地人物與文化交融的動人故事,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newcomedm—企劃 | 傅于娟、王淑榮腳本 | 傅于娟錄音 | 王淑榮剪輯 | 傅于娟、温雅芳

    47 min
  2. 8 NOV

    舞動台印血脈💃13歲也能成為文化交流橋樑,從舞台到校園~展現新二代多元優勢!專訪:印尼新二代 陳霈玲

    本集節目主持人:傅于娟、温雅芳本集節目來賓:印尼新二代 Belinda陳霈玲 與媽媽 Tia陳妍蓁(印尼新住民)台印新二代陳霈玲Belinda,今年13歲,與媽媽母國文化有緊密聯繫,尤其往返台中與中爪哇的旅程,造就了Belinda的自我認同與DNA。此外,Belinda從4歲起參賽表演,更透過戲劇作品《透明的孩子》喚起無國籍兒童照顧的議題,因此幾乎每個週末都可以看見Belinda在各種場合演出印尼傳統舞蹈,甚至是在戲劇作品當中;平日裡,Belinda更是校園內的印尼文華推廣大使,讓我們看見新二代發展的可能性與獨特。霈玲4歲登台演出霈玲用印尼傳統方式與同學們一起慶生在本集精彩節目當中,Belinda也特別將這首Jaranan—充滿童趣的印尼傳統歌謠送給大家。未來Belinda期許自己不論到世界上哪一的角落,都要持續推廣印尼文化!霈玲(右下)與媽媽妍蓁(右上)和舞團成員一起合照媽媽妍蓁的專訪這邊聽:靠八點檔學閩南語!?更為圓兒時夢,拉著姐妹們一起跳出幸福舞碼💃—與我們分享你的心得 ➡️ https://reurl.cc/jrqxjn ⬅️ 還有機會抽到小禮物唷🎁也別忘了按讚《新生報到-我們在台灣》臉書粉專,聽見更多精彩故事👏💌在地人物與文化交融的動人故事,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newcomedm—企劃 | 傅于娟、温雅芳腳本 | 傅于娟錄音 | 温雅芳剪輯 | 傅于娟、温雅芳

    44 min
  3. 1 NOV

    🇹🇿來去坦尚尼亞蓋學校🏫地方奶奶聽完竟直接跪下!?專訪:坦尚尼亞新住民 Grace、炭格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洪宜筠Winnie

    本集節目主持人:傅于娟、温雅芳本集節目來賓:坦尚尼亞新住民、Alpha Tanzania共同創辦人 Grace、炭格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Alpha Tanzania共同創辦人 洪宜筠Winnie本集節目繼續邀請到來自坦尚尼亞的新住民Grace,以及炭格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洪宜筠Winnie,用中英文交替使用的方式,和我們分享她們的故事,以及Alpha Tanzania的創立點滴。說到Alpha Tanzania,團隊的目標之一,是在坦桑尼亞建立小學與職業學校,因為Grace和Winnie與團隊的夥伴們都深信,教育能夠改變人生命運,「給一個人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魚」。鏡頭轉回坦尚尼亞Grace的家鄉,Alpha Tanzania的理念也深深感動當地村民,不只有奶奶在講座完畢後,直接下跪表達感謝,還有一群人集結起來,捐贈了10英畝的土地作為建校之用,展現出當地對教育的深切渴望。最後,Grace演唱了一首坦尚尼亞傳統歌曲,是從小跟隨母親與兄弟姐妹去農作時,母親都會打開收音機收聽的歌曲。這首歌寓意深遠,鼓勵人們像農民一樣,堅持不懈地耕耘,終能透過雙手達成夢想。上集節目還沒聽? 快快 點擊這裡 收聽🎧—與我們分享你的心得 ➡️ https://reurl.cc/jrqxjn ⬅️ 還有機會抽到小禮物唷🎁也別忘了按讚《新生報到-我們在台灣》臉書粉專,聽見更多精彩故事👏💌在地人物與文化交融的動人故事,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newcomedm—企劃 | 傅于娟、温雅芳腳本 | 温雅芳錄音 | 温雅芳剪輯 | 温雅芳

    54 min
  4. 25 OCT

    不向命運低頭!三寶媽因「教育」一次次翻轉人生,成為家鄉與孩子的榜樣💪專訪:坦尚尼亞新住民 Grace、炭格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洪宜筠Winnie

    本集節目主持人:傅于娟、温雅芳本集節目來賓:坦尚尼亞新住民、Alpha Tanzania共同創辦人 Grace、炭格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Alpha Tanzania共同創辦人 洪宜筠Winnie17歲,當我們還在煩惱課業與升學時,來自坦尚尼亞的Grace就必須靠自己打工來支付學費,已完成升學的夢想。而最終,她克服了原生環境的艱困與對女性教育的偏見 ,堅毅地成為了一名老師!本集節目我們邀請到來自坦尚尼亞的新住民Grace,以及炭格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洪宜筠Winnie。她們是認識多年的好朋友,更是彼此人生中重要的貴人:一位對台灣這個土地相當陌生的非洲單親媽媽,為何最後選擇來台灣實現讀大學的夢想?全因她遇見了像家人一樣的好友 Winnie ,以及視她如己出的「台灣父親」——彭宗平教授 。Grace在台灣唸書時,歷經淚水洗面的時刻 ,但她選擇留在這裡,為的不僅是自己,更是為了女兒的教育和坦桑尼亞家鄉的孩子。究竟從她們相遇至今發生了哪些精彩故事?趕快收聽節目吧!—與我們分享你的心得 ➡️ https://reurl.cc/jrqxjn ⬅️ 還有機會抽到小禮物唷🎁也別忘了按讚《新生報到-我們在台灣》臉書粉專,聽見更多精彩故事👏💌在地人物與文化交融的動人故事,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newcomedm—企劃 | 傅于娟、温雅芳腳本 | 温雅芳錄音 | 温雅芳剪輯 | 温雅芳

    1 h y 6 min
  5. 18 OCT

    斷指不挫志!上進媽媽跨越語言與傷痛,實踐教師夢成母語教學推手👩‍🏫專訪:越南新住民 武氏芳恆

    本集節目主持人:王淑榮、傅于娟本集節目來賓:越南新住民 武氏芳恆來台定居27年的越南新住民武氏芳恆,回想起剛到台灣的時光,她表示:「語言不通文化不同,聽不懂不會表達,買菜看醫生很焦慮,一個人很孤單。」然而,下定決心要留在台灣生活的她,每天學習一點中文與文化,連看八點檔都透過表情、動作來學習,語言能力大有進步!為了分擔家計,武氏芳恆也曾到工廠工作,但一次工安意外讓她失去了右手兩根手指頭。回想起這段歷史,她認為那是一段很黑暗的時期,身體痛、心更痛,但掛心兩個年幼孩子的她,還是選擇繼續努力生活,也因此開創新的人生篇章——武氏芳恆在越南的人家都是老師,因此她從小就有成為老師的夢想。民國104年,在台灣政府的鼓勵下,她遠從八里來到中壢實踐大學參加母語教學培訓課程,即便夢想遙遠,但她堅持通車,不斷學習與成長。站上講台後,她發現教授越南語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文化的延續,而她的女兒也成為她的第一批學生,讓她內心無比感動,而教學生涯就此展開,至今超過10年的教學經歷,是學校的熱門課程。為了幫助新住民更快融入到台灣的生活,她在民國106年成立新北市八里新住民關懷協會擔任理事長,持續推廣新住民母國文化,與教導同樣來自異鄉的新住民姐妹們正確家防觀念和求助管道,她也強調,語言、觀念(家庭教育、法律知識)、陪伴跟支持,這三點的重要性,鼓勵所有的新住民姐妹持續學習。 —與我們分享你的心得 ➡️ https://reurl.cc/jrqxjn ⬅️ 還有機會抽到小禮物唷🎁也別忘了按讚《新生報到-我們在台灣》臉書粉專,聽見更多精彩故事👏💌在地人物與文化交融的動人故事,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newcomedm—企劃 | 王淑榮、傅于娟腳本 | 傅于娟錄音 | 王淑榮剪輯 | 傅于娟、温雅芳

    39 min
  6. 27 SEP

    靠八點檔學閩南語!?更為圓兒時夢,拉著姐妹們一起跳出幸福舞碼💃專訪:印尼新住民 陳妍蓁

    本集節目主持人:傅于娟、温雅芳本集節目來賓:印尼新住民 陳妍蓁來自印尼中爪哇的Tia陳妍蓁,來台已有 22 年,雖然中文是從零開始學習,但穆斯林家庭出身的妍蓁已有語言學習的經驗,她笑稱幼時學習阿拉伯文比學中文還簡單。在中文識字班中,妍蓁非常珍惜每個阿公阿嬤同學,只要有不明白的中文跟閩南語,她一定會向他們提問,或是找方法理解。看不懂八點檔,但她練習認讀字幕,靠著觀察戲中人物的動作表情去理解劇情發展。長久下來,她能夠在生活與工作中自由運用中文,也用閩南語貼近婆婆。這些年,妍蓁持續從事通譯與文化推廣工作,目前擔任高等法院、地檢署特約通譯,也在臺中市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擔任文化大使,並在新住民圖書室與學校中教印尼語與分享文化故事,擔任印尼語老師,同時參與舞蹈團隊,定期分享印尼傳統舞蹈。談起與印尼姐妹共同經營的「印證幸福文化交流舞蹈團」,妍蓁很高興能得到小時候夢寐以求的舞台,姊妹們各展奇才,有效率的自主練習,再配合團練,使得舞團常常能在各大節慶中登台,創新的舞蹈,讓新住民們能施展創意,透過對傳統的理解融合新力量,創作成獨特創意的舞碼。她一路陪著姊妹們一起成長,慢慢長出新住民女力。妍蓁擁抱的傳統不僅是爪哇文化,對於台灣傳統民間習俗她也是如數家珍。在印尼長大的她,身分證上必有的欄位—信仰,使得她能理解信仰中獨特的文化,例如透過擲筊了解祖先吃飽了沒。提到台灣節日,她最喜歡能跟家人們相聚的農曆新年,不僅對於家人們充滿感謝與愛意,也因身為家族一份子的驕傲。生活中難免有挑戰與適應,妍蓁想告訴所有新住民們:「你們不孤單!」只要尋求,必定有可以陪伴諮詢的人,相信,帶著勇氣必定能夠在台灣社會建構出獨特的自我。—與我們分享你的心得 ➡️ https://reurl.cc/jrqxjn ⬅️ 還有機會抽到小禮物唷🎁也別忘了按讚《新生報到-我們在台灣》臉書粉專,聽見更多精彩故事👏💌在地人物與文化交融的動人故事,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newcomedm—企劃 | 傅于娟、温雅芳腳本 | 傅于娟錄音 | 温雅芳剪輯 | 傅于娟

    49 min

Acerca de

台灣,一座擁抱多元族群與文化的美麗島嶼,也是無數移民築夢的家園。 《新生報到-我們在台灣》節目由資深廣播人王淑榮、傅于娟共同主持,2025年起更加入7位新住民及新住民子女,組成全新主持團隊,邀訪各領域的新住民及其子女,與相關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分享新住民及其子女獨特的人生旅程,探索新住民議題與多元文化的深度面貌。讓我們透過這個節目,打開耳朵與心靈,一起傾聽這片土地上的多彩聲音與豐富有趣的生命故事! 本節目由新住民發展基金贊助播出。

Más de IC之音

También te podría intere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