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2分鐘就有一名懷孕母親死於分娩,尤其是貧窮地區像烏干達,新生兒出生風險高於台灣八倍。這些現實狀況,跟當地的醫療資源、公衛觀念與文化都有關,也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的SDG1 終結貧窮、SDG 3健康與福祉息息相關。當然,在台灣本地的偏鄉,弱勢家庭的兒童也有不同程度、不同性質的需要。
今天要為各位介紹的,就是透過國際合作,在韓國、在台灣,在全球50個國家的服務據點,致力於國際救援、兒童權利等具體行動的「好鄰居協會」。請聽台灣好鄰居協會秘書長楊國正,分享團隊如何在台灣倡議兒童權利並獲獎,幫助缺乏食物與乾淨飲水的海外地區,推動台灣兩千名熱心民眾認養國際弱勢兒童。好鄰居協會的目標,正是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而努力,在台灣與全球「做兒童的好鄰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