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戲箱說故事

歡迎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 https://pse.is/43cvg4 人人都愛聽故事,說故事的形式不斷在變,但是故事總是好聽。戲曲演的就是故事,它看起來傳統,但其中喜怒哀樂卻傳遞著跨越世代的感動。戲曲故事有哪些地方有趣又好聽?來聽聽兩位戲曲專家王安祈教授與羅仕龍老師一起為大家打開老戲箱,說說新故事。 本節目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播出

  1. 1 DAY AGO

    一個帶著魔法扇的公主在巴黎—回顧法蘭西吹起臺灣戲曲風潮的「京」奇時刻 ft. 王顗瑞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一把魔法之扇,從台北啟程,飛越萬里,打開了法蘭西觀眾的心。今年十月,國光劇團跨國共製的新作《公主與她的魔法扇》,在法國里昂新一代劇院(TNG)四場演出全數完售,接著登上巴黎 Théâtre Silvia Monfort,更是場場爆滿!台下觀眾掀起的熱烈掌聲與歡呼聲,以及演後久久不散的座談問答,從六歲孩子的提問到長者真摯的感動,臺灣戲曲的光芒在歐洲綻放。隨著編劇王顗瑞與主持人羅仕龍的回顧,這段京劇奇幻旅程彷彿歷歷在目,引領著我們重返現場。節目中,不僅談論創作背後的構想——從《伐子都》到《三岔口》,最後定調為取自《西遊記》的〈借扇〉故事,也細數跨文化合作的挑戰與驚喜。原來,編劇的一根菸、主創團隊一場對話,竟成為台法藝術交流的轉捩點;而每一次緊張的舞台調度、突如其來的法國罷工…等插曲,都化為劇團堅持與默契的見證。王顗瑞談到:「創作時我一直在想,怎麼讓第一次看京劇的外國觀眾,也能愛上它。」結果,當里昂、巴黎觀眾起立鼓掌、節奏拍手要演員再次登場時,那份激動早已超越語言。這不只是國光劇團的成功,更是臺灣文化的驕傲!究竟歷經「四年計畫」投注了多少心血?語言、文化差異面臨哪些難題?幕後辛勞到舞台光輝,一切一切就讓我們透過這段美好回憶,聽見掌聲背後的故事。現在邀您立即見證「魔法之扇」如何在法國吹起臺灣戲曲的風潮,魔法扇開,戲夢無界——讓世界看見屬於我們的藝術奇蹟。————————————企劃︱王安祈、羅仕龍、周信宏製作︱周信宏謝樂詮釋的鐵扇公主,在巴黎Théâtre Silvia Monfort綻放魔法。劉珈后飾演鐵扇公主,法國里昂新一代劇院(TNG)首演,技驚四座!王詠增、黃家成、魏伯丞、陳冠丞四位美猴王真身與分身,台上施展功夫,暗燈再化身「苦魯」(Crew,劇場技術人員)協助道具定位。歷經四年台法的密切交流,從劇場、博物館、教育機構的深入合作,透過展覽、講座、工作坊…等,讓法蘭西民眾深刻感受台灣傳統戲曲之美,並成功吸引他們進劇場支持,票券更早早售罄,此趟法國巡演場場滿座,爆棚!每一場演後座談問答都久久未散,觀眾們都熱切舉手發問,也有人深受劇中「和平」意象感動不已,認為這樣的作品傳達出臺灣對於和平的追求,很有意義。國光劇團助理編纂蕭文華擔任字幕執行。國光劇團音響技術指導李思明掌握法國劇場音響工程。法國里昂新一代劇院(TNG)首演遇到罷工,導演彭俊綱、翌日主演謝樂挺身而出,支援擔任現場技術工作人員。

    48 min
  2. 7 NOV

    紅樓映清宮,盛世照心影:由「清宮三部曲」剖析帝王與權臣幻真幽微的心竅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國光劇團三十周年壓軸鉅獻《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即將登場!繼《孝莊與多爾袞》、《康熙與鰲拜》之後,「清宮三部曲」最終章走入乾隆盛世的華麗與虛空。《夢紅樓》不僅是一齣歷史大戲,更是深入幽微的心靈探問。乾隆(唐文華 飾)在權力巔峰之際,卻陷入「盛世將終」的恐懼及「慾望權勢」消散的失落,當他重讀被自己禁絕的《紅樓夢》,從字裡行間看見人生與王朝的崩壞。和珅(溫宇航 飾)則以「讀心術」般的深情與精算,成為帝王的鏡像與共犯。劇中更巧妙融入《紅樓夢》的人物:王熙鳳、秦可卿、賈寶玉……等穿越夢境與現實,在太虛幻境與倦勤齋之間交錯登場,讓舞台成為權勢與幻夢的交界。導演戴君芳以詩意影像構築出乾隆心中的「多寶格」,重重隔閡、曲徑通幽,如心竅般藏著人性明暗。編劇林建華在新版中更強化貪腐與權力的制度性面貌,使這齣戲不僅回望清宮,也映照當代社會的幽微共鳴。延續國光劇團「向內凝視」的創作精神──從外在權勢進入內心幽處,讓歷史不只是啟示,更是一場面對自我、潛入幽微的太虛鏡照。這一回,安祈老師又將如何剖析劇作?究竟「清宮三部曲」裡那些人物心底藏有多巨大的「洞」?看乾隆的盛世幻夢,看和珅的情感與貪念,看紅樓中的人間照影。【國光30.永續】2025全新再現《夢紅樓.乾隆與和珅》臺北場 2025年11月14日至16日於國家戲劇院、台中場 11月29日至30日臺中國家歌劇院盛大上演,唐文華、溫宇航、鄒慈愛、黃宇琳……等精銳齊聚,邀您一同走進劇場,打開戲箱聆聽那場盛世夢裡的低語,盡看《夢紅樓》再現宮闈幽微的人心與權力糾葛。————————————企劃︱王安祈、羅仕龍、周信宏製作︱周信宏清宮三部曲《孝莊與多爾袞》孝莊(魏海敏 飾)、多爾袞(唐文華 飾),劇作家潛入角色幽微內心,筆下勾勒出什麼樣的傷痛呢?清宮三部曲《孝莊與多爾袞》溫宇航演出關鍵人物洪承疇,影響孝莊踏上政治之路。清宮三部曲《康熙與鰲拜》鰲拜(唐文華 飾)和康熙(溫宇航 飾)內心有著甚麼樣巨大的洞?國光劇團清宮三部曲《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劇中,導演戴君芳以「千手觀音」手法,象徵貪臣和珅(溫宇航 飾)如何打點貢品。

    49 min
  3. 31 OCT

    【劉建華專訪】臺灣豫劇最帥小生與「爛人弟弟」「糊塗皇帝」角色的靈魂交換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全方位演員、臺灣豫劇團「最帥小生」劉建華,不僅是豫劇皇后王海玲之女,更肩負傳承使命。她在舞台上不斷穿梭於自我與角色之間,以真情與信念注入人物靈魂,正如金鐘導演嚴藝文所言:「演員每天都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跟角色交換靈魂。」這份信念,正是劉建華的寫照。2025歲末,她將於《求你騙騙我》與《陳三兩爬堂》中,分別化身「糊塗皇帝」與「爛人弟弟」李鳳鳴,再次挑戰角色的極限。《陳三兩爬堂》為豫劇傳統經典,亦是極度考驗演員的「吃功戲」。嗓音清亮、唱功精湛的謝文琪飾演劇中才女陳三兩,以「雙手同時揮毫」的驚人場面展現角色的才氣與堅毅。劉建華則飾演讓觀眾恨得牙癢癢、氣到想砸鞋子的李鳳鳴,透過細膩層次揭示一個誤入歧途之人的人性掙扎。而《求你騙騙我》是一齣荒誕詼諧、笑中帶諷的喜劇,由老生林文瑋飾演「神算金」金登科。劉建華笑言自己從2023年版本的小太監「一戲升官」躍昇為皇帝,以靈巧節奏演繹一位可愛又糊塗的君王,一場宮廷「溫涼玉杯失竊案」令人捧腹,也映照出人心的真假與善惡。臺灣豫劇團堅持傳統、持續創新。雖然豫劇科班停辦多年,但劇團仍透過「青春飆戲」與「承功」等舞台,積極培育如李安傑、吳紹騰等新生代演員,讓傳統藝術持續綻放新光。展望2026年,劇團將推出年度大戲《東窗謀計》、《唐伯虎點秋香》與《香囊記》等劇目,結合書畫與戲曲之美,延續經典,再創風華。想一探這「一門豫劇豪傑」如何讓傳統煥發新生?豫劇版本和京劇又有哪些不同之處呢?立即打開戲箱,感受劉建華以靈魂為筆,書寫戲曲最動人的篇章。邀您一同加入豫粉看戲行列,臺灣豫劇團2025歲末公演《求你騙騙我》、《陳三兩爬堂》2025年11月29日到11月30日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我們相約劇場見!————————————企劃︱王安祈、羅仕龍、周信宏製作︱周信宏《陳三兩爬堂》謝文琪飾演才女陳三兩,將以「雙手同時揮毫」,驚艷四座!由謝文琪、劉建華主演的《陳三兩爬堂》,公堂上的倆人會擦出甚麼火花呢?臺灣豫劇團2025歲末公演《求你騙騙我》由林文瑋(飾 金登科)、蕭揚玲(飾 金妻)主演。《求你騙騙我》2023年版本,劉建華飾演小太監(左),導演殷青群飾演大太監(右)。「海」字輩演員朱海珊,2023年於《求你騙騙我》飾演「神算金」金登科,此版本為朱老師榮退之作。【戲曲有門道】關鍵字:臺灣豫劇的輩分與科班傳承台灣豫劇的傳承曾有嚴謹的輩份制度,前三期學生為「海」字輩,第四期起則以「弘揚中原文化」為序排輩,如王海玲「海」字輩。「文」字輩的謝文琪是台灣戲曲專科學校(今台灣戲曲學院)倒數第二屆豫劇科學生,之後孫紫峮最一屆結束後,學校便不再設豫劇科。儘管科班停辦已逾二十年,台灣豫劇團仍持續培養新秀,讓這門源自河南的梆子藝術在台灣生根發揚,實在令人敬佩!本集「戲曲有門道」關鍵字:臺灣豫劇的輩分與科班傳承,帶您透過台灣豫劇發展深入瞭解豫劇表演藝術,讓安祈老師與仕龍老師為您做戲曲的最佳註腳,待您來聽了更知「道」。「豫劇皇后」王海玲為台灣豫劇「海」字輩演員,於《求你騙騙我》2023年版本中,反串生行飾演萬歲。⫸⫸⫸⫸⫸ 粉絲福利來囉 ⫸⫸⫸⫸⫸ 秀出你的粉絲認證✅訂閱《打開戲箱說故事》,或填寫電子小紙條,即可獲得活動資格!📀活動貼文 |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DSyU6TCFz/📀贈品 | 《武皇投簡》珍藏親簽 DVD 3 位、《鏢客》USB 3 位📀活動時間 | 即日起~2025/11/16 (日)📀活動辦法➊ 訂閱《打開戲箱說故事》任一 Podcast 平台 + 附上成功訂閱的截圖↪︎ Apple | https://pse.is/8awgw6↪︎ Youtube | https://pse.is/8awgz3↪︎ Spotify | https://pse.is/8awh2j↪︎ KKBOX | https://pse.is/8awh3v[或] 填寫《打開戲箱說故事》電子小紙條 ☞ https://forms.gle/DU9BTEhZbaUaXos76➋ @兩位朋友 + 你最想獲得的獎品範例:@劉建華 @蕭楊玲 小孩才做選擇,《武皇投簡》《鏢客》我!都!要!😍😍💖訂閱並填寫紙條的鐵粉,可獲得 2 次抽獎機會 ( 需留言 2 次並@不同朋友)📆將於 11/17 (一) 公布得獎名單【注意事項】• 得獎者需於 11/23 (日) 23:59 前,私訊提供收件資訊(收件人姓名、電話、地址)#逾期未回視同放棄將重新抽出得獎名單• 獎品不得轉讓,亦不得換現金或其他商品• 主辦單位保有修改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

    48 min
  4. 24 OCT

    【戴君芳專訪】傳藝金曲獎背後的夢—當代「戲曲尋路人」讓一眼萬年的青姬,從封印中自我覺醒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今年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上,戴君芳導演以唐美雲歌仔戲團的《孟婆客棧:冥星雙飛俠》二度榮獲「最佳導演獎」;同時,她擔任創團導演的二分之一Q劇場作品《青姬》更奪下「最佳年度作品獎」。典禮當晚,由於現場掌聲與混亂,戴導一度誤以為最佳導演是以《青姬》獲獎,笑稱自己「整個魂好像還蠻不在現場的」,為盛會添上戲劇性的時刻。面對這兩部金獎肯定的作品,究竟自己比較愛的是《青姬》還是《孟婆客棧》呢?她如何在不同劇種中「游刃有餘」的轉換、創作?從現代戲劇、崑劇實驗劇場,到歌仔戲、京劇,彷彿銅牆鐵壁的「戲曲程式」又為她帶來哪些挑戰與突破?《青姬》作為劇團二十週年的第十部作品,取材自《白蛇傳》與《後雷峰塔傳奇》,將「白蛇」的人性與「青蛇」的妖性融為一體。戴君芳借鏡王家衛《東邪西毒》的精神意象,透過日籍陰陽師與夢境敘事,引領白蛇(化名青姬/雪姬)穿越記憶與覺醒的旅程。全劇僅以三位演員與一位舞者完成,凌嘉臨一人分飾兩角,展現極致表演張力。現在就隨著「戲曲尋路人」戴君芳導演,一起打開那只裝滿夢、融合京、崑、歌仔三種聲腔與靈魂的戲箱,聆聽《青姬》如何化作一段屬於當代的戲曲詩篇吧!————————————企劃︱王安祈、羅仕龍、周信宏製作︱周信宏二分之一Q劇場自2004年以《柳.夢.梅》結合崑曲與裝置藝術登上舞台,以實驗性與詩意的風格驚豔劇場界。此後,《小船幻想詩》、《戀戀南柯》、《亂紅》、《情書》等作品屢獲台新藝術獎與傳藝金曲獎肯定,逐步奠定其在當代表演藝術中的獨特地位。《青姬》為劇團二十週年的第十部作品,是2024臺灣戲曲藝術節展演節目之一。

    50 min
  5. 17 OCT

    【周玉軒專訪】從「論文寫不出來」到十年20本劇作:她的戲劇創作驅力與執念書寫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從論文寫不出來的那一刻開始,周玉軒意外踏入了劇作的世界。那一齣名為《顧曲郎》的劇本,成為她與戲劇創作命運交會的起點。十年之間,她筆下誕生超過二十部作品,從《王紫稼》《畫皮》《地獄變》《香纏》《杜子春》《水鬼請戲》一路走到2025戲曲夢工場的《鬧・NOW》,每一部作品都像是一場穿越現實與幻境的旅程。對周玉軒而言,戲劇不僅是舞台上的表演,更是一種「情感執念」的具現——她用文字探問人心深處最執著、最無法放下的那份愛與追尋。在這條創作之路上,與她並肩同行的重要夥伴,正是兆欣。兩人自研究所時期結緣,從短劇到跨界實驗製作,攜手打造出「聊齋系列」三部曲:《聊齋》、《畫皮》與《形色抄》。周玉軒的細膩筆觸,與兆欣的表演能量與導演手法相互交融,使傳統與現代、虛幻與現實,在舞台上交錯出一種詩意而神秘的美學。他們共同追尋的,是戲曲裡那份超越恐懼的鬼魅之美——讓「異界」成為映照人心的鏡子,讓情感的深處有了更溫柔的形體。「劇作家要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觀眾。」周玉軒常這麼說。她筆下的世界,有古典的香氣,也有當代的思索;有人間的無奈,也有夢境的溫柔。如今,這位戲曲學院的老師、劇場的靈魂書寫者,仍以柔軟而堅定的筆,為台灣劇場續寫一幕又一幕屬於情感與美學的傳奇。透過玉軒的創作回望,同時緬懷我們藝術界的摯友——兆欣,那位以生命熱愛戲劇的「職人の魂」。當燈光再次亮起,那份屬於她與兆欣的劇場夢,依然在我們心中靜靜上演。————————————企劃︱王安祈、羅仕龍、周信宏製作︱周信宏2010年年底,中央大學中文所戲曲組公演《白蛇傳.遊湖借傘》,是周玉軒和兆欣相識的起點。2019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創作組成果發表(攝影:張震洲)〈十八〉兆欣為周玉軒於劇中演出白月光學長。《畫皮》〈丹青〉,秀才自道長枕畔偷來皮囊,繪以妻子屍身化作的骨血丹青,終讓妻子還陽。道長上門欲討回皮囊,誰知皮囊原先封印的妖物藉機甦醒了,如今她與妻子同在一具皮囊內,一體雙魂,誰吞食了真心,誰才能真正回生成人。(圖片來源:Mingo Tsao)《畫皮》〈皮之戲〉故事描述一個畫皮鬼兒(兆欣 飾)描摹自己的老態,句句皆為讖語。(攝影:蕭克玲)阮劇團《香纏》陳芸楚(陳昭薇)飾演臺灣藝旦王香禪。(攝影:馬雨辰)2022戲曲夢工場:臺北木偶劇團《奧賽羅》由周玉軒編劇,鄒慈愛、布袋戲藝師吳聲杰主演。2022臺灣戲曲藝術節:臺北木偶劇團《水鬼請戲》。2025戲曲夢工場:臺北木偶劇團《鬧・NOW》。

    51 min
  6. 10 OCT

    【林建華專訪】從《紅樓夢》到清宮深處—揭開《夢紅樓:乾隆與和珅》的編劇創作密碼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還記得六年前(2019年)那帝王一局、紅樓一夢嗎?本集節目邀請到國光劇團資深編劇林建華,為您揭開清宮三部曲壓軸之作《夢紅樓:乾隆與和珅》的創作幕後。這齣結合歷史與經典文學的嶄新戲曲,以乾隆晚年與寵臣和珅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感與權力角力為主軸,並巧妙借鏡《紅樓夢》王熙鳳與秦可卿的悲劇命運,投射出盛世之下「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的危機與警醒。創作靈感來自某夜編劇腦中電光石火的一個念頭——乾隆與和珅的故事,若能從《紅樓夢》的視角切入,會有什麼樣的火花?林建華深入爬梳歷史,他發現紅樓與清宮竟有如此緊密的時代交會:曹雪芹與乾隆同時代,家族背景與王朝命脈交織,而書中王熙鳳的形象,恰如和珅——權謀、聰慧而終至覆滅。劇中的「多寶格」核心意象,不僅象徵乾隆與和珅欲望的層層探索,更是帝國繁華背後即將崩塌的象徵。《夢紅樓》以戲中讀戲的方式,讓紅樓人物穿梭於歷史場景,構築一座充滿詩意與警世的太虛幻境。唐文華、溫宇航領銜主演,導演戴君芳打造出一場融合崑曲、京劇與當代表現的視聽盛宴。誠摯邀請您收聽本集節目,同時也別錯過【國光30.永續】《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台北場2025年11月14至16日於國家戲劇院,以及台中場11月29至30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的2025全新再現!————————————企劃︱王安祈、羅仕龍、周信宏製作︱周信宏🙌【粉絲福利來了】🙌📕獎品 | 《清宮三部曲劇本集》珍藏親簽書,共3位📕活動時間 | 即日起~10/26(日)「📆將於10/27(一)公布得獎名單」📕活動辦法 | ➊ 填寫《打開戲箱說故事》電子小紙條☞https://forms.gle/DU9BTEhZbaUaXos76➋ 在抽獎活動貼文☞https://shorturl.at/ZNd82底下留言標記一位朋友 + 回覆你最喜歡清宮三部曲哪一部?《孝莊與多爾袞》、《康熙與鰲拜》、《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兩步驟完成即可獲得活動資格!《夢紅樓:乾隆與和珅》:清史 ✕《紅樓夢》人物關係大解密!乾隆(唐文華 飾)與和珅(溫宇航 飾)。王熙鳳(黃宇琳 飾)。秦可卿(林庭瑜 飾)以風月寶鑑示警乾隆。賈寶玉(王佩宣 飾)與元迎探惜四春。

    49 min
  7. 3 OCT

    【王璦玲專訪】一曲微茫度此生—從合肥到耶魯,張充和與崑曲在異鄉的綻放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前一回,安祈老師由崑曲興衰脈絡出發,帶領我們走入顧傳玠與合肥四姊妹的故事崑曲情緣;這回,透過戲曲學者王璦玲老師的回憶,將跨越時空重拾合肥四姊妹的家族記憶與文化傳承,並聚焦她與最小的妹妹──張充和,以及其夫婿著名漢學家傅漢思的師生情誼。這段從民國名門一路延續到耶魯校園的崑曲傳奇,細膩動人,餘韻繞梁。張充和,出身名門書香的張家,其父張武齡是民初著名的女子教育家,四姊妹自幼浸潤詩書,才情橫溢。大姐張元和嫁給崑曲名伶顧傳玠、二姐張允和為語言學家周有光夫人、三姐張兆和則是沈從文筆下的摯愛,而小妹張充和集書法、崑曲、詩詞於一身,被譽為「民國最後一位閨秀」。1986年,王璦玲赴耶魯留學,拜入張老師門下,成為她晚年極少數親授的崑曲學生。師徒間一對一傳藝,張老師親吹崑笛教唱〈長生殿・絮閣〉,並贈以手抄《心經》與崑曲曲譜,筆墨彌足珍貴。璦玲老師娓娓道來在老師家中學曲、品茗、賞書畫、觀戲的日常,還有與傅漢思教授閒談文藝、摘園中韭菜的幽趣時光。這不只是技藝的傳承,更是一場跨文化、跨世代的知音相逢。在這段回憶交織的對談裡,不僅窺見張充和的才情風骨,也得以一窺崑曲在文人閨秀之間薪火不滅的生命力。歡迎您一起打開戲箱,細聽這段傳奇的崑腔雅韻。1940年代張充和崑曲扮相。張充和與夫婿傅漢思合影,攝於1985年。三連襟,左起:周有光、傅漢思、沈從文。1949年張充和移居美國,分別在哈佛、耶魯等二十多所大學執教,畢生致力學習與傳授書法和崑曲。其工筆小楷,別具一體,娟秀端凝,骨力深蘊,手書的《牡丹亭》、《長生殿》工尺譜是書法界公認的精品。張充和為顧篤璜發起編纂的崑曲演出通行本題寫書名《牡丹亭》。張充和1948年與德裔猶太人、美國漢學家傅漢思結婚,一生淡泊名利。曾自書對聯「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成其一生寫照。

    47 min
  8. 26 SEPT

    碎玉散金—憂鬱小生顧傳玠與張元和的崑曲情緣.合肥四姊妹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他是崑曲傳字輩中最耀眼的一位——顧傳玠,1921年在進入蘇州崑劇傳習所(1923年,最後的職業崑劇團「全福班」解散),工小生,氣質俊逸、嗓音水潤,被譽為「上海灘第一小生」。他是舞台上的書卷氣代言人,更是那個時代最具風采的崑曲青年。雖說顧傳玠傳承了崑劇小生的命脈,但在崑曲式微、劇團分裂的困境中,舞台的光芒抵不過時代的風雨,他毅然離開了菊壇。在嚴惠宇資助下,決定由高中就學,後考入金陵大學農科,是傳字輩唯一走進高等學府的藝人。求學期間,因緣際會與名門淑媛合肥四姐妹之一的張元和相知相愛,1939年在上海結為連理,成為一段佳話。1949年,顧傳玠舉家遷居台中,轉而經營事業,直至1965年因病離世,在當年兩岸隔絕時局下,始終未見崑曲在對岸復興的盛況。走進崑曲的歲月長河,透過顧傳玠的生命歷程,縱覽崑曲的興衰與轉折。崑曲故事,不只在戲裡,更在人生深處流轉!現在邀您傾聽顧傳玠的傳奇人生與合肥四姐妹的崑曲情緣,並隨著安祈老師從清朝乾隆嘉慶年間「花雅之爭」談起。————————————企劃︱王安祈、羅仕龍、周信宏製作︱周信宏1945年,張家四姐妹合影——張元和(右前)、張允和(左前)、張兆和(右後)、張充和(左後)。《獅吼記·跪池》顧傳玠飾陳季常(中)、朱傳茗飾柳氏、倪傳鉞飾蘇東坡。顧傳玠與張元和。1946年,張家三連襟在上海。(左起:顧傳玠、沈從文、周有光)

    50 min

About

歡迎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 https://pse.is/43cvg4 人人都愛聽故事,說故事的形式不斷在變,但是故事總是好聽。戲曲演的就是故事,它看起來傳統,但其中喜怒哀樂卻傳遞著跨越世代的感動。戲曲故事有哪些地方有趣又好聽?來聽聽兩位戲曲專家王安祈教授與羅仕龍老師一起為大家打開老戲箱,說說新故事。 本節目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播出

More From IC之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