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村民集會所

Ep129【印度初階班 – 從新馬的小印度區開始走起,還有曼谷小印度區】


本集是客家小瑪 x印尼威威x 痣哥共同錄製
客家小瑪粉絲專頁:客家小瑪的世界視角
本節目由王妃的衣櫃贊助播出


★ 為什麼要講新馬小印度區這個主題
★ 如果抗拒去印度的話,那就先去新馬小印度區來當作認識印度的橋樑
★ 不過在新馬小印度區看到的印度文化還是以南印度淡米爾的為主
★ 印尼威威以前住在檳城常吃一道印度料理pasembur 就是印度版的羅惹
★ 檳城很多壁畫的那條牛干冬街/chulia street
★ 新馬的換匯和金店的生意大多都是印度裔在經營
★ 印度的湯品選項不多,印尼威威喜歡喝dal 小瑪喜歡喝番茄湯
★ 南北印度神廟的造型完全不一樣
★ 在新馬常見的馬里安曼印度廟,主神原來是從南印度來的地方女神,後來隨著人口變多,女神也和印度教的主要女神合併升格
★ 南印度也很喜歡拜戰神姆魯甘( 濕婆神和雪山神女生的小孩)
★ 痣哥竟然沒有去過黑風洞
★ 吉隆坡最大的小印度區叫做十五碑
★ 其中有一條Jalan Scott路有連續四間印度廟,不遠處還有一間印度文化中心
★ 在馬來西亞幾乎每一個大一點的城市都有印度街或印度區
★ 到這些小印度區一定要品嘗道地的的芭蕉葉餐廳
★ 新加坡的小印度區也很精采,其中地鐵多美歌站跟過去的露天洗衣場有關
★ 新馬兩地都有保存大寶森節的節慶儀式
★ Mamak檔則是印度裔穆斯林開的清真餐廳,24小時提供好吃的庶民料理
★ 推薦印度炒廟mee mamak+ 印度版鹹酥雞 (雞65)+印度拉茶
★ 檳城的大山腳聖安娜教堂,那裡有很多印度裔的天主教信徒
★ 新加坡的地鐵多美歌站,典故和孟買的千人露天洗衣場類似,也是過去的洗衣場
★ 曼谷也有兩個小印度區
★ 超推薦好吃的麵包老店
★ 唐人街和小印度區常常都在兩隔壁,但是互相對於對方的文化並不是很熟悉
★ 印尼的印度裔比較多的是在棉蘭和雅加達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