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花園

「安力,你的酒量一定很好吧?」 「報告長官,我滴酒不沾。」 安力‧給怒當兵時的一段小插曲,呈現社會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即使在今日尊重多元族群的時代,依然存在。原住民還有哪些不為人知,或可能被忽略,亟待關懷的角落?在公益、社福、體育、長者關懷等領域,又有哪些傑出人物和感人至深的事蹟呢? 2025下半年,《原鄉花園》將由牧師、原民議題專家安力‧給怒/賴安淋,與資深主持人Pitay Emi/王淑榮,為您發掘原民如何力爭上游,用愛澆灌,用心付出的故事,一起聽見原鄉的無窮希望! 本節目由新竹CBMC、漢唐科技、沛錦科技贊助播出。

  1. قبل ٤ ساعات

    以物資與產業,成為原民部落及時的幫助—巴拿巴實物銀行Ft. 臺中市多福教育關懷協會黃仁福執行長、劉惠玲理事長

    臺中市多福教育關懷協會黃仁福執行長(左)、劉惠玲理事長(右)我們不是什麼鏟子超人,更不是英雄,我們只是台灣人!來賓:臺中市多福教育關懷協會黃仁福執行長、劉惠玲理事長本集一開始,分享花蓮光復馬太鞍的洪水災情過後,各界志工與物資湧入。今天節目的來賓,「臺中市多福教育關懷協會」執行長、理事長,同時也是台中福樂豐盛教會的黃仁福牧師、師母,還遠從台中,開車親自把物資送到馬太鞍部落。這項物資援助由多福協會旗下的「巴拿巴實物銀行」執行,將會持續支援災區到今年年底,他們也有募集物資,前進馬太鞍的計畫。當地最新需求、捐贈管道與消息,均可到以下連結查詢:https://reurl.cc/rYWWvN 「巴拿巴實物銀行」將持續支援災區,募集物資前進馬太鞍在馬太鞍部落的災情發生前,主持人安力.給怒、比黛.A宓已邀請到黃牧師、師母來分享他們與「臺中市多福教育關懷協會」的長期關懷工作。多福這個名字來自禱告,當初希望有個宗教色彩不太濃厚,卻表達祝福意義的名稱。沒想到成立之後,協會辦的巴拿巴實物銀行陸續獲得家樂「福」、好市「多」等各界的物資支援,讓多福成了祝福轉運站。為何多福協會從教育關懷出發?黃牧師講到一個令他感動的往事,早年,一個高一原住民孩子來到教會借電腦做功課,為什麼?因為所住的工寮沒有網路,他甚至從來沒有住過水泥房屋!許多原住民曾在台中的重劃區蓋板模屋居住,當時廁所仍是茅坑,為了扶持這些家庭的孩子,就成為多福教育關懷協會的源起。雖然現在重劃後環境已有改變,關懷依然持續,當中有哪些故事?聽牧師、師母娓娓道來。每個月實物銀行發出七噸到八噸的物資!多福協會旗下的巴拿巴實物銀行,透過60間教會,將物資發到原住民部落第一線最需要的地方,他們如何結合服務與福音?帶來哪些成果?巴拿巴實物銀行每個月發出七噸到八噸的物資,透過60間教會,發到原住民部落第一線最需要的地方「實物銀行」為何必須轉型為「實物商行」?巴拿巴實物銀行從純粹社福的計畫,被政府驅動轉型為經營社會企業的非營利組織,遇到那些困難?幫助部落農民把產品銷售出去,還要幫協會賺到全職同仁的人事費,怎麼做?本集更分享契作的傳奇故事,牧師以高價收購高麗菜,卻遇上高麗菜暴跌,如何因為各地教會力量引爆愛心奇蹟,度過難關?為什麼這個「事業」還逐步拓展?原來是為了幫助被大量棄單的原住民,故事有洋蔥!未來,巴拿巴實物銀行、商行,將成立巴拿巴實物關懷協會,推廣全國性的弱勢原住民物資供應與原民物產銷售,三五年內把台中經驗拓展到全國!政府也免費提供價值數萬元的行銷、營運課程,為他們培力。聽道,行道,有如中國人的知行合一。本集動人分享,歡迎收聽。多福,使多人得福!主持人安力老師(左一)比黛(右一)與來賓黃仁福執行長(左二)、劉惠玲理事長(右二)合影

    ٤٨ من الدقائق
  2. ٢٧ سبتمبر

    小小芥菜種,信心力量祝福婦女與家庭Ft.基督教芥菜種會新竹縣南區婦女福利服務中心江秀慈主任、北區助人網陳雅琳資深主任

    基督教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女士,用助人的方式傳遞上帝的愛《原鄉花園》新一季節目,帶大家關注台灣原住民值得關懷的角落。兩位主持人安力.給怒、比黛.A宓這一集從基督教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宣教士的故事談起,再帶大家走進芥菜種會「婦女培力」與「三福助人網」行動,聽見第一手的關懷經驗。基督教芥菜種會新竹縣南區婦女福利服務中心江秀慈主任芥菜種會在多元地區服務,新竹縣南區的江秀慈主任提到,面對客家、新住民、原住民等不同族群,想提升自己的文化敏感度,就要傾聽在地婦女說她們的故事。芥菜種會連結新竹與苗栗的婦女服務中心,如何推動館際合作,藉電影倡議性別平等與家務分工的均衡?參與民眾聽到哪些打動人心的回饋,讓原住民長者都紅了眼眶?竹東女路在哪裡?輕旅遊、走讀行程走到何處,可以看見女性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甚至所有導覽者,都是接受過培力的女性!蹲點尖石、北埔、峨嵋、橫山等地,芥菜種會創造不可忽視的社區影響力。客家、原住民等不同族群,婦女的互動碰撞出哪些火花?在有限的經費下,如何連結公部門、民間資源,對婦女二度就業、特殊際遇家庭等提供經濟支持,並培力婦女自給自足?與民間企業的異業合作,又有哪些方向,期許帶來實質的幫助?面對憂鬱、恐慌症的增加,不少人有高度被關懷的需求,從長者到青壯、孩子都深受困擾。芥菜種會均以匿名方式陪伴,陪他們走出困境。需要求助或願意提供資源、擔任志工的朋友,都可以透過芥菜種會、新竹縣南區婦女福利服務中心等關鍵字找到資訊!透過電話連線,芥菜種會陳雅琳資深主任也分享「三福助人網」,如何從福音、扶助、扶立三面向,幫助有需要的家庭與兒童。如何透過習藝所、夢想館,提供工作機會,讓他們有自尊的自立,更能建立網絡彼此幫助?三福助人網為何特別重視「家庭照顧者」?家庭照顧者包括哪些人,如何讓他們有機會喘息,芥菜種會又提供哪些觀念及能力的培育,讓弱勢家庭的照顧者可以有效照顧下一代?至於國內兒童認養計畫,又幫助甚麼樣的孩子,我們可以如何投入?讓我們以關懷,與身邊有需要的人,以心相連。歡迎收聽!主持人與基督教芥菜種會江秀慈主任(中)合影

    ٤٥ من الدقائق
  3. ٢٠ سبتمبر

    原鄉花園,從藝術文化到弱勢關懷的定位與曙光Ft.《原鄉花園》製作人李知昂

    《原鄉花園》製作人李知昂(左)、主持人安力.給怒(中)、比黛.A宓(右)本集《原鄉花園》,從主持人安力.給怒由牧師一職退休後的生活談起。他與同為藝術家的妻子蔡雅雅在新竹縣美術館舉辦「蛻變的力量」展覽,不僅有原民傳統的深度、自然山林的體會,更面對現在都市叢林、AI時代的挑戰,尋求改變與突破。在藝術形式上也不僅是展出畫作,而是以佈滿牆面的裝置藝術,展現時代衝擊下的創新。《原鄉花園》第一季到第三季,從部落產業談到原民藝術,這一季要深度採訪原住民不為人知,值得關懷的角落,兩位主持人安力.給怒、比黛.A宓及製作人李知昂,回顧過程中報導的原鄉之美,泰雅在地產業如同一個個美麗花園。安力.給怒並深度回應了上一季《原鄉花園—迷與謎》,原鄉文化從迷失到覺醒,發現藝術的曙光。談到幕後不為人知的採訪挑戰,安力.給怒拿出壓箱底的藝術人脈、觀點,結合最新的展覽,謙稱他自己都是重新學習。尤其重要的是整理了原住民藝術的定位,不再因迷失而懸在半空,也不是只能奔向未來,而是發展出美術、舞蹈、編織、電影、傳統樂器、典藏到創新策展等多元領域,從傳統到創新,能夠各自站在自己的崗位,穩健前行。團隊很榮幸有機會,藉由節目破除原住民藝文只有雕刻、圖騰與音樂好歌喉的迷思,我們感動於許多來賓的幫助,讓節目的藝術文化主題海納百川,也想引用前原民會主委、原民文化推手孫大川教授的一句話:無論原民的藝術或文化,都要從「每一代的現在」開始做起。新的一季,要探討原住民不為人知的角落,不同年齡、不同地區還有哪些弱勢存在,突破文化的隔閡,發掘許多人無私付出的動人故事。安力.給怒從小就是芥菜種會領養的孩子,對於從國際到台灣,從政府到民間,許多人幫助原住民的點點滴滴,深有所感,本季將更加深入公益團體、長照服務、文化弱勢、體育健將的生涯發展等議題。說到原民體育,是讓人眼睛發亮的主題,安力、比黛、知昂三人從熬夜看少棒、青少棒、青棒勇奪三冠王,談到原住民選手在棒球、籃球及各種運動項目為國爭光,安力.給怒的好友更勇奪今年世壯運的金牌。但在榮耀的背後,卻也有當初眼睛如鷹般銳利的紅葉少棒選手,晚年陷入視網膜病變的故事。節目將訪問前女籃國手,後來擔任體委會副主委的錢薇娟等,關懷原民運動選手的生涯發展。我們採訪的行程,也將首度走到東部的花蓮與蘭嶼,從山海到離島,探索當地族人生命的困境,以及如何尊重當地文化,並替弱勢者找到出路。還有阿美族從台東起行的遷徙,到花蓮、基隆、七堵、八堵乃至新竹,海邊與溪谷鐵皮屋的居住情況。更以「自己人幫助自己人」的理念,期待以愛發揮影響力,改善原住民弱勢的處境。歡迎收聽!《原鄉花園》新一季的製作團隊,期待和聽眾分享

    ٤٤ من الدقائق
  4. ٠٦‏/٠٨‏/٢٠٢٣

    原民幽默派,拉近你我距離!

    來賓:部落耆老卜亞˙保奈Buya’ Bawnay,張國隆老師、新竹尖石鄉民族實驗小學五校聯盟文化師頂定.巴顏牧師今天為大家帶來充滿特色的一集,展現原住民的樂天與幽默,邀請到兩位耆老級的笑話高手,給您博君一粲的原鄉節目!從前安力牧師上山,原民朋友們都問牧師好,現在都問,你是不是來做節目?這半年節目進入尾聲,主持人比黛.A宓(淑榮)內心有些不捨,卻也覺得做廣播20年來,正是因為走入原鄉,讓她覺得倒吃甘蔗。安力.給怒更樂觀,經過一段時間養精蓄銳,新一季節目很快就會到,聽眾朋友不會忘記我們! 白蘭部落耆老張國隆老師(卜亞.保奈Buya' Bawnay) 首先,110年以短篇小說〈祖父的憂慮〉,獲得教育部原住民族與文學獎的泰雅族語老師,耆老卜亞˙保奈談到他的祖父一生經歷,絕對足以出一冊笑話集。走了一天下山到竹東,本來為了辦事要住一宿,臨時決定多住一晚,只為814枝仔冰?那些冰棒後來怎麼了?買個水龍頭裝在牆上,就會跑出冷熱水嗎?卜亞˙保奈祖父的故事令人會心一笑。 尖石鄉民族實驗小學五校聯盟文化師頂定.巴顏牧師 原來,頂定.巴顏牧師還有個身分是原民網紅?只知有下巴,未聞有「上巴」?上巴是什麼?「媽媽,我會說英文了!」Thank you與謝謝有何笑話?無心插柳柳橙汁?在講什麼?做見證說上帝拯救,被毒蛇咬到安然歸來,是什麼蛇?居然變成竹葉青? Buya' Bawnay老師(中)現任台北市及新竹縣部落大學泰雅語講師 許多原民笑話都來自語言的轉換、生活的不同、以及文化的差異。原民耆老以幽默豁達的心態自嘲,反而更拉近彼此的距離。聽最幽默的原民笑話,您不能錯過本集節目! 主持人與頂定.巴顏牧師合照 還有不懂要問小單元,為您介紹泰雅祖靈祭有何儀式或意義?主持人更感謝半年來所有接受節目採訪的來賓,並在節目最後說出心裡的話,他們的感動為何?敬請鎖定收聽!

    ٤٦ من الدقائق
  5. ٣١‏/٠٧‏/٢٠٢٣

    [專題報導]遠方的禮物,牽起原民古調傳承、數位典藏到國際交流

    「一個文明國家的進步與否,取決於他們對於現有的文化,保留給後代子孫的這項工作,做得好不好!」  —德國東亞研究院前院長 歐樂思神父什麼是Lmuhuw?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表示,泰雅族語在語言發展上被列為「脆弱等級」,擔心會隨著歲月慢慢從地球消失。原鄉花園主持人安力.給怒(賴安淋)、比黛.A宓(王淑榮),長期關注原民語言及文化發展,深度尋訪泰雅族的Lmuhuw,就是古調吟唱,牽起了失傳的古調、消失的錄音,資料的重建、採集過程,以及後續的研究與傳承行動。首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寒溪教會黃志堅牧師Syat,帶來了這段文化尋根的源起。1960年代,史惟亮、許常惠發起民歌採集運動,希望蒐集台灣民族音樂,進而創作自己的歌。然而在時光長河中,台灣本地的民歌盤帶、音檔不幸嚴重損壞!住在德國波昂的歐樂思神父,非但在當年四處募款,給予史惟亮資助,更在2013年,將德國波昂保存的完好錄音,送回了台灣。情牽台灣與德國的這段情誼,在宜蘭寒溪部落結出果實,原來當年史惟亮的採集隊伍,第一站就是到了宜蘭的寒溪。隨著當年民歌採集的珍貴錄音重見天日,黃志堅牧師Syat與在地的耆老、年輕人展開了翻譯與傳唱的行動,2022年更出了「聽見1967寒溪村泰雅族」專輯,讓Lmuhuw重新傳揚在這片土地!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兼任助理教授鄭光博不僅參與對這批珍貴錄音的研究,本身也是古調的採集者。史惟亮等人當年民歌採集的初衷,是從民族音樂的角度出發,然而無心插柳,過去泰雅族沒有文字,一切經歷在族人的記憶中,要傳承唯有透過吟唱。於是,大約在1990年代之後,原民古調吟唱的內容逐漸受到學界重視,鄭光博就分享了Lmuhuw當中重要的發現。我們也採訪到2013年赴波昂帶回民歌採集運動的盤帶、史料,並做數位典藏的關鍵人物,師範大學音樂數位典藏中心主任黃均人教授,重現了這段過程。他不但揭曉了,為何同樣的盤帶在台灣會損毀,在德國卻獲得妥善保存?也談到這批史料的完整性,連早期歐樂思神父幫助多位台灣音樂家,跟史惟亮、徐頌仁等人通信的信件等,所有內容全都保留了下來。黃均人更特別感念歐樂思的為人,以及歐樂思在音樂家徐頌仁癌末之際,與徐頌仁在台灣重逢的故事。而台灣也透過台法文化獎,表彰、回饋了歐樂思神父當年對我們無私的貢獻。談到原民古調後續的研究與採集,鄭光博老師與前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教會的阿棟.優帕司牧師、田埔部落的小米文化工作者芭翁.都宓合作,提出對於流域遷徙、泰雅傳統地名的新發現,建立泰雅族自己的史觀。並組成泰雅文史調查工作小組,到桃園復興採集國寶級泰雅古調大師林明福Watan Tanga的吟唱,間接促成文化部於2019年將林明福登錄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的藝師:泰雅族Msbtunux大嵙崁群Lmuhuw保存者。本專題的兩位主持人也完成艱鉅的任務,訪問到高齡93歲的Watan Tanga林明福藝師,他已經幾乎不能唱了,卻還是以沙啞的嗓音開啟了Lmuhuw的吟唱,兒子Batu Watan替父親解釋其中意義,接著吟唱後半段,滿滿傳承的精神,令人動容。Lmuhuw傳遞泰雅祖訓,過去只有男性耆老能唱,用於結婚提親與排難解紛,其本身也是泰雅的遷徙史詩,其中有豐富的歷史與地理內涵。寒溪教會黃志堅牧師Syat更期待,Lmuhuw不只是作為被研究的對象,也能傳授給下一代讓他們傳唱並創作,且應用在生活的重要場合與教會等,甚至可以進入教育體系來傳承。黃均人教授則從音樂典藏的角度,至今已經培育超過百位具備相關專業的學生,有些持續投入音樂文獻典藏的專業,有些則開枝散葉,甚至成為在德國的成功企業家,在歐樂思神父過世後,與我國文化部共同出資,2022年在德國波昂舉辦歐樂思紀念音樂會「東亞之聲」。我們特別為您連線德國柏林,訪問籌辦這場音樂會的關鍵人物:年輕指揮家張宇安,他談到這場音樂會讓國際樂壇聽見台灣,出乎意料地成功。提及波昂現場的盛況,樂迷甚至沒有位子,擠不進去,還引起德國知名專家的注意,撰寫樂評,重新思考台灣在東方音樂上的定位。而當年史惟亮、許常惠的民歌採集願景,用自己土地上長出來的音樂,創作自己的歌。這件事情不只發生在泰雅族,古調傳承和族語創作,已經成為許多原住民族共同的渴望,包括多次獲得金曲獎的歌手,卑南族的桑布伊、排灣族的阿爆等,都很具有代表性。我們也特別為您訪問桑布伊,談到了他所唱的古調、創作,還有國際交流的感觸。我們欣喜地發現,台灣原民古調與衍生創作,在國際上逐漸打開能見度。從來賓的經驗,也再度肯定國際交流的重要,音樂與文化的國際連結,與在地的民族音樂、古調傳承和推廣,可謂相輔相成。期盼透過本專題,啟發後續的關注與思考,引進更多資源,讓音樂典藏與採集做得更完善,進而將台灣土地上的音樂和語言文化,透過傳承、教育、創作、應用,讓它產生新的生命力!

    ١ س ٥٢ د
  6. ٣٠‏/٠٧‏/٢٠٢٣

    原鄉之旅—自信迎向原民未來!

    原鄉花園系列採訪的過程,最難的一環是什麼?高齡九十三歲的耆老,通常拒絕受訪,有何秘訣,讓他在門口迎接主持人?尋回原民身分與名字,有哪些感動?原民職涯發展的策略與觀念是什麼? 節目製作人李知昂本集節目客串主持,訪問黃欽勇社長和安力牧師,Pitay 來賓:電子時報創辦人黃欽勇、安力.給怒、比黛.A宓、製作人李知昂客串主持本集《原鄉花園》,勞苦功高的主持人安力.給怒、比黛.A宓首次坐上來賓席,由製作人李知昂客串主持,迎接行腳全世界的IC之音董事長、電子時報創辦人黃欽勇社長,一同對談,分享他與安力、比黛深入山中的原鄉之旅。 黃社長(左一)聽原勝戒酒協會沙哲榮牧師介紹協會種菇過程 Pitay(右一)黃社長(右二)與原勝戒酒協會沙牧師(右一),沛錦農創宋智達(左二)在原勝戒酒協會 故事從金鐘獎得獎的慶功宴上,沛錦農創總經理宋智達捧了一大桶香菇來到現場說起,聽見種菇帶給原鄉的經濟效益,黃社長當下決定親身體驗原鄉的循環經濟。後來經過一番安排,不僅到了安力牧師的安力菇場,更展開原鄉之旅。 (右至左)安力牧師,Pitay與黃社長,沛錦農創宋智達在安力菇場合影 黃欽勇社長(左二)聽泰雅學堂陳智明理事長和高文良校長(右)分享 主持人和黃社長與泰雅學堂師生合影 竹科17萬人,桃竹竹苗382萬人,電子業不少於50萬人,黃社長體驗了不老居的美食、泰雅學堂的歌聲,有感而發提出原鄉發展的戰略,其實原住民本來就有特色、有優勢!平地人向來對山林充滿憧憬,對原鄉生活十分好奇,經濟與人口基礎也更大,加上台灣得天獨厚,都市通往景觀的交通便利,只要用對方法,足以支持原鄉發展得更美好。 黃社長(左)原鄉之旅,拜訪不老居主廚董貴份(中) 主持人與黃社長(前右)不老居主廚董貴份(左後)合影 那麼,原住民要對平地朋友說些什麼呢?給他們哪些體驗?什麼樣的思維,可以讓原鄉產品與服務,達到最佳的定義、定位與定價?宜蘭寒溪村「不老部落」的美好旅遊經驗,如何彰顯出原住民的價值,與山村的樂趣?九十三歲的耆老林明福,如何與兒子一同帶來令人感動的泰雅古調、傳承之歌?從八歲獵到八十歲的獵人耆老Mama Lesa,不是受訪,而是反過來訪問主持人!如何解釋?比黛.A宓從小時候的回憶,中途漸漸淡化的原民身分,到現在藉採訪重返原鄉,最大的感動又是什麼? 黃欽勇社長(右二)分享原鄉之旅所見及體悟 最後,難得齊聚一堂的旅遊達人、產業和原鄉專家,鼓勵原住民充滿自信站起來,原民的條件本來就突出!即使社會給予原民一些保障與優惠,在自我學習、成長和人才培育的過程中,卻應該忘了這些保障!為什麼?聽原鄉之旅的觀察,點出原民不可取代的優勢,值得深思。還有不懂要問小單元,分享泰雅部落的高腳屋有何功用?歡迎收聽!

    ٤٩ من الدقائق
  7. ٢٣‏/٠٧‏/٢٠٢٣

    白蘭部落櫻花美景幕後:張家三兄妹的美麗故事

    「無償分享、免費賞櫻!」新竹縣五峰鄉白蘭部落超過300株櫻花樹,悉心照顧,不為營利,是出自誰的手筆?從櫻花美景的幕後功臣,談到原鄉的張家三兄妹,有哪些關於愛、關於付出的人物故事?來賓:關西鎮衛生所主任張維倫醫師、台東紅十字會張涵茵社工員、新竹縣政府教育局候用校長、「泰雅之聲」合唱團指揮張涵茹校長 張維倫醫師在家鄉白蘭部落種櫻花樹長達20年... 關西鎮衛生所主任張維倫醫師 本集《原鄉花園》,主持人安力.給怒、比黛.A宓從白蘭部落的美麗櫻花林開始,不僅介紹滿山雪白、粉嫩的櫻花,帶來大家爭相拍照的景點,也聚焦美景的幕後功臣。張維倫醫師是備受敬重的原住民醫師,平常肩負疫苗、問診、公共衛生的職責,閒暇喜好攝影與種植。因為家鄉白蘭部落的海拔與環境適合種植櫻花,存著分享的心,張維倫照顧部落櫻花樹長達20年,如今成果斐然,滿山遍野的花樹美景,令人神往。在早年,家中有人考上北部大學,部落裡就要放鞭炮、殺豬,張維倫考上醫學院,更是如此。父母親如何教育、支持、付出,讓他無後顧之憂讀完醫學院,走上行醫之路,更秉持回饋的精神在家鄉服務? 張家三兄妹(左起)張維倫醫師,老二張涵茵社工員,老么張涵茹校長 張家三兄妹在各自領域學有所成 張涵茵在台東擔任社工員,為長照領域服務,訓練照服員。她如何觀察當前長照的人力缺口?如何看待原住民朋友投入照服員工作的生涯可能性?她身為訓練照服員的社工員,為何自己又去上照服員的課程?有哪些充滿愛與同理心的動機? 張涵茹校長多年在五峰國中任教,2017年被縣府表揚為特殊優良教師 張家三兄妹來電台受訪 張涵茹校長原本並沒有準備從事教育,為何投入師範體系?父母的教養與求學過程如何影響她?她在五峰國中的服務,2017年被縣府表揚為特殊優良教師,本以為會在五峰終老,為何又出現生涯的轉折?她擔任「泰雅之聲」合唱團指揮,為台灣爭光,教育家與音樂人的生涯結合,帶出哪些理念? 主持人與三位來賓合影 節目最後,不懂要問小單元為您解釋泰雅族社會組織:超自然信仰Gaga團體的意義。張家三兄妹也分享原鄉兄妹情,三個家庭如何維繫感情?藉由旅遊和美好互動,如何讓下一代也緊密連結?歡迎收聽! 主持人與來賓合影

    ٤٧ من الدقائق
  8. ١٦‏/٠٧‏/٢٠٢٣

    畫中的女人:她在玻利維亞的傳奇人生

    來賓:僑居玻利維亞多年的尖石鄉泰雅族原住民 賴寶玉長老世界最高的首都在哪裡?僑民如何適應當地環境?早年玻利維亞的動盪、犯罪、受賄與司法不公,造成哪些離合悲歡?原住民孤身在國外遭迫害如身陷地獄,什麼力量帶她走過? 本集從戲劇《延禧攻略》的主題曲〈雪落下的聲音〉開始,也許想像不到它會在原住民節目中出現。原來這首曲子是由來自玻利維亞的安地斯樂團團長李志遠Juan所演奏,南美民族音樂元素與清宮劇的音樂情境融合,毫無違和感,令人驚豔。來自玻利維亞的音樂,也跟本集的主題相互呼應。主持人比黛.A宓很好奇,藝術家安力.給怒會用什麼藝術媒材來描繪自己的家人?沒想到他早已畫了一幅〈三個女人〉,畫中的三位姐姐彷彿各有生命的故事。就像本集節目賴寶玉長老的傳奇一般。 僑居玻利維亞20年的尖石鄉泰雅族原住民 賴寶玉長老 安力牧師畫作 三個女人 賴寶玉和安力.給怒(賴安淋)幾位姊弟,在尖石原鄉度過快樂的童年,在本集您可以聽到主持人的童年趣事,還有南美內陸國玻利維亞的環境、飲食、風俗、信仰。早年從台灣須經過多次轉機,飛行三十幾個小時才能抵達的遙遠國度,是原住民難以想像會去的地方,賴寶玉為何會在當地僑居? 全家福約民國52年,後排是安力牧師哥哥與二姐(玉品),大姊(寶玉)去樹林保母學校讀書所以不在。安力牧師(第一 排左二) 安力牧師(最右)與家人在松山機場送大姊賴寶玉長老(中間白衣)全家赴玻利維亞 南美玻利維亞,給人異國風情的浪漫想像,賴寶玉卻不幸遇上最黑暗的一面。丈夫開的紡織廠,所有器材一夜被偷,債台高築。慢慢學習開餐館,重建生活,弟弟安力.給怒也前往當地合資開設牛排館,卻在裝潢完成之際全部泡湯,到底是怎麼回事? 安力牧師(左)與親愛的大姊賴寶玉長老(中) 跟債主打官司,賴寶玉竟然不經審判就遭受冤獄,蹲了兩年苦牢?如何因為信仰與基督徒的幫助,讓獄中生活有了改善?離開監獄後,為了回到台灣,又經歷哪些驚心動魄的跨國險境?丈夫先回台灣,另結新歡,讓賴寶玉獨自在異國承受牢獄之災,她如何從悲傷中轉為饒恕,甚至回應更大的愛?節目最後,還有不懂要問小單元,告訴您泰雅族的巨石傳說,是什麼樣的一個故事。更有賴寶玉長老故事的最後高潮,走過傳奇經歷與巨大創傷,她如何帶著陽光笑臉走進錄音室?這個尖石原住民家庭,後來結果如何?歡迎收聽! 主持人與賴寶玉長老(中)合影

    ٥١ من الدقائق

حول

「安力,你的酒量一定很好吧?」 「報告長官,我滴酒不沾。」 安力‧給怒當兵時的一段小插曲,呈現社會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即使在今日尊重多元族群的時代,依然存在。原住民還有哪些不為人知,或可能被忽略,亟待關懷的角落?在公益、社福、體育、長者關懷等領域,又有哪些傑出人物和感人至深的事蹟呢? 2025下半年,《原鄉花園》將由牧師、原民議題專家安力‧給怒/賴安淋,與資深主持人Pitay Emi/王淑榮,為您發掘原民如何力爭上游,用愛澆灌,用心付出的故事,一起聽見原鄉的無窮希望! 本節目由新竹CBMC、漢唐科技、沛錦科技贊助播出。

المزيد من IC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