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花園》新一季節目,帶大家關注台灣原住民值得關懷的角落。兩位主持人安力.給怒、比黛.A宓這一集從基督教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宣教士的故事談起,再帶大家走進芥菜種會「婦女培力」與「三福助人網」行動,聽見第一手的關懷經驗。
芥菜種會在多元地區服務,新竹縣南區的江秀慈主任提到,面對客家、新住民、原住民等不同族群,想提升自己的文化敏感度,就要傾聽在地婦女說她們的故事。
芥菜種會連結新竹與苗栗的婦女服務中心,如何推動館際合作,藉電影倡議性別平等與家務分工的均衡?參與民眾聽到哪些打動人心的回饋,讓原住民長者都紅了眼眶?竹東女路在哪裡?輕旅遊、走讀行程走到何處,可以看見女性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甚至所有導覽者,都是接受過培力的女性!
蹲點尖石、北埔、峨嵋、橫山等地,芥菜種會創造不可忽視的社區影響力。客家、原住民等不同族群,婦女的互動碰撞出哪些火花?在有限的經費下,如何連結公部門、民間資源,對婦女二度就業、特殊際遇家庭等提供經濟支持,並培力婦女自給自足?與民間企業的異業合作,又有哪些方向,期許帶來實質的幫助?
面對憂鬱、恐慌症的增加,不少人有高度被關懷的需求,從長者到青壯、孩子都深受困擾。芥菜種會均以匿名方式陪伴,陪他們走出困境。需要求助或願意提供資源、擔任志工的朋友,都可以透過芥菜種會、新竹縣南區婦女福利服務中心等關鍵字找到資訊!
透過電話連線,芥菜種會陳雅琳資深主任也分享「三福助人網」,如何從福音、扶助、扶立三面向,幫助有需要的家庭與兒童。如何透過習藝所、夢想館,提供工作機會,讓他們有自尊的自立,更能建立網絡彼此幫助?
三福助人網為何特別重視「家庭照顧者」?家庭照顧者包括哪些人,如何讓他們有機會喘息,芥菜種會又提供哪些觀念及能力的培育,讓弱勢家庭的照顧者可以有效照顧下一代?至於國內兒童認養計畫,又幫助甚麼樣的孩子,我們可以如何投入?讓我們以關懷,與身邊有需要的人,以心相連。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