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家客厅

熊阿姨

熊阿姨,资深社会新闻记者、编辑 曾任《时尚先生》副主编、《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智族GQ》报道编辑。 现为一支业余女足球队的业余前锋。

  1. 30.经济上行的新加坡,没有流浪猫,到处是巨蜥和水獭

    9 HR AGO

    30.经济上行的新加坡,没有流浪猫,到处是巨蜥和水獭

    新加坡的常规印象是摩天大楼、美食、F1、万年标志性景点鱼尾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这期播客会刷新你的认知。10月份,我在新加坡待了四周时间,目睹了一只犀鸟从大学校园的小树林飞出,遍地都是的圆鼻巨蜥理直气壮地穿过马路,而城市的边缘地带,我还看到了网纹蟒、湾鳄、海葵、马来渔鸮等此前完全意想不到的野生生物。 生态学博士赵江波老师,一年前搬到了新加坡生活。他曾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对东南亚自然生态非常熟悉。我们会聊聊观鸟、看蛇、看海滩潮间带,也会聊新加坡为何能在城市化如此彻底的情况下,保留这种令人震惊的自然丰度。 在亚洲最发达、最富有的国家,为什么犀鸟和水獭可以与市民们共享生活空间?下次去新加坡,你可以看点不一样的。 本期shownotes 最后附上三篇作家毛利写的自然观察日记,里面本人频频出镜,两个成年人被毛利12岁的儿子带得团团转,堪称三次啼笑皆非的自然观察小纪录片。 本期嘉宾: 赵江波,中国科学院生态学博士,副教授职称,曾从事昆虫生态学及鸟类行为学研究。先后担任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保护项目主任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副主任。曾负责和参与了针对海南长臂猿、冠斑犀鸟、白腹鹭、双辫八色鸫、圆鼻巨蜥、寄生花等物种的保育项目,具有丰富的生态学知识和自然观察经验。编写和翻译了《雨林飞羽》和《生命的进化》等科普书籍。 2024年年初移居新加坡后对全岛的自然生态进行了深入探索,先后上百次带领新加坡动物园、飞禽公园和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等地的自然观察活动。小红书账号“博物达人”。 00:58 刚到新加坡第一天,跟着作家毛利观鸟,早上打车就花了200多人民币 03:39 双溪布洛湿地,新加坡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保护区, 红树林、湾鳄、眼镜王蛇、天堂金花蛇、红树林竹叶青、鲎、马来犀鸟、马来貘、网纹蟒 07:03 每一个半成品巢背后,都有一只求偶失败的悲伤织雀。 12:10 水獭、冠斑犀鸟、皇冠鹎: 新加坡是地理上的十字路口,盗猎会被狠罚 17:32 新加坡的水獭家族,十余年老网红,其实一共就100多只 22:11 圆鼻巨蜥,遍地都是 24:17 铠甲蝮,城市里的剧毒蛇 25:56 新加坡人不吃野生动物,已经没这个习惯了 27:16 巽他鼯猴,像印度飞饼,还是像块大抹布? 33:37 红耳龟、变色树蜥、爪哇八哥:疯狂入侵的外来物种 44:05 为什么整个新加坡都看不见一只流浪猫? 46:18 鲸头鹳、巨嘴鸟、极乐鸟:去飞禽公园有什么门道? 51:37 红毛猩猩展区外,珍妮古道尔博士的纪念长椅 56:03 斑马区直接跳过了,结果错过了珍贵的细纹斑马 58:30 来新加坡之前,并不知道这里很强调Diversity,多元文化、种族和谐 01:02:38 滨海湾花园的樱花次抛展览,真是一个经济上行、不差钱的国家 01:04:00 为什么自然观察的旅行团这么时髦? 01:07:05 从中科院处级干部到海外个体户,来新加坡后适应吗? 熊阿姨跟着毛利、艾文母子的三次出游,毛利的游记: 1.去双溪布洛湿地 https://mp.weixin.qq.com/s/fdSFfVVfGrCqrUtgfzLHVQ “我琢磨这有点像英国当年把罪犯流放去澳大利亚,烈日下吃够苦头,收获生不如死的非凡体验。” 2.去樟宜海滩潮间带 https://mp.weixin.qq.com/s/xeyGEA4_PBjI-Loc8tcghw “潮间带探索,说起来也不过是在一片风景一般般的沙滩上到处转转而已。但是看到他抓到螃蟹,脸上没有一点烦恼笑嘻嘻跑过来,忽然就觉得,好值得啊。今天地球上多了一个快乐的人。” 3.去飞禽公园 https://mp.weixin.qq.com/s/RSC8lnTFCnBX4ud0jeDa4w “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以前去野外观鸟,好比电影里的浪漫约会,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当鸟真正出现的那一刻,整个人幸福得飘飘然。鸟园则更像交友软件,所有你高攀不起的对象,几乎都在里面。虽然状态没有野外的好,但好歹是活生生的。 好比日常生活,约会一个哈佛毕业的很难,鸟园里哈佛毕业根本不算什么,好几个都是诺贝尔得奖主级别。” 细纹斑马 十二线极乐鸟 新加坡第一次实现人工繁殖的黄冠鹎 圣岛鸡鸠 江獭 圆鼻巨蜥 赵江波,可以上小红书搜“博物达人”,咨询报团 剪辑制作:方改则 插画:董伯阳 片尾曲:Rasa Sayang (Remastered)-Dick Lee 片尾曲选曲指导:许振华 歌词很好玩: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ere only trees 从前这里只有树林沙沙And a lion or two enjoying the breeze 几只狮子享受着微风飒飒Then a boat arrived one sunny day 直到某天船只靠岸停下And human beings were here to stay 人类就此在此安家Well the king of the jungle couldn't really complain 丛林之王倒也不恼He got the whole damn island named after him 整座岛屿以他命名多骄傲And as for the lions here's news for you 至于那些狮子的下落You can see their descendents at the Mandai Zoo 万礼动物园里就能看到The island since has come very far 小岛发展日新月异All thanks to the man named Utama 多亏那位乌他马先贤No we couldn't forget him if we tried 我们永远铭记在心间Eh what about Raffles (We love that guy) 哎 莱佛士呢(我们爱他如初)So here we are having so much fun 如今我们在此欢聚Can hardly believe this was a jungle once 难以想象昔日的丛林地Sometimes I can still hear the lion's roar going 偶尔仍听见狮吼依稀Singa Singa Pore 新嘉坡 新嘉坡One, Two sing 一二 唱Rasa sayang Eh Rasa sayang sayang eh 亲爱的感觉 哎 最后推荐两个小红书账号: 赵江波老师的账号:“博物达人”,都是鸟 梓原的账号“原冶”,都是各种兰花和蘑菇

    1h 12m
  2. 5 NOV

    29.什么工作出差必须携带救生衣?

    本期的嘉宾是杨峰,一位跑突发的新闻记者,这期我们远程录制了足足有 4 个半小时,梳理了杨峰从 2019 年入行开始,在过去 6 年里跑过的各种因为极端天气导致的灾难现场。杨峰特别宝藏,越往后聊,能掏出来的经验越多,尤其是最后讲到梅大高速塌方事件,他的现场调查经历简直跟谍战片差不多。 杨峰每年都会总结出新的工作经验,写气候灾难,他希望能记录到这个社会运转的规律—— 比如大江大河边上的小村庄,被要求开闸泄洪时,村民们会拖延,会希望邻村先去承受损失。这些村民纠纷并不会被新闻记录,但这正是基层运行的微观真实逻辑。 比如干旱是灾难里最难记录的,持续时间长,死伤并不直接,然而走到现场,记者会闻到干死的蚌壳里散发的巨大臭气。 我们到底能不能报道遇难者的真实名字?杨峰在河北,遇到村民的反应出乎意料,这段经历可以准确回答这个问题。 …… 这期我们录了整整 4 个半小时,但最后发现,杨峰的领夹麦克风一个字也没录上。本期音质经过多轮高科技处理,感谢我们的剪辑师孙晟钧。 杨峰:常住广州的山西人,日常往来南方北方,记者、摄影爱好者。从2019年开始,反复在突发事件报道任务中,进出气候灾害现场,希望在数据以外,以调查新闻的方法,记录气候之变中具体的人与生灵,思考应对之策。 另外还关注AI和航天的技术发展,希望可以亲眼见到星际移民的时代。 00:12 开场一个滑跪:录音又又又丢了 04:31 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在办公室做直播导播,给前方提的要求都不切实际 11:22 2019年强热带风暴白鹿,第一次去现场,发现在台风里根本站不住 14:00 2020年洪灾,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延迟高考,写完后直接去下一场洪灾 18:24 2020年江西鄱阳油墩街镇洪灾:“堰”、“圩”、“蓄滞洪区”,到底哪个村先进水? 28:18 2020年连跑几个省洪灾后,身体心理状态达到极限,人应该跟灾难现场保持距离感 36:12 2021年郑州721洪灾:卫辉市泄洪前,察觉不妙,提前撤走了。已经学会了游泳,随身带救生衣。 54:13 2022年鄱阳湖干旱:蚌腐烂的臭气,鄱阳湖修坝之争 01:00:44 同样写干旱,从成都的限电,写长江流域的电力合同是个好角度 01:01:53 写极端炎热,也可以落到热射病上;推荐芝加哥案例《热浪》;外来入侵红火蚁对底层劳动者影响 01:04:57  2023年涿州洪灾的失联村:全程签字、录音,保证披露所有遇难者失联者名单,村民是有很强倾诉欲的 01:17:00 2004年广东梅大高速塌方:寻找神秘的自动化检测设备 01:31:51 找证据的过程会感到刺激吗? 01:38:12 2024年广东韶关地质灾害:掉水里了,机器全泡汤了,采访也没做成 01:43:07 2024年新疆禾木雪崩:天气变热了,新疆的雪没有冻严实 01:45:00 2025年7月京津冀暴雨和洪涝灾害:有的村子伤亡那么少,他们做对了什么? 01:49:43 不要在县城的河边买房子;大城市财政富裕,水利设施会维护得更好;搞大棚得买农业保险 01:53:31 出差一定要带救生衣、对讲机、能打卫星电话的工作手机、租SUV、带现金,纸质名片、以及一顶可以以假乱真的工地头盔 本期节目感谢「讯飞听见」App的支持,「讯飞听见」是很多记者朋友每天都依赖的语音记录软件。使用「讯飞听见」能采访录音迅速转成文字,方便信息整理。这些文字,帮助我们珍藏住宝贵的现场碎片,所有这些碎片,也是我们见证社会运行的珍贵脚本。 杨峰的报道: 1.《封面深镜|“孤岛”汤家庄村的离别与团聚》www.thecover.cn 2.《鄱阳湖旱情调查:40天缩水69%,政府拟投资435亿建2331个水利项目》 m.thecover.cn 3.《多图直击鄱阳油墩街镇洪水围村:有房屋倒在水中,村民买船回家》m.mp.oeeee.com 4.《洪水冲入太师屯,北京暴雨转移8万人!直击北京密云抢险救援现场》https://mp.weixin.qq.com/s/H06joG8bGZtz0FEv7UvpLA 5.《清华研究报告:2024年2.01万人因高温过早死亡》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from=iosapp&eid=nJKzdgDbfa2H90qSdq8Jkw==&channelId=null&userId=NDk3NTc5ODk=D×tamp=1762359407370 熊阿姨旧稿子: 《鄱阳湖建水闸,为何十几年争议不断?》mp.weixin.qq.com*yyacO16Cr59-4kSlLYOMg4hWS-1o6jizqaa-OJXqQuJf2*DjPU9GCh4Scn-8bIKJ0b4hfbv*rAGLPVNWefdVpHl*xPcM71mLRjYhQjPbzRH4TtT6Vqh5bXWM6C&new=1 《水灾后的郑州:一万条牛仔裤、浸水车和鲜花的河流》mp.weixin.qq.com 提到的其他资料: 1.《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国务院灾害调查组 2022 年1 月www.mem.gov.cn 2.《热浪——芝加哥灾难的社会剖析》[美]埃里克·克里纳伯格 商务印书馆 3.《最热夏天:35位中暑离世者报告》极昼工作室 2022年8月 万能的剪辑:孙晟钧 插画:董伯阳 标题和片尾曲指导:见师 片头曲:kaneda-芸能山城组 片尾曲:4 DEGREES-ANOHNI

    1h 57m
  3. 17 OCT

    28.采访阿富汗女记者后,神奇的缘分开始了

    本期节目来自一次线下活动录音,嘉宾是长报道作者、我们的老朋友洪蔚琳,我们一起聊一本新书:《一个阿富汗女人的来信》。 这是一本故事集,作者是阿富汗女记者哈迪亚·海达里,特别的是,这虽然是一本外国文学作品,但不是从外文书转译,而是哈迪亚在中国的首发。 为什么一个阿富汗女记者的书,会在中国首发?一切的缘起是2024年,洪蔚琳对哈迪亚的采访,在塔利班新政权上台后,阿富汗女性不能上学,不能工作,不能走进公共场所,不能独自乘车,不能在家以外的地方露出身体和面部(必须穿遮蔽全身的罩袍)。最新的禁令是,她们连在街上大声说话都是违法的。 哈迪亚向小洪碎片式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洪蔚琳写成了一篇万字长文:《一个阿富汗女人的来信》 这篇文章不停地引起了涟漪,随后,一家名叫“有光”的图书出版品牌联系到哈迪亚。经过十个月的合作,哈迪亚的第一本书——同名短篇小说集《一个阿富汗女人的来信》已译成中文,将在中国出版。是这本书提前预支的稿费,帮助哈迪亚凑齐了移民所需的费用,她即将开启从巴基斯坦出发的新的旅程。 这本书比我想象中好读,不只有苦难,哈迪亚非常狡黠且有幽默感,故事读起来有种一千零一夜的风格,里面的阿富汗办公室大姐,甚至你可以在中国任何一个单位里找到同款。在夏末一个周五的晚上,我们来聊聊这本书及其背后的故事。 00:11 为什么一个阿富汗女记者的书,会在中国首发? 05:40 哈迪亚:不敢做视频、语音访谈,只有发邮件最安全。 09:52 哈迪亚是喀布尔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喜欢村上春树、托马斯·曼,也喜欢看《老友记》 13:46 哈迪亚本人的致辞(波斯语配中文配音) 14:53 哈迪亚能读书,因为恰好赶上塔利班失权的20年 20:25 但哈迪亚的童年依然被爆炸、地雷、战斗直升机巡逻的巨响包围 24:31 童婚被骗去卖淫的女性,嫁给同性恋丈夫的女性,用巫术让丈夫不举的女性 29:39 全球最知名的阿富汗文学:《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 34:36  洪蔚琳很少这么强烈地感受到,采访对象如此渴望一个说话的机会 38:54 哈迪亚失去工作的场景,与《使女的故事》惊人地重合 41:11 男性也不例外,“文明的倒退最终会影响每一个人” 42:02 洪蔚琳采访Deepfake 受害者,韩国女孩不敢开摄像头 45:27 采访青海的卓玛,她居然也有一本《追风筝的人》 49:36 出版品牌“有光”提前给哈迪亚支付了版税,帮助她提前启动移民流程 54:13 现场问答环节:哈迪亚为什么会写性格上有污点的女性? 剪辑:方改则 插图:董伯阳 片头曲:Public Domain - Raga Khamaj: Peshnawazi (Alap) 是一位阿富汗音乐家的曲子 片尾曲:Kate Bush - This Woman's Work 《使女的故事》插曲

    58 min
  4. 29 SEPT

    27.一进菜市场就发懵,怎么办?

    本期你会听到大量实地吆喝声、叫卖声,和“微信收款,10元!”2025年9月23日,田螺带着我去逛了北京二环边上的菜市场,秋天已经到了,菜市场里摩肩接踵,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打招呼寒暄天气在变凉:我都穿羽绒马甲了,你怎么还在穿半袖啊? 菜市场是难得有强烈生活气息的地方,田螺挨个摊点现场教学,告诉我们怎么成为合格的杂食性动物。我也观察到市场手写泡沫板的独特美学,我们最后还发现了市场中形容词的通货膨胀,有两个新词: 1.“开锅烂”,形容青菜类易熟; 2.“离核”,主要用在桃子上。田螺说,离核只是一种品种的特性,不代表好吃。我们试吃了两个大桃切片,都有点发苦。  ​​​ 陈宇慧(@田螺姑娘):美食作家。在写了十几年菜谱之后,觉得在写菜谱之前得先搞清楚大家爱吃什么和不爱吃什么,播客「厨此以外」和新书《谁来决定吃什么》就是在写了这么久菜谱之后的内容创作。总的来说,对「人和食物的关系」这个命题的态度是既乐观又悲观的。 同为不吃辣的湖南人,向前面几期不吃辣的湖南籍、江西籍嘉宾隔空问好。 00:05 早上10点,先跟着田螺去一趟新民菜市场 06:14 去菜市场之前,需要打个小抄吗? 08:19 西葫芦:杀一下水,再炒出来就是脆的 09:08 腌肉时,按干料—湿料—油的顺序,不会黏成一坨 14:09 西兰花炒虾仁,这么朴素的东西怎么翻新花样? 15:33 鱼露这类调料,哪怕你只用一次,也是回本的 16:50 去三源里菜市场,花3块钱买半斤豆芽,贵吗? 18:57 儿菜怎么做? 20:40 请通知北方人:腊肉要冷冻,不能冷藏 24:30 冬瓜:挑中间的切片;藕:挑最中间的几节。豇豆:品种不同,口感也不同。 31:00 鸡蛋:排列组合简单,几乎可以炒任何东西,比如新鲜的香料 35:21 广东人的时间尺度:一条鱼死30分钟还是现杀完全不一样 36:41 冻鱼冻肉要解冻,最好是用流水冲,或提前放冷藏,不要泡在水里 38:21 冻梨和黏豆包:东北的食物怎么都这么黏、这么软烂? 45:00 切菜、洗碗、踢球、给狗梳毛:如何通过体力活动进入心流状态? 49:21 在北京的菜市场社区找一颗3mm螺母,比想象中难 52:55 宁夏人很少吃宁夏菜心,盘锦稻田蟹其实不输阳澄湖大闸蟹,罗氏虾会变便宜吗? 59:12 蔬菜的口感,为什么会越来越趋同? 01:00:51 云南的罗非鱼是新传统,长白山也产松茸,银川本地人也很少喝红酒 01:06:35 《谁来决定吃什么》的新书巡回里,每个城市的提问风格都不同 01:09:43 田螺为什么不继续写文字菜谱了?时间上、收益上、兴趣上,都不可持续 01:16:18 最后一个问题,家宴和餐厅做同一道菜,为什么家宴的口味总那么淡? 提到的书籍: 1.《谁来决定吃什么》 陈宇慧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25 2.《流动的盛宴——不可思议的食物之旅》[英] 萨拉·默里 / 向丽娟 / 商务印书馆 / 2025 剪辑:方改则 插画:董伯阳 片头花絮:北京市新民菜市场 片尾曲:陈粒《果实》 新民菜市场 沙姜可以切碎了,焗鱿鱼、虾吃 泡沫板排版学 香菜的根越长越好吃 刀鱼要买鳞片完整、眼球有弹性的,更新鲜 这两只鸡显然是已经死透了 老黄瓜刷绿漆的那个老黄瓜,可以做汤吃 粗的、脆的蒜薹更好吃 田螺说,新民菜市场的摊主要比三源里市场的更热情、更周到,因为二环边上以老年顾客居多,“他们可比摊主横多了!”

    1h 18m
  5. 18 SEPT

    起诉银行、餐饮连锁品牌、民航局,一个政治学博士的田野试验

    00:46  本期播客的起因:去年冬天在北京三中院的一场庭审 01:10 给银行打客服电话,就会被保留“声纹”吗? 05:34 银行到底保留了我们哪些个人身份信息? 07:58 淘宝卖家延迟发货、北京电动助力车管理、上海健康码未删除个人信息……Shiyao都较过真 10:26 起诉诉求:银行提供个人信息副本、客服电话加上声纹提取的提示、删除一部分个人信息、赔礼道歉及支付1元维权成本 15:31 有成功案例:2022年,用户起诉唯品会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获胜 17:43 申请调取个人信息,法庭上关于“绝对权利 / 相对权利”的辩论 21:12 整个庭审慢条斯理,比我想象中客气、文明 24:13 法官很开放,和Shiyao一起去银行实地踏勘 28:39 申请信用卡,要求用正楷签名合理吗? 33:01 “你起诉吧!”——什么事儿都闹到上法院才解决,也是对司法资源的滥用 35:30 飞机航班称因天气原因取消,Shiyao 起诉中国民用航空局 39:38 洗澡时突然福至心灵:统计资料是不能用在行政目的里的呀! 43:07 餐厅虚假网络营销,投诉时却发现,公司的主体再另一个城市 46:37 为什么大企业可以多地创办分公司,逃避行政处罚? 49:06 大公司乱打广告促销电话?也可以起诉 51:05 普通人无论起诉还是应诉,都太消耗精力了 53:35 高校教师既然时间灵活,就有义务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57:12 打官司也是做田野,积累了对中国社会运作体系的理解 59:44 家庭和日常生活里,人也要这么较真吗? Shiyao:上海人,社会科学研究者,关心社会发展。为人正直讲原则,有时甚至有点不近人情。先后毕业于那几所大家都听过的学校,现居北京。 本期提到的关键词: 1.2022年用户诉唯品会案 此案是2022年度广州全省法院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案例7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案例 周某某诉广州唯品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 周某某于2019年注册成为唯品会用户并提交个人信息。2021年3月,周某某要求唯品会公司向其提供所收集到的本人姓名、出生年月、常用地址、联系方式、位置信息、IP地址等信息。唯品会回复称部分信息可在APP内查看,未填写信息无法提供。周某某认为平台提供信息不完整,遂诉至法院,要求唯品会披露其全部个人信息。 裁判结果:法院认为,唯品会作为大型平台,应保障用户个人信息查阅复制权,优化查阅机制。判决唯品会向周某某提供其被收集的个人信息及相关处理情况供查阅、复制。 本案系全国首例个人信息查阅复制权纠纷案。该权利是防止个人信息遭受侵害的重要基础性权利。判决明确了其行权边界,既保障信息主体权益,也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对强化个人信息保护、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欧盟的GDPR原则 欧盟的 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是目前全球最严格、影响力最大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之一 根据 GDPR 第5条,核心原则有 七项: 合法性、公平性、透明性(Lawfulness, Fairness, Transparency) 数据收集和处理必须有合法依据(如用户同意、合同需要、合法利益等),且方式公平、对个人透明。 目的限制(Purpose Limitation) 数据必须为特定、明确、合法的目的收集,不得再用于与初衷不符的其他目的。 数据最小化(Data Minimisation) 只收集实现目的所必需的数据,不能“顺手多拿”。 准确性(Accuracy) 数据必须保持准确并及时更新,错误数据应被更正或删除。 存储限制(Storage Limitation) 数据保存时间不得超过实现处理目的所需的期限。 完整性和保密性(Integrity and Confidentiality / Security) 必须以确保数据安全的方式处理,防止未经授权访问、泄露或破坏。 问责制(Accountability) 数据控制者需对遵守以上原则负责,并能证明其合规性(比如保留审计记录、隐私影响评估等)。 3.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 详见图片,文件在2013年10月发布,红圈处可见网页上线时间为2024年6月 4.熊阿姨和乐刻的教练性骚扰纠纷 详见【随机波动136】微小的暴力,荒谬的结局:当女性在健身房被性骚扰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674fb1370061f878d84effd

    1h 3m
  6. 25.花蚀:为什么动物园的水豚,身价翻了10倍?

    29 AUG

    25.花蚀:为什么动物园的水豚,身价翻了10倍?

    为了这期节目,今年4月我专门跟花蚀去了一趟天津动物园,之后录了一场信息量超大的动物园生态大讨论。 本期前半截,像一份魔幻的「动物园进出口报价单」:长颈鹿因为疫情涨到100万,水豚成了理财产品,浣熊拆家能力不输哈士奇,摘了臭腺的臭鼬明码标价。你知道现在动物园很多动物都是从异宠市场买的吗? 中段,嘉宾花蚀告诉你,自己当了饲养员之后,就再也不愤世嫉俗了,他发现调动动物园员工的积极性,其实比科普更难。 下半截,世界一流的动物园到底好在哪里?花蚀告诉我们,荷兰的动物园甚至能把咸水、淡水交互的潮间带搬到室内。动物园的水平,就代表一个城市文明、技术程度发展的最高水平。为什么海南刮台风时,我们那么关心动物的安危?因为动物园是现代城市人类的一个精神寄托,或者说是平替的自然。 本期也可以按照动物名字,按图索骥。 花蚀:武汉人,动物园狂热爱好者。出版过畅销书《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01:34 《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卖了30万册! 05:40 大象:为什么大象展区里常常有个大土堆? 09:20 大象:去西双版纳野象谷,可以参加雨林牧象项目 13:38 老虎:很多动物园贪便宜,会给老虎喂鸡架,过度肥胖 17:05 长颈鹿:舌头可以舔到自己的耳朵眼。新冠之后长颈鹿交易价格暴涨近100万/头 18:48 水豚:从5000块/只飙升到了五六万/只 19:46 臭鼬:在异宠市场里,臭鼬的臭腺其实都被摘掉了 21:47 细尾獴:《狮子王》丁满的原型,好打洞,根本不适合家养 23:27 北美浣熊:“有手的哈士奇”,能把你家拆了 24:45 旱獭:传染鼠疫!!! 26:09 新冠期间,花蚀回武汉动物园做了志愿者,从愤世嫉俗,到看开了 28:42 貉:用蔬菜筐,给一只貉做了个高层Loft 31:50 鹈鹕、企鹅:新冠时缺活鱼活虾,临时要找武汉的生鲜超市捐赠 34:18 黑叶猴、金丝猴:冬天需要吃鲜草,饲养员去绿化带里天天剪 35:31 退伍兵、美国藤校海归,都能当好饲养员 38:47 大猩猩:能养好大猩猩的动物园,就是世界顶级动物园 45:31 海牛、切叶蚁:荷兰博格斯动物园不只是展示动物,直接模仿了一个潮间带生态系统 50:50 俄乌战争中的基辅动物园、新冠时的武汉动物园:动物园的生存与时代命运息息相关 52:01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院长是个哈尔滨人,东北口音,刚上任就赶上了17级强台风 56:53 房地产泡沫时期,野生动物园也是城市商业地产的圈地噱头 01:00:28 长臂猿:去动物园的好时间,是一早一晚 01:02:30 棕熊:花蚀当博主的独特价值是一手经验,比如新疆保护站遇到熊 01:06:14 犀鸟:三十年后,咱也想当潇洒的拍鸟大爷大妈 01:10:30  拉萨曲水动物园、石家庄动物园可以看什么? 01:12:51 用《我不能在鸟兽身旁只是悲伤》帮花蚀攒路费 剪辑:方改则 插图:董伯阳 片头曲:花蚀录的长臂猿清晨鸣叫 片尾曲:Pelicans We-Cosmo Sheldrake 花蚀的公众号:花蚀的人间观察 花蚀的天津动物园游记:《旧时代的风貌和视野》https://mp.weixin.qq.com/s/YaftPnxXFfgZahwO4vWBPA

    1h 15m
  7. 14 AUG

    24.皮包、胶水与免费WiFi:一个广东乡镇工厂的夏天

    7月,我去广东北部的一个小镇待了几天时间,是去找一群做手工皮具的女工姐姐们聊天。本期是其中两个女工采访内容的剪辑。 夏初,国产皮具品牌裘真联系到我,问我有没有兴趣去记录一下他们家普通女工的故事?他们告诉我,这群女工性格都很活泼,制作皮具的技术也非常好,更重要的是,这一群女性其实代表了 1990 年代到 2010 年之间,一大批广东打工妹们的真实生活处境。 当年韶关梅花镇大批辍学的女孩,一个介绍一个,都跑到广州的皮具厂打工,但是嫁人生子后,她们就不得不返回到自己的老家照顾孩子。这些妈妈,他们还有自己的职业路径吗? 我飞到广东的第一天,刚在工厂见到她们,一坐下,她们就讲出了很多让人瞠目结舌的故事。比如,我从来没想过跟我同龄的女生,一直到11岁才上学;比如,此前流水线上的女工们如果想涨薪,就要偷偷花时间,自学更难的车工技术;乐昌市虽然在富裕的广东省,但女工们从小是在极度贫困的状态下长大的,有些人至今一个字都不认识。 2018 年,裘真在梅花镇开了第一家加工厂,让这群“留守妇女”重新捡起手艺,又有了稳定的收入。她们对自己的工作很自豪,但也有新的烦恼——自己的孩子过去都是留守儿童,大多学习成绩不太好,这个夏天,女工们下班后,总要去奶茶店去抓孩子回家。 我问,为什么是奶茶店?是可以跟女孩们约会吗? 一个姐姐说,嗨,因为那里有空调和免费Wifi,可以打手机游戏啊! 下面是两个女工姐姐的个人故事: 01:47 在广东韶关,一坐下来,女工们就讲了很多让我瞠目结舌的个人故事 不知道自己出生年月日的罗连英: 03:33 78年、79年还是80年?父母没记住罗连英的生日 07:07 16岁去东莞电子厂打工,遇到黑心厂,拉长会用铁棍子打人 10:09 工厂太苦了,罗连英想回家。妈妈说,不要回来呀,家里太穷了,你们长大了还是在外面找钱吧 12:21 夹包、公文袋、背包、大牌奢侈品包,我全都做过。 14:13 结婚生子,再回到梅花镇,罗连英发现自己的手艺一点都用不上了 15:30 在老家上山种树、摘茶籽、挖洞、做建筑小工,“罗大姐,这个年代难找你这么勤快的人” 18:31 2018年,镇上开了皮具厂,“连姐你做事不行的话,没人行了。” 捡烂边角料,偷偷学车工的罗燕兰 19:32 上一年级时我已经11岁了,比所有人高一大截 22:29 爸爸总吃白饭拌白糖,我想长大也这样吃,不明白其实是没有菜了 26:23 烂了、染色的、有问题的废料,我捡过来,偷偷学怎么折边 29:15 分手后,男朋友天天半夜坐在客厅里发呆,我可怜他,又和好了 33:19 如何分辨皮包的质量?看走线直不直,针脚乱不乱,再拎起来看看重量 34:08 好的车间,胶水不是臭的。让我做便宜包,我的手艺已经不习惯了。 36:00 丈夫不敢考驾照,因为分不清“宽窄”“左右”怎么写 作为熟手、高级车工的大小罗: 38:33 (也许是)78年生的罗连英:你人生最快乐是什么时候? 39:51 88年生的罗燕兰,你对儿子的期待是什么? 十年来,裘真致力于把皮具更好地融入生活,以极简、实用、长期的价值,制作持续生长、独一无二的物品,用对传统水染植鞣工艺的坚持,容纳时间的本真痕迹。 今年初夏,我们来到广东梅花镇,为回到家乡的工人们,改造旧的屋子,搭建更舒适的工作空间,也赋予她们更多的选择。 当手艺成为连接日常的线索,当空间成为相遇的起点,我们和导演滕丛丛一起记录下梅花镇的她们,如何奔跑、采摘、劳作、闲谈,又是如何在院子里,编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片尾曲:林生祥《问南方》 [口白] 望想男丁兴 (望想男丁兴) 哀哉妹落地 (哀哉妹落地) 要蓄系加捡 (要养是多余) 想送毋落心 (想送不放心) 自顾自大像放生 (自顾自大像放生) 命运自家担 (命运自己担) 在家系零星 (在家是零星) 出外像野生 (出外像野生) 外背风景恶 (外面风景恶) 看天不由命 (看天不由命) 躅来躅去毋使惊 (闯来闯去不用惊) 野生过耐命 (野生较韧命) 剪辑制作:孙晟钧 编辑顾问:也卜 照片:野生安迪 梅花镇周边是明显的喀斯特地貌 村里的宗祠,这名字很有特色 镇上的篮球村超比赛,奖品是猪肉 周日厂里休息,遇到有酒席,厂里员工在帮忙洗大肠 梅花镇只有一条大马路,遇到了一场晚霞

    42 min
  8. 23 JUL

    23.赵丽娜:我踢过世界杯,我直播骂人,我为小学生找球场

    退役运动员应该怎么赚钱? A.当教练 B.进体育局打卡上班 C.上综艺节目 D.情绪崩溃时开直播骂人 今年5月末,在贵州榕江的村超酒店里,赵丽娜跟我聊了2个小时找钱的经历。赵丽娜是中国女足国家队的前门将,2023年刚刚退役。过去一年里,她一直在做自媒体,也在做一个走进100所小学的“星球计划”公益项目——这些听上去实在太正能量了,不过实际上,赵丽娜讲起这些绘声绘色,有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其中最荒诞的一次,是在给项目募捐时,有观众在直播间反复讽刺她:你还不是出来带货了? 赵丽娜的愤怒越积越深,她自己开了直播,大哭:“我打过奥运会!我打过世界杯!我他妈的拿过亚洲杯冠军,你们凭什么在网上就说这些逼逼赖赖的话,都给我录屏,都给我发出去!真的是觉得互联网是你们为所欲为了是吗?!” 结果直播间流量暴涨,15分钟后,赵丽娜给星球计划筹了1万多块钱,可能是至今最顺利的一次。 34岁的赵丽娜正在学习如何用流量做事,也要学习离开集体之后,怎么适应一个人生活的孤独。在这场聊天之前,我也从没意识到,足球对她原来曾经那么苦,女足不是收入的问题,现在是日常没有观众,没有喝彩的问题。 录完这场节目,我们一起下楼,去看了榕江村超的比赛,当天的小学生男足决赛,现场有几千人热情地观看和欢呼,举着着粽子和杨梅在场内游行。那种氛围让人生理性兴奋,我顿时理解了赵丽娜说的,这种热烈的氛围远远比我们想象中更重要,足球得找到自己的观众,才有意义。 赵丽娜:上海人,中国女足国家队前门将。身高1米88,喜欢架子鼓、看Live house演出、打游戏、养猫、拍照、拍视频。失败的拆卡直播间创业者,“星球计划”足球公益项目发起人,正努力完成自己夸下的海口,在100所中国偏远地区小学推广足球运动。 赵丽娜的播客:上下半场。 01:13 因为村超,贵州榕江的小学生很多都会踢球,认识梅西、C罗 06:37 警惕的刘翔、爱开玩笑的武大靖——运动员普遍的表达能力到底强不强? 12:02 做星球计划,赵丽娜要当幼师,要接洽品牌方,也要跟政府领导开玩笑 19:12 《黑镜》的故事:元宵节在镜头前被气得嚎啕大哭,结果流量暴涨 23:06 年轻小偶像18岁生日,粉丝在哈尔滨捐了55万建球场 24:10 钓鱼博主邓刚、网络歌手小白牙,直接捐一整片球场 27:44 博主们的流量和号召力,已经彻底替代了二十年前的“同一首歌” 30:00 2015年突然在微博走红,一夜暴涨十几万粉丝 34:05 退役后离开体制,创业做拆卡直播间,上来就赔了几十万 37:25 退役更大的精神创伤:离开十几年朝夕相处的队友、室友,就像分手 43:58 “冠军、金牌、成功、赢”,体育是残酷的,只有这些词能激励大家 48:14 2018年就想退役:外人只看到国家队巅峰的风光,没人知道我有多冷 53:47 多巴胺的激励根本不够,2015年走红了、有观众了,踢球才没那么苦了 57:37 守门员最大的职业病,还是颈椎和腰椎伤,到现在也经常突然起不来床 左一:刘洁茹, 中:赵丽娜,右:赵莹莹

    1h 3m

About

熊阿姨,资深社会新闻记者、编辑 曾任《时尚先生》副主编、《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智族GQ》报道编辑。 现为一支业余女足球队的业余前锋。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