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热财经冷观察,新资讯深观点

  1. 1 HR AGO

    集结4万余人!南方电网全面进入一级响应状态

    9月23日18时,南方电网公司将防风防汛二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一级,按照“全网一盘棋,全网保广东,广东保港澳”原则,周密制定防御台风策略和“灾中守”“灾后抢”各项应急措施,全面迎战台风“桦加沙”。 AI智能体24小时不间断跟踪台风动态 “桦加沙”强度极强、风圈范围大,具有极端性。南方总调水新处邓力源博士介绍,统计分析近年登陆南方区域影响较大的4个台风,其中“桦加沙”7级风圈半径接近“山竹”,登陆强度接近“天鸽”与“彩虹”,叠加天文大潮,“桦加沙”影响珠江口风暴潮增水2.8-3.3米,风雨灾害强度可能将超过“山竹”。 为全力保障主网安全,南方总调组织广东、广西、海南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以及16家沿海供电局,制定“桦加沙”台风期间系统运行方案,从方式优化调整、优化机组运行、开展设备特维、事故处理预案、二次系统运行要求等方面全方位部署。 南方电网生产指挥中心迅速启动“平转战”值班机制,在监测预警方面,运用“汛捷”AI智能体24小时不间断跟踪台风动态,将信息融合、简讯生成及快报发出的全流程效率提升75%以上,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高效、精准支撑。 “全网一盘棋”,集结4万余人应急队伍 记者了解到,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成建制调拨的5800人应急抢修队伍和129台应急发电车、300余台各类通讯设备将于9月23日全部抵达珠三角及粤西沿海一线。 此外,南方电网坚持“全网一盘棋”,共集结了4万余人的应急队伍备战。除了广东电网公司集结的3.2万人、深圳供电局准备的4000多人抢修队伍外,南方电网还结合台风态势及发展,组织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电网公司准备6600人的应急队伍在本地集结待命。 其中,提前安排贵州、云南电网公司调配50台大容量应急发电车出发驰援广东粤西地区,安排广西电网公司第一批勘灾队伍150人奔赴粤西地区,第二批450人队伍准备出发,同时携3辆大排量排涝车出发支援广东。 随时做好支援澳门抗击台风的准备 9月23日中午,国家级电力应急特勤队携应急发电车、排涝设备、应急通信装备、智慧巡检无人机巢,以及包含淋浴车、餐车、住宿车的后勤保障系统,火速驰援阳江。南网超高压公司安排南宁局、柳州局4支队伍携带工器具在辖区待命,具备1小时开赴现场开展抢修条件。 在物资方面,针对在台风中容易受损的站用电线路,提前落实相关的水泥杆、绝缘导线等物资。针对倒塔等极端情况全面梳理了所需100余种杆塔图样、11种导地线型号,联系相关供应商做好生产准备。在海上应急保障方面,联系海事部门安排1艘应急船舶,协助开展海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针对台风“桦加沙”对港澳地区的影响,南方电网按照粤港澳大湾区三方四家电力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随时做好支援澳门抗击台风的准备。目前,南网国际公司已派员赴珠海现场值守,与澳门电力机构保持紧密联动,实时掌握澳门供电需求,全力保障澳门供电安全。 文、图、视频|记者 董鹏程 通讯员 蓝望

    4 min
  2. 1 HR AGO

    “桦加沙”来袭,你的快递还好吗?

    超强台风“桦加沙”正步步逼近,广州等多地进入严阵以待状态。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桦加沙”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预计将于9月24日在广东沿海地区登陆,带来的狂风暴雨将对快递网络运营构成考验。 面对台风来临,你还在路上的快递还安全、能如期抵达吗?9月23日,记者询问多家快递公司,并汇总相关情况。 京东物流:提前完成仓储设施、快递站点的防水加固 面对台风影响,京东物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以“安全第一、保供稳链”为原则,从物流运营、人员保障、后勤支援三方面推进应对工作。 在民生保供环节,京东物流重点对高风险路段、沿海低洼区域规划绕行方案,确保米面粮油、药品等生活物资运输安全高效,全力守护民生供应链畅通。同时,提前完成仓储设施、快递站点的防水加固,保障极端天气下的商品储备与包裹安全。 在保障一线员工安全方面,京东物流提前对快递员、运输司机、仓库员工等开展防风防汛专项培训,重点讲解积水避险、车辆应急处置等实操要点;同时为一线人员配齐防水服、强光手电筒等防护装备,确保作业安全。在确保一线员工安全下,积极开展揽派等相关工作。 此外,京东物流还将充分发挥一体化供应链与智能物流运输优势,在政府部门的统筹指导下,做好抢险救灾物资、应急补给等支援准备,助力华南地区高效应对台风灾害、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顺丰:动态调整运输线路 由指挥调度中心统筹,启动台风应对机制,24H滚动监控及预警;同时,动态调整运输线路。结合台风路径及受影响范围,动态调整快件运输模式,最大限度降低台风造成影响。 申通:动态调整收派件计划 申通已立即启动台风专项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小组,安排专人24小时跟踪台风动态,通过内部系统、工作群等渠道,将最新预警信息和防范指引实时传达至每一个转运中心与末端网点,提升全员防范意识和能力。 组织技术力量对仓库、雨棚、临时建筑等设施进行加固维护,全面排查安全隐患,从物理层面增强抗风能力,防范财产损失。 提前对园区、操作场地的排水系统进行清淤疏通,并在低洼地带预置防水沙袋、挡板等,全力避免因积水内涝导致运营中断或快件受损。 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讯畅通,遇有突发情况能够迅速上报并启动处置流程。 根据天气实况和预警级别,动态调整收派件计划,必要时暂停高风险区域作业。同时,主动通过客服、官方渠道向客户告知服务可能受影响的实际情况,做好沟通解释,争取客户理解。 文|记者 杭莹

    3 min
  3. 1 HR AGO

    王老吉郑荣波获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证书

    日前,在广州王老吉生物全球总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食品组组长、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创会会长张俊修为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副总经理郑荣波颁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证书。 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昆南,广东省食品医药行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曾祥云以及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研究院等相关部门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 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郑荣波为该批次中唯一以“凉茶”为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 公开资料显示,郑荣波现任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副总经理、王老吉大健康研究院院长,自1990年起就长期投身于凉茶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工作,全面掌握其传统配方、工艺精髓及核心技艺,并在2012年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郑荣波不仅继承了王老吉传统配方和传统制作技艺,还改良提取工艺,积极开发新品类、新口味以及新物质载体,其传承创新成果获得了同行高度赞誉。 近年来,王老吉在科研端通过原料鉴定与工艺固化,为行业建立科学标准;在人才端通过“师带徒”机制培养青年研发团队,实现技艺的代际传承;在文化端则不断开拓品牌体验新场景,让非遗走进大众生活,使传统技艺真正融入现代生活。这些实践,不仅为非遗传承提供了现代化路径,也让非遗实现了从“被看见”到“共同创造”的深度转变。 在全球化背景下,传承与创新的意义更显突出。据悉,王老吉正在推动凉茶行业进行品类升级和国际化发展,以天然植物饮料为载体,让东方健康哲学走向世界。从推出英文品牌标识“WALOVI”,到发布凝练东方美学的“国际罐”系列产品,王老吉正在以全新的当代表达加速“出海”步伐。 文 | 记者 陈泽云 图 | 受访者供图

    2 min
  4. 1 HR AGO

    广东省地球物理勘查院:迎战台风“桦加沙”,一线筑牢防御屏障

    面对来势猛、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大的超强台风“桦加沙”,9月22日,广东省地质局下属单位广东省地球物理勘查院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台风防御视频调度会精神,按照省地质局统一部署,全面进入应急状态,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单位作用,以高要求、严标准、硬举措筑牢地质灾害应急防线,为所支撑服务区域科学防灾减灾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精准排查,强化监测预警 台风预警发布后,物勘院迅速组织英德市、新丰县等地驻地技术骨干力量,依靠群测群防体系,运用“人防+技防”手段,对所支撑服务市的地灾隐患点,特别是台风影响高风险区,开展无人机航拍与地面巡查相结合的拉网式排查。排查工作聚焦“再排查、再评估、再核实”,建立动态更新的“隐患点台账”,为应对新情况、新变化,提升地灾防治精准度形成工作闭环。 前置力量,提供现场支撑 为确保关键时刻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物勘院驻地专业技术人员全员下沉至各镇街,与基层防灾体系深度融合。记者了解到,技术人员深入指导“三员”,通过“看、听、巡”等简易方式加强巡查,确保险情征兆“早发现、早报告”。同时,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实时汇总分析当地政府提供的气象、地质、灾情等各类信息,动态研判台风可能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高风险区域,为统筹专业技术力量、开展高效应急处置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技术赋能,风险管控动态化 依托专业技术优势,物勘院在完成新丰县斜坡单元风险调查基础上,编制了全县“一村一图”风险管控图册,细化分区分类管控措施。目前,正探索逐步将风险管控最终成果接入广东省自然资源综合感知服务系统,与“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重点防御一张图”融合,构建“强降雨防御区动态划定+风险实时监测+预警信息精准推送”的全链条机制,实现地质灾害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文 | 记者 严锦程 通讯员 廖海媚

    2 min
  5. 1 HR AGO

    广东宏大启动国内高原第一深井建设 | 国企有料到

    近日,记者从广东宏大获悉,9月20日,公司下属宏大爆破青海大柴旦青龙沟金矿项目传来捷报,项目副井Ⅵ型井架吊装工作高效完成。这一关键节点的突破,标志着公司开启国内高原第一深井建设的新征程,并在青藏高原驻地布局与市场拓进迈出重要一步。 此次吊装的Ⅵ型井架高36.6米、重达130吨,属于工程建设中的“危大工程”,加之高原环境的多重考验,施工难度显著增加。为确保吊装安全顺利,项目团队提前开展模拟吊装演示,多次对吊装重量荷载进行试验验算,形成完善的施工方案,并顺利通过湖南科技大学专家组论证,以专业筹备化解施工风险。 据了解,自8月29日进场以来,项目部通过科学组织、分工协作,高效完成了副井井架基础、绞车基础、稳车群基础施工及井口段首爆等一系列关键节点任务,为后续井架吊装奠定坚实基础。 9月20日,在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现场指导下,项目团队投入2台300吨吊车、2台80吨吊车协同作业,仅用6天时间便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副井Ⅵ型井架的组装与吊装工作。 Ⅵ型井架的成功竖立,标志着青海大柴旦青龙沟金矿项目正式从筹备阶段转向实质性建设阶段,后续施工将全面进入快速推进期。接下来,针对主井、回风井V型井架吊装工作,项目部将始终以“安全为基、效能为要”,持续迭代优化施工方案与技术工艺,打造广东宏大在高原竖井施工领域的样板工程。 文 | 记者 黄婷 图 | 受访者供图

    2 min
  6. 2 HR AGO

    广州“五停”应对台风!记者走访多家商超:生活物资供应充足

    超强台风“桦加沙”正步步逼近,广州进入严阵以待状态。面对市民关心的“菜篮子”是否有保障,记者走访发现,目前生活物资供应总体平稳。 今天下午,广州市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发布关于实施“五停”的通告:今年第18号超强台风“桦加沙”,预计在9月23日夜间至25日裹挟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严重影响我市,为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报请市政府同意,市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五停”措施。 在市区多家生鲜超市,记者看到蔬菜、肉类、鸡蛋等生活必需品供应正常,货架上仍然整齐充足。不少商超和线上平台表示,正加快调货、补货,以保障市民需求。 “我只买了一些蔬菜,理性来说肯定不会缺货,但台风要来了,心里还是想多备点。”一位正在购物的市民告诉记者。亦有市民表示,“台风见怪不怪啦,买两三个人吃的就够了,没必要囤货。” 钱大妈一社区门店的店员吴先生告诉记者,他并未感受到市民有明显的“抢货”行为,但23日当天的蔬菜确实卖得更快了,“台风来了,学校停课了,家里多了小孩在家吃饭,肯定要多买点菜。”有农贸市场商户则表示,会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经营,“采购一两天的菜就够了,我觉得台风不会持续太久。”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的订单量明显增加。截至发稿,小象超市、朴朴超市等线上平台提示,由于订单较多,当前运力已满,可于明日继续下单。 针对个别市民担心的“抢菜”现象,广州市商务局回应:目前全市主要生活必需品商业库存充足,价格总体平稳,供应渠道畅通,完全能够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提醒广大市民理性采购、适度储备,无需过度囤货。 事实上,广州在保供体系建设方面已有多年经验,批发市场、商超、电商之间形成了互补机制,具备较强的供应链韧性。即便在台风等极端天气下,也能通过多渠道调配,保障市民生活物资不断档。 与此同时,广州市商务局还提醒,欢迎市民积极参与市场监督,如发现囤积居奇、操纵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可拨打12345热线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文|记者 詹淑真 廖梦君 视频|记者 廖梦君

    3 min

About

热财经冷观察,新资讯深观点

More From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