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節目由 臺灣期貨交易所 贊助播出】
熱門詐騙手法:假買家騙賣家、假普發現金詐騙
你知道嗎?最近詐騙集團假扮買家,潛入 Facebook 社團,專挑正在賣東西的人下手。
他們常用 7-11 賣貨便、黑貓宅急便、好賣+ 當藉口,聲稱你沒開通金流或實名認證,接著用假客服或假銀行人員名義,引導你轉帳或操作網銀,最後人間蒸發,錢也不見了。
還有詐團搭上現金發放話題,發送假簡訊或打電話冒充郵局與警察,騙你交出個資與金錢。
「全民+1 政府相挺!」 普發現金官網正式上線!
查詢正確領取方式👉🏻 https://10000.gov.tw
或撥打 1988免付費客服專線獲得即時服務。
刑事局提醒大家牢記「防詐五不」:
❌ 不接陌生來電
❌ 不點未知連結
❌ 不聽投資明牌
❌ 不怕莫名威脅
❌ 不給個人資料
📞 如有疑問請撥打 165 反詐騙專線,或上 165打詐儀錶板查詢最新詐騙手法: 👉 https://165dashboard.tw/
【本集訪談】
在台灣,平均每三分鐘就有人被詐騙!!
受害的,不見得是老人或不懂科技的人,最容易受騙的往往就是你我這樣的普通人。
那些詐騙訊息看起來並不高明,卻總能精準打中人心。因為詐騙的關鍵,從來不是手法,而是心理學。
像「限時優惠」、「錯過不再」、「最後一次機會」這些熟悉的字眼,其實都是經過精密設計的心理陷阱。
這次我想和大家分享《為什麼我們會被騙?》這本書。書中用真實案例揭露人性的弱點:稀缺效應、沉沒成本、預期偏誤……每一種心理偏差,都是詐騙集團最擅長利用的工具。
我也特地邀請「刑事警察局預防科」科長莊明雄,聊聊台灣詐騙的現況。莊科長從 2001 年起就在第一線打擊科技詐騙,從駭客入侵、釣魚簡訊,到如今的金融防詐系統,他都親身參與。
📝部落格文字版:
《為什麼我們會被騙?》讀後心得:看清詐團的心理陷阱
📚傳送門:訂閱電子報、追蹤社群平台、業配清單、與我聯絡
- https://readingoutpost.com/bio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المعلومات
- البرنامج
- معدل البثمرتان في الأسبوع
- تاريخ النشر٦ نوفمبر ٢٠٢٥ في ١٠:٠٢ م UTC
- مدة الحلقة١ س ٢ د
- الحلقة٥٣٣
- التقييمملائ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