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都不存在一个纯然的自我,自我在与外部环境产生的动态结合之中产生。
过去,我认为写作是我最好的提取方式,但我越来越悲观地发现,我更善于面对各种不同事物带来的影响和刺激,我的提取是在跟外界的互动中产生的。而在鹤见俊辅眼中,“通过生活方式互动所得的正直感,远比知识分子操弄的意识形态更具重要的精神意义”。
鹤见俊辅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日本思想家,他跟丸山真男、加藤周一齐名,是日本战后的思想巨人。他将实用主义带入到日本的思想界,我想写一篇论文,比较胡适和鹤见俊辅,他们在各自的时代对美国实用主义的不同理解,以及如何切入各自的社会,他们的成功与失败是什么?
结果,我翻出来一本大学时买的书,叫《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作者杰罗姆·B·格里德是我很喜欢的美国汉学家,他还见过流亡在纽约的胡适。找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我们的人生最终都是在不断回应自己的少年时代。
|时间线|
01:20 喃喃自语和纯然的自我
02:50 胡适与鹤见俊辅
07:56 用自身的视野去理解另一种文化
11:59 差生文具多
15:46 找到自己的魔笛
16:36 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
21:57 一个经验的人
24:37 搭建历史和思想的骨架
25:50 漫长生活里一段属于自己的寂静回音
|本期Pick|
📖《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
[美]格里德 / 杰罗姆·B·格里德|江苏人民出版社|鲁奇 译|2005-7
本书为美国著名汉学家J.B.格里德士研究胡适及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和命运够的一部力作。作者以五四运动前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为背景,俯瞰1917-937年20年间文艺复兴运动的总体态势;通过对当时中国知识阶层杰出代表人物胡适的理论及思想活动的分析,论证了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进行现代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 [日] 鹤见俊辅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鹤见俊辅(1922-2015),日本思想家、社会运动家,出生于东京政治世家,15岁赴美留学,16岁进入哈佛大学哲学系,师从蒯因,推动战后日本思想界重建
丸山真男(1914-1996),日本政治思想史学者,他的政治学被日本学界称为“丸山政治学”
加藤周一(1919-2008),日本思想家、文明史学家、评论家、小说家
李泽厚(1930-2021),思想家,哲学家,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和哲学、美学、伦理学研究
金观涛,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名誉研究员
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Santiago Peirce,1839-1914),美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实用主义创始人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美国心理学之父,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政治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生于江苏,曾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与领袖之一
奎因(Willard Van Orman Quine,1908-2000),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逻辑实用主义代表
杰罗姆·B·格里德(Jerome B. Grieder),中文名贾祖麟,出生于中国广东,师从费正清,哈佛大学博士,专长研究中国知识分子史
顾维钧(1888-1985),中国近现代外交家、政治人物
吴佩孚(1874-1939),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直系军阀首领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Darlin' Wait for Me - Richard Hawley
Kiss Of Fire (Single Version) - Louis Armstrong
Symphony No. 9, In E Minor From The New World, Op. 95 2. Largo - Anton Nanut,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Ljubljana
You Have Loved Enough - Leonard Cohen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weekly
- Published10 October 2025 at 00:00 UTC
- Length29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