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专栏

东南亚动荡 新加坡率经济突围

近日泰国与柬埔寨边境纠纷再度升级,两国领导人准备在联合国大国展开辩论。缅甸筹备大选之际,东盟代表团推进缅甸和平工作却一筹莫展。菲律宾今天爆发大规模反腐败抗议集会。新加坡率先呼吁经济转型,应对全球新秩序挑战。

泰中达成潜艇修正案

泰国皇家海军司令部透露,泰国海军近日与中国签署了关于潜艇建造协议的修正案。新潜艇建造和交付将在40个月内完成,同时还将进行技术转让、维护培训和艇员培训。中方已确认将按照中国军方标准建造该潜艇,并将支持全面的人员培训。泰国皇家海军预计将于2028年底接收该潜艇。泰国皇家海军总司令吉拉彭(Jirapol Wongwit)强调双方已成功解决了相关问题,最终达成了该项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合作计划。

泰柬纷争再起波澜

近日泰柬冲突再度升温。泰国皇家武装部队总部(RTA)第五次军事指挥官委员会(MCC)周五(9月19日)决议通过无限期关闭泰柬边境,在两国商定的所有边界设置围栏、安装监视器,“直至柬埔寨不再对泰国安全构成威胁”。泰国皇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强调可在发现间谍活动或受到攻击的情况下按照国际交战规则(ROE)下达军事命令。针对尚未定论的争议地界,泰军方强调将实施持续巡逻和监视。

柬埔寨国防部周三(9月17日)透露,大约300名泰国军警在边境地区朝柬方发射橡皮子弹,造成28人受伤。泰媒证实发射催泪瓦斯和橡皮弹,原因是柬民擅自拆除泰边境铁丝网。这是两国7月下旬宣布停火以来再次爆发严重冲突。

泰柬边境长约800公里,百余年来,双方在多个交界地存在主权争议。两国军队今年5月下旬爆发武装冲突,造成双方人员死伤。后于8月初在东盟轮值主席马来西亚以及美国和中国派代表出席的协商会上同意停火。然而,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双边媒体抨击不断,军方则互指对方越境违反停火协议。

柬埔寨首相洪玛内(Hun Manet)在其脸书(Facebook)张贴与18名柬士兵家属的合影,发文称政府不会放弃为他们的生命、健康和自由而继续努力。柬媒报道,泰国军方迄今仍未释放在冲突中被掳走了18名柬埔寨士兵。泰军方表态将在泰柬边境冲突完全解除军事警戒后释放战俘。

洪马内近期先后致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 )、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马来西亚首相安华(Anwar Ibrahim)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等国际领导人,呼吁他们阻止泰国可能采取加剧紧张局势和扩大冲突的单方面行动,其称泰军计划武力夺取边界沿线的17处柬埔寨领土。对此,美国国务院呼吁尽快建立一个由东南亚成员国组成的长期观察团。东盟轮值主席安华致电泰国新总理阿努廷(Anuthin Chanwirakun)建言切莫让双边分歧演变成紧张局势。

泰国媒体分析认为,柬埔寨领导人将泰柬纠纷诉诸国际社会旨在引导国际舆论。时值泰国政治尚未稳定,阿努廷正准备于9月24日率领新内阁宣誓就职,并拟在本月底出席联合国大会就全球性议题参加辩论。由于时间短促,新一轮泰柬冲突再起,无疑给泰国新总理阿努廷带来巨大考验。

东南亚媒体普遍认为,泰柬关系恶化,除了边境领土争端以外,还跟柬埔寨的网络诈骗活动和地下赌博业有关。泰国为了保护作为重要经济支柱的旅游业而明确表示打击网络犯罪。泰国工业联合会(Federation of Thai Industries)负责人认为近期黄金出口暴增可能与在柬埔寨的洗钱和诈骗活动有关。流亡海外的柬埔寨反对派领导人沈良西(Sam Rainsy)抨击洪森和他信两大财阀之间的商业冲突,导致了泰柬边界争端。柬埔寨政府否认了这些指控。

亚太时事杂志《外交家》(The Diplomat)近日刊登专栏文章指出,洪玛内继承了其父的独裁统治,对内采取排除异己的高压政策,洪森(Hun Sen)亲自担任参议院议长,洪森家族牢固掌控政治局面,国家三权分立已成泡影。但是洪玛内执政两年来柬埔寨尽显衰落。政府在维护人民利益方面形同虚设,以国际标准衡量,柬埔寨内部在腐败、法治和扶贫方面表现糟糕。尽管同一地区其他国家已坚定展现出打击电诈行业的决心,但柬埔寨的打击力度却仅限于表面功夫,对已知与政府要员或知名商人有关的非法活动窝点置之不理。据估计,柬埔寨网络犯罪经济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一半。境内至少有350个诈骗窝点,约有15万名外籍工人。尽管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破坏,但柬埔寨政府否认支持任何网络诈骗活动。

东盟推动缅甸和平再陷僵局

泰媒援引《伊洛瓦底江报》(Irrawaddy)报道,继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Min Aung Hlaing)拒绝接见东盟代表团后,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外交部长率领的代表团取消了原定周五访问缅甸并讨论缅甸选举的计划。东盟代表团希望与军政府讨论选举是否具有包容性。作为东盟主席国,马来西亚一直与缅甸所有政治利益相关者进行谈判,包括影子民族团结政府(NGU)和与军政府作战的少数民族武装团体。由于东盟成员国秉持互不干涉内政的核心原则,东盟在推进缅甸和平方面始终未取得重大进展。

缅甸军政府8月1日宣布解除长达四年半的紧急状态,加快筹备全国大选。由于大部分地区仍被反对派和少数民族武装团体占领,军政府宣布此次选举将于12月28日至1月分阶段举行。这场选举遭到缅甸反对派以及西方民主阵营的抵制,后者普遍呼吁阻止这场“打出民主旗帜将军事统治合法化的政治舞弊。瑞典近期宣布取消缅甸发展预算,将支援重点转向乌克兰。评论指虽然效仿美国提供的人道主义预算保持不变,但缅甸民间社会组织的生存势必受到严重影响,缅甸军政府侵犯人权的行为也将变得更加隐蔽。不过,与缅甸接壤的中国和印度并未对缅甸选举计划提出质疑。

菲律宾爆发大规模反贪腐集会

菲律宾民众今天(9月21日)在马尼拉举行全国性集会,抗议政府防洪项目中的腐败行为。菲律宾政府7月发表国情咨文,其中耗费巨资的“基础设施项目”引发质疑。国会调查显示,几位有影响力的政客以及政府工程师和建筑公司涉嫌巨额贿赂。数周以来,一些以年轻人为主的社会人士陆续发动反腐败示威活动。抗议事件已引发执政高层人事变动,菲律宾众议院议长、小马科斯总统的表弟罗穆亚尔德斯(Martin Romualdez)在启动调查前递交辞呈。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Bongbong Marcos) 为此向公众保证全面调查,表明大义灭亲的决心。他对反贪集会表示理解,声称如果自己不是总统,他会与抗议者一起走上街头,要求追究责任。小马科斯同时也呼吁抗议者保持和平发声,警告不要将此事政治化,毕竟核心问题是问责和透明度。

由于恰逢老马科斯政府宣布戒严53周年,这场大规模集会引起了小马科斯政府的担忧,军方被命令高度警惕暴力事件。数千名集会者在具有象征人民力量发源地的EDSA道路上聚集。菲律宾人民在此举行的抗议活动曾于1986年推翻了老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的独裁统治。

菲媒“商业镜报”(BusinessMirror)报道2025年7月的劳动力调查报告,菲律宾失业人口达259万人,失业率升至5.3%,为2022年6月的6.03%以来最高。因受飓风、暴雨和洪涝灾害影响,菲律宾农业、零售和建筑等行业出现大量职缺流失。

新加坡提经济转型模式,应对全球新秩序挑战

新加坡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Heng Swee Keat)近日在泰国管理协会(TMA)主办的“2025未来论坛:伟大转型”研讨会上发表“为人类和地球而进行的经济转型”的演讲,其提出的经济转型愿景和战略引发广泛关注。

新加坡前副总理指出,当今世界面临诸多重大挑战,包括全球化时代出口放缓、气候变化、经济危机后全球债务上升以及政治经济挑战,政客们往往更注重短期政策。而在经济增长和转型对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的当下,全球经济正面临四大结构性改变趋势:1. 去全球化。这将改变自由贸易,并强调供应链的韧性。2. 脱碳。必须认真应对以避免海平面上升及其对农业的影响。3. 数字化,包括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这将给各行各业带来深刻的变革。 4. 人口挑战。许多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正在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这将引发人工智能时代年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以及医疗成本的上升。新加坡强调通过SkillsFuture计划投资于人才,打造终身学习的新文化,通过自由贸易协定(FTA)推行积极的贸易政策。

王瑞杰建议东盟邻国转变视角,从相互竞争转向合作,携手在全球舞台上蓬勃发展。他将东盟国家比作在一个小市场内竞争,最终每个经济体都会变得脆弱。相反,各国应该携手合作,展现新的机遇和广阔的未开发领域。例如,数字支付互联互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