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人民币长期当升值。来自陈嘉禾。
对于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当把中国的资管公司所管理的资本和美国同行进行对比时,不光需要考虑数字的大小,还需要考虑到在从2015年到2025年之间、维持了长达10年之久的大约1比7的汇率。
也就是说,当一家中国基金公司管理了500亿人民币、一家美国同行管理了500亿美金时,尽管前面那个500亿的数字都差不多,但是一旦加上1比7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计算,中国的基金公司就瞬间变成了美国同行1/7的体量。
不过,这件事并不一定是永恒的。尽管人民币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都维持了美元大约1/7的币值,但这并不代表1个人民币永远就只值1/7个美元。
当展望未来时,我的观点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人民币在长期兑美元应当升值。而伴随着这种升值,对于中国的资产管理机构,比如公募、私募、保险资管等等,他们的管理规模在全球的排名也会水涨船高。
那么,为什么人民币在长期应当升值呢?我认为,有三个主要原因。下面,就让我们一一看来。
首先,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其崛起的国家运势,会带来本国货币的升值。
在历史上,当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崛起时,往往伴随着其货币相对于别国货币的升值。这是因为崛起中的国家、尤其是大国,其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度会越来越高。不管作为交易货币、还是储备货币,其货币占比都会提升,货币相对价值也就因此抬升。
而从国家发展来说,中国目前的崛起,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枪炮、细菌与钢铁》一书中,作者贾雷德·戴蒙德就曾经指出,在工业时代成功的国家,基本全都是在农业时代就非常成功的国家。而作为农业时代全球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中国的崛起有足够的历史底蕴作为支撑。
因此,伴随中国国运的不断抬升,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和贸易体系中的重要性会不断上升,人民币兑美元也不会一直停留在1比7的水平。
第二,购买力差异不会永远存在。支持人民币在长期升值的第二个原因,在于人民币目前在国内市场的购买力,远远强于美元在美国本国市场的购买力。
只要同时在美国和中国生活过的人,都不难感受到这种货币购买力的巨大差异。比如,在纽约生活中,各种消费活动都面临比北京、上海更高的价格,包括教育、租房、打出租车、理发、上餐厅就餐、发送快递,等等。
也就说,尽管美元在国际市场上能够以1比7的价格兑换到人民币,但是在本国市场,1美元在美国的消费能力,远不如7人民币在中国市场的消费能力。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在全球经济话语权的逐步抬升,这种货币在中美两国消费市场的购买力差异,不会永远存在下去。而伴随着货币在两国购买力的逐步趋同,人民币兑美元在长期升值也就顺理成章。
第三,外贸和内需发生了此消彼长的重要性变化。
限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一个中期因素,在于当前外贸在宏观经济中较高的重要性,导致汇率维持较低的水平更为有利。但是,这个状态并不会长期维持。
从宏观经济的几驾马车来看,房地产市场在2021年到2025年之间持续承压,给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同时,内需市场仍然在逐步建设中,内需能带来的巨大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政府投资项目虽然对宏观经济的上升有很大帮助,但是因为中国许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趋于完善,因此政府投资也很难像从前那样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位置。
因此,对于当前宏观经济来说,外贸仍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为了维持出口的竞争力,货币汇率相对承压也就在所难免。
但是,如果我们展望长期,会发现外贸对整体经济的重要性将会逐渐下降。
这是因为在房地产方面,市场调整的时间越长,带来的冲击波威力就越小。而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内需在经济中的占比会逐渐增大。因此,外贸的经济贡献度会逐步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较低的汇率也就会慢慢失去其重要的意义。
做个总结,从以上的三个逻辑,我们会发现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在长期有足够的理由逐步抬升。这对于中国的资管行业、乃至整个金融行业在全球的重要性上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