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人

51人播客-刘杰:449弄足球纪事(完整版)

定海路四四九弄是位于上海杨浦区的一个工人宿舍区。

从上世纪初的日商裕丰纱厂时期沿袭下的弄内足球场,为四四九弄里长大的孩子提供了训练和提高足球水平的物质条件,从这里走出了几代国足健将、足球运动员、裁判、教练和足球运动的终身爱好者。

“51人”刘杰(1946年生)是四四九弄足球历史的一位亲历者和见证人。除了青少年时期在北京稍纵即逝的舞蹈生涯以外,他的人生和挚爱都融汇在四四九弄的寻常生活和这里不可思议的足球传奇中。在这一期的51人播客中,他将在这条即将拆迁的弄堂里,把足球的故事娓娓道来。

注:因449弄属公房性质,又被大片私房围绕,故这一带老居民都把449弄称为“公房”。刘杰在讲话中所说的“公房”,即指449弄。

语言:沪语嘉宾:刘杰策划主持编辑:陈韵同场与谈:路明

制作:

殷漪

摄影:陈韵

访谈时间:辛丑年农历二月十七访谈地点:定海路四四九弄

本期节目一共五段(每段约10-27分钟)

編者手記

2014年我认识刘杰后,每次不是在老龙头足球场(黎平路),就是在白洋淀足球场上跟他碰面。当时的449弄足球队就已是一支平均年龄在六七十岁的队伍,还有一支八九十岁球员构成的“后备队伍”。有时,从长白新村过来的年轻人会跟他们一起玩。刘杰总是被推出为讲故事的那个人,他则又会把其他球员推过来介绍给我,告诉我其他人的角色和他们所知道的故事。449弄足球队队员多为市区体校、市队、厂队的骨干,即便搬走,他们也仍要回来一起练球。也因此,只要老龙头这块日本人留下的足球场还在,拆迁也不会消灭他们。他们以一种近乎没有知觉的速度变老,以至于我每隔一阵再见刘杰,都会对自己在他们面前变老而感到惭愧。

我相信定海桥的大部分人

都和我

一样,

无法记起认识刘杰的那个时刻(也许都是先听到、先想象而非先看到),但一定会在下一次碰面时想起他就是那个“大弟”。即便走出449弄,他也会被定海港路上、平凉路上的人拉住,有的是他六十年前的玩伴,有的是他的球迷,有的是比他大十几岁的十九棉厂里的大阿姐。他们都会记得他那张长得像外国人的脸,他踢球时如跳舞一般的动作,和他在厂里工作时的精湛技术。大多数人都并确切地了解他,但都以或近或远的距离喜欢这个人。不止于此的是,刘杰的心灵、大脑和身体,都是449弄、杨树浦乃至整个上海足球运动一个独特的缩影。他不仅有着丝丝入扣的记忆,而且他的身体也从未离场。

如果足球还是一种穷人的运动、一种集体的运动、一种关于纯粹的热爱和付出的运动,那么出生在国棉十七厂这个工人宿舍区里、紧挨着日商裕丰纱厂时期留下的职工足球场长大的刘杰,他的人生本身就是对足球的一种说明。

如果要问他为什么足球的光荣属于449弄,他会把这光荣归于1972年前曾存在的这个弄内足球场。这个令所有人羡慕的煤渣场地,改变了紧挨着它的两代工人子弟,改变了他们的童年,也改变了他们的生命。这是物质匮乏时代给普通人最宝贵的馈赠——一块能承载一群无人看管、又有太多时间和精力的男孩的场地。

即便在物质匮乏的感觉远去后,这座城市依然匮乏着这样的场地——无论是身边的、无条件、无藩篱的一块空地,亦或是一个可以自由集结和玩耍的、开放的人民广场。

定海路449弄内西北角,刘杰儿时球场的一部分,距离他家门约20米。球场在1972年后因兴建图中的四栋住宅而被占用不存。摄于2021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