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終於開獎,由三位經濟學家分享殊榮。他們得獎原因是「解釋創新驅動的經濟增長」。換句話說:這些研究告訴我們,經濟成長並非自動發生,而是依靠技術革新、制度變革,以及舊有被新取代的「創造性破壞」機制。這些聽起來好像是常識的廢話,為什麼可以拿諾貝爾獎呢?
歡迎收聽今天的一口經濟學: 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解析 歡迎大家訂閱分享spotify或 podcast, 也歡迎加入臉書粉絲專業”Charles老酥的一口經濟學”。讓你每天更聰明,思考更理性!
✅ No Kings遊行強強滾
✅ 本周經濟回顧: 鮑爾薯叔的終戰,FED縮表要暫停了?
✅ 本周經濟回顧: 全球的地下錢莊: IMF
✅ 本周經濟回顧: 中美的稀土之戰
✅ 本周經濟回顧: 內陸外包(onshore outsourcing)是啥?
✅ 本日主題: 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 得獎原因好像常識? 過去經濟學家對經濟成長的認知
✅ 三位學者貢獻
✅ 三位學者背景與履歷
✅ 對國家的政策啟示
✅ 結論
✅ 下周經濟新聞
信息
- 节目
- 频率一周一更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0日 UTC 05:46
- 长度1 小时 1 分钟
- 季17
- 单集2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