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集 podcast 中,郝旭烈(郝哥)導讀一本關於 OKR 的書導讀。他一開始就提醒聽眾,OKR 不只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個字母,它背後最重要的精神是「做最重要的事」。OKR 的全名是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其中 Objective 代表目標,而 Key Result 則是達成目標的關鍵成果。
和 KPI 最大的不同在於,KPI 只是單純的數字衡量,而 OKR 更在乎的是「結果的本質」,也就是我們真正想要達成的意義。郝哥舉例,如果公司銷售數字再漂亮,但因為成本過高而導致倒閉,那些數字就失去了價值;相比之下,如果 key result 設定為「永續經營」,即使數字不是最亮眼的,卻能讓公司長久存活,這才是更重要的。
他進一步提到,人生或企業經營不是一場有限賽局,不必一味追求「贏過別人」,而是要找到能長遠存在下去的意義。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的封面寫著「做最重要的事」值得深思。書中還提到 Google、YouTube和蓋茲基金會等組織,都採用了 OKR 來推動團隊。尤其比爾·蓋茲在書背推薦這本書時強調,任何想要進步的管理者都應該閱讀。他自己每年都會安排時間閉關讀書,就是為了持續與時俱進。
在書中,OKR 被定義為「目標」和「關鍵結果」的組合,前者是「想要達成什麼」,後者則是「如何達成」。與 KPI 著重於短期數字不同,OKR 更注重長期意義與存在的價值。
此外,OKR 還有四個核心能力:
首先是「專注投入優先要務」,懂得捨棄不必要的事情,避免瞎忙。
其次是「契合與連結」,確保團隊有共同的目標,大家同舟共濟。
第三是「追蹤與當責」,也就是 accountability,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 key result 負責。
最後是「激發潛能、成就突破」,不只是上層下達指令,而是上下互動,每個人都能提出自己的 key result 來推動整體目標。
郝哥最後強調,懂得分清楚什麼該做、什麼該放下,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不僅能幫助公司或團隊,也能讓個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更加快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信息
- 节目
- 频率一日一更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3日 UTC 09:02
- 长度7 分钟
- 分级儿童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