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号(周五)《费加罗报》和《回声报》头版不约而同关注法国新总理面临的压力和困境。《解放报》头版聚焦在巴黎市长安妮·伊达尔戈的高额开支报告引发争议之际,巴黎各区区长的出访开支情况,该报独家查阅了公开的资料并分析了其中细节。文章认为,这起报销丑闻不仅揭露了个人的过度行为,也揭示了一种脱节的政治文化的持续存在,即无法理解公民的日常生活。文章指出,2019年,英国议员慷慨报销费用的丑闻曝光,引发了英国近年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之一,并最终导致这些不合法报销行为被废除。法国还在等什么?另外,中国快时尚电商希音即将在巴黎著名商店BHV 事件继续引发热议,是各大报都大量报道的话题。
费加罗报标题为,在税收和安全议题上,勒科尔尼总理要面对来自传统右翼共和党的压力。对勒科尔尼来说,清算的时刻即将到来。在政府成立以及可能提出的不信任案即将审议之前,正在努力争取右翼的支持,同时向左翼发出信号。来自双方的压力都很大。当总理试图巩固“共同基础”并寻求左翼支持时,共和党威胁不会入阁。
该报一篇专访文章与该主题对应,专访的是法国经济记者弗朗索瓦·朗格莱( FRANÇOIS LENGLET),其新书 “谁将成为下一个世界之主?” « Qui sera le prochain maître du monde ? » (Éditions Plon) 周五出版发行。他认为,美国和中国正在争夺“世界主宰”的地位,而法国似乎甚至无力推动一项预算案的通过,法国政治僵局和预算案的审批困难与中美之间争夺全球领导权的斗争完全不同步,法国似乎只是旁观者。
朗格莱认为,法国目前正处于一种矛盾的境地:它专注于国内问题和诸如对巨富征收祖克曼(Zukman)税之类的“荒谬解决方案”,而世界却正在经历重大变革。这种差异反映出法国无法应对真正的全球挑战。当法国专注于内部纷争,全球领导权之争却在其他地方展开——尤其是在中美之间。从历史上看,法国并非首次陷入这种境地,1939年之前,它也经历着经济衰弱,政治瘫痪,并被社会问题所困扰。1937年的世界博览会堪比2024年的奥运会,表面的辉煌亮丽掩盖了罢工和对真正问题的无力应对。他认为,法国正重蹈覆辙,政治陷入瘫痪。或许,能够将将法国从困境中拉出来的政治领袖已经存在,但他们却无法在这场漩涡中发声……在法国需要大规模投资并反思其世界地位之际,却发现自己在政治和财政上都受到了削弱。最近的贝鲁政府下台使任何重大财政调整的希望都破灭了。他认为,某些举措,例如承认巴勒斯坦国,似乎与战略优先事项脱节。总统在选择上不退让,在全球动荡的背景下推行有时令人匪夷所思的举措。然而,历史表明,法国能够从类似的时期中恢复过来。需要经历战争等重大危机才能做到这一点吗?这位经济记者指出,如今,我们似乎缺乏经验,也缺乏应对生活冲击的准备。
朗格莱指出,如今,我们正回归一个更为传统的世界,一个大国, 美国、中国、俄罗斯等相互对抗的世界,经济必须适应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这并非异常,而是回归历史常态。历史上经历过类似的全球化插曲:15世纪末伊比利亚半岛统治时期,19世纪英国霸权时期,以及1989年至2019年期间。每一次,一个主导力量都会降低地缘政治风险,从而有利于贸易、资本和移民的全球化。如今,地缘政治再次占据主导地位。企业,即使是像GAFAM这样的巨头,也必须屈服于政治权力。扎克伯格与特朗普结盟,马斯克则冒着为自己的反叛付出惨重代价的风险,便是例证。寡头们只有两个选择:屈服或边缘化。他认为,欧洲之所以落后,是因为它坚信美好的全球化终将回归。军队、边界和主权再次成为优先事项,但欧洲对此理解迟钝。然而,欧洲还是拥有一个杠杆:国内市场和技术潜力。但要利用这些杠杆,它必须调整产业政策,停止用官僚主义的规章制度自我破坏。
中国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上
对于中国,朗格莱认为,其产量超过了全球所有工业的总产量,但目前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上,究其原因,以出口为中心、抑制国内消费的经济模式正艰难应对全球需求的疲软。中国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而贸易摩擦,例如美国和欧洲征收的关税,正使其出口变得更加复杂。正如法国通过债务补贴消费一样,中国也通过各省补贴投资,特别是通过电力补贴使其企业在出口方面更具竞争力。但这种模式从长远来看是不可持续的,因为经济逻辑正在通过不断增加的关税壁垒进行报复。 另一个障碍是汇率。从历史上看,像日本和韩国这样快速增长的国家,其货币会因外部需求而升值,从而提高收入并刺激国内消费。中国通过央行控制汇率,阻止了升值以保持贸易顺差。这使中国人的收入水平维持在低位,限制了国内消费。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国内消费占经济的比重不到三分之二。这种矛盾造成了经济僵局。从人口结构来看,中国也面临着重大挑战。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经济繁荣依赖于庞大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来自毛泽东时代出生的一代。如今,这些人即将退休,中国即将面临残酷的人口萎缩,这与40年前的腾飞形成鲜明对比。此外,中国领导层的才华不如邓小平时期,犯下了诸如“新冠清零”政策和“笨拙的”反腐运动等错误。习近平的管理才能与其前任相比大相径庭。
中国真的在寻求全球领导力吗? 朗格莱说他不认为中国渴望成为西方意义上的“世界之主”,即通过全球军事投射、全球货币或控制国际机构来称霸。因为中国视自己为世界中心,坚信其内在优势,无需领土征服。其目标是确保其环境安全,包括南海、台湾、丝绸之路以及原材料供应等。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轶事:15世纪,郑和在探索世界之后得出结论,“蛮夷”一无是处。这种心态至今依然存在:中国并非寻求征服世界,而是不再受制于其他国家的法律,尤其是美国的法律。这可能会导致冲突,但不会走向全球霸权。
希音进入 BHV 向践踏法国卓越价值观的模式屈服?
与中国有关的新闻各报一致继续花大篇幅从各个角度报道分析中国快时尚电商希音(Shein)即将在巴黎著名商店BHV 事件。通过在法国建立常驻机构并与法国大型百货公司(SGM)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希音获得了如今难以撼动的合法性。但这个事件引发了服装行业专业人士的强烈不满。一些人甚至公开呼吁在法国禁止其运营。 这家低成本时尚巨头被指控通过向其大量投放海关难以检查且包含不合规商品的小包裹来规避欧洲市场规则。法国原产地保证公司总裁吉尔斯·阿塔夫 (Gilles Attaf) 周四表示抗议:“我们对法国制造商实施了严格的环境和健康标准,但我们对不受这些标准约束的产品却热情欢迎。” 一个月前,欧盟贸易部长代表 Véronique Louwagie 致信欧盟司法专员 Michael McGrath,呼吁加强欧盟委员会的权力,以便在 Shein 和 Temu 等平台不遵守规定时迅速将其下架。此举并非史无前例。早在2021年,法国政府就成功封禁了转售中国产品的美国网站Wish。法国反欺诈总局(DGCCRF)的一项调查得出结论,该平台上销售的产品不符合现行标准且存在危险性。该网站于2023年重返搜索引擎,但最终未能重新上线。只不过,现在看来,摆脱希音平台比摆脱Wish平台更难。
《解放报》上刊出的一篇署名(Sabrina Champenois)文章直言:希音 入驻 BHV是国家耻辱。她认为邀请这家超快时尚巨头入驻巴黎标志性百货公司之一,意味着向一种践踏法国卓越价值观的模式屈服。
恶是资本
《回声报》文章分析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服装品牌将生产外包给亚洲,不仅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拱手让给了中国,而且借助互联网,中国还获得了掌控分销的权力。 中国转型为世界工厂后,会不会成为世界商店?中国互联网平台在欧洲和法国的成功,是否预示着继去工业化之后的“去商业化”浪潮?法国零售商们忧心忡忡。此次转型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这些品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向亚洲和中国转移。中国人已经掌握了这种产品;通过在线商务,他们可以轻松地将其销售并运送到任何地方。尤其是小包裹,在欧洲无需缴纳关税,而且邮费也很优惠。 与美国一样,法国不再拥有纺织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工厂。 长期以来,法国和欧洲品牌以欧洲价格向消费者销售亚洲制造的产品,赚取巨额利润。希音平台提供了以中国价格购买中国产品的机会,这是去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回声报》上另一篇文章指出,我们可以批评希音的很多方面,但我们不能一味批评它。 究其原因,是资本主义的恶。 希音体现了一种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daily
- Published3 October 2025 at 13:23 UTC
- Length6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