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節目由 天下文化Podcast與郝聲音 共同製作。由主持人郝旭烈(郝哥)與賴佩霞老師對談,她的新書《靜心的力量》
延續上一集的對談,郝哥談到現代人從小被教育要拼搏、要成功、要比較,這樣的成長環境雖然培養了成就,但也在心裡埋下焦慮與壓力。他以自身經驗分享,曾因身體病倒而被迫放下高壓的工作,才真正開始接觸「養心」與「靜心」的重要性。這讓他體會到:「心不定,身就會亂」,而靜心並非容易的事,特別是在資訊爆炸、大家都「忙得理所當然」的時代,想要「不忙」反而會感到愧疚。
佩霞老師回應「靜心很難」這個觀念。她指出,當我們覺得一件事情難,它就真的會變難;那是一種思維的框架。因此第一步是「解除標籤」,不再給靜心貼上「困難」的定義。她強調靜心其實非常容易,只需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
她舉例北歐企業的制度:每天固定時間,全公司會停止一切運作,安靜五分鐘。這樣的短暫靜止,反而提升了效率與健康,甚至減少請假。她建議我們也可以為自己設定小段時間,讓頭腦放鬆、呼吸回到身體裡。
佩霞老師提醒我們靜心的目的,就是讓我們能誠實而溫柔地面對自己。「問問自己怎麼了?需要什麼幫助?不要再罵自己,也不要批判別人。」這才是真正的愛與修行。
郝哥引用薩古魯的話:「一年給自己兩個禮拜什麼都不做,作為對自己的禮物。」佩霞老師補充說,其實每天都能給自己一點「靜的時間」。
她回憶《轉念的力量》裡的一句提醒:當煩惱來時,先分辨那是老天的事、別人的事還是自己的事。如果是自己的事,就好好照顧自己。她也笑說,自己現在退了很多群組、少上無謂的課,只為讓心靜下來,把時間還給自己。
節目的尾聲,佩霞老師再次強調:「靜心不是逃避,而是回家。」當我們能讓心安定下來,身體、情緒、關係乃至生命的方向都會自然變好。
邀請每個人回到自己內在最柔軟的地方,用愛與覺知,重新與生命連結。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daily
- Published23 October 2025 at 09:17 UTC
- Length29 min
- RatingCle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