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集

厚觀法師以白話方式,傳遞佛教經典中生動精彩,含意深遠的故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厚觀法師說故‪事‬ 厚觀法師

    • 宗教與精神生活
    • 5.0 • 5 則評分

厚觀法師以白話方式,傳遞佛教經典中生動精彩,含意深遠的故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B159 《鋸喻經》

    B159 《鋸喻經》

    這部經主要提到,說話時應該注意五個要點:
    一、所說的內容要合乎事實真相,不要歪曲事實;
    二、說話的時機要恰當,不要在不恰當的時機談話;
    三、談到他人的過失時,是希望他能改過向善,其目的是為了利益他人,而不是為了讓他惡名昭彰;
    四、說話時的態度要柔軟,不要粗暴;
    五、內心要慈悲,不要起瞋恨心。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31 分鐘
    B158 佛看顧病比丘

    B158 佛看顧病比丘

    這則故事提到,有一位比丘健康的時候都不去看望、照顧他人,後來他自己生了重病,都沒有人來照顧他。
    佛陀很慈悲,親自去看望這位生病比丘,並為他清潔身體,開示佛法。
    我們學佛應該互相幫助,即使是出家人,沒有親兄弟,但是應該記得「視世尊為父、視經法為母,視同學為兄弟」;《大智度論》也說「佛如醫王、法如良藥、僧如瞻病人」。「佛如醫王」,我們要尊敬世尊如醫王;「法如良藥」,不是開個藥單就病好了,要如法地服藥;「僧如瞻病人」,大家同修道友,就好像護理師或者護士,如瞻病人。這些都值得我們反省,並依教奉行。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12 分鐘
    B157半條毛毯

    B157半條毛毯

    這則故事提到過去波羅㮈國不好的習俗,每當父親到六十歲時,子女們就給他一條毛毯,讓他站在門口看守門戶。
    天下慈母心,無論子女對母親是否孝順,但母親總是慈祥地護念著自己的兒女。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5 分鐘
    B156 有大功德猶修無倦,況無福者而當懈慢

    B156 有大功德猶修無倦,況無福者而當懈慢

    佛典中說大迦葉是苦行第一,經常到貧窮的巷弄托鉢乞食,一方面是自己少欲知足,另一方面是憐愍貧窮的人,希望給他們多種點福田。
    佛雖然福德、智慧已經圓滿,仍時時行福業;帝釋天已是殊勝的天人,也是不斷地修福德;更何況我們一般人,福德、智慧都尚未圓滿,又怎能不積極修福德、智慧呢?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13 分鐘
    B155 能斷結者名有慚愧,見四諦法名真沙門

    B155 能斷結者名有慚愧,見四諦法名真沙門

    這一則故事提到,印度有裸形外道,有一位年少比丘譏笑他們不穿衣服,不知慚愧。
    這時,裸形婆羅門中有人大略懂得一點佛法,便對這位年少比丘說:「你以為穿著出家僧服就表示有慚愧心嗎?難道剃光頭出了家就一定能斷煩惱嗎?如果還不能斷盡煩惱,將來還不是光著身子出生在人間,甚至還會投生到畜生道中?(除了寵物,一般的畜生有穿衣服的嗎?沒有啊!)自己的心中還會起貪、瞋、癡、慢、疑等不善的念頭,難道不應該感到慚愧嗎?即使煩惱沒有現行,但若沒有斷盡的話,就像以灰燼覆蓋火苗一樣,一旦因緣會合時,三毒火還是會死灰復燃的。因此,應該警惕自己,不要隨意嘲笑他人。」
    希望大家都能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5 分鐘
    B154 布施是行走的寶藏、通往福樂的橋梁

    B154 布施是行走的寶藏、通往福樂的橋梁

    人一生當中花了很多的心思辛辛苦苦累積了很多錢財,可是一旦命終之後,卻「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即使很捨不得這些財物,但這些財物卻一定會離我們而去。如果在世時,能起善心施捨,就能把一般的財物轉化為功德法財;而有的人慳貪、不布施,命終時一切財物還是必須捨離,然而這時卻得不到布施的果報,因為這個人沒有發起布施的心,所以一無所得。
    因此,經中說「布施是行走的寶藏」,發善心布施,轉化為功德法財,這樣的功德法財不需要用車馬裝載,也不需要侍衛守護,而且這些功德寶藏會隨時跟隨著我們,甚至跟隨我們到後世去;因此說:「布施是行走的寶藏,也是通往後世福樂的橋梁。」
    希望大家在有生之年還能自由支配財物時,多發心供養三寶、利益眾生,不要慳貪、吝惜,否則等到一切財物離我們而去時卻後悔一無所獲。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13 分鐘

客戶評論

5.0(滿分 5 分)
5 則評分

5 則評分

Lili聶

五星推爆

開心聽聞正法 聲聲入耳沁入心

Suvisuddha

是正法藏,具足正見!

願正法久住!

熱門宗教與精神生活 Podcast

神仙補習班
謝依霖、丹丹老師
說詭講鬼
Hans
靈魂相談室
Rita Weng
陪你讀聖經
愛的影響力/爱的影响力
晚安,深呼吸
晚安,深呼吸
神明逼我開Podcast
Jos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