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 10 月 25 日,台灣日曆上都會標註「台灣光復紀念日」。
而在花蓮,有一個鄉鎮就叫做「光復鄉」。
但在這片土地真正生活世代的阿美族人,卻有另一個更久、更深、更貼近土地的名字:Fata’an
「光復」代表的是政權轉移與國家敘事;
而「Fata’an」承載的,是族人與河流、土地、日常、以及生命記憶的連結。
地名不是只有在地圖上定位,更是一段歷史觀點的宣示:
到底誰可以命名?誰可以被看見?誰的故事被沉默?
今年 9 月,Fata’an 部落正式宣布正名的時刻,象徵的是文化與主體性的回歸。
然而,就在正名後不久,花蓮光復地區遭遇嚴重洪災。
在災情中,我們看見阿美族年齡階層制度啟動部落自救的力量,也看見全台灣共同伸出的援手。
這集,我們一起去聽 ———
在這片被改名的土地上,真正照亮彼此的光是什麼。
___
《原事播客》Podcast|原事講一下
快速認識一個原住民族議題
一起思考台灣社會的下一步
___
節目製作 / 企劃 / 主持|kuljelje patiya
技術統籌|Monkey 徐嘉祥
社群協力|atjang 朱家駿
本節目由原文會文化行銷部新媒體組製作
©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2025)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資訊
- 節目
- 頻率隔週更新
- 發佈時間2025年10月25日 下午2:36 [UTC]
- 長度7 分鐘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