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熱炒店

酒促阿祥、妙妙

台灣熱炒店,一個神秘之地,從各式在地土產到外國食材都能化身成濃濃台味佳餚🍺 愛說故事的酒促阿祥、愛聽故事的妙妙,在台灣熱炒店聽見好菜的聲音。 煎、炒、炸、蒸、煮,台灣熱炒店,我們烹調在地故事,跟大家一起品嚐好菜。 我們打撈起歷史長河裡那些屬於台灣的神怪傳說,生猛海鮮配上啤酒熱菜,享受怪力亂神🍻🍻🍻 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收聽我們|IG:https://linktr.ee/taiwanstirfries 💝贊助我們:https://reurl.cc/rxb5n4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16/08/2024

    2024臺灣文學訪談EP6:波群裡有愛的餘燼Feat.曹馭博、張瀚翔(下)

    #2024臺灣文學訪談年度計畫EP5-6 第5-6集:波群裡有愛的餘燼Feat.曹馭博、張瀚翔 這集邀請到曹馭博、張瀚翔兩位作家。從馭博說起的話,他的第一本作品是詩集《我害怕屋瓦》(2018),接著又出版第二本詩集作品,沒想到第三本作品,馭博轉了一個方向,出了一本小說《愛是失守的煞車》,而且小說的語言和質地還非常的好,他說他常被問為什麼要轉向寫小說,他反而覺得這沒什麼好疑惑的:文類觀本來就是一個次要的東西。(雖然前一句是開玩笑說:我想寫就寫,干你什麼事?)另外,一生懸命,或是說人生離奇倒楣的馭博也跟我們分享了很多生活上完全想像不到會發生的離奇事件,但放在馭博身上又合理異常。 瀚翔則是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說《波群延遲》,從不同的時代、人物合輯的短篇中,互相勾連出一個台灣、香港時代面貌。有趣的是,我最初認識瀚翔的時候,也是看到瀚翔的詩寫得非常的好,原本也以為第一本作品應該會是詩集,但沒想到竟然會是小說,只是在小說的書寫裡面,還是會看到閃耀詩意的文字,文字帶著詩的質地。 另外因為兩位都是畢業於東華華文所,除了作品之外,我也討論了很多關於創作的想法,以及華文系所上碰到的影響。邀請大家一起收聽本集。 |重點整理 第五集 l 馭博開始想寫小說:小說能反映時代的事情,而2008年是東亞的一個轉折,中國崛起,金融海嘯,所有的一切開始失速,意圖書寫失速後的故事(09:15) l 瀚翔的波群延遲:2019年,反送中事件、柯文哲組黨、Covid-19的前一年,所有普通正常生活的前一年。試圖捕捉造成某個時代成形的時刻(14:26) l 借調他者科學的語言:百科全書式的書寫,意味著從其他學科的敘述借調到文學裡(32:21) l 寫作時把小說唸出來:馭博揣摩小說人物情緒及節奏說話,以及當時的時空環境,說話就是你的思考(34:15) l 音樂與小說:瀚翔想要以音樂塑造時代感,背後的價值體系不同。馭博認為好的抒情詩(歌),背後都有一個隱約的故事。聲景(Soundscape)的表現提供寫作的飽滿意象(38:56) l 為讀者選一首歌作為兩部小說的聲景:馭博為«波群延遲»選擇«新天堂樂園»電影配樂,為自己的小說選擇坂本龍一的«花非花»;瀚翔為«愛是失守的煞車»挑了林強無聲的所在,為自己挑選You are somebody else(46:45) l 兩位作者及小說共有的意象:幽靈與鬼、淡水的落日、閃電(53:06) 第六集 l 馭博對「惡童」議題的關注與連結:「惡童」並非真的行惡行,而是在體系之下不守規範,他們是有著自己科技樹的小孩(14:37) l 觀看藝術有時是傷口相遇的過程:期望«愛是失守的煞車»成為受傷的小孩傷口相遇的過程(21:34) l 延遲的人與自己:跟過去和當下的自己告別的作品(25:54) l 詩與小說對與你們來說有什麼含意:瀚翔的詩是單向的過程,馭博對詩歌出發點則是的書寫未知名狀態的東西,(31:08) l 故事與小說的差異:陪伴性與背叛(42:18) l 文學如現實版的DLC:人不斷會去重複那一個自我指認的時刻(44:49) |音樂連結 新天堂樂園 - 電影配樂 Cinema Paradiso (198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R7ZLljQpxg 坂本龍一〈A Flower is not a Flow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9-dvtlgMSs 林強&侯孝賢〈無聲的所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8Qa5YQ9UzA flora cash〈You're Somebody Els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VdPh2cBTN0 吳俊霖〈愛上別人是快樂的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aZKpHl5fCU |文本相關 曹馭博《愛是失守的煞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75789?sloc=main 張瀚翔《波群延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64939?sloc=main |工作人員 主持人:阿祥、妙妙 來賓:曹馭博、張瀚翔 錄音地點:庄尾文化聲音工作室 混音剪輯:小朱 行政執行:妙妙 IG平面:妍均 特別感謝:文化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hr
  2. 16/08/2024

    2024臺灣文學訪談EP5:波群裡有愛的餘燼Feat.曹馭博、張瀚翔(上)

    #2024臺灣文學訪談年度計畫EP5-6 第5-6集:波群裡有愛的餘燼Feat.曹馭博、張瀚翔 這集邀請到曹馭博、張瀚翔兩位作家。從馭博說起的話,他的第一本作品是詩集《我害怕屋瓦》(2018),接著又出版第二本詩集作品,沒想到第三本作品,馭博轉了一個方向,出了一本小說《愛是失守的煞車》,而且小說的語言和質地還非常的好,他說他常被問為什麼要轉向寫小說,他反而覺得這沒什麼好疑惑的:文類觀本來就是一個次要的東西。(雖然前一句是開玩笑說:我想寫就寫,干你什麼事?)另外,一生懸命,或是說人生離奇倒楣的馭博也跟我們分享了很多生活上完全想像不到會發生的離奇事件,但放在馭博身上又合理異常。 瀚翔則是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說《波群延遲》,從不同的時代、人物合輯的短篇中,互相勾連出一個台灣、香港時代面貌。有趣的是,我最初認識瀚翔的時候,也是看到瀚翔的詩寫得非常的好,原本也以為第一本作品應該會是詩集,但沒想到竟然會是小說,只是在小說的書寫裡面,還是會看到閃耀詩意的文字,文字帶著詩的質地。 另外因為兩位都是畢業於東華華文所,除了作品之外,我也討論了很多關於創作的想法,以及華文系所上碰到的影響。邀請大家一起收聽本集。 |重點整理 第五集 l 馭博開始想寫小說:小說能反映時代的事情,而2008年是東亞的一個轉折,中國崛起,金融海嘯,所有的一切開始失速,意圖書寫失速後的故事(09:15) l 瀚翔的波群延遲:2019年,反送中事件、柯文哲組黨、Covid-19的前一年,所有普通正常生活的前一年。試圖捕捉造成某個時代成形的時刻(14:26) l 借調他者科學的語言:百科全書式的書寫,意味著從其他學科的敘述借調到文學裡(32:21) l 寫作時把小說唸出來:馭博揣摩小說人物情緒及節奏說話,以及當時的時空環境,說話就是你的思考(34:15) l 音樂與小說:瀚翔想要以音樂塑造時代感,背後的價值體系不同。馭博認為好的抒情詩(歌),背後都有一個隱約的故事。聲景(Soundscape)的表現提供寫作的飽滿意象(38:56) l 為讀者選一首歌作為兩部小說的聲景:馭博為«波群延遲»選擇«新天堂樂園»電影配樂,為自己的小說選擇坂本龍一的«花非花»;瀚翔為«愛是失守的煞車»挑了林強無聲的所在,為自己挑選You are somebody else(46:45) l 兩位作者及小說共有的意象:幽靈與鬼、淡水的落日、閃電(53:06) 第六集 l 馭博對「惡童」議題的關注與連結:「惡童」並非真的行惡行,而是在體系之下不守規範,他們是有著自己科技樹的小孩(14:37) l 觀看藝術有時是傷口相遇的過程:期望«愛是失守的煞車»成為受傷的小孩傷口相遇的過程(21:34) l 延遲的人與自己:跟過去和當下的自己告別的作品(25:54) l 詩與小說對與你們來說有什麼含意:瀚翔的詩是單向的過程,馭博對詩歌出發點則是的書寫未知名狀態的東西,(31:08) l 故事與小說的差異:陪伴性與背叛(42:18) l 文學如現實版的DLC:人不斷會去重複那一個自我指認的時刻(44:49) |音樂連結 新天堂樂園 - 電影配樂 Cinema Paradiso (198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R7ZLljQpxg 坂本龍一〈A Flower is not a Flow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9-dvtlgMSs 林強&侯孝賢〈無聲的所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8Qa5YQ9UzA flora cash〈You're Somebody Els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VdPh2cBTN0 吳俊霖〈愛上別人是快樂的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aZKpHl5fCU |文本相關 曹馭博《愛是失守的煞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75789?sloc=main 張瀚翔《波群延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64939?sloc=main |工作人員 主持人:阿祥、妙妙 來賓:曹馭博、張瀚翔 錄音地點:庄尾文化聲音工作室 混音剪輯:小朱 行政執行:妙妙 IG平面:妍均 特別感謝:文化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h 1m
  3. 15/07/2024

    2024臺灣文學訪談EP4:從當代長出來的末日寓言——《樂土在上》Feat.劉芷妤、楊韻芳、鍾子禪(下)

    #2024臺灣文學訪談年度計畫EP3-4 第3-4集:從當代長出來的末日寓言——《樂土在上》Feat.劉芷妤、楊韻芳、鍾子禪 這集邀請到作家劉芷妤,繼上部作品《女神自助餐》之後,歷經4年,交出第二部作品《樂土在上》,這部作品和上一步的作品風格完全不同,樂土是一部科幻小說,超過五百頁的篇幅,但讀起來一點都不厚重,但講述的命題沉重,隱隱指涉台灣的命運,從語言、性別、文化價值觀被統一後的科幻外來世界。 但芷妤講到這麼沉重和嚴肅的主題,他是充滿充沛情感的描述《樂土在上》世界中的所有一切,是真摯動人的作品。 邀請大家一起收聽本集。 |重點整理 第三集 l 樂土的故事:2019年到2020年,從疫情開始岔出來的平行世界,在近未來世界線,這個島嶼發生的事情(03:30) l 樂值的設定:量化一個人的標準,似階級,社會信用的系統(12:34) l 將水與負面詞彙連結:刻意建構的語言文化策略,意圖使樂土人盡量地遠離水,將其視為低賤的象徵,因只要不怕水他們就可以出去,也是作者觀察台灣社會的察覺(15:32) l 就像是《使女的故事》與美國墮胎法:我們現在的生活是會倒退的,他不一定真的只是小說(25:42) l 為什麼會想要這樣寫這本書:政治在我們這個國家,它比其他國家更為鮮明,以我們這樣的國家,將政治延伸至極限會變什麼樣子?(26:50) l 沒有血緣關係家人的愛:作者在育幼院工作過,感受愛與血緣一點關係都沒有(34:27) l 台語作為秘密反抗的語言:幾乎是作者一開始就決定設定的事,正統台文書寫符合暗語條件之情境(37:06) 第四集 l 鯨島與台灣:1996年民進黨彭明敏的競選旗幟是台灣樣貌的鯨魚,台灣舊名鯤島引用自莊子《逍遙遊》(10:19) l 最痛苦的角色書寫:異男情境很難書寫,作者試圖以反作者的立場書寫,理解和自己不同的人,理解為難與不得已(15:07) l 壤是願意認錯的人:異男不可能這麼容易認錯,異男的道歉值與跟你給他的面子有多少有關(18:23) l 樂土不會再有第二部:只要阻止日常的扭曲,就可以避免世界走向史詩集的戰爭(27:48) l 讓左提前死亡且短篇幅:這個世界就是會有一些人,在沒辦法說出想要什麼樣的世界的時候就逝去,世界因為這些沒有存在感的人而存在,紀念不知道名字的這些人(30:56) |音樂連結 巴奈-〈美麗島〉(雙語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wTaDhWJJU8 |文本相關 劉芷妤《樂土在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3161 劉芷妤《女神自助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0073 |工作人員 主持人:阿祥、妙妙 來賓:劉芷妤、楊韻芳、鍾子禪 錄音地點:庄尾文化聲音工作室 混音剪輯:小朱 行政執行:妙妙 IG平面:妍均 特別感謝:文化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6 min
  4. 15/07/2024

    2024臺灣文學訪談EP3:從當代長出來的末日寓言——《樂土在上》Feat.劉芷妤、楊韻芳、鍾子禪(上)

    #2024臺灣文學訪談年度計畫EP3-4 第3-4集:從當代長出來的末日寓言——《樂土在上》Feat.劉芷妤、楊韻芳、鍾子禪 這集邀請到作家劉芷妤,繼上部作品《女神自助餐》之後,歷經4年,交出第二部作品《樂土在上》,這部作品和上一步的作品風格完全不同,樂土是一部科幻小說,超過五百頁的篇幅,但讀起來一點都不厚重,但講述的命題沉重,隱隱指涉台灣的命運,從語言、性別、文化價值觀被統一後的科幻外來世界。 但芷妤講到這麼沉重和嚴肅的主題,他是充滿充沛情感的描述《樂土在上》世界中的所有一切,是真摯動人的作品。 邀請大家一起收聽本集。 |重點整理 第三集 l 樂土的故事:2019年到2020年,從疫情開始岔出來的平行世界,在近未來世界線,這個島嶼發生的事情(03:30) l 樂值的設定:量化一個人的標準,似階級,社會信用的系統(12:34) l 將水與負面詞彙連結:刻意建構的語言文化策略,意圖使樂土人盡量地遠離水,將其視為低賤的象徵,因只要不怕水他們就可以出去,也是作者觀察台灣社會的察覺(15:32) l 就像是《使女的故事》與美國墮胎法:我們現在的生活是會倒退的,他不一定真的只是小說(25:42) l 為什麼會想要這樣寫這本書:政治在我們這個國家,它比其他國家更為鮮明,以我們這樣的國家,將政治延伸至極限會變什麼樣子?(26:50) l 沒有血緣關係家人的愛:作者在育幼院工作過,感受愛與血緣一點關係都沒有(34:27) l 台語作為秘密反抗的語言:幾乎是作者一開始就決定設定的事,正統台文書寫符合暗語條件之情境(37:06) 第四集 l 鯨島與台灣:1996年民進黨彭明敏的競選旗幟是台灣樣貌的鯨魚,台灣舊名鯤島引用自莊子《逍遙遊》(10:19) l 最痛苦的角色書寫:異男情境很難書寫,作者試圖以反作者的立場書寫,理解和自己不同的人,理解為難與不得已(15:07) l 壤是願意認錯的人:異男不可能這麼容易認錯,異男的道歉值與跟你給他的面子有多少有關(18:23) l 樂土不會再有第二部:只要阻止日常的扭曲,就可以避免世界走向史詩集的戰爭(27:48) l 讓左提前死亡且短篇幅:這個世界就是會有一些人,在沒辦法說出想要什麼樣的世界的時候就逝去,世界因為這些沒有存在感的人而存在,紀念不知道名字的這些人(30:56) |音樂連結 巴奈-〈美麗島〉(雙語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wTaDhWJJU8 |文本相關 劉芷妤《樂土在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3161 劉芷妤《女神自助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0073 |工作人員 主持人:阿祥、妙妙 來賓:劉芷妤、楊韻芳、鍾子禪 錄音地點:庄尾文化聲音工作室 混音剪輯:小朱 行政執行:妙妙 IG平面:妍均 特別感謝:文化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9 min
  5. 14/06/2024

    2024臺灣文學訪談EP2:「做自己、愛自己、成就自己」同黨劇團《父親母親》Feat.邱安忱

    #2024臺灣文學訪談年度計畫EP2 第2集-「做自己、愛自己、成就自己」同黨劇團《父親母親》Feat.邱安忱 這集邀請到同黨劇團邱安忱團長,說起來緣份也奇妙,去年度安忱在網路上聽到百合花和裝咖人的歌,就同時邀請林奕碩和嘉祥去看劇團彩排,事後才知道,原來安忱團長當時在編劇《父親母親》的過程中,和奕碩一樣,讀到白色恐怖受難者蔡志願的資料,蔡志願在自白書中提到很多在逃亡途中,為了避人耳目,男扮女裝的過程和心情,於是這樣一份自白書的資料,就有兩種不同藝術形式的轉化創作,奕碩以蔡志願的自白書資料為原型,創作了〈假使我是一個女人〉;安忱則是在劇中的其中一部份參考蔡志願為意象。總感覺到,似乎有一條無形的命運線從自白書把我們緊緊串起來。 邀請大家一起收聽本集。 |重點整理 l 課綱以外的事:自《白色說書人》後與林傳凱老師學習台灣歷史,發現白色恐怖時期自白書也有另類性別敘述(18:52) l 《父親母親》中多重主題,以尋父之旅貫穿一條主線:最後只有認同二字(09:39) l 演員需分飾多角,一人飾演六個角色:其實一開始想的是獨角戲(13:39) l 為何選擇布袋戲做跨界搭配:布袋戲的歷史就是台灣歷史的縮影(21:17) l 四面臺與梅花座:因為疫情迎來的滾動調整,意外成為該劇招牌(24:10) l 結局如何理解:除了巨大的歷史敘述外,亦需要跨越世代的和解(33:25) |音樂連結 百合花-〈假使我是一個女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2ehXOEoMNI |文本相關 國家人權記憶庫-〈蔡志愿〉: https://memory.nhrm.gov.tw/TopicExploration/Person/Detail/5073 |工作人員 主持人:阿祥、妙妙 來賓:邱安忱 錄音地點:庄尾文化聲音工作室 混音剪輯:小朱 行政執行:妙妙 IG平面:妍均 特別感謝:文化部、百合花林奕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9 min
  6. 08/05/2024

    2024臺灣文學訪談EP1:30年後仍在唱,壓袂扁的玫瑰花Feat.朱約信 場外來賓-朱雨民

    #2024臺灣文學訪談年度計畫EP1 第1集-30年後仍在唱,壓袂扁的玫瑰花Feat.朱約信 場外來賓-朱雨民 這集邀請到朱約信(豬頭皮)老師,對豬頭皮最早的印象是國中的時候聽到《我是神經病》專輯(2000年出版),貌似是當時外公養豬合作社的聘用的貨車司機介紹我聽的,其實是歪歌趣味的心態放給我們聽,我們都叫那個司機阿財,阿財阿財錢財袂來,閣小寡天天晃晃(hóng-hóng),聽〈我是神經病〉那首歌很自然就會浮現阿財的形象,我記得有一陣子阿財電了一顆爆炸頭,他會把打火機(lài-tah)、迴紋針、菸等等小物品藏在爆炸頭裡面,每次看他伸手進去頭髮裡面掏東西,都會想到〈我是神經病〉的歌詞和旋律。 說得有點遠,這次和約信老師是要聊《鵝媽媽出嫁》的三十週年,很榮幸能參與三十週年的音樂會現場和錄音,雖然青少年時期對於約信老師的認識是歪歌開始,但到了大學之後,才發現約信老師有另一面很「純文學」的部分,倒不是說歪歌系列不文學,歪歌系列反而有很強烈的諷刺文學性,但改編作家文學或雅文學的範疇來說,《鵝媽媽出嫁》是以台灣文學家楊逵的文本進行改編,是另外一種文學轉譯的音樂文本,雖然節目裡約信老師謙虛的說,他們只是照著楊逵的文本直述故事,不是轉譯,但將文學文本精煉成歌詞本身就是需要轉譯的能力。 也趁著這次機會,我詢問了一些對於《鵝媽媽出嫁》召集、創作的一些疑問,也才知道,三十年前的那些創作,基本上都是文字先行(歌詞),同時還會像讀書會一樣,分發楊逵的文本讓大家看,在當時參與的創作者們基本上都看過楊逵的文本,我心裡覺得好佩服,畢竟要求音樂創作者讀文學小說,對我來說是蠻困難的事,同時也能感覺到約信老師看似無厘頭、音樂頑童的形象底下,有很嚴謹的創作邏輯思考。 邀請大家一起收聽本集。 |重點整理 l 作品皆為文字先行:製作組嚴格要求作曲者閱讀小說(11:40) l 難道音樂歸音樂,文學歸文學:文學改編音樂若脫離閱讀會是什麼樣子?(14:36) l 文學改編詞曲的轉譯問題:內容濃縮,有所感的再創作,經歷四次文本轉譯(18:52) l 吳志寧《全心全意愛你》與吳晟老師《制止他們》:轉大意,大轉譯(22:11) l 楊逵組的轉化:似兒歌的歌詞,一種翻轉的方式,歡樂的表皮,內藏著痛苦,而若是楊逵自己會如何詮釋自己的作品?(24:16) l 從《藝術是大眾的》到糞便文學:真正鑑賞藝術的是社會大眾,糞便很重要,是大眾的土壤,楊逵的核心理念即是關懷大眾(27:55) l 小八卦:當年被另家唱片公司拒絕提案的細節(35:03) l 三十年後的動機:在covid 19的時空下,由黃靜雅發起,詢問楊翠老師後,朱約信組織(41:48) |音樂連結 2023年《三十鵝麗 楊逵 鵝媽媽出嫁: 30週年復刻音樂會原聲帶》朱約信-〈玫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Ox8I7Z155U 2023年《三十鵝麗 楊逵 鵝媽媽出嫁: 30週年復刻音樂會原聲帶》陳明章-〈菊花開的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JVgOwzZ37g 2023年《三十鵝麗 楊逵 鵝媽媽出嫁: 30週年復刻音樂會原聲帶》張嘉祥-〈仙洞〉: https://reurl.cc/qVNYqy 2023年《三十鵝麗 楊逵 鵝媽媽出嫁: 30週年復刻音樂會原聲帶》朱約信-〈送報伕〉: https://reurl.cc/YEX35n |文本相關 楊逵〈鵝媽媽出嫁〉 https://soyang.tw/~yk1906/index.php/yk-articles/article-01/18-2017-03-14-12-00-58 楊逵〈春光關不住〉 https://soyang.tw/~yk1906/index.php/yk-articles/article-02/23-2017-03-14-12-07-06 楊逵〈送報伕〉 https://soyang.tw/~yk1906/index.php/yk-articles/article-01/17-2017-03-14-12-00-06 楊逵〈剁柴囝仔〉 https://yang.nmtl.gov.tw/information?uid=18&pid=372 |工作人員 主持人:阿祥、妙妙 來賓:朱約信、朱雨民 錄音地點:庄尾文化聲音工作室 混音剪輯:小朱 行政助理:詩羽 IG平面:妍均 特別感謝:文化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h 9m
4.4
out of 5
45 Ratings

About

台灣熱炒店,一個神秘之地,從各式在地土產到外國食材都能化身成濃濃台味佳餚🍺 愛說故事的酒促阿祥、愛聽故事的妙妙,在台灣熱炒店聽見好菜的聲音。 煎、炒、炸、蒸、煮,台灣熱炒店,我們烹調在地故事,跟大家一起品嚐好菜。 我們打撈起歷史長河裡那些屬於台灣的神怪傳說,生猛海鮮配上啤酒熱菜,享受怪力亂神🍻🍻🍻 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收聽我們|IG:https://linktr.ee/taiwanstirfries 💝贊助我們:https://reurl.cc/rxb5n4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