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不捨 啟發日記

啟發日記D105 『電腦』


親愛的
你今天過得好嗎?
今天想跟你分享的啟發關鍵詞是——「電腦」。
最近看到一句話,讓我們印象很深:
「以前的工作,是給人一台電腦;
現在的工作,是給電腦一個人。」
短短一句,卻道盡了時代的轉變。
過去,電腦是工具;
現在,電腦開始決定我們的位置;
未來,在 AI 成為工作結構核心的時代,
人與電腦的關係,會變成什麼模樣呢?
第一層啟發|當電腦開始「雇用」人,我們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
近來國際科技大廠接連裁員,
許多人擔心:AI 是否正在取代人?
答案或許更微妙——它不只是在取代,
而是重新組合了工作的邏輯。
過去,一個人搭配一台電腦就能完成任務;
現在,一台電腦能同時調度
成千上萬個人的資訊、行為與成果。
人工智慧不只是運算,
更可能是一種新的分工方式:
它開始決定誰被看見、誰被分配、誰被優化。
演算法推給我們想看的東西,
這或許令人焦慮,
卻也提醒我們——
人最不可被取代的,
可能不是「效率」,而是「意義」。
電腦能處理複雜,
卻無法回答: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而人類的價值,
或許就藏在那個思考「為什麼」的瞬間。
第二層啟發|AI 時代的生存之道,不是比快,而是比思考與提問
AI 會越來越聰明,
但它的聰明建立在「模式」裡。
它擅長找規律、預測趨勢、總結資料,
卻不懂矛盾、猶豫、理想與愛。
人類的智慧,不在資料,而在洞察。
一台電腦能學會寫詩,
卻寫不出「為什麼要寫這首詩」;
它能模仿情感,卻體會不了思念。
在 AI 時代,最值得培養的能力,
不是操作技巧,
而是思考那些 AI 無法思考的事。
當我們問:「這件事的意義是什麼?」
就在提醒自己——
別讓電腦定義我們的人生座標。
親愛的你呢?
當電腦越來越會「工作」,
你希望自己留下的,
是哪一種「人」的價值?
也許我們無法比電腦更快,
但我們可以比它更溫暖、更有方向。
祝願你,
在思考的光裡,保留一份屬於人類的溫度。
——企鵝不捨小書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