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雅而感人的成长故事,它考虑了强烈的年轻友谊,但也考虑了可能突然并永久改变我们个人叙事的随机暴力。” ——2023年普利策奖委员会
大家好,欢迎来到海底菠萝!
本期讨论的书籍是美籍华裔作家Hua Hsu(徐华)的自传《Stay True》。这本书在2022年出版,成为当年《纽约时报》的年度十佳图书,并在2023年获得了普利策奖第一届“回忆录及自传”类奖项。
这是一本融合了个人日记的回忆录,在1998年徐华断断续续写下了这些日记。二十年后,他重新整理了那时候的一些日记,开始真正写作Stay True。徐华的写作风格生动轻松而叙事严谨,让Stay True作为回忆录不至于落入夸夸其谈的窠臼之中,而是贴近他的内心,以至于让读者都成为了华的朋友。徐华说,“写作是我的存在方式”,他充分在本书中践行了这点,以优雅清晰的语言编织了一张通往他灵魂深处的地图。在节目中,我们沿着徐华细细勾勒的道路前进,走进他的童年和大学时光,紧紧地与他的友谊缠绕。
02:33 写作是我的存在方式
11:04 一个60%标准,90%可爱的移民家庭
21:42 辩证融入,别患上美国人的无聊病
29:58 代际对话,人最幸福的时候是身在幸福中而知道幸福
41:46 我是谁?当70后徐华还是刻薄青年时候
54:31 你懂我!自恋小华接受Ken的瞬间只需要一句夸赞
57:45 友谊是一种了解别人的意愿,而不是被人了解
67:40 友谊的不同类型:偶尔的亲密关系抑或是稳定而不平衡的结构?
77:48 Alarming! Its gonna happen…
86:45 如何既不打扰他,又不抛弃他
90:32 回忆就像拔智齿,细细的筛查过去这些细小的瞬间,是一种拒绝未来的方式。
95:59 “but life still goes on”,只有未来可以提供解读过去的钥匙
99:23 戛然而止,推荐大家都加入徐华的“漂流“项目
这是海底菠萝在2025年的第一期节目,希望本期节目能够给你们带来一些快乐和安慰。我们特别期待在评论区与大家见面,聆听大家灵感迸发的瞬间。最后,感谢大家的陪伴,向大家送来迟到的新年祝福,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保持敏锐,保持真诚,常有感动,常觉幸福。
一些记录
1. 除非我马上开始上学,否则我将回忆毕业直到今年6月(沸今)。
At that age, time moves slow. You’re eager for something to happen, passing time in parking lots, hands deep in your pockets, trying to figure out where to go next. Life happened elsewhere, it was simply a matter of finding a map that led there. Or maybe, at that age, time moves fast; you’re so desperate for action that you forget to remember things as they happen.
Maybe those were the last days when something could be truly obscure. Not in the basic sense that a style or song might be esoteric......It was exciting to meander and choose who you wanted to be, what aspects of yourself to accent and adorn. You were sending a distress signal, hoping someone would come to your rescue.
2. 徐华对于亚裔身份的理解。
To me, Asian American was a messy, arbitrary category, but one that was produced by a collective struggle. It was a category capacious enough for all of our hopes and energies. There were similarities that cut across nationality and class: the uncommunicative parents,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offd, the fact that we all took shoes off at home.
3. 原文中提到的德里达对于友谊的观点,肯是一个信奉德里达式友谊的朋友。
Derrida remarked that friendship’s driver isn’t the pursuit of someone who is just like you. A friend, he wrote, would “choose knowing rather than being known.” I had always thought it was the other way around.......The intimacy of friendship, he wrote, lies in the sensation of recognizing oneself in the eyes of another. We continue to know our friend, even after they are no longer present to look back at us. We are already imagining how we may someday remember them. This isn’t meant to be sad. To love friendship, he writes, “one must love the future.”
4. 树荫儿的笔记
我之前会把一类鸡汤文艺作品叫做“but life still goes on”系列作品哈哈。因为有段时间用Queen这句歌词很简单直白的激励自己。而这些作品也是给人这种感觉,比如《The Hours》书的最后两页,《蔚蓝深海》戏的最后几分钟。这些作品或是作者,或是作品里的角色,告诉你生活中虽然有生老病死、意外和不幸,但生活中仍然有美好,所以还要继续活着。但是这本不是,但我还是想说它是有传达了but life still goes on的意思哈哈。
如果真的要从徐华的这本回忆录里找一个“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我觉得它传达的最重要的讯息之一就是生活是不确定的,因为生活不确定性而发生的事情也不是我们可以解释的,而我们无法逃避。我觉得这是一个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懂得的道理,但是很少能像作者一样认真地剖析几年几十年,企图在没有理由的事情里找出理由,企图赋予生活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一种合理性,并以自己一手的经验和认知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其实不敢说他与过去和解了,因为他还是写了这本书:如果像书里说的“细细筛查过去的这些微小的瞬间是一种拒绝未来的方式”,那么书写这本书、仔细地审视自己的过去、重新复盘这些痛苦和煎熬,是不是也在拒绝未来、拒绝与生活和解呢?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靠写作,靠讲Ken的故事,他构建出了一个Ken的spirit。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个词在中文里。形象?精神?是对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来说最接近来生、转生和灵魂的东西。
5. 沸今的剪辑后记
徐华在1998年写日记,在2018年将日记整理出来。二十年的跨度,记忆重新回到徐华的生活之中。斯人已逝,徐华与肯的回忆不会在活生生的交谈中出现,只能落在纸上,落在键盘上,然后变成比特,变成铅字。就像是将智齿碎片从牙床中摘取出来,他的书写缓慢而细致。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些孤独的记忆,我们的讨论过程充斥着无言的停顿。我几乎没有犹豫地编辑掉这些停顿和郁结的叹气,还有一些因情感而语塞,于是只好对徐华的文字啧啧称奇的部分,我想徐华并不期待这些。Stay True的存在让我们将徐华当成了自己的老朋友,我俩时不时发出桀桀的笑声,仿佛真的在谈论我们共同的朋友——调皮的小华,还有一个我们从未见面但是非常喜欢的朋友——亲爱的肯。
我们在去年的8月录制了这期播客,树荫在12月完成了整体的剪辑,而我在一周前才真正坐下来完成最后的处理。最开始我很怀疑我们是否将整期播客变成了关于徐华的八卦时间,但是我在编辑过程中完全释然了。拜托,这是自传欸,这正是stay true的魅力所在,让我只想谈徐华的八卦,只想说他的情感,不在乎他的智慧让他走到了一个怎样的位置上。这期播客的开场音乐是Waterloo Sunset,我觉得树荫用它开场简直是天才决定。Waterloo,或者说滑铁卢,这个名字充满了戛然而止却又万物蓬勃的叙事感。树荫分享了很多滑铁卢大桥的日落,让我尽可以想象在日落里阅读Stay true的样子,晚霞谢幕,而翌日朝霞呼之欲出,人潮散去又重来,实在很合适。
老实说,我在去年12月曾经暗下决心,应当把音频的四分之一都除去,但时隔数月再去调整时,常常落不下剪刀。音频让我回想起很多那时候很熟悉,但是现在已经忘记的,属于我更久之前生活的细节,我总是不自觉地微笑,于是非常自私地把一些关于我和树荫的谈话留下。这段时间我的轨迹发生了一些变化,听到数月前自己的声音,我才肯相信现在已经是2025年。我在三周前好好的吹了一顿海风,海风吹来的时候是没有理由的,城市中被建筑切割的海风也没有方向。我发觉人的脆弱在于不肯承认逻辑有时毫无用处,只固执地强调每个问题都会有解法。而人的勇气就在于承认这种脆弱,然后在破碎的海风中努力辨别方向,按照逻辑将帆升起。
資訊
- 節目
- 頻率每月更新兩次
- 發佈時間2025年2月9日 下午12:06 [UTC]
- 長度1 小時 43 分鐘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