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幸福方程式

東方慈海

心靈幸福的方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8 HR AGO

    《心靈幸福方程式》第十三集(EP-13)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cpdani02iv01xef5518g41/comments 《心靈幸福方程式》第十三集(EP-13) 主題:慈音佛降・觀音婆心度癡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平安吉祥,歡迎回到《心靈幸福方程式》, 我是誦經法師 富貴。 今天,我們將進入一段 極富道教 與慈悲意涵 的經文: 「慈音佛 董雙成仙姑 慈音佛降。 彩雲縹緲出瑤池。隨駕 崑崙任所之。 鍊就菩提登妙果。養成舍利說禪詩。 蓮臺座上花千朵。甘露瓶中柳一枝。 自在觀音觀自在。婆心度盡眾生癡。」 這些詩句 既是描寫仙佛顯化的莊嚴場景,也含有修行的指引與慈悲願力。 接下來,我會逐句引導大家進入經文背後的道理,並分享生活中的故事與省思。 慈音佛降 — 董雙成仙姑與無私慈悲 「慈音佛 董雙成仙姑 慈音佛 降。」 在道教傳承中,董雙成仙姑常被視為瑤池金母的侍女仙者之一,承蒙母娘   授予慈悲使命、下凡教化的角色。 她的「慈音佛」名號,象徵她以柔和 清淨之音,向世人傳達慈悲與法音。 當她「降」至人間,就意味著 慈悲的音聲 不再局限於天上,而是進入凡塵,隨機應化,度化眾生。 這是母娘以無私恩澤 向下渡化的一種 法化顯現。 在這裡,「降」不是降格,而是慈悲 恩科的施予,是母娘的大慈願力 把法音引入凡世,給迷失的眾生一線希望。 彩雲縹緲出瑤池 / 隨駕崑崙 — 顯化與任運 「彩雲縹緲出瑤池。隨駕 崑崙任所之。」 「彩雲縹緲」是仙界法雲的象徵,它從瑤池升起,象徵法光遍照、人間蒙恩。 「隨駕崑崙任所之」強調仙姑 不執 固定住地,而是隨命而行,自在運化。 在道教觀念中,真修者不拘泥於形體、不執著於所在,而能隨天命、隨法令而動。董雙成仙姑的行跡,是「任運」的典範:她隨母命而降,隨眾生之所需而化,是法與人心之間的橋梁。 鍊就菩提 / 養成舍利說禪詩 — 定、慧與修養 「鍊就菩提登妙果。養成舍利說禪詩。」 這裡指出修行者若要「登妙果」,必須經過嚴格的鍛鍊(鍊就)。那鍛鍊是什麼?就是定慧雙修與內在修養。 「定」讓人心 穩定、如鏡 不受攪動; 「慧」讓人心 透見法理、分辨善惡; 而「養成舍利」則象徵這修行成果 化為清淨的光明與智慧的結晶; 「說禪詩」則是慧化為語,使法音 入人心,使眾生得法悅。 在道藏的修真體系裡,性命雙修、形神兼修 是重要原則;修養 與經典的默契結合,才能使智慧穩固、道業深厚。 蓮臺花千朵 / 甘露瓶柳枝 — 清淨與救渡象徵 「蓮臺座上花千朵。甘露瓶中柳一枝。」 蓮臺花朵象徵道心的清淨與開顯。 即使在世間污濁之地,仍能 出淤泥而不染。 甘露瓶與柳枝,象徵觀音的救苦手段與法雨之恩:甘露滋潤、柳枝化水,是柔性救渡的法具。 這提醒我們: 真正的慈悲,不只是高坐觀望,而是以柔軟之心、以法化之手,親入塵世救度; 慈悲者能以甘露之心、柳枝的柔性智慧,救贖眾生的乾渴與苦業。 觀自在 / 婆心度癡 — 解脫與利他合一 「自在觀音觀自在。婆心度盡眾生癡。」 「觀自在」意指 覺察自性、自在無礙; 她不是置身世外,而是在紅塵裡 依然能 自在,心不住 於境。 「婆心度盡眾生癡」是母性的慈悲。 她願用母心,遍度迷癡,不捨任何一個 被苦困的眾生。 這段經文把「解脫」和「度化」結合: 真正的自在,不只為自己得道; 更在於 能用自在之心、慈悲之行,救渡更多眾生。 故事分享:一位女信徒的覺醒 在一個年代,有一位女信徒阿蘭(化名), 年輕時婚姻失敗,飽受孤獨與絕望之苦, 她多次徒步 至廟裡誦經祈福,夜半 常哭泣。 有一天,她誦到「慈音佛降」這一句,淚水止住了, 她忽然感覺,佛音不是遠在天上,而是在她 心裡回響。 她體悟: 母娘與仙姑降臨,不是 遙不可及的神話,而是慈悲願力在她生命中顯化。 於是,她開始每日早課晚課,靜心閉目,觀照自己内心的煩惱。 她不再追求名利,而專注修養與禪定。 數年之後,她的容貌雖老,但神采愈明,人緣愈良。 村裡人都說:她像是活佛的化身,言語柔和、慈悲迎人。 這就是「慈音佛降」在凡間的寫照: 佛音若能 入人心,便能在苦海中 開出花來。 慈音普渡・明心之願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 母娘與仙姑的慈音從瑤池降臨,是為普渡眾生的法音; 鍊就菩提與定慧修養,是得道 之道; 蓮臺與甘露,是清淨與救渡的象徵; 觀自在與婆心度癡,是解脫 與利他。 願我們都能在這 慈音 法音中,靜聽自心, 以柔軟的心 化苦為甘,以智慧的眼 觀世間, 在凡塵中 漸次明心、解脫,最終與自在合一。   我是誦經法師富貴。 感謝您的聆聽。我們下集節目再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1 min
  2. 16 HR AGO

    《心靈幸福方程式-享樂修行系列》EP-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cpdani02iv01xef5518g41/comments 主題:清濁動靜,萬物之本 主持人:富貴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 《心靈幸福方程式-享樂修行系列》, 我是主持人  誦經法師 富貴。 今天我們要來探討《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中的第二段經文。 這段話,告訴我們 天地間 清濁、動靜 的根本關係。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這段經文,把大道的運行原則,用「清濁」和「動靜」來說明。 第一,清與濁。 清者,上升;濁者,下沉。 所以天清而在上,地濁而在下。乾坤 清濁,這是陰陽之別,不是高低之分,而是天地間自然的分化。 第二,動與靜。 動者,發生變化;靜者,安然不動。 天體恆常運行,所以說天動;大地承載萬物,所以說地靜。陽剛為動,陰柔為靜。這就是陰陽互補、相生相成的規律。 第三,清濁互為根源,動靜互為依靠。 經文說「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意思是,清本來是從濁中分出來的,靜本來是因動而顯現的。清濁相依,動靜相生,互為表裡。 最後,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老君把這個道理落在我們的修行上。 如果一個人能保持內心的清靜,那麼就能與天地合一,萬法自然歸於心中。 這不僅是修行的境界,也是人生安穩的根本。 有一回,我去山裡靜修。清晨時,山谷裡起了濃霧,什麼都看不見。可當太陽漸漸升起,霧氣散去,藍天與遠山的輪廓才顯露出來。 我心裡明白,「清者濁之源」,清明是從濁霧中顯現的。 如果沒有濁霧,我們也就不會特別珍惜清明。 生活裡也是如此。 有時候我們遇到困境,心裡混亂不安,就像身處濃霧。但只要我們保持耐心,心不急躁,霧氣總會散去,清明自然顯現。 在現代社會,我們每天都處在「動」的狀態: 手機不斷響、工作排滿行程、資訊一波接著一波湧進來。 這些「動」,讓我們覺得生活很充實,但同時也很累。 可是,大家想想,如果永遠只有「動」,沒有「靜」,人會怎麼樣? 就像一個馬達一直運轉,終究會過熱、甚至燒毀。 我們需要「靜」來平衡「動」。 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靜靜呼吸,哪怕只是五分鐘。這份清靜,就能讓我們的心回到平穩的狀態。 同樣地,清與濁在人生中也不斷交替。 成功與失敗、順境與逆境,其實都是相生的。 如果我們能接受濁,就更能體會清的可貴。 所以,老君最後提醒:「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當我們能讓內心回到清靜,天地萬物都能與我們和諧相應。 朋友們,今天這段經文告訴我們: 天地間有清濁的分化,有動靜的交替。清與濁、動與靜,本不是對立,而是互相依存。人若能守住內心的清靜,就能在動中得靜,在濁中得清,與天地合一。 感謝大家收聽今天的《心靈幸福方程式-享樂修行系列》, 我是主持人  誦經法師 富貴。 願各位在生活中,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清靜。 我們下次節目再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9 min
  3. 2 DAYS AGO

    《心靈幸福方程式 享樂修行》大道無形,生養天地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cpdani02iv01xef5518g41/comments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 《心靈幸福方程式-享樂修行系列》,我是主持人 富貴。 今天我們要走進《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的第一段核心經文。 這一段話,短短幾句,就揭示了天地運行的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上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君一開始就說到「大道無形」。 這告訴我們,道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不像山有高低,不像水有形狀。 它沒有形體,卻能孕育天地。天地萬物的誕生,不是外力造出來的,而是道自然流行,陰陽交感,於是有了乾坤與萬物。 接著是「大道無情」。 這裡的「無情」,並不是冷漠無愛,而是說大道不會偏私,不會因為誰富貴就多給一點,因為誰貧賤就少給一點。 太陽每天東升西落,不因你我心情改變而有不同。天地的規律,正是這種至公至正、不偏不倚的無情。 再來是「大道無名」。名字,是我們人為了方便彼此溝通所取的,但名字並不能完全代表事物的真實。 道無形無相,本來沒有名字,我們只是勉強借用一個名字,稱它為「道」。 所以,真正的道超越了語言文字,它存在於萬物之中,卻無法被言語完全束縛。 最後一句「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更是提醒我們:不要執著在語言名相上。名字,只是個符號;但符號不是本體。 就好像指月的手指,手指不是月亮,道也不是一個名字能夠概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記得小時候,家裡有一棵老榕樹。 夏天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在樹下乘涼。 那棵榕樹很少引人注意,它不會對誰特別好,也不會對誰特別壞。 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大家只要坐到樹下,都能享受到同樣的涼意。 後來我才明白,這就是「大道無情,運行日月」的道理。 榕樹的庇蔭不帶分別,就像天地的陽光與空氣一樣,普照萬物,不挑對象。 而榕樹的生長,也從來沒有說「我有一個名字,所以我要長大」。 它就是默默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長,靜靜存在。這不就是「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我們的生活裡,很多人常常追逐「有形」的東西: 希望賺到更多的錢,拿到更高的頭銜,被更多人看見與讚賞。 可是,支撐我們人生最深的力量,往往是那些「無形」的: • 朋友之間的信任, • 家人默默的守候, • 心裡那一份安定和力量。 這些東西看不見,卻讓我們能夠走下去。 所以,老君的這一段話,不只是在談天地萬物,也是在提醒我們:人生真正可依靠的,不是外在的名與形,而是內心與天地之間那股無形卻真實的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位朋友,《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開篇就告訴我們: 道,是無形的本源,生養天地; 道,是無私的秩序,運行日月; 道,是無名的本體,長養萬物。 所以啊,我們不需要執著於名相,不必緊緊抓著有形的東西不放。只要我們能靜下心,去感受那些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滋養,就能在生活裡,慢慢走向清靜與自在。 感謝大家收聽今天的 《心靈幸福方程式 享樂修行系列》,我是富貴。 祝大家能在無形中找到依靠,清靜中找到力量。 我們下次節目再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0 min
  4. 3 DAYS AGO

    《心靈幸福方程式》享樂修行系列 EP8 主題:翰林院 情深似海殿 秋季大典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cpdani02iv01xef5518g41/comments 主題:翰林院 情深似海殿 秋季大典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 歡迎收聽《心靈幸福方程式》享樂修行系列。 我是主持人 誦經法師 富貴 。 今天的節目,我們要談一個充滿慈悲與恩情的主題—— 「翰林院 情深似海殿 秋季大典」。 這座殿堂,對許多修行者來說,不只是 供奉神明的宮廟, 更是一座承載“恩與報”的靈性歸所。 它提醒著我們: 人的一生,無論修行或生活,都與祖先、恩師、與天地之恩 緊緊相連。 【情深似海殿的緣起與主祀】 翰林院的情深似海殿,是一座功德殿堂。 主祀神明為 無極瑤慈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並由眾仙神聖 輔祀左右,護佑蒼生,導引修持。 而殿內兩側,設有 翰林院陽世修行報恩人 所屬的 過往有恩先人之靈位。 這些靈位,象徵著陰陽之間的相應與共修, 讓陽世修行的報恩人,能夠祈請 過往先人、恩人, 得以在殿中棲靈、修行、進化、昇華,進入下一個修持階段。   這個「功德殿堂」的外表雖是一座靜謐的宮廟, 但它的真正意涵,遠比外形更深。 「情深似海」四個字, 說的 正是那些過往先人,對於後代子孫的深恩厚德 造育之恩、延香之恩、護佑之恩, 一層 深於一層,如海之廣、似山之重。 而「翰林院」的修行者,也稱作「陽世報恩人」。 他們在修行的同時,不只是為己修功德,而是透過誦經、行善、修德、祈願, 將功德迴向給過往先人與有恩之靈,讓他們也能一同精進,共登玉階。 這正是「陰陽共修、恩德同行」的修持理念。 【為何取名情深似海】 許多人會問:「為什麼叫情深似海殿?」 這名稱,並非文雅的裝飾,而是深具修行意義。 因為這殿 所容的,是「恩」。 祖先的恩、師長的恩、天地的恩、眾生的恩。 每一位陽世報恩人,在修行時, 其所修之功,並非孤修,而是帶著整個家族的靈脈同行。 先人有恩,子孫報恩; 子孫修行,先靈得升。 這樣的因果相續, 就是「情深似海」最真實的體現。 而「情深」兩字,指的是陰陽之情、血脈之情、恩澤之情。 「似海」,代表廣大無邊、無有窮盡的慈悲與德行。 人若能明白這層道理, 就會懂得珍惜當下的一切, 懂得修德積善,懂得常懷感恩。 【四季大典與陰陽共修】 在翰林院,每一年都有「四季大典」。 春季,象徵播種與新生 希望; 夏季,象徵繁盛與延綿; 秋季,象徵豐收與感恩; 冬季,則象徵冬藏與圓滿。 這四季大典,不僅是儀式的循環, 更是修行者 與先靈 共同修德 的節奏。 像現在正進行的秋季大典, 是整年度中 最充滿「感恩與圓成」氣息 的法會。 在這時節,陽世報恩人以最誠心的祈願, 為過往先人懺悔、超薦、獻供,以法會功德讓先靈得以修行、晉級、得到分發的機緣,甚至有 再度投生、轉世修德的契機。 整場法會中,有祈請、壇城佈置、誦經、禮懺、供養與施食; 經典包括《太上玄門早課》、《午敬》、《太上玄門晚課》, 《玉陽施食科儀》、《太上三元寶懺》三部, 以及 最後由母娘恩科收圓的 《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 母娘以慈悲恩光,為法會作 賜福與加持, 使陰陽兩界 皆蒙法雨, 得以安寧、得以覺醒、得以圓滿。 法會中,都會有 合格 且深厚德行的 誦經法師主法 護法   【傳統禮節與祖德的延續】 在我們的文化中, 祖德與禮節,一直是不可分割的根本。 從孩子出生,就有「認祖歸宗」之禮; 科考高中,要「光耀祖先」; 婚嫁,要「拜祖告喜」; 逢年過節,要「祭祖報恩」; 事業有成,要「謝祖積德」; 終老離世,要「見祖歸根」。 這一切的禮,不只是禮儀, 而是代代傳承的修德之心。 祖先是我們的根, 根若安,枝葉 自然茂盛。 祖德清爽,子孫就能身體康健、事業順利、家庭和合、感情光明。 這就是道法中最深的「因果相續」。 陽世報恩人修德持經, 先靈得福,子孫蒙蔭, 一脈相承,恩德共榮。 【人生省思與正面啟示】 聽到這裡,也許有人會想, 這樣的修行、這樣的法會, 和我們日常生活有什麼關聯呢? 其實,這一切都是「心靈幸福」的根本。 修行,不在遠方的山林,不在高深的經典裡, 而在於我們是否懂得「感恩」。 懂得感恩,就懂得修德; 懂得修德,生命自然會光明。 正面思維,正是現代修行者的心法。 當我們能以柔軟之心 看待人生的困難, 就會發現——苦難不是懲罰,而是提醒; 失敗不是終點,而是轉化的起點。 人生如修殿—— 每一次祈禱,是一次自省; 每一段逆境,是一次雕琢。 只要心中有光,就沒有走不出的黑暗。 【結語】 各位聽眾朋友, 「情深似海」不是一個名字, 而是一份修行的情懷。 它教會我們: 要敬祖、要感恩、要修德、要精進。 陰陽同行,恩德相續, 這是修行中 最深的慈悲。 願我們在陽世的修行裡, 不忘祖恩、不離本心; 願先靈得清爽,陽世得光明; 願我們在人生的路上, 都能心安、道明、福慧雙修。 這裡是 《心靈幸福方程式・享樂修行系列》, 我是節目主持人 富貴,我們下回節目再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4 min
  5. 26 SEPT

    《心靈幸福方程式・享樂修行系列》EP5-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cpdani02iv01xef5518g41/comments 主題:朝真禮斗的由來、智慧與人生啟發 主持人:富貴   四季八節、朝真禮斗與人生啟發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這裡是 《心靈幸福方程式・享樂修行系列》朝真禮斗第三集。 我是 主持人 富貴。 今天,我們來談談,四季八節、朝真禮斗與人生的關聯。 四季八節與禮斗 四季,是天地陰陽的大循環; 八節,則是轉折的節點。 在這些時刻 舉行朝真禮斗, 最容易與天地相應,承接天恩。 春分、秋分:調和陰陽,恢復內外平衡。夏至、冬至:陽極、陰極之轉折,承接轉運能量。四立:天地交替,提醒我們調整腳步。 四季對人生與事業的啟發 春天 → 播種新願望,啟動新計畫。夏天 → 全力奮進,拓展事業。秋天 → 收穫檢視,懂得取捨。冬天 → 休養反思,積蓄能量。八節則像是一年的「檢查點」, 提醒我們停下腳步,檢視方向,避免盲目衝刺。 朋友們,您是否知道,自己現在正處於人生的哪個季節? 是播種、奮進、收穫,還是沉澱? 當我們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就能與天地同頻。 朝真禮斗,不只是古老的科儀, 更是一種生活智慧: 它提醒我們,順應天時、安頓自心, 在四季八節的循環裡, 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節奏。 感謝各位聽眾 三集的陪伴。 願大家在人生的四季八節中, 在朝真禮斗的智慧裡, 獲得光明與平安。 這裡是 《心靈幸福方程式・享樂修行系列》, 我是富貴,我們下次節目再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4 min
  6. 25 SEPT

    《心靈幸福方程式》EP9-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cpdani02iv01xef5518g41/comments 今天的主題:「天之有道,風調雨順」 歡迎收聽《心靈幸福方程式》。 在這裡,我們透過經文智慧,照見人生卡點,點亮靈性的光。 今天,我們要走入《無極盤古帝王賜福真經》中的一句話: 「天之有道,風調雨順。」 這不只是一句對天地氣候的祝願, 更是一則對人心與萬象之間秩序的提醒。 讓我們靜心聆聽,與道同行。 帝王曰: 天之有道,風調雨順。君之有道,百姓康寧。 家之有道,父賢子孝。……萬般莫不是依道而生。 什麼是「天之有道」? 古人敬天,因為知道—— 日月星辰、四時節氣、風雨雷電,皆有其規律與道序。 當天地運行和諧,自然便「風調雨順」—— 風不狂,雨不暴,春不早,秋不晚。 這就是「天道」。 然而,天地不言,道自運行。 當人類貪婪橫行,濫伐山林,排放毒氣, 天道也會回應——以旱災、以水災、以變遷警醒我們。 古書《淮南子》說:「天地有常,而人無常。」 天地有其道,但人心若無道,將導致萬象失衡。 我們可以觀察—— 有些人,一生謙卑敬天,順應自然、順應人心, 他們的日子雖無 大富大貴,卻多能安穩平順。 他們的心,就像一片好天,雲清風淡。 相反的,若一個人心中狂妄,自以為天不如我, 那他的風,會變成風暴;他的雨,也將不止不息。 家庭的紛爭、職場的衝突,甚至身體的病變, 都可能是內在「無道」的外在反映。 在一座山中小村,住著一位名叫阿泉的老人。 村裡每年夏季總會洪水氾濫,大家怨天尤人, 只有阿泉,在田邊日復一日地挖溝疏水, 他說:「我不與天爭,我學天行。」 別人嘲笑他傻,直到某年豪雨, 整個山區洪水四起,村莊多數受災, 只有阿泉所在的那片農田,水自流入疏導溝,安然無恙。 人們這才明白:敬天,不是祈求風調雨順, 而是照著天道去做該做的事。 天地有道,人也有選擇—— 你是順風而行,還是逆水造浪? 我們能為自己的「風調雨順」做些什麼? 提供大家三個實修行動: 一、敬天而行 每天抬頭看天一分鐘,心中默念:「願我今日順天而行。」 這是一種提醒,也是一種修行。 二、修水之德 遇事如水——能流、能靜、能潤物。 不要剛硬對立,要柔中帶正,處事圓融。 三、惜物感恩 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口飯、每一份資源, 因為那都是天地與眾生的共業之果。 當我們少一分浪費,多一分知足, 自然的報答,就是風調雨順。 請您坐穩,雙手交疊胸前,閉上雙眼。 想像此刻,頭頂是一片清朗晴空, 一道清風緩緩從頭頂灑下,穿過心海,帶走塵憂。 深吸一口氣,感受風的溫柔; 慢慢吐氣,讓憂煩隨風而去…… 再吸氣,念一句:「天之有道」; 再吐氣,念一句:「風調雨順」。 讓這句話,成為您內在的秩序與力量。 天之有道,不是迷信的祭天, 而是對天地、自然與因果秩序的深刻敬意。   願你在日常生活中,學天之道,行人之德, 讓自己的心田,也風調雨順,萬物欣榮。   我們下集將走入《無極盤古帝王賜福真經》中另一段光輝語句—— 「千秋萬載任遨遊,隨道行於至樂之中。仙衣緩帶,以榮其身。玉液瓊漿以滋其腹。或居中天,或居三十六天,七十二地,盡是福地。」 在那片遼闊的境界中,我們要一同探問—— 什麼是至樂?何為福地?修道者的生命之路,能否在今生觸摸? 這裡是《心靈幸福方程式》,我是誦經法師富貴。 祝福您,敬天順道,祥和自在。 我們下回節目再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1 min
  7. 21 SEPT

    《心靈幸福方程式・享樂修行系列》EP4 朝真禮斗主事神明與信仰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cpdani02iv01xef5518g41/comments 一、北斗九皇星君 在禮斗科儀中,最核心的就是 北斗九皇星君。 九皇分別為: 北斗第一 天樞宮 陽明 貪狼 太星君 ——職司 人間功名祿位,掌 開端啟始,庇佑仕途。北斗第二 天璇宮 陰精 巨門 元星君 ——職司 言語口舌、是非曲直,提醒修心守信,積善積德。北斗第三 天璣宮 真人 祿存 真星君 ——職司 財祿祿算,主 富貴生計,護佑衣食無虞。北斗第四 天權宮 玄冥 文曲 紐星君 ——職司 文章才學,主  智慧開發,護佑學業進修與文化之道。北斗第五 天衡宮 丹元 廉貞 綱星君 ——職司 廉明與正直,主 考察善惡,糾正偏差,維護正道。北斗第六 闓陽宮 北極 武曲 紀星君 ——職司 勇武剛健,主 決斷與除厄,保人剛毅不屈,化解災難。北斗第七 瑤光宮 天衝 破軍 關星君 ——職司 變革與轉折,主 結束與更新,導引 命運走向新程。北斗第八 洞明宮 外輔星君 ——職司 輔佐協助,主 扶危 解困,佐助正義之事。北斗第九 隱光宮 內弼星君 ——職司 輔正安和,主 調和 陰陽,令眾生內心安定。九皇星君總領 人間壽算、生死註籍 。 《北斗延生經》中明言:禮斗能「消罪解厄,延年益壽」。 二、南斗六司星君 除了北斗,還有 南斗六司, 掌管「生籍」,主司人間壽命的開端與延續。 六司星君分別為: 南斗第一天 府司命 上將 鎮國真君 ——主司 人生命籍,記錄善惡,護佑國運安寧。南斗第二天 相司錄 上相 鎮嶽真君 ——主司 壽命冊籍,掌握延壽與削算。南斗第三天 梁延壽 保命真君 ——主管 延年益壽,護佑眾生身體康健。南斗第四天 同益算 保生真君 ——主司 增添壽算,獎勵修德積善之人。南斗第五天 樞度厄 文昌 鍊魂真君 ——主管 解厄與度魂,使人脫離劫難與業障。南斗第六天 機上生 監簿 大理真君 ——掌管 生命冊籍與監察,審校善惡功過,裁定人生吉凶。古語說:「南斗注生,北斗注死。」 因此禮斗,不僅是求壽,更是祈願陰陽調和。 三、紫微大帝與太乙救苦天尊 紫微大帝,居宮中,總職 統御星辰, 為群星之尊,主掌萬象運行,為斗中 最高統御神明。 而 太乙救苦天尊,則被視為救度群生的慈悲化身, 參加朝禮斗的眾信士,在法會科儀中,應當要具備有 發自願心、自我覺醒、跟拜禮懺,故能發揮極高的 消災 解厄 賜福 效果。 四、朝真禮斗的信仰寄託 對世人來說,禮斗是寄託希望的方式。 人們面對病苦、事業困難、家庭波折時, 會選擇朝真禮斗,祈求神明的庇佑。 對於 辦理朝真禮斗法會,廟方及誦經法師,都是報名信士,深深的寄託,馬虎不得,尤其是 法會每天誦經 太上玄門早課的請啟,午敬 對眾神及眾仙官的禮敬 供養,太上玄門晚課的願心、懺悔、法會中 眾神的寶誥、皈依禮敬、圓滿送聖儀式,都是對法會的重視及報名信眾的負責,可謂之,重中之重啊! 在困境中,我們是否也常希望有一股力量, 能撫慰我們、指引我們? 禮斗,不僅是祈求,更是一種內心的安定, 提醒我們:只要心向光明,就不孤單。 下一集,我將與大家分享, 四季、八節與朝真禮斗的智慧, 以及它如何啟發我們的人生與事業。 這裡是 《心靈幸福方程式・享樂修行系列》, 我是富貴,我們下次節目再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0 min
  8. 19 SEPT

    《心靈幸福方程式・享樂修行系列》EP3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cpdani02iv01xef5518g41/comments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 歡迎收聽  《心靈幸福方程式・享樂修行系列》 朝真禮斗第一集。 我是主持人 富貴。 為 各位聽眾朋友 帶來的主題是: 朝真禮斗的由來、智慧與人生啟發 此刻開始,我要與大家分享一個道教傳統中 非常重要的科儀──朝真禮斗。 這個儀式,或許許多人聽過「拜斗」,但不一定了解它的由來、它的神聖與它的智慧。   朝真禮斗的歷史由來 在道教典籍中,拜斗、禮斗的儀式,最早可追溯至 東漢至晉朝。 當時道教逐漸成形,北斗被尊為群星之尊,掌人 死生、定人 壽算。 《太上說北斗延生真經》與《北斗本命延生真經》記載, 誦經、朝斗 能延年益壽,消災解厄。 後來,歷代 張天師 相傳, 以天師道 科儀為基礎,將北斗經典與禮斗 儀軌結合, 開創了誦經拜斗的完整科儀系統。 特別是 東晉葛洪《抱朴子》 就提到 北斗禮拜能「消禍害,延年壽」。 而隋唐朝代之後,隨著道教在宮廷發展,拜斗更成為國家祭祀的重要科儀。 所以說,朝真禮斗,不僅是一種宗教儀式, 更是一段流傳千年的文化智慧。 禮斗的意涵 「斗」是北斗七星與九皇的總稱, 代表著天之樞機,掌握 陰陽 死生。 朝真禮斗,就是透過齋戒、誦經、奏章, 朝覲真聖星君,祈求星辰庇佑。 沉思片刻: 此時 此刻,請各位冷靜下來,試試想著,在夜空下 仰望北斗, 我們所做的禮斗,正是與那浩瀚星辰溝通 相應, 提醒自己──我們雖然渺小,卻能與 宇宙 呼應。 今天我們先談到這裡。 下一集,我將為大家介紹  朝真禮斗重要演法科儀,以及主職神明 他們在信仰中的職掌與護佑。 這裡是 《心靈幸福方程式・享樂修行系列》, 我是富貴,我們下次節目再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 min

Ratings & Reviews

5
out of 5
3 Ratings

About

心靈幸福的方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