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很想聊

育兒|親職 |教育|夫妻關係

《媽很想聊》是一個專屬媽媽,也非常適合爸爸一起聽的頻道! 以分享各種實用經驗與資訊為使命,回應媽媽們關於 “being a mom” 的各種疑問~ 由兩位從事非營利教育工作的母親 — Cynthia 與 Diane,聊她們在育兒路上,如何在挫折與壓力中,一步步披荊斬棘;在努力教養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時,也在過程中重新發掘自我。想聊的內容,除了育兒,也包括教育、婚姻、職場、生活等等。 希望透過這個平台,不只聊天也療育,與爸爸媽媽們互相扶持,一起享受這段為人父母的驚喜/驚奇之旅! 更多媽很想聊 ➡ https://www.y2edu.org/zh/podcast 媽很想聊專欄文章 ➡ 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 ➡ 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 ➡ podcast@y2edu.or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23 SEPT

    【想聊 EP.174】短影音、AI演算法圍攻下,孩子還會愛上閱讀嗎?feat.孫季康老師

    在 AI 快速發展、短影音當道的時代,許多家長常會擔心:「我的孩子還會喜歡閱讀嗎?」當螢幕和演算法占據越來越多注意力,「親子共讀」是否已經式微? 這一集,我們邀請實驗教育老師孫季康,一起來聊聊,當孩子生活在科技環繞的世界,閱讀如何重新被看見?家長又該怎麼陪伴孩子找到閱讀的樂趣? ============= 🎤 想聊來賓 孫季康 實驗教育教師 對體制外教育充滿高度興趣的雙寶爸爸,因為實在是太感興最終自己成為了教育工作者。探索多年後加入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一起推廣閱讀教育,畢竟家庭還是教育的起點。 AI 世代中許多孩子都夢想成為網紅。然而影音媒體時代最重要的其實故事力,那麼生處在這個時代的我們又該怎麼培養故事力呢?我們看見「閱讀」的重要性不減反增,將會成為從事網路工作者都不可或缺的能力。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3 min
  2. 16 SEPT

    【蒙特梭利小短篇 EP.48】孩子的天生氣質 (下)

    我們可以從幾個面向來思考孩子的「氣質」。一個極端是被動的「命運天注定」角度。如果孩子的「氣質」是與生俱來的,我們也改不了,父母只要被動的接受就好,就算看不慣就咬牙忍過去。另一個極端是積極的「人定勝天」,就是父母可以透過努力去修改孩子的「天生氣質」。 不過,研究告訴我們,孩子的氣質其實是兩者的綜合。今天就來聊聊孩子的「天生氣質」與父母育兒。 ※ 參考資料: Hunter, A., & Allard, L. T. (n.d.). Understanding temperament in infants & toddlers. Putnam, S. P., Sanson, A. V., & Rothbart, M. K. (2008). Child temperament and parenting. Handbook of Parenting: Children and Parenting, Volume 1, 255–276. Shiner, R. L. (2012). The impact of temperament on child development: Comments on Rothbart, Eisenberg, Kagan, and Schermerhorn and Bates. Encyclopedia on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Smith, S., Smith, E., Lontz, K., & Orion, J. (2018, 2019). Lectures on Montessori Theory. Personal Collection of S. Smith, 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e Ages 0-3 Assistants to Infancy Training, Taipei, Taiwan & Denver, USA. Yilmaz, E. (n.d.). Temperaments: Definition, examples, and types. The Berkeley Well-Being Institute. Retrieved August 5, 2025, from https://www.berkeleywellbeing.com/temperaments.html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2 min
  3. 9 SEPT

    【想聊 EP.173】讓傷害到我為止 feat. 記者、作家與二寶媽 曾多聞

    「有些人的童年是幸福的泉源,有些人的童年卻是黑洞,負面的記憶在成年以後的日子裡繼續不斷地的消耗正能量。有些孩子的家是避風港,有些孩子的家卻是枷鎖,不但不能遮風擋雨,反而是壓迫、欺凌沒有反抗能力的孩子。就算沒有溫暖的家,我們還是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掙脫枷鎖,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身為母親,(我們)至少可以,讓傷害,到我為止」。 這幾句話來自專注教養、教育以及家庭生活的臺裔美籍記者、作家與二寶媽曾多聞的新書:「代際創傷:讓傷害到我為止」。在書中,多聞很赤裸的分享自己是如何在經歷多年的家庭暴力後,逐漸的復健自我心理並建立自己的家庭,讓創傷不代代相傳。 這次媽特別準備 2 本《代際創傷:讓傷害到我為止》要送給想聊的聽眾! 獲得方式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 🎤 想聊來賓 曾多聞 (To-wen Tseng) 臺裔美籍記者及作家,專長教養、教育、家庭生活。曾任洛杉磯 KSCI 電視節目主持人、臺灣親子天下雜誌駐美研究編輯。 目前專事寫作,兒童小說作品曾獲亞伯蘭斯少數族裔文學獎(Abrams Amplify Award)三獎,並有《美國讀寫教育改革教我們的六件事》、《玩出科學力:用繪本學 STEAM 素養》、《數位教養:記者媽媽的聰明教養提案》等中文著作。 FB:https://www.facebook.com/twntseng Blog:https://www.towentseng.info/blog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2 min
  4. 2 SEPT

    【想聊 EP.172】諸葛亮變愛情軍師?用古老故事,重新解構「愛」是什麼feat. 故事工廠藝術總監黃致凱

    今天我們來談「愛」,愛情是許多人嚮往且憧憬的,但偏偏好少人告訴我們愛是什麼?當愛帶給我們焦慮時,我該留還是要逃。 今天我們邀請到故事工廠藝術總監黃致凱導演,他創作了一齣戲劇名為《3個諸葛亮》,以現代眼光重新詮釋「嫦娥奔月」、「牛郎織女」、「梁祝」與「白蛇傳」當中的愛情故事,來解構「愛,到底是什麼?」 ============= 🎤 想聊來賓 黃致凱 現任故事工廠藝術總監.編.導。 著重舞臺畫面經營、勇於拓展多元作品類型,擅長把角色逼到情節的危崖,呈現人性價值與情感。座右銘是「把世界變成我們喜歡的樣子」。近期代表作品:《火神的眼淚》音樂劇、《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倒數婚姻》、《3個諸葛亮》、《我們與惡的距離》全民公投劇場版。 故事工廠:https://storyworks.com.tw/ ▶ 故事工廠《3 個諸葛亮》文化幣青年席位專場 2025 笑鬧登場! 本節目僅開放 13-22 歲持有文化幣者購票,邀請擁有文化幣的你把握機會! 原價 1300 元,用文化幣購票只要 300 元!家長買陪同席 500 元! 購票資訊:https://storyworks.tw/en07dYFNv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3 min
  5. 26 AUG

    【蒙特梭利小短篇 EP.47】孩子的天生氣質 (上)

    這一集,我想分享一篇探討孩子「天生氣質」與父母育兒的研究文章,它將temperament「天生氣質」定義為:孩子在面對外在刺激時,情緒、動作和注意力反應性的個體差異,同時還包括孩子行為與專注力調節模式的差異 (Putnam et al., 2008)。 這篇文章很有畫面的提到,許多父母常常都要在生了第二個孩子後才真正相信有「天生氣質」的存在。在這之前,父母可能都把孩子的行為視為教養的結果。直到第二個孩子出生後,才發現怎麼對第一個孩子有效的方法不管用了?第一個孩子曾遇到的餵食、睡眠、面對陌生人或環境的問題,在第二個孩子上怎麼都沒有,但又出現新的挑戰? 這樣的經驗說明:影響孩子發展的不只有「後天環境」,還有先天的特質。 ※ 參考資料: Hunter, A., & Allard, L. T. (n.d.). Understanding temperament in infants & toddlers. Putnam, S. P., Sanson, A. V., & Rothbart, M. K. (2008). Child temperament and parenting. Handbook of Parenting: Children and Parenting, Volume 1, 255–276. Shiner, R. L. (2012). The impact of temperament on child development: Comments on Rothbart, Eisenberg, Kagan, and Schermerhorn and Bates. Encyclopedia on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Smith, S., Smith, E., Lontz, K., & Orion, J. (2018, 2019). Lectures on Montessori Theory. Personal Collection of S. Smith, 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e Ages 0-3 Assistants to Infancy Training, Taipei, Taiwan & Denver, USA. Yilmaz, E. (n.d.). Temperaments: Definition, examples, and types. The Berkeley Well-Being Institute. Retrieved August 5, 2025, from https://www.berkeleywellbeing.com/temperaments.html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3 min
  6. 12 AUG

    【想聊 EP.170】那些被誇「好乖」的女孩,後來怎麼了?

    我們聊過許多女兒與母親的關係,但這一集,我們想聊聊女兒與父親的關係。 生為女性,我們似乎總是想要得到別人的肯定,努力表現好、說話得體、為別人著想……。最近我們看了一本書,叫做《父親的乖女兒》,它談的不是教養技巧,也不是如何當一個「乖女兒」,這本書的前言提到:「有一種女性,是『屬於父親的女兒』。彷彿無形中與父親結盟,她繼承了父親英雄般的才華和使命,備受寵愛、深受栽培,在主流社會舉止得宜、成就斐然,卻對自身的意義感到迷失,難以與女性身分和平共處。」 身為女兒,你是否曾在成長過程中,為了獲得父親的認可和愛,努力成為父親理想中的「乖女兒」們,而在追逐父親身影時迷失自我呢?這一集,我們想聊聊「父親與女兒」的關係。 這次媽特別準備 2 本《父親的乖女兒》要送給想聊的聽眾啦! 獲得方式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4 min

Trailers

4.6
out of 5
174 Ratings

About

《媽很想聊》是一個專屬媽媽,也非常適合爸爸一起聽的頻道! 以分享各種實用經驗與資訊為使命,回應媽媽們關於 “being a mom” 的各種疑問~ 由兩位從事非營利教育工作的母親 — Cynthia 與 Diane,聊她們在育兒路上,如何在挫折與壓力中,一步步披荊斬棘;在努力教養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時,也在過程中重新發掘自我。想聊的內容,除了育兒,也包括教育、婚姻、職場、生活等等。 希望透過這個平台,不只聊天也療育,與爸爸媽媽們互相扶持,一起享受這段為人父母的驚喜/驚奇之旅! 更多媽很想聊 ➡ https://www.y2edu.org/zh/podcast 媽很想聊專欄文章 ➡ 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 ➡ 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 ➡ podcast@y2edu.or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