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查理·柯克的死亡,再次提醒我們,社會極化並不只是一場立場之爭,而是深藏著更危險的東西。當立場凌駕於是非,極端就會悄悄佔據人心。
在這一集裡,我想談三件事:
第一,極端的危險。極端並不是光譜上的某個位置,而是一種心態——當我們只能用「非黑即白」看世界,甚至把對方視為必須被消滅的敵人,那麼,不論站在左派還是右派,最終都可能被仇恨吞噬。
第二,為什麼證據說服不了人。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當人被挑戰時,大腦不是啟動思考,而是開啟防衛。立場不只是一種觀點,更與身份、情感與經驗緊緊綁在一起。
第三,一種不同的對話方式。在醫療現場,我們常用「動機式晤談」:不是直接告訴對方正確答案,而是先去問、去理解。當父母因恐懼而拒絕疫苗時,醫師不是立刻駁斥,而是先肯定這份「想保護孩子」的心。因為能真正說服一個人的,往往不是外來的證據,而是他自己找到的理由。
這是一場關於極端、仇恨與理解的思考。分歧不可怕,仇恨才可怕。
資訊
- 節目
- 頻率每週更新
- 發佈時間2025年9月20日 上午9:51 [UTC]
- 長度21 分鐘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