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至今,已經過了5年。這中間的5年,全球走過了一個快速變動的時刻,從先前疫情的封城狀態,誰都不能出門,到疫情結束之後,ChatGPT風靡全球,大家突然迎來了人工智慧(AI)時代,今年美國川普總統對外宣布對等關稅計畫、調漲H1B簽證申請費用等新政策,不僅讓全球、美國本土產業結構出現變化,就連人才移動也都與過去不同。
.
有些科技圈的朋友就知道,疫情剛開始時,矽谷許多新創圈朋友們,都回到台灣來創業,就連Google在台灣設立硬體研發辦公室之後,也吸納了不少國際人才來台灣。現在,在新北、竹科等地,也可以看到愈來愈多國際工程師,甚至有不少印度工程師在台灣念完碩博士之後,都在台灣國際公司就職,並形成社群。
.
站在這個全新的時代,台灣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夠吸引到國際人才嗎?本集白話財經邀請國際人才服務及延攬中心執行長廖炳坤,來跟我們聊聊全球人才的流動與變化。
.
📣本集重點
*今年國際情勢變化大,美國本土國際人才出現流動?台灣會不會因此受惠?
*台灣也有超多印度工程師,就跟矽谷一樣?就連台灣印度餐廳也都愈來愈多?
*台灣走向少子化之後,有沒有需要大力挖角國際高階人才?台灣吸引國際人才的優劣勢?
.
主持人:馬瑞璿
來賓:國際人才服務及延攬中心執行長 廖炳坤
.
📣 延伸閱讀
簡立峰專欄/主權AI競局 台灣算力與人才挑戰如何定位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2861/9045642
簡立峰專欄/找AI當部長不會貪汙?恐引發更大政治災難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2861/9096843
.
|聯合報數位版 https://tinyurl.com/4bzfxzdb
|訂閱支持好內容 https://tinyurl.com/ynxye6fd
.
©聯合報系著作權所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資訊
- 節目
- 頻率每日更新
- 發佈時間2025年10月29日 下午9:00 [UTC]
- 長度31 分鐘
- 季數1
- 集數173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