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的声音花园

端午,饮了这杯雄黄酒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这是节日,是常识。

常识中包含着美丽,节日里收藏着千古人情的秘密。

端午是赛龙舟的日子,可以在你追我赶中挥洒着豪情。端午是悬艾叶的日子,可以在细小的布置里寄托情思。端午可以饮雄黄,可以沐兰汤,当然,还还可以吃粽子。

从小到大的粽子里,有肉有蛋,有咸有甜,软糯相宜,在唇齿和舌尖上留下粘稠的味道。

现在,自己在家包粽子的人,越来越少了吧。

有时候,一些随着岁月而消逝的仪式,也带走了我们的生活中古旧而妥帖的温情。

赵照《粽香》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这是流传最广的一个说法。

屈原,由享有尊崇,被称为屈“子”。在中国,凡被称为子的人,都曾用生命唱出一曲难泯的长歌。

屈原是战国末期的楚国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屈原,实际上姓“芈”,(就是《芈月传》里的芈)和楚王一个姓。

那个年代,“姓”和“氏”是分开的,同一族的人一个姓,但是根据封地、官职等的不同,又有了“氏”。屈原的“氏”是屈。

屈原这一生,活得很失意。他在这个世界上孤独地行走,无人理解,无人倾诉。

可是屈原这一生,活得也很诗意。他把满腔的失望愤懑化作了一首首瑰丽浪漫的诗,把美和芬芳留在人间。

纵然是在生命的尽头,汨罗江畔那纵身一跃,竟成就了一个端午节,令人世代怀念。

作为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离骚》、《天问》、《九歌》。

其中,《九歌》是一组祀神的乐歌,里面有不少描述鬼神的爱情生活。

有天神——“东皇太一”、云神“云中君”、太阳神“东君”、水神“河伯”、美丽的女山神“山鬼”……

它就像一场大型歌舞剧,让看惯《诗经》中凡人恋爱故事的北方各国眼界大开——神仙也会恋爱?人神也可以恋爱?天啊,楚国人怎么如此浪漫!

在屈原的诗里,仰望天空的虔诚、俯视大地的热爱,横跨四海的宽广、遨游九州的畅快……这一层层自由奔放的情绪透过文字、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扑面而至,依然饱含炙热滚烫的深情,丝毫没有衰减。

这首《云中君》的演唱者叫赵景旭,在《这就是原创》节目中崭露头角,在古风圈小有名气。

赵景旭 《九歌 云中君》

端午节有项习俗是喝雄黄酒,为的是消毒祛邪。

我却每每会想起白素贞喝雄黄酒现了原形的故事。

这千年蛇妖,法术高强,为报许仙的救命之恩,化作女子以身相许。

婚后二人生活恩爱有加,置了宅院,开了药铺,一声娘子,一声相公,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没想到却冒出来个不解风情的法海,告诉许仙他的娘子是个千年蛇精。还教他在五月初五端阳佳节,午时三刻,阳光至盛的时候,骗她喝三杯雄黄酒。

白素贞的法力如此高强,难道她不知道这雄黄酒喝不得?

当许仙给白素贞递上那碗雄黄酒时,白素贞把千年的道行和理智本性都抛到了一边。

她天真的以为,只要她喝下去雄黄酒,挨得过雄黄酒的威力,就可以消除许仙的日夜猜疑。

这一关过,他再也没有理由怀疑她,她便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地老天荒不了情。

当然,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她现了原形,吓死了许仙。之后才有了昆仑山盗灵芝仙草,金山寺洪水滔天,雷峰塔底幽禁数年。

透过这一杯雄黄酒,我们看到了许仙的懦弱,看到了白娘子的痴情。

在李碧华的小说最后,白蛇对小青讲:

我白来世上一趟,一事无成。半生误我是痴情,你永远不要重蹈覆辙。

辛晓琪 《人生如此》

人生如此  浮生如斯

缘生缘死  谁知谁知

情终情始  情真情痴

何许何处  情之至

辛晓琪《人生如此》,选自电影《青蛇》原声专辑。

作为徐克的代表作之一,电影《青蛇》无论从选角、妆发、布景还是配乐 ,都算得上经典之作。

《白蛇传》故事传颂千年,但在李碧华的笔下,在徐克的镜头里,却上演了截然不同的情与欲、情与义的纠葛。

一部色彩艳丽迷离梦幻的《青蛇》,将张曼玉如弯月的笑容和王祖贤如诗画的泪眼勾勒的美不胜收。

青蛇,传统话本里忠仆、义婢的“附属”形象在这里却变得离经叛道。

她色诱法海、勾引许仙、挑衅白蛇,又乖张又任性。

她天真烂漫却又“悲哀地明白”,像一个旁观者,审视着人性和欲望。

电视台的播出版本将电影里的艳情场面尽数删去。

可是删去了这些,又怎么能看懂电影中人与妖的七情六欲,人性的选择与挣扎。

第一个删减片段:相遇

法海最早与青蛇白蛇是在竹林里相遇。青蛇白蛇为将要生产的孕妇遮风挡雨。

孕妇在树林里生孩子,朦胧曼妙的胴体,扰乱了法海的禅心。

心魔已起,法海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的禅修。

接下来,法海做了一个怪异的梦,在梦中大开杀戒。

然后突然惊醒,满头大汗,起身后,他所打坐的垫子起了火。

第二个删减片段:缠绵

许仙和白娘子的一段缠绵。

这是电影里王祖贤最妩媚性感的时刻。

小青在窗外朦朦胧胧之间,露出了诡异的眼神。

多少人的性启蒙,就是在这样莽莽撞撞的偷学中学会的。

第三个删减片段:斗法

小青与法海水里斗法。这也是最有争议的一段。

小青说:“想不到你是我第一个男人,只可惜我们都没有凡人的感情”。

这段镜头中充满了象征和隐喻。

法海代表人极度压抑的欲望,带有罪恶感的禁欲,无法消除的原罪。

相比之下,白素贞更像一个真正的人,有人的感情,正视人的欲望,最终修炼成人,生下了人的孩子。

可以说《青蛇》全片几乎都在讨论“人的欲望”,这里的“人”不是某种身份,而是一种属性。

故事的表面讲的是高僧、蛇妖、书生间的故事,但后面的一层讲的是“欲望”的人性寓言。

这种“以情悟道、以欲析理”的索隐在充满佛教色彩的故事氛围中,又呈现出哲学般的辨证思维,温和而悲悯。

所以说,欲望是不可能断绝的,也是不能否定的。否定了欲望,就是否定了人类本身。

这是生而为人的法海很长时间以后才恍悟的道理,而教会法海的却是身为“妖孽”的白蛇和青蛇。

这种理想与现实、主流与边缘之间庞然的落差感,也让青蛇对这个男性中心的世界,备感讽刺、悲凉。

所以最后,青蛇能以智者姿态,俯瞰众生,道尽人性的机锋,掀开众生的伤疤,并留下一道“情为何物”的无解难题,不再染指人世。

电影《青蛇》在最后国语版与粤语版的对白也有很大的差别。

国语版:

小青:

我误到人世來,不知情为何物。

可姐姐一片痴心,许公子情有独钟,我明白了。天有情人有意,今生有缘相会,來世我会学做人的。

粤语版:

小青:

我到人世来,被世人所误,你们说人间有情,但是情为何物?

真是可笑,连你们人都不知道。

当你们弄清楚了,也许我会再来。

爱恨嗔痴,浮生万象,皆都在这个故事里。

陈淑桦 《流光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