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FUN音樂

IC之音竹科廣播|柳百珊、小青姐姐 主持

歐美備受矚目的SEL社會情緒學習是什麼?對孩子有甚麼影響? 台灣在114年正式迎來「SEL社會情緒學習元年」,教育部也啟動為期五年的計畫(114年至118年),希望打造更友善、更有幸福感的校園,幫助學生學會認識情緒、管理情緒、關心他人、建立良好人際關係,並做出有責任感的決定。 《晚安FUN音樂》節目呼應這股SEL趨勢,不講深奧的音樂理論或教育理念,而是用動人的故事、優美的古典音樂,陪伴家長和孩子輕鬆學習社會情緒的五大能力。每週鎖定一位音樂家,藉由他們的生平故事,呼應週一到週三所聚焦的不同SEL主題,讓孩子從音樂家的經歷中,看見如何面對情緒與挑戰,學習如何做出更好的選擇。 節目裡精心設計了最貼近孩子們日常的「EMOJI小劇場」,以輕鬆有趣的校園故事為背景,三位可愛的小學生—小依、小茉和小吉—,帶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緒和人際狀況,搭配動聽的古典音樂和音樂家的故事,讓孩子在聽劇的過程中,也能學會思考和理解,找到適合自己的情緒小出口,多一點面對困難的勇氣。 【晚安FUN音樂】,讓孩子自然的體會SEL社會情緒學習的內涵! 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

  1. 6 HR AGO

    第四十一集:德弗札克-社會覺察

    內容:【SEL曲目】九號交響曲《來自新世界》德弗劄克的《第九交響曲》Op. 95,通稱《來自新世界》,是他在美國創作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社會覺察特別強調理解和同理心,這部作品尤其展現在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感知他人需求的能力。其中的第二樂章(Largo)是最具情感深度的部分,豐富的抒情性,旋律充滿哀愁與沉思。它可以被理解為一種情感的共鳴,證明情感表達的共通性,不分其來自何種背景或文化。【音樂家的故事】1 征服他鄉,榮耀推向新大陸十九世紀末,德弗劄克在英國形成旋風,所到之處場場演出佳評如潮,他也將祖國文化成功的宣揚他鄉。接踵而來的榮譽,使他的盛名扶搖而上。他獲聘擔任紐約國民音樂學院院長之職,於是負笈美國,展開人生最重要的四年。他的努力,讓許多作曲家開始重視美國的民族音樂,鼓勵年輕作曲家們探索自己的音樂根源,並且運用歐洲的作曲技術來塑造具有美國特色的音樂風格,影響所及包括作曲家喬治.蓋西文與柯普蘭,他們的作品都融合了美國的爵士樂和民間音樂等元素。2 席捲全美的《新世界》德佛劄克在美國時,對美國的黑人音樂和民謠深感興趣,並將其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他融合了美國當時的黑人音樂元素,如藍調和民謠,展現了他對美國社會和文化的理解與尊重,展示跨文化的社會責任感,也展現他對不同文化的開放和接納的精神。德弗劄克在美國生活也不容易,尤其他面對語言上的障礙,轉而成為教學和創作上的壓力。但在《新世界交響曲》中,表現出積極的能量和希望,既有懷舊與沉思,也有對新世界的探索與擁抱。【EMOJI小劇場:拒絕的勇氣】小依不想參加一場不公平的比賽,但害怕拒絕朋友。小茉和小吉鼓勵她,幫助她學會了勇敢說「不」。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4年度廣播節目製播補助  訂閱就送【SEL情緒練習曲】!更多情緒教育、音樂故事與抽獎訊息,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gnfm_sel

    50 min
  2. 1 DAY AGO

    第四十集:德弗札克-自我覺察與自我管理

    內容:【SEL曲目】第八號交響曲《第八號交響曲》充滿了生氣勃勃的旋律和流暢的節奏感,這種節奏感和動感可讓人聯想到火車在鐵軌上行駛的感覺。尤其是樂曲中的一些快速樂章,如第一樂章(Allegro con brio)和第四樂章(Allegro)中,都表現了推進的節奏感,隨著音樂的起伏,經歷一場感動的音樂旅程。【音樂家的故事】1 火車站上的赤子情懷除了音樂之外,德弗劄克最喜歡,感到最快樂的事就是看蒸汽火車頭!為了看火車進站,他每天都在布拉格火車站附近徘徊,將各式火車進出站的時刻表背得滾瓜爛熟,對所有與火車相關的事物著迷不已。這展現德弗劄克對未知世界的渴望,對新的事物總抱持開放和好奇的態度。2 青澀之戀,一生只愛兩姊妹德弗劄克的感情世界很單純,卻也很早熟。他曾在一家金匠家擔任家庭教師,教授一對姊妹彈奏鋼琴,愛上端莊高雅的姐姐,但礙於姊姊早有婚約,因此將感情藏於心中。而活潑開朗的妹妹十分關心德弗劄克,後來因為工作的關係時常見面,愛苗逐漸滋長。兩人歡喜完成終身大事,幸福美滿,白首到老。赴美期間收到舊愛病逝消息,心底起了小小漣漪,創作大提琴協奏曲,將舊愛最喜愛的曲子藏於第二樂章中,追憶這過往的愛戀。【EMOJI小劇場:承諾的重要】小吉忘記答應小茉的事,導致她生氣。小依幫助小吉和小茉道歉,誠實面對錯誤,並且找出彌補的方法。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4年度廣播節目製播補助訂閱就送【SEL情緒練習曲】!更多情緒教育、音樂故事與抽獎訊息,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gnfm_sel

    51 min
  3. 6 DAYS AGO

    第三十九集:柴可夫斯基-人際技巧與負責任的決定

    內容:【SEL曲目】第四號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的第四號交響曲,是一部情感豐富、結構緊湊的作品,強烈的情緒波動與多變的音樂語言,與人際交往中的情感起伏和溝通過程有異曲同工之妙,是一部適合用來探索情感表達、衝突與解決等元素的曲目。【音樂家的故事】創作衝突與專業批評1 柴可夫斯基和鋼琴家尼古拉‧魯賓斯坦之間的線,充滿了戲劇性和矛盾,從一些關鍵的情節,人們可從中提取一些關於衝突、誤解和和解的學習:柴可夫斯基寫作了他的鋼琴協奏曲第1號(Piano Concerto No. 1),並將其交給當時著名的鋼琴家尼古拉·魯賓斯坦進行審閱,並力邀魯賓斯坦擔任首演。然魯賓斯坦對這部作品提出了非常嚴厲的批評,形容它“笨拙、粗糙、無法演奏”。他也建議柴可夫斯基大幅修改作品,凸顯了這件事在專業上的意見相左與批評。2 自我堅持與正面應對批評在上述的事件中,柴可夫斯基初期的反應是受傷和沮喪,但他最終選擇將魯賓斯坦的批評視為改進的動力,他沒有放棄自己的作品,而是選擇堅持自己的創作理念,並且尋求其他鋼琴家來演奏這首協奏曲。最終,這部作品得到極大的成功,魯賓斯坦也意識到這部作品的價值,承認自己早期的批評過於嚴苛,在後來的演奏中積極展現對柴可夫斯基作品的認同。兩位音樂家的關係逐漸修復,最後達到一定程度的和解。柴可夫斯基應對批評的自我堅持與理性聆聽的態度,成為維護人際關係中值得學習的部分。【EMOJI小劇場:運動會的爭執】小依因為隊友失誤而感到沮喪,小茉和小吉安慰鼓勵她,幫助她學會如何調適情緒並鼓勵隊友。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4年度廣播節目製播補助訂閱就送【SEL情緒練習曲】!更多情緒教育、音樂故事與抽獎訊息,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gnfm_sel

    47 min
  4. 14 OCT

    第三十八集:柴可夫斯基-社會覺察

    內容:【SEL曲目】1812序曲這部作品以1812年俄羅斯擊退拿破崙軍隊為題材,透過音樂表達了民族自信、戰爭的痛苦以及人們對勝利的集體情感。音樂有著強烈的對比與戲劇性,利用俄羅斯的國歌《神啊,保佑沙皇》("God Save the Tsar")和法國的《馬賽曲》("La Marseillaise")作為素材,象徵兩個對立的陣營(俄羅斯與拿破崙軍隊)的衝突,很有意識地運用音樂引發聽眾對歷史事件的情感共鳴。【音樂家的故事】1 音樂教育與推廣柴可夫斯基於1866年成為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後來稱為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的教授。在這個角色中,他不僅擔任作曲和指揮等方面的教學,還在音樂教育的整體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他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的教學工作,促進了俄羅斯音樂學校與西方音樂教育體系的接軌。他的教學對學生的音樂創作和音樂表達方式有著深遠的影響,尤其強調音樂的情感深度和表現力。2 不斷反思俄羅斯社會現象柴可夫斯基生長的19世紀的俄羅斯,正處於劇變之中,他生活在一個處於改革與傳統互相矛盾的時代,俄羅斯的上層社會與普通百姓之間的距離極大,並且西方文化的影響逐漸擴大。在這種背景下,柴可夫斯基藉由音樂創作反映他對俄羅斯社會的感知和情感。他深知西方音樂(特別是德國音樂)影響之不可抗,於是在他的音樂中,致力保有強烈的民族特色,這是他對社會變遷和文化融合的敏銳覺察後的回應,努力在文化差異的矛盾中,在自己的作品中找到一個平衡點。【EMOJI小劇場:考試大作戰】小依分享她的讀書計畫,小吉決定嘗試看看,讓自己的成績能有所進步,克服對數學的恐懼。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4年度廣播節目製播補助訂閱就送【SEL情緒練習曲】!更多情緒教育、音樂故事與抽獎訊息,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gnfm_sel

    50 min
  5. 13 OCT

    第三十七集:柴可夫斯基-自我覺察與自我管理

    內容:【SEL曲目】第六號《悲愴》交響曲柴可夫斯基常在他的日記中表達孤獨與情感上的困擾,但他也認為這些情感成為他創作的動力。第六號交響曲展示了柴可夫斯基內心深處的孤獨與絕望的感受,反映了他對自己的深刻認識【音樂的故事】1 自我懷疑與創作掙扎在創作的過程中,柴可夫斯基多次懷疑自己的音樂天賦,常因為對自己的作品是否夠好而感到不安。例如在完成《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之後,作品遭到前輩嚴厲的批評,使得他面臨極大的自我懷疑。但他理解自己的感受,也認識自己的能力、優勢和弱點,以此做出選擇並同時尋求突破,最後使得這部鋼琴協奏曲終成為他的代表作之一。2 面對情緒困境中的創作柴可夫斯基一生中經歷多次情緒低谷,尤其是與情感生活和身體健康方面的困擾。儘管如此,他透過計劃來實踐目標,面對情緒波動和壓力,展現高度的自律和強大的自我管理的能力,持續專注在音樂創作上。在創作《胡桃鉗》的過程中,他承受了來自情感、健康、時間和外界期望的多重壓力。儘管如此,他最終成功地創作出了一部富有魅力和創意的芭蕾舞劇,展示了他在困境中自我調整的能力。【EMOJI小劇場:害怕被討厭】小依出於好心幫助同學改善成績,但卻擔心同學因為她的糾正而討厭她,小茉和小吉幫助她理解自己的想法。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4年度廣播節目製播補助訂閱就送【SEL情緒練習曲】!更多情緒教育、音樂故事與抽獎訊息,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gnfm_sel

    51 min
  6. 8 OCT

    第三十六集: 布拉姆斯-人際技巧與負責任的決定

    內容:【SEL曲目】C小調第一號交響曲,op.68,第一樂章布拉姆斯費時多年才完成他的第一號交響曲,這首作品代表了他面對挑戰的毅力和抉擇的精神。第一樂章的主題氣勢磅礡,有決斷力,能啟發孩子理解選擇的重要性,並堅持不放棄的價值。【音樂家的故事】1 貝多芬繼承人,偉大3 B舒曼曾在《新音樂雜誌》中稱布拉姆斯是天才,預言他往後將會是繼承貝多芬優秀交響曲的作曲家。活在巨人的陰影下,布拉姆斯備感壓力,遲遲不敢發表他的第一號交響曲,因為他覺得,若比不上貝多芬,作品也沒有發表的意義。布拉姆斯將他的第一號交響曲一改再改,痛苦猶豫的經歷了21年後,終於將作品公諸於世。他的第一號被稱為是貝多芬的第十號交響曲,這麼了不起的事,是布拉姆斯堅定執著才取得的成果。2 自我審查嚴格,建立個人品牌布拉姆斯人生的方方面面,都顯露出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布拉姆斯很早就開始作曲,但他把初期的創作完全銷毀,一件都不剩。布拉姆斯非常介意他還是新手作曲家的作品曝光,對自己非常嚴格,只要作品有一點不足,他就清掉它,或根本不出版。年輕時創作的值得留存的作品,在晚年也由布拉姆斯再度修改,以不同之前的面貌問世。布拉姆斯不愧對「貝多芬繼承人」的頭銜,為了完美呈現作品,他戰戰兢兢,一絲不苟地打理自己的人生。【EMOJI小劇場:我可以生氣】小茉以為自己不會生氣,但有位同學誤會她、還到處造謠,讓她感到委屈。她開始學會了辨識自己的情緒,並且主動澄清誤會與謠言。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4年度廣播節目製播補助  訂閱就送【SEL情緒練習曲】!更多情緒教育、音樂故事與抽獎訊息,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gnfm_sel

    49 min
  7. 7 OCT

    第三十五集:布拉姆斯-社會覺察

    內容:【SEL曲目】搖籃曲,op.49, No.4搖籃曲總給人溫暖的感覺,也是撫慰人心,傳遞關懷和愛的象徵。讓孩子在音樂中產生聯想,有誰曾經給你類似的溫暖?並鼓勵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達對他人的關愛,例如給予幫助或簡單的一個擁抱。音樂淺顯易懂,卻深具情感,適合引導孩子以關懷的方式與人互動,提升社會覺察的能力。【音樂家的故事】1 隱藏起來的活力精靈布拉姆斯有德國人剛硬的氣質,沉默寡言,嚴肅真摯,但他內心深處的某個角落,珍藏著他的開朗與憧憬。年輕時,他和小提琴家Remenyi巡迴演奏,聽到了匈牙利民謠旋律,完全被吉普賽音樂的節奏迷住了,他隨手記下聽到的旋律,後來以四手聯彈的方式演奏了21首《匈牙利舞曲》。甚麼是四手聯彈呢?四手聯彈是由兩名演奏家坐在一台鋼琴前用四隻手演奏的形式。《匈牙利舞曲》可由兩個人愉快地一起演奏,因此樂譜大賣,使布拉姆斯也有不錯的進帳。當然最開心的是,他也曾和心愛的克拉拉並肩而坐,愉快地四手聯彈。2 自由卻孤獨的人生布拉姆斯是一位具有極高藝術追求的作曲家,他的音樂創作並不依賴於當時流行的音樂潮流或外界的期望,而是堅持自己的風格與理念。布拉姆斯繼承了古典時期音樂的傳統,特別是貝多芬的影響,這種堅守傳統的自由,使得布拉姆斯能夠創作出既富有創新又不失古典精神的音樂。然而布拉姆斯的個人生活則充滿了孤獨。他終其一生未婚,並且與女性的關係往往較為疏離,這也使得他在情感上較為孤獨。最為人所知的是,他與舒曼的妻子克拉拉之間有深厚的情感聯繫,但布拉姆斯從未勇敢地跨越那條界線,當克拉拉生命進入終結後,更讓布拉姆斯陷入孤獨。布拉姆斯的音樂,正如他的生活一樣,既是自由的探索,也是孤獨的反映。【EMOJI小劇場:轉學生】班上來了一個轉學生小安,為了想要融入同學們,會刻意討好對方或送禮物給人。小依他們幫助小安用正確的方法交到真正的朋友。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4年度廣播節目製播補助  訂閱就送【SEL情緒練習曲】!更多情緒教育、音樂故事與抽獎訊息,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gnfm_sel

    43 min
  8. 6 OCT

    第三十四集:布拉姆斯-自我覺察與自我管理

    內容:【SEL曲目】A大調間奏曲,op.118, No.2這首間奏曲溫柔細膩,傳遞了深刻的內心獨白,孩子可以透過音樂體驗內在細微的情感變化,發展發自深情地的覺察能力。旋律越平易近人,越容易讓孩子以音樂為媒介探索內心世界,從情感連結生活經驗,建立自我意識。【音樂家的故事】1 音樂對抗貧窮布拉姆斯出生在德國北部,漢堡城裡貧窮髒亂的地區,但父親受過嚴格的音樂教育,學習多種樂器,布拉姆斯自小向音樂家父親學習大提琴和小提琴,後來有老師免費教他鋼琴、作曲和音樂理論,默默學習的布拉姆斯,漸漸磨成天才。因為父母常常吵架,加上家境變得更困難,年幼的布拉姆斯開始打工,有什麼工作就去賺錢。他在酒館裡彈琴,看到酒醉的人和娼妓的行為很受衝擊,小小年紀的布拉姆斯已經認識到人情冷暖了。早期的經歷,影響到他的音樂,總帶著很強烈的冷清和孤獨。2 好朋友相遇: 舒曼與克拉拉布拉姆斯拿著姚阿幸的推薦函,後來見到了兩位重要的人物,他們就是舒曼和克拉拉夫婦。舒曼聽過布拉姆斯的演奏說,他的音樂令人聯想到貝多芬的精神,也讓人看到了德國音樂的未來。充滿確信的舒曼重新拿起筆來,在《新音樂雜誌》中發表文章,向世人介紹布拉姆斯。布拉姆斯與舒曼夫婦暢談音樂,舒曼很珍惜這位年輕的音樂家,而布拉姆斯則視舒曼為大恩人,並敬他為師。【EMOJI小劇場:一百分的壓力】功課越來越難,小依在考試前焦慮不已,很怕自己不能再維持好成績。小茉提醒她放鬆心情,和她一起運動紓壓。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4年度廣播節目製播補助  訂閱就送【SEL情緒練習曲】!更多情緒教育、音樂故事與抽獎訊息,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gnfm_sel

    47 min
4.9
out of 5
19 Ratings

About

歐美備受矚目的SEL社會情緒學習是什麼?對孩子有甚麼影響? 台灣在114年正式迎來「SEL社會情緒學習元年」,教育部也啟動為期五年的計畫(114年至118年),希望打造更友善、更有幸福感的校園,幫助學生學會認識情緒、管理情緒、關心他人、建立良好人際關係,並做出有責任感的決定。 《晚安FUN音樂》節目呼應這股SEL趨勢,不講深奧的音樂理論或教育理念,而是用動人的故事、優美的古典音樂,陪伴家長和孩子輕鬆學習社會情緒的五大能力。每週鎖定一位音樂家,藉由他們的生平故事,呼應週一到週三所聚焦的不同SEL主題,讓孩子從音樂家的經歷中,看見如何面對情緒與挑戰,學習如何做出更好的選擇。 節目裡精心設計了最貼近孩子們日常的「EMOJI小劇場」,以輕鬆有趣的校園故事為背景,三位可愛的小學生—小依、小茉和小吉—,帶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緒和人際狀況,搭配動聽的古典音樂和音樂家的故事,讓孩子在聽劇的過程中,也能學會思考和理解,找到適合自己的情緒小出口,多一點面對困難的勇氣。 【晚安FUN音樂】,讓孩子自然的體會SEL社會情緒學習的內涵! 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