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看中國

【蔡明芳時間】中國經濟成長放緩 美中談判籌碼減弱

蔡明芳表示,中國公布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為4.8%,數據看似穩定,但這並不能完全反映出中國經濟的真實困境,更值得關注的指標是已經連續36個月負成長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蔡明芳說明,這代表中國長期面臨嚴重的生產過剩與低價競爭問題,廠商為了銷售產品不斷降價,導致利潤持續萎縮,像是電動車、太陽能、鋰電池以及塑化產業都是產能過剩的重災區。

除此之外,蔡明芳指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依然疲軟,房價雖跌幅趨緩但仍未復甦。同時,高達20%的青年失業率,也顯示過去賴以拉動經濟的房地產與基礎建設模式成效難以為繼。

節目中還談及,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提出設立價格下限,以防堵中國低價傾銷全球市場的不公平競爭。中國試圖以管制稀土出口做為反制手段,但美國也正透過與澳洲等盟友合作,建立替代的供應鏈來應對。

蔡明芳分析,由於經濟不佳,中國已無法滿足美國在貿易談判中的多買美國貨或赴美投資等要求,導致談判籌碼越來越少,經濟脅迫的效力也減弱。由此觀察,中國經濟正面臨重大挑戰。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蔡明芳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