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場藝術季,不再只是城市觀光行銷的外包計畫,而是土地與人的深度共創,你會怎麼定義它的價值?
本次《北海岸藝術播客特輯》邀請到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簡稱北觀處)處長 陳煜川,從觀光單位的高度,分享藝術季如何成為地方品牌的「打火石」,讓藝術季不再只是熱鬧的活動檔期,而是深耕文化、環境與社區的長期工程。
在這一集裡,我們從處長30年觀光體系的經驗談起,談他如何從旅遊與場域營造的視角出發,走進藝術、文化與環境的對話。過去我們可能以為藝術與觀光難以共構,但處長卻點出:「觀光不該只是讓人來『看』,而是讓人想『留下』。」——這正是藝術季最大的潛力:創造深度體驗、累積地方認同。
今年藝術季主題聚焦「漂流木」,這個過去常被誤認為垃圾的天然素材,從災後堆積到成為藝術媒材,不只是空間美學的挑戰,更是對台灣環境永續與生態文化的重新思考。處長說:「我們希望讓藝術家的想像力,帶著大家重新認識這片海岸的可能性。」透過這個視角,漂流木成了一種土地語言,透過藝術轉譯,成為反思人與環境共存關係的載體。
節目中,我們也深入聊到了今年新導入的「區域策展人」制度——這不只是藝術家的展演平台,更邀請社區共創、讓在地聲音被看見。從里山里海的生活,到候車亭的一面牆、一塊漂流木作品,這場藝術季正在打造的不只是展期,而是一整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後,仍會留下影響的文化記憶。
節目裡處長也不避諱談及推動過程中的挑戰,誠實分享公部門在推動藝文與觀光之間,如何讓藝術季「叫好又叫座」的難題,展現兼具政務務實與文化理想的推動力。
✦ 本集精華
- 觀光不該只是「看」,而是讓人想「留下」
- 藝術家的腦袋根本長不一樣,處長直接喊 respect
- 區域策展人制上線!藝術季也能社區共創
- 「叫好又叫座」的藝術節,才不只是花大錢邀大師
- 有天北海岸也能成為目的型旅遊的代名詞嗎?
本節目與「2025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合作製播
⁞⁞⁞ 展覽資訊 ⁞⁞⁞
▷ 展期|2025.07.18 Fri. — 2025.09.28 sun.
▷ 地點|金山、萬里、石門、三芝等地
▷ 官網|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
⁞⁞⁞ 本集特別感謝 ⁞⁞⁞
▷ 指導單位|交通部觀光署
▷ 主辦單位|交通部觀光署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承辦單位|朱銘美術館
▷ 節目製作單位|浪金山 Wave In Jinshan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weekly
- Published1 August 2025 at 01:00 UTC
- Length50 min
- RatingCle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