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美国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逐渐走向高潮,而这也正是《威廉的洋娃娃》这本绘本出版的时间。在那个性别刻板印象极其顽固的时期,洋娃娃是男孩们不被允许拥有的东西。当威廉想要一个洋娃娃,想要保护它、呵护它、照顾它的时候,他得到的是爸爸一次一次的无视和同龄人的嘲笑。
爸爸为什么看不到威廉的需要?为什么在威廉反复诉说想要一个洋娃娃的时候,爸爸给他的永远不是威廉想要的。这其中除了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和社会习得的性别偏见以外,或许还有非常深刻的心理因素在发生作用。爸爸自己也被某些边界和框架所束缚着,我们不能否认他在努力的做一个好爸爸,但他的情感无法和威廉的渴望建立连接。
幸好威廉有爱他的奶奶,当听到威廉想要一个洋娃娃的愿望时,奶奶没有先入为主的评判,没有“男孩女孩”的固定搭配。奶奶对威廉的爱没有附加的社会价值和标准,奶奶看到了威廉想要情感满足的需要,也充满智慧的教会了威廉和爸爸,如何表达温情,接纳内在的情感,不是将自我固化在社会标准化的外壳中,而是在真实、亲切的关系中,活出真正的自己。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还讨论了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如何被引导和塑造,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往往渗透于生活的细微之处。这样一本经典的绘本作品,在它出版了50多年后的今天,再次阅读,仍然会激发我们很多的感慨和反思。当我们的孩子生长在更加推崇个性化、更尊重孩子自由发展的时代,曾经那些文化中的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偏见减少了吗?我们的孩子们,可以自由的玩玩具了吗?男孩们有洋娃娃了嘛?欢迎收听本期播客的伙伴们加入我们的讨论,说说你们身边的故事!
音频导航:
02:07:关于性别意识的思考和讨论:重新阅读经典绘本
04:26:想要洋娃娃的威廉、永远不满足他的爸爸与智慧的奶奶
08:56:男孩女孩的成长轨迹与家庭文化的影响
13:25:男孩儿的养育难题:传统观念与现代养育方式的冲突
17:53:威廉的温柔与缺失:探索情感缺失与性别认同的复杂心理
22:17:性别刻板印象的起源与社会分工:男性特征所产生的的困惑与挑战
31:23: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身体接触及情感连接需要
35:54:如何搭建父亲与孩子的情感链接
40:24:男性情感寻求与父子关系的挑战:男性养育风格的影响
44:51:男孩儿们的玩具:鼓励表达攻击性?还是允许多样化发展?
共读伙伴:
艾依 小王子 她她tata 均为心理咨询师
如有心理咨询方面的疑问和需要,请联系小编咨询详细信息。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weekly
- Published4 September 2025 at 11:32 UTC
- Length54 min
- Episode6
- RatingCle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