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 Family Podcast

未來 Family

教育教養,家庭生活,未來Family,總是陪著你。 未來Family Podcast 每週四固定更新,以家庭為核心出發,幫助父母卸下教養過程的迷思與煩憂,隨時隨地陪伴,給更多父母用得上的解決方案! ------ ★ 合作邀約:gkids@cwgv.com.tw ★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助你教好孩子有方法:https://bit.ly/49lpYG9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EP102「看書就能玩手機」這招為何行不通?想讓孩子主動閱讀,父母需要這樣做 ft.黃曉君

    2 DAYS AGO

    EP102「看書就能玩手機」這招為何行不通?想讓孩子主動閱讀,父母需要這樣做 ft.黃曉君

    當孩子的時間不再被3C填滿,閱讀才有機會自然發生。 本集節目重點: 1、從交大物理到哲學碩士,學習不是單選題 2、用漫畫包裝科學,讓孩子在歡笑中吸收知識 3、孩子很聰明,閱讀需要同頻陪伴,而不是說教 4、鼓勵閱讀最忌諱「看書換電動」的條件交易 5、孩子用 AI 寫作業,大人可以共學,而非一味禁止 6、小學階段重點在體驗探索,成績不該是唯一指標 當閱讀變成任務,孩子自然抗拒。 《未來少年》總編輯黃曉君提醒:「培養閱讀興趣最忌諱就是要求孩子看書,或是用電動交換,這件事真的不要做。」她強調,要讓孩子喜歡閱讀,靠的不是強迫,而是陪伴。比起苦口婆心、不斷提醒,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脫離對3C的依賴,「當時間不被3C填滿,孩子才有可能去找些別的事情來做,比如閱讀。」 黃曉君也鼓勵父母,閱讀的種子需要時間與環境,特別是在小學階段,更該把焦點放在體驗與探索,而不是成績。當大人願意放下掌控,孩子就有機會,找到追求知識的熱情。 超人氣國文補教名師,重回講堂! 【于美人上課了!古文輕鬆學】正式上線! >> go.cwgv.tw/8238k7 ✔️ 于美人親授:語文素養×應試能力一次到位。 ✔️ 20則人物故事:情感脈絡×時代背景全掌握。 ✔️ 30篇經典古文:語法結構×文言文訣竅全解析。 ✔️ 跨域延伸學習:文學×歷史×哲學深度思辨。 ✔️ 故事化教學法:古文走入生活,學習更有感。 讓于美人老師用故事點燃學習熱情,掌握考試關鍵、聽懂古文、感受歷史、思考人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4 min
  2. EP101 ft. 陳雪如:聊沒三句就冷場?孩子只回「嗯啊喔」?破解青少年句點術,原來這樣說話才有用

    28 AUG

    EP101 ft. 陳雪如:聊沒三句就冷場?孩子只回「嗯啊喔」?破解青少年句點術,原來這樣說話才有用

    當孩子總是句點父母,該如何破解? 本集節目重點: 1、青少年不愛講話,可能是被「糾正太多」造成的 2、爸媽碎念管教,容易讓親子進入惡性循環 3、規範手機前,教導孩子社交技巧非常重要 4、想跟孩子談成績,父母得先hold住自己的焦慮 5、家有句點王?爸媽可以先分享自己的生活 6、關係比管教更重要,有關係才有影響力 7、孩子需要被管教,但不要在有情緒的時候談事情 面對青春期孩子的冷回應、沉默與不耐煩,許多爸媽感到困惑又挫折:到底是我們說錯話,還是孩子根本不想聽? 諮商心理師陳雪如指出,其實孩子並不討厭被管教,而是無法接受「瘋狂輸入」的方式。她也點出許多孩子的心聲:「其實還是需要爸媽念一下的,只是念的方式要有個底線。」這句話,道出了許多青少年對父母又愛又抗拒的複雜心理。 她也觀察到,很多父母在「極度溫和」與「極度堅定」之間擺盪,一旦軟的方式不奏效,便回到嚴厲指責、強硬命令的老路,結果反讓關係變得更僵。 陳雪如提醒,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本就會懷疑:「爸媽是真的無條件愛我嗎?」只要這個安全感建立起來,很多的溝通,就會順暢許多。 超人氣國文補教名師,重回講堂! 【于美人上課了!古文輕鬆學】正式上線! >>go.cwgv.tw/8238k7 ✔️ 于美人親授:語文素養×應試能力一次到位。 ✔️ 20則人物故事:情感脈絡×時代背景全掌握。 ✔️ 30篇經典古文:語法結構×文言文訣竅全解析。 ✔️ 跨域延伸學習:文學×歷史×哲學深度思辨。 ✔️ 故事化教學法:古文走入生活,學習更有感。 讓于美人老師用故事點燃學習熱情,掌握考試關鍵、聽懂古文、感受歷史、思考人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7 min
  3. EP100 孩子用AI寫功課,你該禁止還是放手? ft.中研院博士媽媽古倫維:讓孩子用AI,其實不是壞事,但父母得做對這件事

    21 AUG

    EP100 孩子用AI寫功課,你該禁止還是放手? ft.中研院博士媽媽古倫維:讓孩子用AI,其實不是壞事,但父母得做對這件事

    當AI工具成為孩子學習的日常,父母該如何面對這個變化飛快的世界? 本集節目重點: 1、喜歡研究,在業界走一圈後重回學界追夢 2、不必教孩子怎麼用AI,和他一起討論就足夠 3、怕孩子大腦外包?其實「整合資訊」更能訓練腦力 4、學會問「好問題」,反而是父母可以協助的事 5、實體世界的有趣體驗,是孩子願意走出虛擬世界的關鍵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的古倫維博士,不僅是AI領域的研究者,也是一位母親,她看見科技的力量,也理解父母的擔憂。在語言科技仍屬邊陲的年代,古博士選擇堅持研究,如今站在生成式AI浪潮的中心,她溫柔地提醒父母:「我們不需要比孩子更會用AI,但我們可以陪他們一起用,理解他們在做什麼、想什麼。」 她相信,科技的進展無法被恐懼擋下,唯有理解與參與,才是父母最重要的角色。當孩子開始透過AI查資料、做功課、探索世界,與其限制,不如引導他們「學會問好問題」、「學會整合資訊」,這樣反而更能鍛鍊邏輯與思考力。 而在AI無所不在的時代裡,古博士也提醒,「我們其實要建構的是,人跟實體世界有趣的連結。」帶孩子旅遊、陪他們說話、一起去運動,都能成為他們未來走出虛擬、擁抱現實的關鍵力量。 【本週推薦】 在這個什麼都能問AI的時代, 我們更想教會孩子:怎麼發問、為什麼問。 未來兒童‧未來少年,陪孩一起打開好奇的眼睛! 🎉 未來少年週年慶 訂一年送6期、訂二年送12期 👉 https://go.cwgv.tw/7yyjj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2 min
  4. EP099 ft.林郁婷 金牌選手也曾偷偷落淚!怕媽媽心疼,被打流血都不說,回家報喜不報憂

    14 AUG

    EP099 ft.林郁婷 金牌選手也曾偷偷落淚!怕媽媽心疼,被打流血都不說,回家報喜不報憂

    沒寒暑假、不能吃雞排、連哭都躲起來,林郁婷:「不是因為我有天分,是因為我真的很想贏。」 本集節目重點: 1、從小就好動、懷抱金牌夢,加入拳擊隊打出人生代表作 2、曾被學長打到流鼻血,靠「撒嬌+不服輸」撐過菜鳥期 3、贏過冠軍,也輸給無名選手,跌到谷底懷疑自己是否該放棄 4、金牌背後沒有寒暑假、沒有炸雞排,只有汗水與意志力 5、台灣不會只有一個林郁婷!希望拳擊運動持續被看見 從國一進入拳擊隊開始,林郁婷就走在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上。因為量級的關係,得與男生成為對打對象,流鼻血是日常,更是她必須習慣的考驗。她從不讓媽媽知道因訓練而受的傷,她說:「我不講,就沒事了。」報喜不報憂,只因不想讓媽媽擔心。 她拿過世界冠軍,卻也在東京奧運首戰就出局。那一夜,她獨自走到陽台消化情緒,挫敗到幾乎快要放棄,但她沒有退,靠著「我想要贏」的信念,撐過最低潮,最終在巴黎奧運奪下金牌。 金牌背後,沒有炸雞排、沒有寒暑假,只有汗水、體重控制和對夢想的忠誠。「不是因為我天分高,而是我真的很想做到。」她也說,自己最希望的,是未來不只一個林郁婷,台灣的拳擊,可以一棒接一棒傳承下去。 更多精彩故事👉🏻 夢想比痛還重:林郁婷的拳擊人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8314 【本週推薦】 👧🧒孩子吵架怎麼辦?先別急著責備 讓我們一起練習好好說、慢慢聽 ❤️ 《我會好好說》暢銷慶功版 贈送【請聽我說發言棒+情緒小卡】 陪孩子從大聲吼到好好說 👂手握發言棒,學會輪流傾聽 💬拿起情緒小卡,幫助表達內心感受 ✨透過故事與互動練習,讓孩子在日常中學會—— ✔️ 認識情緒 ✔️ 尊重他人 ✔️ 解決衝突的溝通技巧 隨書送限量請聽我說發言棒與情緒小卡 ◆誠品:https://go.cwgv.tw/7p2m6k ◆博客來:https://go.cwgv.tw/7p2mvc ◆MOMO:https://go.cwgv.tw/7p2my7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8 min
  5. EP098 ft.小花媽「我想當我最小的妹妹!」乖孩子不會說,但他們其實心很累

    7 AUG

    EP098 ft.小花媽「我想當我最小的妹妹!」乖孩子不會說,但他們其實心很累

    「乖寶寶印章」是認證?還是枷鎖? 本集節目重點: 1、長女病非天生,是社會需求養成的角色 2、「乖寶寶」是長女身上撕不掉的標籤 3、長女從小就得學會「風險控制管理」 4、家裡的大姐、公司裡的萬能工具人 5、學會放手,重新為自己留一點空間 6、從未獲得爸爸的肯定,是人生中最大遺憾 7、距離拉開一點,生活也會輕鬆一點 在台灣,長女往往被默默設定成懂事、負責的角色,不僅是父母的第一個幫手,還要身兼弟妹的小媽媽。社會期待她堅強、成熟、無怨無悔,卻很少問她是否快樂,是否想放下。 作家張慧慈(小花媽)從社會學、心理諮商到玄學,用各種角度拆解「長女病」,也拆解自己的生命課題。她不諱言,從小被賦予太多責任、從未獲得父親的肯定,是她長年以來最大的遺憾。但也正是這樣的她,更理解那些總在照顧別人卻忽略自己的「長女們」。 小花媽分享:「如果要讓我重來的話,我想當我最小的妹妹。因為她曾經跟我說,其實她覺得她很幸福,天塌下來上面都有很多人扛。」這句話聽來輕描淡寫,卻道盡無數長女的委屈與疲憊。 【本週推薦】 訂1送1【最後3天】 閱讀力+寫作力 雙管齊下✏️✏️ 訂雜誌12期,送作文課12堂 go.cwgv.tw/7yapmc 現在就把專家和名師請回家, 雜誌豐富內容,取材俯拾即是, 寫出閃閃發亮的好作文🔥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7 min
  6. EP097 ft.蔡榭妮「老師,我可以抱你嗎?」原來,難管教的孩子,只是在等一個肯聽他說話的大人

    31 JUL

    EP097 ft.蔡榭妮「老師,我可以抱你嗎?」原來,難管教的孩子,只是在等一個肯聽他說話的大人

    當愛沒被填滿,孩子會去哪裡找溫暖? 本集節目重點: 1、少子化下,少年犯罪不減反增,為什麼? 2、「只是站在旁邊看」也可能進少年觀護所 3、打開孩子心房,靠的不是指責而是理解 4、家庭是防止再犯的「最後一道防線」 5、父母要願意加入孩子的世界 6、暑假最怕「沒人陪+沒事做」 在少年觀護所服務9年的志工蔡榭妮,曾聽一位少女對她說:「如果我媽媽像妳一樣就好了。」蔡老師分享,這些在少觀所的孩子,或許很任性,也讓父母和老師傷透腦筋,但更多時候,他們的故事卻會讓人心頭酸酸的,因為,當愛沒有被填滿,他們只能在錯誤的選擇裡尋求認同。 於校園演講時,蔡榭妮也特別提醒學生,別以為「只是站在旁邊看」就沒事,因為這句話是她在少觀所聽過最多次的辯解;她同時也提醒父母,面對網路與同儕的強大影響力,爸媽得努力跟上腳步,聽懂孩子的語言,理解他們的世界。 「愛,是預防孩子誤入歧途的最大力量,」蔡老師這麼說,因為對孩子而言,感受比肚子餓還要強烈,當愛被填滿了,孩子才不會輕易向外尋找溫暖。 本週推薦 孩子空有未來的夢想,卻不知如何實踐嗎 他常說想當醫生或運動員,卻整天只想玩樂嗎? 🐟給孩子一條魚,不如給他一支釣竿🐟 幫孩子實現夢想,不如讓孩子自己學做生涯規劃 󠀠🎁\#給孩子最棒的成長_畢業禮/🎁 《#實現夢想的未來筆記本》 ✅ 曼陀羅計畫表:大谷翔平也用來瞄準目標 ✅ 邏輯展開表:寫下有助目標實現的行動 ✅ PDCA循環圈:行動中隨時改善計畫 隨書贈「曼陀羅 X PDCA 夢想達陣計畫表」電子檔 #誠品選書>> https://go.cwgv.tw/7pergc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0 min
  7. EP096 ft.雨路: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媽媽!放下好媽媽執念、先照顧好自己,才能陪兒女走過叛逆

    24 JUL

    EP096 ft.雨路: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媽媽!放下好媽媽執念、先照顧好自己,才能陪兒女走過叛逆

    教養為何變成壓力?是因為我們在愛裡太怕失去。 本集節目重點: 1、從高控制到學放手,在教養中重新覺察自己 2、運動與寫作成為情緒出口與自我療癒的方式 3、支持孩子探索熱情與人生方向 4、從家庭主婦到三鐵選手,活出自我成就感 5、教養別太用力,重要的是情感連結 6、不論扮演什麼角色,照顧好自己最重要 愛,也會太用力嗎? 雨路聊起過往,坦言自己也曾困在「好媽媽」的框架裡,面對女兒的反抗、兒子的冷漠,一次又一次的親子衝突,讓她開始正視自己教養背後的焦慮與不安。 即使孩子成績亮眼、錄取名校,一切看似完美,卻仍難掩她心裡的疲憊與崩潰。直到有次和女兒起了激烈衝突後,她跑出家門,從運動與寫作中找到情緒出口,也慢慢學會放下控制、重新認識自己。 雨路分享:「10歲以前是教養,10歲以後是陪伴。讓孩子知道有事可以來找你,就是好媽媽。」從過度努力到學習放手,她陪孩子走過叛逆低谷,也一步步學會照顧自己。 本週推薦 👧🧒孩子吵架怎麼辦?先別急著責備 讓我們一起練習好好說、慢慢聽 ❤️ 《我會好好說》暢銷慶功版 贈送【請聽我說發言棒+情緒小卡】 陪孩子從大聲吼到好好說 👂手握發言棒,學會輪流傾聽 💬拿起情緒小卡,幫助表達內心感受 ✨透過故事與互動練習,讓孩子在日常中學會—— ✔️ 認識情緒 ✔️ 尊重他人 ✔️ 解決衝突的溝通技巧 隨書送限量請聽我說發言棒與情緒小卡 ◆誠品:https://go.cwgv.tw/7p2m6k ◆博客來:https://go.cwgv.tw/7p2mvc ◆MOMO:https://go.cwgv.tw/7p2my7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1 min
  8. EP095 ft.臺灣漫畫家 曾建華「孩子和我說以後想當漫畫家!」從興趣到職業 如何引導孩子發展藝術才能

    17 JUL

    EP095 ft.臺灣漫畫家 曾建華「孩子和我說以後想當漫畫家!」從興趣到職業 如何引導孩子發展藝術才能

    在本期節目中,我們邀請到臺灣資深漫畫家——曾建華老師,分享他如何把熱愛化為日常,也如何在教學中,陪孩子一筆一劃地找回創作的快樂。不只是畫圖,更是學會觀察世界、整理思緒、說自己的故事。 本集節目重點: 1、孩子畫不好,看不到成果怎麼辦?家長應該給予孩子創作的自由和空間。 2、漫畫不只是畫圖,也要學習生活觀察和資料蒐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說故事的能力。 3、當漫畫成為志業,怎麼走下去? 4、AI對創作者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創作者最無可取代的能力是什麼? 5、漫畫中其實有許多可以學習的內容,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挑選、共讀。 6、夢想的路上會遇到許多瓶頸,但一定找得到解決方法;給孩子時間,他會走出自己的方向。 即使面對 AI 帶來的衝擊與變化,他仍相信,真正無法被取代的,是創作者的思考力、判斷力與對生活的感受力。與其急著追趕,不如陪孩子一起慢慢累積,畫出屬於他們的節奏與風格。 本週推薦 和孩子暑假旅行,從這裡開始!🌎 知識是最輕的行李,再遠都可以! #未來兒童 #未來少年 一起訂【全場75折】起, 🎁再送《出發吧!環遊世界》系列精裝大開本。 ✈️ go.cwgv.tw/7tauhd 想看更多本期來賓──曾建華老師幽默畫風, 🌈都在每一期《未來少年》科學漫畫唷!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3 min
4.7
out of 5
334 Ratings

About

教育教養,家庭生活,未來Family,總是陪著你。 未來Family Podcast 每週四固定更新,以家庭為核心出發,幫助父母卸下教養過程的迷思與煩憂,隨時隨地陪伴,給更多父母用得上的解決方案! ------ ★ 合作邀約:gkids@cwgv.com.tw ★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助你教好孩子有方法:https://bit.ly/49lpYG9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