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表示,台灣將採取三項行動與亞太各國合作,第一項行動是展現維護區域和平的決心;第二項行動是加強與邦交國的各項合作;第三項行動是藉由「亞太國會議員聯合會」平台,共同對區域繁榮發展做出貢獻。
2、國防部長顧立雄指出,面對敵情日益嚴峻,威脅持續升高,要展現自我防衛能力決心,必須調升國防預算,其中國防預算區分為人員維持費、作業維持費與軍事投資等三大部分,這三項都要維持平衡,不宜偏廢。
3、美國海軍陸戰隊準備在帛琉、澳洲新增預置囤儲點,藉此提升在西太平洋部署彈性與戰備能量,可以在危機發生時快速做出反應,有效應對潛在威脅擴張意圖。
4、日本防衛相中谷元與英國國防大臣希利,8月28日在東京舉行會談,發表聯合聲明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強烈反對任何透過武力或脅迫,片面改變台海現狀企圖。
5、美歐軍方著手研擬方案,為烏克蘭提供明確的戰後安全保障,構想包括由美國提供空中與情監偵的關鍵戰略資源,協助歐洲部隊設置3道地面防線,防範俄國在達成停火協議後,再度侵略烏克蘭。
6、南韓總統李在明8月25日,在華府與美國總統川普會談,深化美韓同盟合作,共同應對北韓威脅。川普希望南韓可以釋出,美軍駐韓基地土地所有權,並支付更多軍事費用。
7、日本政府將在2026年度預算計畫中,編列超過新台幣25.9億元經費,逐步建構「主動式網路防禦體制」,協助政府單位加強抵禦,外來網路攻擊威脅。
8、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葛羅西表示,「聯合國稽查小組」已經重返伊朗,這是自今年以色列與美國襲擊伊朗核設施以來,首度進入伊朗的「核查核小組」,重新檢查伊朗核設施,並清點濃縮鈾庫存。
9、美國國防部研擬在日本成立,新的「多領域指揮部」,整合陸、海、空、太空與網路等作戰能量,強化駐日美軍應對中共等印太威脅能力,成為美國陸軍推動現代化重點之一。
10、太空科技公司 SpaceX的「星艦」重型火箭,8月26日升空執行第10次飛行測試,順利釋放8枚「星鏈」衛星,完成助推器應變與新隔熱材料測試。這次發射成功象徵技術已經成熟,有助拓展「星鏈」衛星部署能量。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探索美國國防戰略新動向
重點提示:美國國防部8月下旬,完成「2025年國防戰略草案」,將於9月間公佈。「國防戰略」是五角大廈最高層級戰略指導,有四大支柱包括:保衛美國本土、防範中共威脅、加強與盟國夥伴責任分擔,以及重振國防工業基礎。這份「國防戰略」明確指出台灣的關鍵角色,主張美國與盟國夥伴要發揮嚇阻能量,使中共不能出兵奪台,或評估代價過高而無法下手。
二、剖析全球五大火藥庫特點
重點提示:美國重要政治新聞網POLITICO,8月下旬發布專題報導,列出全球五大火藥庫包括:印度與巴基斯坦衝突、台海情勢、俄國與波羅的海三國緊張關係、中共與印度邊境衝突、朝鮮半島核武導彈危機等。這五大火藥庫都各有特點,如果爆發全面衝突,都可能引發核武戰爭,相關國家都應謹慎應處,避免衝突造成人類災難。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