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指出,當前國際局勢動盪,地緣政治持續升溫,威權勢力集結擴張,侵蝕國際秩序,讓全球和平面臨嚴峻挑戰,沒有任何國家能獨自應對,更凸顯唯有團結合作,才能化解危機,也唯有深化民主夥伴關係,才能維護長久和平。
2、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台美各項軍事交流,均按照計畫節點進行。美國一直協助台灣進行國防改革,我國也持續與友盟國家交流合作,維持區域和平穩定。
3、在聯合國大會開議期間,美日韓三國外長9月22日,在紐約發表聯合聲明,關切台海周邊頻繁的破壞穩定行為,鼓勵和平解決兩岸議題,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
4、澳洲總理亞伯尼斯9月23日表示,澳洲與美國將於10月20日,在華府進行會談,針對「澳英美安全聯盟」( AUKUS)核潛艦協議,展開進一步協商,強化兩國戰略夥伴關係,反制中共擴張威脅。
5、馬來西亞總理安華9月23日在東帝汶宣布,東帝汶預定今年10月,正式成為東協第11個成員國;同時,美國總統川普確認出席,10月26日至28日在吉隆坡舉行的東協領袖峰會。
6、歐盟網路安全機構9月22日表示,英國、德國、比利時等歐洲機場自動報到系統,近日遭到惡意網路攻擊,導致登機與航班調度大亂。顯示,強化關鍵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資訊安全,不容輕忽。
7、俄國總統普丁9月22日表示,倘若川普政府同意,俄國願意在2026年2月,「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到期後,簽約將時限展延一年,緩解美俄雙方緊張關係。
8、北韓領導人金正恩9月22日表示,他與川普總統曾經於2018至2019年間,分別在新加坡、越南,以及南北韓非軍事區板門店,共會晤三次,只要美國放棄無核化目標,他願意與川普舉行會談,再度強調北韓不會放棄核武立場。
9、中共與俄國合作開發北極圈,9月下旬開通中歐北極航道,讓航程較以往縮短22天,降低對中東蘇伊士運河依賴,但北極航道開通,恐對北極生態造成嚴重破壞新挑戰。
10、中國大陸首款自製大型客機C919,出現供應鏈重大障礙問題。由於飛機關鍵零組件,嚴重依賴美國供應商,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下,讓預期生產與交付目標,受到嚴重影響,削減三分之二產量。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美國轉變對烏俄態度影響評估
重點提示:美國總統川普在聯合國大會,針對俄國、中共、印度、歐盟等提出批評;同時,川普認為俄國是「紙老虎」,讓烏俄戰爭持續這麼久,而且經濟嚴重衰退。川普表示,美國會繼續提供武器給北約,讓烏克蘭在歐盟支持下,收復被俄國佔領的失土。這是美國對烏俄戰爭態度重大轉變,可能造成「雙面刃」結果,值得持續密切關注。
二、國際對以巴「兩國方案」新動向
重點提示:中東加薩走廊人道危機,讓歐洲國家政府面臨民意壓力,要求承認巴勒斯坦國,接受聯合國「兩國方案」決議,也讓英國、加拿大、澳洲、法國、葡萄牙等國,在聯合國大會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目前,聯合國將近有150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只有美國不承認,但美國擁有一票否決權。日本首相石破茂也批評以色列忽視「兩國方案」。顯示,國際社會對中東地區以巴衝突,以及「兩國方案」解決模式都出現新動向。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