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利用我贏球,而我會利用你上哈佛」。―《校園風雲》(School Ties,1992)
博愛座改為「優先席」後,日前北捷仍發生白髮老婦揮包攻擊座上年輕人,被直接一腳踹到對面座位。有人爆料她「本來是中研院研究員,因為升等沒過,就變成這樣了」。當為老不尊遇上寸土不讓,這樁以暴制暴連同其他咆哮老的影片,值得在捷運及公車車廂反覆播放,以儆效尤。
我們這個社會的教育出現什麼問題,大約可以從老人和年輕世代一起沒了修養見出。報紙上〈解教師荒,教長鬆口調漲鐘點費〉、〈大學教師評鑑走調,募款換分數〉、〈當學生變VIP,教育客服化悲劇〉、〈解校園濫訴,尊重教師專業〉是表面的校園亂象,更可怕的是教育的根都爛掉了,現在學生的價值觀從以下驚世語錄可略知一二(建議中小學教師廣為流傳,理解這些他們管不動的新世代百分之百上了大學後的樣子):
1「我查過你上學期一班有5個超過90,若不能保證這學期也一樣,我就退選」
2「當班代有加分嗎?」,「我覺得不夠高耶」
3「這不在我的工作範圍」,「助理不是拿來監考的」
4「老師你不要記性那麼好嘛」
5「可以付差價吃麥當勞嗎」
當然不像樣的老師也有,違法亂紀或評鑑時凹(或逼迫)學生打滿分者,和學生公然利益交換者(你把我打高分我幫你寫推薦信)。我至今佩服一個中流柢柱的水利系導師,面對全校優良導師競選,導生評分佔30%,他死也不肯全班帶去電腦教室,堅持「這種事我做不出來」,少了30%,遙遙領先變成遙遙落後,唯一贏得的是我的尊敬(全逢甲我只佩服這一人)。
我們的教育再這樣功利下去,名為保護學生權益實則喪失「有所不為」的原則,恐怖的程度,如同1992年布蘭登費雪、班艾佛列克、克里斯歐唐納、麥特戴蒙主演電影的《校園風雲》(School Ties)。當有人作弊無人承認時,歷史老師為了誠信原則要把全班當掉,這些聖馬修高中預計要上哈佛普林斯頓的資優生群起嘩然,到最後大衛(Brendan Fraser飾)和富二代查理(Matt Damon飾)互咬,全班用投票決定誰作弊,勢單力孤且被全班歧視的猶太人學生大衛被迫擔罪。最後在班長指證查理下還了大衛清白,但當校長將查理退學並對大衛說「好了這事就這樣過去,請別離開學校」,大衛說「這事不會過去的。你知道嗎?你利用我贏球,而我會利用你上哈佛」。
大人搞什麼鬼,孩子都看在眼裡。上樑不正下樑歪,大人想方設法粉飾業績,卻責怪孩子膨風學習歷程檔案?從小教他們勇於捍衛權益,卻慨歎捷運不讓位? 電影結尾大衛置身於大雪飄零的操場,畫面由近拉到遠,他的身影漸漸縮小,象徵個人難以撼動體制。查理最後一瞥恨恨地說「你知道嗎,我依然會進哈佛。十年後沒有人會記得這件事情,但你仍然是個天殺的猶太人。」大衛悠悠回道:「而你仍然是個混蛋」。
中秋節將至,聽1890法國印象派作曲家德布西(Debussy,1862-1918)的《月光》(《暮光之城》插曲),與1801年德國樂聖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月光奏鳴曲》(《C♯小調第14號鋼琴奏鳴曲》)。都說貝多芬此曲是愛慕十五歲少女茱麗葉塔不得,但那飄搖心慌,緩慢逼近的恐懼感,明明是面臨失聰時音樂家內心的暗潮洶湧,正如在這教育環境下擔任教師的我的心情。
歡迎關注我的節目,在Apple podcast、Spotify、Sound On和YT都可收聽喔!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twice weekly
- Published1 October 2025 at 07:41 UTC
- Length1h 17m
- Season1
- Episode204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