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幸福科技島

楊心怡、侯信恩(Simon)

在生命的十字路口,拐個彎,在轉角——你將遇見誰? 這裡是「轉角幸福科技島」,一座用聲音築起的島嶼,漂浮在科技、人文與生活之間。 我們邀請每一位旅人——無論是科技創新者、社區實踐者、書寫溫度的創作者,或是在日常中悄悄發光的你我——一起登島分享。 在這裡,專訪與主題交織,不只談未來,也聊幸福;不只談知識,也聽見故事。 歡迎登上「轉角幸福科技島」, 在每一段聲音航行中, 遇見那些驚鴻一瞥,卻在心中留下長長餘溫的他們。 漢聲廣播電台-經典回放區#轉角遇見你 https://audio.voh.com.tw/TW/Playback/ugC_Playback.aspx?PID=162 漢聲廣播電台-經典回放區#幸福小書籤 https://audio.voh.com.tw/TW/Playback/ugC_Playback.aspx?PID=288 漢聲廣播電台-經典回放區#幸福小書籤 https://audio.voh.com.tw/TW/Playback/ugC_Playback.aspx?PID=323 Youtube平台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轉角幸福科技島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voh.corner 2025年節目鋼琴配樂:#林頌堯、#李昌勳、#朱禹豪 節目企劃:#楊心怡 合作邀約:en0816@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EP952 -  幸福小書籤 - 《河鰻》:朱駿騰與社子島這塊時間膠囊之地 ft.朱駿騰

    4 DAYS AGO

    EP952 - 幸福小書籤 - 《河鰻》:朱駿騰與社子島這塊時間膠囊之地 ft.朱駿騰

    日安,2025 《河鰻》:朱駿騰與社子島這塊時間膠囊之地 如果你有機會從關渡往市區開車,繞進社子那一帶,應該會有那種「欸,我真的是在台北嗎?」的錯亂感。 前一秒還是高架橋、車潮、招牌,下一秒,畫面突然變成工廠、廟宇、小農田,堤防外是一條看起來有點懶洋洋的河,風一吹過來,空氣裡有泥土、潮水和一點說不上來的舊味道。 電影《河鰻》的導演 朱駿騰,就是這樣被社子島「抓住」的。 ✏️被禁建半世紀的島:時間停住,但人生沒停 社子島的故事,很多人其實都只聽過關鍵字:「禁建」、「拆不拆」、「台北的邊陲」。 1963 年「葛樂禮颱風」重創台北之後,政府為了防洪,在這個由淡水河與基隆河交會形成的沙洲上劃下一條線:暫停開發。這個「暫停」,就一路暫停到現在超過半世紀。 房子不能正常翻修,土地不能像市區那樣被好好規劃,整個島像是被塞在一個夾縫裡。它在台北市裡,但又不像台北市的一部分。 朱駿騰在 2021 年乾脆搬進社子島住了一段時間,邊住邊田調、寫劇本、拍影像。對他來說,那是個「結界」。堤防把水擋在外面,也把島上的人和他自己一起關在裡面。 島上的居民,從小就習慣一種奇妙的狀態:「這房子是我的,可是好像隨時可能不是我的。」、「這裡是家,但也可能哪一天會被一紙公文改寫。」 那種「活著,但未來寫不下去」的感覺,其實你我都懂,只是我們也許沒有住在堤防裡。 ✏️兩條在淡水河裡相遇的鰻魚 《河鰻》的故事很單純: 一個在焚化爐上班的年輕男子,一個在河裡仰漂的神祕女子,兩個在淡水河邊相遇,在社子島這個「時間停住」的地方,暫時抱在一起取暖。 男主角由 #潘綱大 飾演,他在電影裡的工作是焚化爐操作員。一個看起來穩定、其實完全可以被取代的崗位;女主角則是第一次演電影的歌手 #柯泯薰,一出場就整個人躺在水面上漂,像一個既想逃走、又不知道要逃去哪裡的靈魂。 如果你硬要幫他們貼標籤,可以說一個是「撐著」、一個是「躺平」;但他們共同面對的問題,其實一模一樣: 我到底被誰需要? 我的人生,還要往哪裡游? 朱駿騰常說,他不覺得這是一個「浪漫愛情故事」,比較像兩個人互相舔傷口。他們在同一段河流上撞在一起,靠在一起,然後各自還是要面對現實。 ✏️為什麼是鰻魚? 片名《河鰻》,不是詩意取名,是有很具體的一幕起點。 在社子島田調的某天,朱駿騰跟當地朋友出海捕魚,漁網拉起來時,一條鰻魚在水與網籠之間穿梭,那個畫面讓他整個人愣住。那種又滑不溜丟、又固執地往前鑽的生命感。 後來他去查資料,才發現鰻魚的生態其實非常浪漫。牠們在遠洋深海出生,一路游到河口、河川,躲在泥沙與河道裡生活好多年;等到了要產卵、死亡的時候,又再一次回到深海,把生命的循環走完。 聽起來有點像我們: 被丟到一個地方、在那裡長大、上班、戀愛、迷惘,然後有一天又被某種看不見的力量推著,往下一個階段前進。 在《河鰻》裡,男女主角就是兩條在淡水河裡相遇的鰻魚。他們在這裡暫時停棲,卻知道自己不可能永遠停留。 ✏️導演自己的回游:從電影,到當代藝術,再游回電影 朱駿騰不是一開始就「一路順風」的導演。他大學念的是世新廣電系電影組,畢業短片《睡美人》曾經上過報紙頭版,也跑遍國際影展,看起來是一條很漂亮的起跑線,但現實沒有照著劇本走。 在電影圈踢了幾次鐵板之後,他選擇離開,跑去英國念當代藝術,回台灣後換了一個身分,在美術館裡以「視覺藝術家」的姿態創作了十幾年。 直到這幾年,《河鰻》讓他「游回」電影長片這個世界。你如果把他的人生拉長來看,其實跟鰻魚的回游有一點神似: 他不是直線前進,而是繞了一個大彎,又回到最初想做的事上。 所以當他說,「《河鰻》某種程度是我人生的一道題目。」你會感覺那不是客套話,而是他在用這部片整理自己。整理離開、整理不甘心、整理那些沒被實現的夢,還有整理一個人被卡在中陰之地時的那種無力。 ✏️《#野鬼》:電影之外的平行宇宙 如果說《河鰻》是長片版的故事,那現在在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大樓 12 樓上展出的《野鬼——朱駿騰影像計畫》,就是這個故事的平行宇宙。 展覽地點在 #洪建全基金會,2025 年 10 月 1 日到 11 月 30 日,每週二到週日開放,免費入場。 《野鬼》把這幾年在社子島累積的影像、攝影、裝置、文件全部攤開來:有三頻道錄像,也有記錄田調過程的畫面,還有那些不一定適合放進電影裡、但對創作者來說很重要的小碎片。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 一個人把自己丟進邊陲的島上,待了一年多,拍、寫、看、聽、跟居民聊天,最後把所有「看見」過的東西做成一座裝滿影像的箱子,邀請你打開來看。 有趣的是,展覽裡也請出了社子島上的主神:那尊傳說中曾經是漂流木的土地公。神明、河水、人、鰻魚,統統被擺在同一個空間裡,你會突然意識到,在這個城市裡,有一整群人長期活在「還沒決定、還在等」的狀態裡,而我們習慣把他們視為背景。 ✏️從社子島到台南 全美戲院 :被暫停的地方,互相照面 《河鰻》的故事並沒有停在台北。2025 年 11 月 29 日,一個叫做「全美戲院一夜限定復活祭《河鰻》特別放映」的活動,讓已經暫時熄燈的台南 #全美戲院 再度亮起燈光,邀請觀眾進場看這部來自社子島的電影。 這天晚上還有一個重要的主角: 傳奇手繪電影海報藝術家 #顏振發 老師,為《河鰻》畫了一張特別版海報,和套票一起限量釋出。 一邊是被禁建半世紀的河口沙洲;一邊是因為產業結構改變而暫時熄燈的老戲院。 《河鰻》把這兩個「被暫停的地方」串在同一個夜晚。某種程度上,這不是只有電影在復活,而是那些被放在城市邊緣、被時代往後推的空間,短暫地再次被照亮。 你可以說,這是一種小小的公共倡議: 它沒有拿著標語上街,但用一部片、一個展覽、一間老戲院,安靜地問我們: 城市在長大的時候,那些被遺留在邊界的人和地方,你還看得見嗎? 看《河鰻》的時候,有些觀眾會覺得有點「藝術」,因為電影沒有急著解釋一切,也沒有替你收尾。 但也許這正是它貼近現實的地方,現實從來就不是依照「起承轉合」發生的,我們多數時候只是被卡在「承」跟「轉」之間,很久很久。 朱駿騰用社子島、用兩條鰻魚、用一堆水聲、雨聲、堤防、垃圾車、焚化爐,提醒我們:就算你現在覺得自己被困住、被邊緣、被當成可有可無的角色, 那也不代表你不能再往前游一點點。 也許不會立刻變光明,不會立刻有答案,但「沒有結果」本身,有時候也是一個結果。 至少,你還在游。 → 節目完整訪談請收聽 Podcast 《轉角幸福科技島》 #影片收看 →歡迎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 《轉角幸福科技島》 #朱駿騰 #導演 #侯信恩 Simon #主持人 #楊心怡 #製作人 #文章撰寫 #轉角遇見你 #幸福小書籤 #不只是科技 #怡然心語 #轉角幸福科技島 #被擱置的地方不一定沒有力量只是還沒有人願意停下來聽它說話 #人生像鰻魚不是直線前進而是在每一次迴游裡慢慢記得自己要往哪裡去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4 min
  2. 20 NOV

    EP949 - 當風說出真相:許雅婷導演的二十年凝視 ft.許雅婷

    日安,2025 《#大風之島 》 《大風之島》的訪談讓我重新看見「紀錄片的力量」,不是在於鏡頭是否華麗,而是導演是否願意真誠地靠近一段現實。 許雅婷導演談起二十年的陪伴,語氣裡有痛、有無奈,也有一種被阿公阿嬤重新點亮的勇氣。 她說自己「哭著去、笑著回」,那種被現場生命力療癒的感覺,非常動人。 最打動我的,是她如何把國家制度、社會歧視、個人記憶與群體命運,揉成一條清楚又沉重的敘事線。 她既貼近人物,又保持足夠距離,才能讓觀眾不只是「看事件」,而是「看見人」。 尤其當她談起麻風病被千年污名化、卻在她的鏡頭裡以光亮姿態站上舞台,那一刻,我理解她所說的「人性的韌性」。 這部作品不是補課,不是歷史回顧,而是一道提醒:在我們忙著向前走時,有些人仍在原地為尊嚴奮戰。 看完訪談,我對「記得」這件事,多了一份責任感,也更期待在戲院裡走進《大風之島》的風裡。 「#樂生療養院」這個名字在新聞裡總是短暫閃過,像一張泛黃的底片,留下模糊又刺眼的光。 那段時間,「樂生療養院」這五個字,像是另一個世界的故事。直到今天我看完《大風之島》,那股從山上吹下來的風,才真正撩動了我心裡的某個角落。 片中的院民,笑、哭、唱歌、沈默,那些細微的表情彷彿都在說:「我們不是歷史的背景,而是生命的證明。」 何謂對錯,終將在歷史上被書寫出各自的版本;但那些在院內彼此相扶的歲月,卻是真實無誤的溫度。 麻瘋病留下的傷痕,奪不走他們的意志;被社會遺忘的角落,依然有風在流動。 電影中的院民說:「這樣的一生,白活了」。 我想,他們活得比誰都清白,因為堅持、相守,都是無聲的尊嚴。 《大風之島》耗時二十年拍攝,從2005年樂生面臨捷運機廠開發、被迫遷的那刻起,鏡頭就未曾離開。當政治的風暴呼嘯而過,院民們用脆弱的身軀撐起了生活的日常,那些細小的羈絆,是他們對土地最深的愛。 如今,樂生的山坡只剩一道通往無處的斷橋,但他們的故事,卻像風一樣,仍在山谷間低吟。 有些地方,不只是地圖上的孤島,而是人心裡的座標。 12月5日,隨著電影的引領,你可以走上那條山路,看被風記錄過的歷史軌跡。 預計將在12/5上映 ✦ 2025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最佳剪輯、百萬首獎 ✦ 2025桃園電影節 ✦ 2025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轉角遇見你 #幸福小書籤 #不只是科技 #怡然心語 #希望影視行銷 希望影視行銷|Hope Content Marketin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5 min
  3. EP948 - 看不見的光,卻照亮世界:『#life爵士樂團 』的無限視界  ft.吳柏毅 黃裕翔 游文君

    19 NOV

    EP948 - 看不見的光,卻照亮世界:『#life爵士樂團 』的無限視界 ft.吳柏毅 黃裕翔 游文君

    日安,2025 「看不見的光,卻照亮世界:『#life爵士樂團 』的無限視界」 一開始,他們只是走上舞台。但音樂一響,人們沉默了。 在錄音室的鋼琴前,黃裕翔輕輕按下第一個音符,空氣像被拉開一條縫。吳柏毅站在一旁,抱著薩克斯風,目光空白卻安定,彷彿正「聽見」世界的顏色。游文君笑著介紹:「他們看不清世界,但他們卻讓世界看見了希望。」 這不是一支普通的樂團,這是由視障樂手、眼科醫師與保險專業者組成的「Life爵士樂團」。他們演奏爵士,但更演奏生命。 「如果只剩0.03的視力,你會選擇放棄還是堅持?」 這是Life樂團團長、薩克斯風手吳柏毅最常問孩子的一句話。 他出生就罹患先天性青光眼與白內障,只剩左眼微弱光覺。國小國中在普通學校,無人理解他的困難。寫不完作業,容易被同學排斥。 直到高中,他轉進台北啟明學校。第一次摸到薩克斯風的金屬弧線,他笑著說:「我以為那是一隻硬梆梆的蝦子。」誰也沒想到,這一支「蝦子」,會成為他人生最堅定的方向。 他從不看譜,只能靠耳朵記音。大學時考進音樂系,卻被老師直接說:「你吹得不好聽,基本功全部錯了。」 他沒有放棄。休學一年,把自己關在家,每天練6到8小時。反覆吹一個音,練呼吸、嘴型、舌頭,直到手指流血、嘴唇破皮。 一年後回學校,他在畢業考拿下全班最高分。那天老師對他說:「你做到了。」 「Life爵士樂團」沒有譜架,沒有樂譜。他們稱自己是「不靠譜的樂團」,因為字面上真的看不到譜。 他們怎麼練? 聽彼此的呼吸與呼吸間的停頓。 鼓手不看樂譜,靠手感和節奏記憶。 鋼琴手黃裕翔靠「聽一次,背一次」來記下整首曲子。 爵士即興時,游文君讓觀眾出題:「一個顏色、一個形容詞、一個名詞。」 有一次,觀眾說:「白色、歡樂、舞台。」 他們就在台上現場演奏出 《白色・歡樂・舞臺》。 那首曲子,後來成為他們的原創作品。 他們沒有等待被幫助,而是把手心翻過來。視障者,多數人習慣想像他們「需要幫忙」。但Life爵士樂團做了一件反過來的事:幫助別人。 他們開始辦音樂會募款,捐給關愛之家、偏鄉學校、馬偕專校校舍重建計畫。一次演出後,有人問:「你們自己不富裕,為什麼還要捐出去?」 吳柏毅只笑了笑:「因為我們曾經站在黑暗裡,知道光出現的感覺。」 於是,他們成立了「 #台灣生命之光藝文協會 」。 游文君,一個原本只想「幫忙載樂器」的保險專業人士,變成了協會執行長。 她說:「我們沒有忘記那種被貼標籤的感覺。既然沒有人幫我們撕掉,那我們就用音樂,自己撕下來。」 那天,學校只有25個學生,但樂團帶去15個人與一整套燈光音響。這個偏鄉小學,舞台是藍色塑膠墊,孩子們坐在小板凳上,睜大眼睛。 游文君站在台上,說了一句話:「等一下你們看到的叔叔們,不一定看得見你們,但他們會用音樂告訴你,夢想可以長大。」 曲子一響,小朋友眼睛紅了。老師也默默擦淚。 後來有孩子走上前問吳柏毅:「伯伯,如果我也看不見,還能彈鋼琴嗎?」 柏毅摸摸他的頭說:「只要你願意彈,就有人願意聽。那就夠了。」 當時光音樂盒的最後一首《獨上西樓》落下,柏毅拿起麥克風,對在場的觀眾輕輕說: 「如果今天你要帶一樣東西回家,請不要只是節奏或旋律。我希望你帶走三件事:愛、感恩、還有相信生命可以重新開始。如果可以,也把『Life爵士樂團』帶回你的心裡。」 全場沒有掌聲,只有短暫的靜默,然後如海浪般湧起的拍手聲。 這支樂團,並沒有看見世界。但世界,正在看見他們。他們的故事被寫進國中藝術課本,和台北爵士大樂團並列。他們受邀總統府國宴演出。但他們說,最感動的不是掌聲,也不是舞台。 而是每一次演出後,有人走向他們說: 「你們讓我知道,我還可以重新開始。」 如果你願意,用一場音樂會的時間,看見生命的另一種顏色。 也許你會發現,眼睛看不見的地方,音樂看得見;而心,看得最清楚。 11/9《綻放愛的光芒募款音樂會》 11/25 《綻放愛的光芒感恩音樂會》 → 節目完整訪談請收聽 Podcast 《轉角幸福科技島》 #影片收看 →歡迎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 《轉角幸福科技島》 #吳柏毅 #life爵士樂團 團長 #社團法人台灣生命之光藝文協會 理事長 #黃裕翔 #鋼琴手 #電影逆光飛翔主角 #游文君 #社團法人台灣生命之光藝文協會 執行長 #侯信恩 Simon #主持人 #楊心怡 #製作人 #文章撰寫 #轉角遇見你 #幸福小書籤 #不只是科技 #轉角幸福科技島 Life爵士樂團 社團法人台灣生命之光藝文協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0 min
  4. EP947 - 轉角遇見你 - 神經Talk Talk:偏頭痛的困擾 ft.黃宇農

    18 NOV

    EP947 - 轉角遇見你 - 神經Talk Talk:偏頭痛的困擾 ft.黃宇農

    日安,2025 「從睡眠到頭痛,身體與壓力的對話」 在這個人人都喊「我好累」的時代,你有多久沒真正睡好覺? 或者,你是不是也常常頭痛到懷疑人生? 這兩集《神經Talk Talk 》請來神經內科黃醫師,幫我們拆解那些被忽略的「小毛病」。 原來,睡不著、睡不好、頭痛、偏頭痛,通通和神經的訊號有關。 第一集 「睡不好」不只是累而已 黃醫師說,睡眠不是關掉,而是「修復」。 當我們長期睡不到 6 小時,大腦就像堆滿垃圾的系統,代謝廢物無法排出,結果是: 免疫力下降、記憶力變差、甚至增加失智與中風風險。 節目裡,他詳細講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真相: 打呼不是睡得香,而是正在缺氧。 從舌頭後倒、體重、姿勢到3C藍光,每個生活習慣都可能是讓你越睡越累的開關。 他提醒: 「如果連續兩週都睡不好,別硬撐,這不是熬夜,是在傷身。」 第二集 「頭痛」其實是神經的求救訊號 當壓力、姿勢、情緒、資訊都太多時,神經會變得「過度敏感」,這時的你,可能連風吹都會痛。 黃醫師區分了兩種常見頭痛: 1. 張力型頭痛:肌肉緊繃、咬牙、聳肩,最常見也最被忽視。 2. 偏頭痛:中重度疼痛、畏光、噁心,是神經風暴的極致。 他的建議: 放鬆下顎、肩頸,熱敷拉筋 睡好覺、規律運動 壓力來時記得「覺察」,讓身體知道該放鬆 而對那些反覆發作、影響生活的患者,他提醒: 「吃藥不是壞事。早點滅火,比燒成大火更安全。」 節目最後一個冷知識令人印象深刻,原來肉毒桿菌除了能讓人變美,也能治偏頭痛! 原本只是整形醫師的意外發現,如今已成為臨床治療之一。 「面子裡子都顧到了」,可說是現代醫學的幽默註腳。 這兩集告訴我們,在高壓時代裡千萬別把疲憊當成日常。 原來身體早就在對我們說話,只是我們太吵,聽不見。 也許從今晚開始, 放下手機、關掉燈、放鬆肩膀, 讓神經真正「休息」一下。 《神經Talk Talk 》EP 3: 睡不好,是身體在求救 《神經Talk Talk 》EP 4: 偏頭痛,是壓力在說話 → 節目完整訪談請收聽 Podcast 《神經 Talk Talk》《轉角幸福科技島》 →歡迎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轉角幸福科技島》 #黃宇農 醫師 #神經內科 #立達神經醫學復健中心 #Amily Yu Amily #專業經理人 #主持人 #侯信恩 Simon #主持人 #楊心怡 #製作人 #文章撰寫 #轉角遇見你 #幸福小書籤 #不只是科技 #怡然心語 #神經TalkTalk #轉角幸福科技島 #睡眠呼吸中止症 #偏頭痛 #壓力管理 #神經科 #睡得好才是真的治癒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7 min
4.8
out of 5
20 Ratings

About

在生命的十字路口,拐個彎,在轉角——你將遇見誰? 這裡是「轉角幸福科技島」,一座用聲音築起的島嶼,漂浮在科技、人文與生活之間。 我們邀請每一位旅人——無論是科技創新者、社區實踐者、書寫溫度的創作者,或是在日常中悄悄發光的你我——一起登島分享。 在這裡,專訪與主題交織,不只談未來,也聊幸福;不只談知識,也聽見故事。 歡迎登上「轉角幸福科技島」, 在每一段聲音航行中, 遇見那些驚鴻一瞥,卻在心中留下長長餘溫的他們。 漢聲廣播電台-經典回放區#轉角遇見你 https://audio.voh.com.tw/TW/Playback/ugC_Playback.aspx?PID=162 漢聲廣播電台-經典回放區#幸福小書籤 https://audio.voh.com.tw/TW/Playback/ugC_Playback.aspx?PID=288 漢聲廣播電台-經典回放區#幸福小書籤 https://audio.voh.com.tw/TW/Playback/ugC_Playback.aspx?PID=323 Youtube平台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轉角幸福科技島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voh.corner 2025年節目鋼琴配樂:#林頌堯、#李昌勳、#朱禹豪 節目企劃:#楊心怡 合作邀約:en0816@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