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幸福科技島

EP949 - 當風說出真相:許雅婷導演的二十年凝視 ft.許雅婷


日安,2025
《#大風之島 》
《大風之島》的訪談讓我重新看見「紀錄片的力量」,不是在於鏡頭是否華麗,而是導演是否願意真誠地靠近一段現實。

許雅婷導演談起二十年的陪伴,語氣裡有痛、有無奈,也有一種被阿公阿嬤重新點亮的勇氣。
她說自己「哭著去、笑著回」,那種被現場生命力療癒的感覺,非常動人。
最打動我的,是她如何把國家制度、社會歧視、個人記憶與群體命運,揉成一條清楚又沉重的敘事線。
她既貼近人物,又保持足夠距離,才能讓觀眾不只是「看事件」,而是「看見人」。
尤其當她談起麻風病被千年污名化、卻在她的鏡頭裡以光亮姿態站上舞台,那一刻,我理解她所說的「人性的韌性」。

這部作品不是補課,不是歷史回顧,而是一道提醒:在我們忙著向前走時,有些人仍在原地為尊嚴奮戰。
看完訪談,我對「記得」這件事,多了一份責任感,也更期待在戲院裡走進《大風之島》的風裡。

「#樂生療養院」這個名字在新聞裡總是短暫閃過,像一張泛黃的底片,留下模糊又刺眼的光。
那段時間,「樂生療養院」這五個字,像是另一個世界的故事。直到今天我看完《大風之島》,那股從山上吹下來的風,才真正撩動了我心裡的某個角落。
片中的院民,笑、哭、唱歌、沈默,那些細微的表情彷彿都在說:「我們不是歷史的背景,而是生命的證明。」
何謂對錯,終將在歷史上被書寫出各自的版本;但那些在院內彼此相扶的歲月,卻是真實無誤的溫度。
麻瘋病留下的傷痕,奪不走他們的意志;被社會遺忘的角落,依然有風在流動。
電影中的院民說:「這樣的一生,白活了」。
我想,他們活得比誰都清白,因為堅持、相守,都是無聲的尊嚴。

《大風之島》耗時二十年拍攝,從2005年樂生面臨捷運機廠開發、被迫遷的那刻起,鏡頭就未曾離開。當政治的風暴呼嘯而過,院民們用脆弱的身軀撐起了生活的日常,那些細小的羈絆,是他們對土地最深的愛。
如今,樂生的山坡只剩一道通往無處的斷橋,但他們的故事,卻像風一樣,仍在山谷間低吟。
有些地方,不只是地圖上的孤島,而是人心裡的座標。
12月5日,隨著電影的引領,你可以走上那條山路,看被風記錄過的歷史軌跡。

預計將在12/5上映
✦ 2025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最佳剪輯、百萬首獎
✦ 2025桃園電影節
✦ 2025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轉角遇見你
#幸福小書籤
#不只是科技
#怡然心語
#希望影視行銷
希望影視行銷|Hope Content Marketin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