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 心理咨询师读绘本专栏

No.4:妈妈,你能够送给我最好的礼物,就是尽可能过好自己的人生!

“妈妈,你能够送给我最好的礼物,就是尽可能过好自己的人生。”

在日本作者斋藤环(著名临床心理医生、文化评论家)的新书《母女关系的精神分析》中,他认为父权制允许儿子通过对抗父亲来确立主体性,却要求女儿以继承母职完成社会化。这种性别化的成长路径,使母女冲突成为制度性矛盾的个体化体现。母女之间的纠葛,往往源于“身为母亲该怎么做”和“身为女儿该怎么做”之间的张力与矛盾。

经过前几期的吾爱漫谈,我们细致的讨论和分析了《是女儿是妈妈2》中四对母女的关系模式,在节目组设计的不同游戏和活动中,妈妈和女儿们展现出完全不同的亲密关系状态。在精神分析语境中,一个人早期和母亲的关系将成为他/她未来亲密关系甚至人际关系的模版,深远的影响着一个人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在本期播客中,我们从节目组安排的交换母女谈起,讨论了李嘉格与妈妈霞姐之间让众多观众看了难以忍受的窒息关系。霞姐身上似乎有嘉格无法唤醒的“爱”,那份爱是真正看见他人的爱,是爱你所是的爱,是可以听见孩子内心最真挚声音的爱。或许霞姐有自己的局限,而嘉格有她需要和解的枷锁。

在黄圣依和妈妈邓奶奶身上,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关系的可能性。邓奶奶超强的理智化思维、崇尚科学知识、对事物永远充满好奇的求知欲和高要求,曾经也给年幼时期的黄圣依造成过伤害。但邓奶奶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己,努力活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事风格,潜移默化的也培养了黄圣依优秀、全面的素质。邓奶奶没有将自己所缺失的放在孩子身上去弥补,而是坚定的选择将自己的人生先过的精彩,现在看来,或许也是让孩子得以充分独立,能够相信自己的力量勇敢闯荡的底气。

还有程潇、陈梦和她们各自妈妈的故事,也在播客中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碰撞。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母女关系的模式,以及精神分析视角下母女关系形成的过程、自我探索的方法等,欢迎继续收听和关注我们这个系列的播客节目。心理咨询师的视角或许会为你带上一副与众不同的透视镜,我们一起看节目,也换个角度看自己!

音频导航:

02:05:母女关系: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

04:08:李佳格与妈妈之间的复杂关系或许也是自恋之爱如何能发展为客体之爱的生动示例

12:24:爱的定义与爱的方式:探索嘉格妈妈行为背后的意义

16:26:爱的误会与付出:母女关系中的困境与挣扎

20:40:父母的爱与社会观念:你想象不到,孩子背负的罪疚感有多重

28:58:邓奶奶对程潇的好奇心,也让我看到不同年代女性的婚恋观和价值观

33:06:冠军家庭的“秘诀”:陈梦的成功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关联

41:23:健康家庭中的和谐关系意味着不论是爸爸、妈妈还是孩子都能够在自己应该在的位置上舒适的生活,而不需要被迫为任何人补位或者成为替代品

45:30:父母人格层面的不成熟,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怎样的伤害?

共读伙伴:

艾依   小王子   她她tata   均为心理咨询师

如有心理咨询方面的疑问和需要,请联系小编咨询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