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分鐘

S2EP09 - 【本月大村民】「回家的聲音聽起來像什麼」Ft. 蘇美‪玉‬ 臺文基地台

    • 藝術

左手創作影像作品,右手創作繪本,多才多藝的創作者蘇美玉,在歲末帶著全新的繪本創作故事來到臺文基駐村,透過十分詩意的命名──「住在月亮裡的魚」──這部作品處理的是世代、家鄉,以及母子之間的對話。
其實美玉過往的幾部作品,包含在短片《回家作業》(2013)裡描繪關於知識、願望和親子之間的溫馨故事、紀錄片《魚路》(2020)則談到返鄉、養殖業與家庭的議題、繪本《起風的日子》則涉及了雲林口湖鄉成龍村的歷史記憶與經驗。透過不同媒介形式、從不同的方向出發,美玉與讀者一起探索了「回家經驗」。不過,從影視作品到繪本創作,美玉如何看待不同的創作經驗呢?而這段創作歷程又是如何回應美玉所關注的議題?
什麼樣的機緣,讓美玉開始跟著田桑卿老師學臺灣漢文?獨立創作繪本時,又遇到了什麼困難呢?而繪本創作計畫「住在月亮裡的魚」,一方面介紹了臺灣早年戰爭時期的常民生活與文化外,繪本左翻與右翻時,也開展出不同的故事軸線,不僅只是增添閱讀趣味,也在長輩的生命形象、家族成員與命名等議題中加深了閱讀層次,讓不同年齡、不同生命經驗的讀者,都能在繪本產生連結與迴響。
從《彙音寶鑑》、防空洞到都市空間的反思,美玉都在想些什麼?「住在月亮裡的魚」的發想緣起,與創作過程中的奇妙經驗,一起來聽聽這一集的【本月大村民】,和美玉一起聊聊這些與「家」有關的經驗吧!

左手創作影像作品,右手創作繪本,多才多藝的創作者蘇美玉,在歲末帶著全新的繪本創作故事來到臺文基駐村,透過十分詩意的命名──「住在月亮裡的魚」──這部作品處理的是世代、家鄉,以及母子之間的對話。
其實美玉過往的幾部作品,包含在短片《回家作業》(2013)裡描繪關於知識、願望和親子之間的溫馨故事、紀錄片《魚路》(2020)則談到返鄉、養殖業與家庭的議題、繪本《起風的日子》則涉及了雲林口湖鄉成龍村的歷史記憶與經驗。透過不同媒介形式、從不同的方向出發,美玉與讀者一起探索了「回家經驗」。不過,從影視作品到繪本創作,美玉如何看待不同的創作經驗呢?而這段創作歷程又是如何回應美玉所關注的議題?
什麼樣的機緣,讓美玉開始跟著田桑卿老師學臺灣漢文?獨立創作繪本時,又遇到了什麼困難呢?而繪本創作計畫「住在月亮裡的魚」,一方面介紹了臺灣早年戰爭時期的常民生活與文化外,繪本左翻與右翻時,也開展出不同的故事軸線,不僅只是增添閱讀趣味,也在長輩的生命形象、家族成員與命名等議題中加深了閱讀層次,讓不同年齡、不同生命經驗的讀者,都能在繪本產生連結與迴響。
從《彙音寶鑑》、防空洞到都市空間的反思,美玉都在想些什麼?「住在月亮裡的魚」的發想緣起,與創作過程中的奇妙經驗,一起來聽聽這一集的【本月大村民】,和美玉一起聊聊這些與「家」有關的經驗吧!

38 分鐘

熱門藝術 Podcast

下一本讀什麼?
閱讀前哨站 瓦基
哇賽讀心書
哇賽心理學
馬克說書
歐馬克
Hazel的紅樓夢話
Hazel
迷誠品
誠品 eslite
郝聲音
Caesar 郝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