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面之詞

聽你說

從一變成移,代表不只是單方面的說詞,而是話語權的轉移,讓移民工和新二代的聲音可以被聽見,更成為對著麥克風說故事的人。 / 透過故事、文化、服務、議題四個主題,以新二代成長故事為主軸,串聯貼近生活的飲食文化、相關的組織、服務及社會時事、政策等內容,保證讓對新二代、移民工有興趣的你,能快速掌握相關議題的脈絡!也期待能讓新二代在這裡找尋自己的共鳴。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S6-EP1|移民工的心理小天地:心理師愉凱的異鄉療心故事】

    24 OCT

    【S6-EP1|移民工的心理小天地:心理師愉凱的異鄉療心故事】

    🎉 #移面之詞 第六季節目全新上線中! 💬本季邀請到四位主持人一同陪伴聽眾們,一起傾聽新住民與移工朋友的真實故事, 看見多元文化在台灣交織出的美麗樣貌。 🎧【EP1|移民工的心理小天地:心理師愉凱的異鄉療心故事】 愉凱是一位在台灣生活了十幾年的印尼華僑。大學時期,她獨自來到嘉義,進入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就讀。 來台生活後她便發現,她沒有辦法善用不同詞彙做溝通與表達,導致過於直接,常常引發誤會。這份語言的隔閡,讓她在大學時期與朋友漸行漸遠,直到進入研究所,在諮商專業的學習脈絡之下,她才恍然大悟——那並非惡意的孤立,而是源於文化差異與彼此理解的不足。 如今的愉凱,是一位心理諮商師,用專業陪伴和她一樣來自東南亞的新住民與移工,從最初來到異鄉時的徬徨無措,到現在的從容不迫,愉凱認為,她的身上既有在台灣教育環境中養成的特質,也保留了印尼社會裡的那份隨性與從容。 🗣️對她而言,身分認同並非單選題,她就是兩種文化的共同體。 _ ✨Podcast 聽不夠,我還想知道更多!✨ 【聽你說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listener.together 【Khuôn viên văn hoá Việt Nam 越在嘉文化棧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4372974739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6 min
  2. 【S5-E3】新二代藝術夢想家——家綺的音樂旅程

    14 MAR

    【S5-E3】新二代藝術夢想家——家綺的音樂旅程

    家綺是來自尼泊爾的新二代學生,從小受到韓國偶像的影響,加入熱舞社,但後來發現自己更擅長唱歌,特別鍾愛 Jazz Funk。音樂對她來說,不只是表演,更是情感的表達方式🎤💃。 從未回過尼泊爾的家綺,與尼泊爾的家人主要透過視訊聯繫,她會用簡單的尼泊爾語問候家人,主要依賴父親翻譯,直到母親參加新住民活動,她才開始深入了解自己的新二代身份🌏。這個身份不僅讓她在藝文場域獲得更多機會,也讓她對自己的文化產生更多好奇與探索。 在家庭的支持下,家綺勇敢追夢💪,母親回國後經常帶全家旅行,讓她對不同文化更有感觸。她的未來目標是考上音樂相關科系,並挑戰國際舞台。 💬家綺希望台灣能更包容新二代的身份,讓多元文化被聽見,讓教育更重視文化的包容性。 🎧 支持家綺,讓世界聽見她的聲音! 🎶 ⬇️本集節目有現場錄影,點擊下方連結看更多關於家綺的故事~⬇️ 【YouTube | 新二代專訪:從舞蹈到歌唱── 家綺的音樂追夢之旅,心聲與挑戰大公開!🎶】 https://youtu.be/iHZwY7ZQ-Ys?si=ve3o1OpTswSTane2 _ ✨Podcast 聽不夠,我還想知道更多!✨ 【聽你說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listener.together 【Khuôn viên văn hoá Việt Nam 越在嘉文化棧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4372974739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4 min
  3. 【S5-E2】跨國身份之旅:宇庭從加拿大到台灣的成長故事

    14 FEB

    【S5-E2】跨國身份之旅:宇庭從加拿大到台灣的成長故事

    來自台北的宇庭,在加拿大出生後,不到一歲就跟隨爸媽回到台灣生活。從小與父親感情要好,對加拿大的認同先於台灣,身邊的人總認為她是「外國人」,這讓她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與眾不同,直到大學才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身份認同。 童年時,宇庭經常在家中擔任「翻譯機」,幫助家人溝通,覺得這是一件有趣的事。然而,隨著成長,她與父親的交流減少,翻譯的機會也變少了,如今,家中形成了獨特的語言分工——她與父親用英文對話,妹妹與母親則用中文,而吵架時則各自回歸母語。 外貌影響了他人的期待,讓宇庭在成長過程中面臨不少挑戰。大家認為她的英文理應很好,這種刻板印象讓她在高中時期對未來感到迷茫。她觀察到,新住民在台灣即使生活多年,學習中文仍然困難,而社會對於不同文化的包容度仍有進步空間。 💬宇庭希望未來的教育能更加重視文化包容,讓社會能像推動性別平權一樣,真正傾聽新二代與少數群體的聲音。 📺想了解更多宇庭的故事?敬請鎖定本集節目! _ ✨Podcast 聽不夠,我還想知道更多!✨ 【聽你說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listener.together 【Khuôn viên văn hoá Việt Nam 越在嘉文化棧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4372974739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4 min
  4. 【S5-E1】從標籤到自我:俊義的新二代認同與成長之路

    17 JAN

    【S5-E1】從標籤到自我:俊義的新二代認同與成長之路

    俊義的家從事裝潢業,母親是已完全融入台灣的越南人。俊義在成長過程中並未特別意識到「新二代」這個標籤,直到小學因身份被推薦參加語言競賽,才開始初步探討自己的認同。 從國小起,善於表現自我的俊義不斷參加各式台語競賽。但隨著成長,關於身份的困惑逐漸浮現。當他以台語、中文和越南文三語致詞接受總統教育獎時,母語為中文的他,因「新二代」身份而用越南文發言,這讓他感到迷惘。他的努力被刻意包裝成「逆境中成功的新二代故事」,讓他對這一標籤感到排斥,甚至經歷一段厭惡自己的身份的時期。 隨著升上高中後更加寬闊的思考視角,他認為所謂「新移民」一詞只是為了創造短暫的身份認同,這類標籤會隨著他們逐漸融入台灣而消逝。同時,他也為了更貼近母親而開始學習越南文。對俊義來說,學習越南文並不是為了政府推動的新南向政策背書,而是認為自己應當承擔文化傳承的責任,以及與母親更加親近。 想了解更多新二代的故事嗎?敬請鎖定本集節目! _ ✨Podcast 聽不夠,我還想知道更多!✨ 【聽你說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listener.together 【Khuôn viên văn hoá Việt Nam 越在嘉文化棧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4372974739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6 min
5
out of 5
11 Ratings

About

從一變成移,代表不只是單方面的說詞,而是話語權的轉移,讓移民工和新二代的聲音可以被聽見,更成為對著麥克風說故事的人。 / 透過故事、文化、服務、議題四個主題,以新二代成長故事為主軸,串聯貼近生活的飲食文化、相關的組織、服務及社會時事、政策等內容,保證讓對新二代、移民工有興趣的你,能快速掌握相關議題的脈絡!也期待能讓新二代在這裡找尋自己的共鳴。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