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茶歇

Yanz1

不如茶歇,是一档由yanzi和阿萤共同主持的漫谈播客。两位在香港职场打拼的女生,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按下暂停键,与你分享她们对职场、生活和成长的观察与思考。 我们既关注时代洪流下的集体叙事,也珍视每个个体的独特体验。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真诚的对话、偶尔的跑偏,以及两颗愿意直面迷茫的心。 如果你也在寻找同路人,不妨坐下来,一起喝杯茶,歇一歇。

Episodes

  1. SEP 16

    EP03. 在合群与自我之间:我们为何戴上“迷人”的社交面具?

    最近《心动的信号8》里的蓝蓝讨论度非常高。大家都觉得她情商很高,面对各种社交场合都游刃有余,不会冷场,更不会让别人尴尬。但也有不少网友觉得她社交面具太重,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呢? 关于社交面具,无论是长时间佩戴,亦或是偶尔佩戴,我想这是每个人都绕不开的一个现象? 社交面具可以指我们为了适应不同的社交场合,包括职场、家庭、朋友圈、网络而调整出的不同状态。 你有多少个自我?社交面具是否压抑了真实的自己?我一直不晓得,这个带上面具的自己是不是真实的自己,它是否能够被我们归类为自己扮演的角色,还是说其实也是我们多元自我的一部分? 00:00 你有被别人认为是一个与自己大相径庭的人吗? 02:40 职场中的你会small talk?我们都是变色龙 05:07 我们有多少副社交面具?越长大面具越多吗? 11:15 受困于介绍自己,什么算是一个有趣的自我介绍呢? 15:10 我们的自我暴露需要平衡 17:28 戴面具是否压抑了真实的自己?有时候松弛的你更吸引人 24:44 内群体和外群体偏差,被当作外来者而受到区别对待的心酸 29:00 合群的社会化让我们适应各种情形,学会拒绝别人也是一门学问 35:00有时候戴面具是教养, 刚刚见面就和对方聊创伤带来的是不安和负担 38:00 什么时候大家不用带面具呢? 43:00 我认为我们被赋予面具的同时,也同样催生了我们对自省的需求,以此来平衡和创造更好的自己 BGM: It's a Moot Point - Melanie Faye

    46 min
  2. SEP 2

    EP02. 那些尘封在霉霉 (Taylor Swift) 歌曲里的情愫、成长、自我丧失与重建

    霉霉(泰勒·斯威夫特)要结婚了。这不禁让我们感叹,难道我们的青春也差不多步入尾声了吗?作为陪伴一代人的歌曲的创作者,我们见证了那位留着泡面头的弹吉他的女孩,从乡村歌手蜕变为国际巨星, 从一个完美的满足社会期待的乖女孩进化为一个有反叛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大女主,一路以来有太多的故事与说不尽的起起落落。 本期节目,与十年老粉聊聊天,看看粉丝是如何看待这位陪伴我们这么久的歌手,这位有着诸多成就的流行巨星,她选择步入婚姻是出人意料还是情理之中呢? 这是Taylor新人生阶段的开始,也是一个好时机让我们回看她过往的音乐作品是如何演绎和进化的。观众朋友你是更喜欢她的歌声,歌词,还是音乐本身呢?是更喜欢流行还是乡村和民谣呢?不妨在讨论区告诉我们你的答案。 除了音乐,霉霉身上那种坚韧积极且旺盛的生命力,也持续不断的鼓励着霉粉去攻克自己的人生课题。人生是you get what you get,要学会去拥抱尴尬,勇敢的为自己争取。 Scary news is: you’re on your own now. Cool news is: You’re on your own now 00:00 Intro霉霉订婚出人意料吗?来自一个老霉粉的自述 04:07 你是从哪个时期入坑了Taylor 的歌曲?乡村音乐时期的霉霉很像一位吟游诗人 09:40《Red》时期,进城前夕的专辑,人生过渡期中爱情、心碎和自我发现的复杂情感 14:30 霉粉面基最喜欢问的问题:你最喜欢哪一张专辑?《1989》,流行圣经 18:30 Reputation 名誉大专的诞生,那些与Kanye 的恩怨情仇 25:30 聊聊那些霉霉的前男友们,是不是分手后就一定要你就把你写到歌里去? 34:37 Joe Alwyn,那个拥有蔚蓝大海般眼睛的伦敦男孩,是不是可以被称做是霉粉最磕的前男友? 38:00 那些能和个人记忆深刻联结的单曲 42:00不止于情歌,霉霉歌曲的更多的力量来自于那些关于自我成长,亲人,朋友的议题 48:42 霉霉人生剧本从小女生到大女主的转变 53:22 NYU演讲,不要为主动去争取而感到羞耻 56:00 Outro推荐一首最喜欢的歌~ BGM: 🎵 Cruel Summer - Taylor Swift

    58 min
  3. EP01. 母胎solo与"恋爱小天才"的姐妹真心话:原来恋爱不是必修课

    AUG 19

    EP01. 母胎solo与"恋爱小天才"的姐妹真心话:原来恋爱不是必修课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朋友,同样心思细腻、情感丰沛,仿佛拥有同频的灵魂。然而,一个在恋爱里看似如鱼得水;另一个却在岸边观望,母单至今。这巨大的反差从何而来? 本期节目,两位拥有相似特质却截然不同情感经历的女生,决定坐下来坦诚对话,直面彼此的情感小困惑。 我们试图解开这个令人好奇的谜题: “容易恋爱”背后是天赋还是模式? 那些“轻易”进入关系的人,是真的幸运,还是背后有我们没看到的主动选择或特定模式? “母单”是选择还是困境?什么是脱单的阻碍? 当我们向对方抛出疑问,是否也能更清晰地看见自己情感的流向和路标? p.s. 第一期可能有音量不一致的问题,如造成收听体验欠佳非常抱歉。首席技术官yanzi(底下没人)正在研究如何改善了!! 00:00 开场|一档新播客的出生证明 04:17 28年母单心声:真的是我要求太高吗? 13:00 祖师爷弗洛伊德虽“过时”,但我们为何依然需要精神分析归因? 16:35 阿萤Dating 实录:分享社死瞬间 19:11 “恋爱小天才”的悖论:buff叠满,为何还是BE? 30:59 迈进而立之年,重新理解爱情 36:38 理想型清单:这玩意儿还有必要咩? 40:00 承认吧!99%的人都不具备“爱的能力” 43:44 母单羞耻?决定大胆聊聊这个标签 49:26 结尾|永远为真爱保留内心的“纯爱战区” 提到的书籍以及影视作品: 《La La Land 爱乐之城》- 2016 《爱的艺术》- 埃里希·弗罗姆 《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 武志红 《欲望都市》 BGM: Devil May Care - Diana Krall 欢迎大家对我们提出建议,不胜感激 💌

    54 min

About

不如茶歇,是一档由yanzi和阿萤共同主持的漫谈播客。两位在香港职场打拼的女生,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按下暂停键,与你分享她们对职场、生活和成长的观察与思考。 我们既关注时代洪流下的集体叙事,也珍视每个个体的独特体验。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真诚的对话、偶尔的跑偏,以及两颗愿意直面迷茫的心。 如果你也在寻找同路人,不妨坐下来,一起喝杯茶,歇一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