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几句

每日人物

“每人几句”是由每日人物出品的谈话类播客节目,主播是每日人物的编辑、作者和他们身边的好朋友。我们会在这里聊聊稿子背后的故事、身边的热门话题或者当下流行的生活方式。瓜子花生已备好,欢迎来听。 合作请添加微信:sptreview-fan

  1. 从赔光40万到开出100家咖啡店,一个年轻人的搞钱秘籍

    9月2日

    从赔光40万到开出100家咖啡店,一个年轻人的搞钱秘籍

    2025年的外卖大战,巨头们“神仙打架”,小品牌则趁乱突围。一个叫银流咖啡的连锁品牌,开始频繁出现在各个外卖平台的首页。单店月销过千,并在咖啡这个已经拥挤的赛道里,开出了100多家连锁店。 我们还意外地发现,银流咖啡的创始人之一许小喵,是每日人物2021年的文章《被奶茶店梦想坑惨的年轻人》中的讲述者。那时的许小喵,是一位加盟奶茶店后赔了40万的年轻女孩,有梦想,但也经历了“毒打”。 本期的每人几句,我们和许小喵一起聊了聊她的创业史。奶茶店倒闭后,她踩中外卖的风口,从一个失败的小白,成长为成熟的创业者。如今,她的银流咖啡已经覆盖20多个城市,沙野轻食也有500多家店。她的经历,是这8年来餐饮和外卖行业变化的一页脚注。 【时间轴】 03:15 一个养成系的创业者 04:34 初开奶茶店,许小喵赔了40万 09:28 交大毕业后,许小喵闯入餐饮业,想做一飞冲天的奶茶店 11:08 从野战军到大厂正规军,可惜创业思路没学到,原因是大厂节奏太慢了 12:47 勇敢、坚韧、不放弃,是让许小喵走到现在的最根本原因 16:24 走出赔光40万的阴霾,只用了两周时间 21:20 许小喵的创业三阶段:寻找机会、看准赛道、抓住风口 26:51 选择2022年做咖啡,离不开敏锐的商业嗅觉 31:55 银流咖啡与其他咖啡品牌的不同之处 38:47 开店的目的只是为了盈利,不要被行业所规训 40:32 开满100家店后,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开咖啡店干货纯享) 43:44 创业始终是服务自己的生活 50:40 女性创业者在初期会面临的挑战 58:29 女性创业者的天然优势 01:01:31 女性创业的多种选择,及创业前需要做的准备 01:04:27 行业大佬的创业理念 01:08:18 现在仍是创业的好时期,尤其是实体店 【特别推荐】 许小喵的播客节目《收摊时刻》,专注小店创业者,关于搞钱和开店经历的分享。 【本期提到】 文章:《被奶茶店梦想坑惨的年轻人》

    1 小時 12 分鐘
  2. 卧底十万人开盒群,和网暴者战斗,我在互联网抵抗恶意

    8月21日

    卧底十万人开盒群,和网暴者战斗,我在互联网抵抗恶意

    当我们在社交媒体分享生活,在小程序授权个人信息时,是否想过我们的隐私正处在裸奔的边缘?最近几年,个人信息被“开盒”(人肉搜索)、被网暴的事件越来越多,涉及的人群也从明星逐步扩展到普通人。在这个信息越来越透明的时代,我们到底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遭遇网暴甚至被“开盒”时,又该如何应对?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作者小饶、RJ,以及特别来宾Nora。RJ曾为写稿潜入10万人的“开盒群”,亲身体验个人信息被贩卖的黑色产业链;小饶此前也因为某篇稿件内容,遭遇过小规模网暴和隐私泄露。Nora是一位自媒体博主,在大连工业大学实名开除女生的事件中,发视频质疑校方的做法之后,评论区和私信都被大量攻击性的言论轰炸。 我们从Nora的亲身经历出发,聊了聊她被网暴一周的心路历程,以及如何通过个人和借助平台、社会力量保护自己。RJ分享了她在开盒群中的见闻——从100元就能买到身份证信息,到女性的堕胎记录被明码标价出售。我们也讨论了在面对恶意时,是选择战斗、沉默,还是逃离?以及普通人到底能做些什么,才能在这个“信息裸奔”的时代里,尽可能守住自己的边界。 【时间轴】 01:38 Nora因质疑校方处理遭网暴 05:24 平台防网暴功能实测:“一键防暴”真的有用吗? 09:01 被网暴之后,Nora如何自洽 13:12 小饶被网暴后极力想自证,但网暴者只是想发泄 16:00 RJ潜入10万人开盒群:身份证100元,住院记录也能买,黑色产业链有啥办不到 19:55 Nora观察到的两类网暴人群 26:28 RJ印象最深的一份开盒记录 30:54 信息时代,你本身就是非常透明的一个人 32:10 如果被开盒了、网暴了,怎么办?(纯干货) 36:10 要战斗,要继续积极发声 42:59 最后的建议:不要听从网暴者的逻辑

    44 分鐘
  3. 当了几年县城贵妇,我又想去一线城市打工了

    8月1日

    当了几年县城贵妇,我又想去一线城市打工了

    一位出身县城的女性,本科毕业后,出国留学,回国后进入深圳的媒体工作,如今她又选择跟随婚姻,回到了县城。 这个故事属于每日人物的外约撰稿人——康提。 去年开始,康提在每日人物推出了一系列“县城贵妇”“小城贵妇”观察,引发大量关注和讨论。“贵妇”自然是一种自嘲和调侃,但她确由小城生活的经验和一颗敏感自由的心,为我们带来生动、鲜活的小城世相。 她写自己在县城五星级酒店工作的就业实录,也写她热衷于炒股的“贝菲特”老公,还有如何跟前后7个育儿阿姨斗智斗勇的生活智慧。 本期播客,每日人物的两位编辑阳仔和轻松一起和康提聊了聊她的县城生活。除了那些还没来得及写进稿子的县城奇闻,康提还和我们分享了她的困顿和迷茫——县城安逸、稳定的生活背后,她依然有一颗想冒险、想逃离的心。家庭于她而言,是后盾也是枷锁。写作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某些蠢蠢欲动,但还有更多世界,她想亲眼去看一看。 【时间轴】 01:44 从深圳到县城,职场文化变“酒桌文化” 05:20 县城唯一一家五星级酒店 07:41 在五星级酒店工作,会被经理赐英文名 10:02 五星级酒店的“奇葩”客人们 14:49 县城的高学历人才回流 16:44 县城生活极具性价比 24:40 县城人的自我认同 27:49 康提从大城市回小县城的主要原因 34:30 县城贵妇们的生活 37:57 写作是康提唯一的精神出口 45:52 200天的穷游经历一直在滋养着康提

    51 分鐘
  4. 不懂Labubu,我有错吗?

    7月4日

    不懂Labubu,我有错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人愿意花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买一个既不能穿也不能用的玩偶?Labubu在全球范围的爆火,也引起了编辑部的好奇,于是很少花钱买玩偶的阳仔、把攒钱当作最大爱好的小饶、和自己的半张床上都是娃娃的思芳,一起探讨了一番Labubu凭什么火出圈。 从去年开始,Labubu以极快的速度火遍全球,如今成为热搜上的常客。每一次价格的涨跌,都牵动很多人的心。但Labubu爆火并非偶然: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打造的沉浸式“Labubu森林”提供了真实互动感;搪胶毛绒材质的革新带来了更温暖亲肤的触觉体验;更关键的是,泰国明星和KPOP偶像的“带货”,形成的强大影响力反哺国内,让这个有点丑萌的小恶魔迅速破圈。 但核心问题在于:年轻人究竟在为什么付费?答案是“情绪价值”。 对喜爱它们的人而言,这些玩偶是完美的“无灵魂伴侣”——它们无需喂养,不会生病闹脾气,却能提供持续的安心感。 对许多人来说,当房子车子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几十元的玩偶盲盒成了年轻人对抗现实的最小支点。39元买5分钟的纯粹快乐,就是当下最有效的“精神布洛芬”。 【本期提到】 思芳的痛包: 思芳的半床娃娃: 【时间轴】 02:20 Labubu是什么时候火起来的 09:31 娃娃为我带来了哪些情绪价值 12:01 IP到底需不需要故事 14:25 年轻人喜欢娃的各种理由 18:54 为娃付费以及厂商们如何给娃定价 21:49 做情绪消费的人非常能够洞察人的心理 28:06 二手平台的出现让IP超越了本身的价值范围 35:45 如何看待周围出现不理解的声音 38:13 当我与娃有了不一样的连接 43:17 从娃身上获得简单的快乐 48:52 获得情绪价值的不同方式 56:08 为自己的喜欢付费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

    1 小時
  5. 女士内裤,凭什么又贵又难穿?

    6月25日

    女士内裤,凭什么又贵又难穿?

    女性同胞们,你们是否会有一种感觉,自己真的很难买到一条舒适的内裤? 有时,它很轻薄,但卡裆,尤其是出汗之后;有时,它很厚实,但穿两天就发黄,咋洗都洗不干净;有时,它被斥巨资买来,结果除了美丽一无是处,没穿几次就变了形。 为此,编辑部里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们发现,这两年,一条内裤越来越贵了,单价59元、79元、99元的比比皆是,但狠心下单回家后发现依旧难穿。 对于女性而言,因为生理构造不同,内裤既是女性生殖泌尿系统的守门,阻挡来自外界的灰尘、细菌、异物,也保护着女性的私密部位——换句话说,美丽绝对不是一条内裤的第一使命,而应该柔软、妥帖、安全,最好是穿上它又能忘记它的存在。 这期播客,我们邀请了《女士内裤,凭什么又贵又难穿?》的作者和编辑,一起聊聊女性内裤的“行业机密”,分析什么样的内裤最适合你?哪些关键词能帮助我们选到合适的内裤?以及内裤的发展史、行业里内裤的地位、内裤的行业竞争……或许这些能让你了然,为啥买到好内裤是如此不容易。 除此之外,我们也聊了同样槽点颇多的女性内衣,大家各有各的烦恼,有人苦于搭扣在后面,有人厌倦了“大胸显小”的标签,有人不满尺码不标准。总之,作为女性的贴身衣物,内衣如今渐渐拔除了性感的标签,但离舒适似乎还有很远的距离。 最后我们呼吁:让内衣内裤变成我们真正贴身的好伙伴!也欢迎你收听结束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购买内衣内裤简史”。 【时间轴】 02:26 不同层次的内裤都有自己的不好穿之处 04:05 内裤不好穿的几大原因 05:08 没有完美的内裤面料 11:21 内裤是一个入行门槛很低的行业 13:43 最好穿的内裤是妈妈严选 18:46 比女性内裤更难穿的,是女性内衣 24:08 被塑造的内衣新概念 28:59 大胸女孩买内衣的困扰 36:56 被制造出来的需求和女性的真实需求并不匹配 40:27 消费者教育市场,我们需要真实发声 45:26 内衣内裤最大的意义,就是成为我们的贴身好伙伴

    46 分鐘
  6. 世界上一半的人会流血,但我们找不到一片安全的卫生巾

    4月28日

    世界上一半的人会流血,但我们找不到一片安全的卫生巾

    黄子韬下场做卫生巾了,在互联网上又掀起了一阵舆论风波。 最近,编辑部收到了黄子韬团队寄来的最新生产的卫生巾试用版,常年痛经的西打,经常不来月经的晴仔,和主持人阳仔一起测评了一番。我们一直关注卫生巾这个话题,大家脑子里的专业知识还新鲜热乎着。 大概是从前年开始,卫生巾像我们亲爱的月经,定期登上热搜。最开始是高铁上买不到卫生巾,后来大家发现,卫生巾普遍质量不够好,有的偷工减料,长度和宽度不够,有的背胶不牢固,容易移位,还有的甲醛或是荧光剂超标,是有毒的卫生巾。而这些问题,小品牌有,大品牌也没能避免。与此同时,卫生巾的价格还越来越贵了。 《好东西》里说,这个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在流血,但想用上一款干净、安全、好用的卫生巾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什么做个卫生巾就这么难?根据数据,卫生巾这种产品的毛利普遍在60%以上,赚钱的同时把产品做好,在这个利润空间里不难实现。 晴仔曾经访谈过一些创业做卫生巾失败的女性,在她们的视角里,卫生巾本身的生产制作门槛不高,但打入市场非常困难,大量的钱,都花在了投放流量,做品牌,争取用户的信任上,还没有成效。我们买不到好用的卫生巾,是个产业的问题。 【时间轴】 00:48 我们收到了黄子韬做的卫生巾 05:31 市面上各大品牌卫生巾的原料表,其实都很简单 09:52 卫生巾的不同卫生标准 13:45 过饱和的市场,和难信任的新品牌们 19:34 离谱的卫生巾广告们 23:56 痛经患者的月经体验,“痛不欲生” 32:28 不正确的卫生巾使用观念,影响了母女两代 34:20 当卫生巾开始被公开谈论 36:31 每个月买卫生巾是一笔不菲的花销 39:43 好消息是新国标即将施行 41:00 购买卫生巾的小tips

    42 分鐘
  7. 我在国贸当牛马,越努力,吃得越差

    3月19日

    我在国贸当牛马,越努力,吃得越差

    中午吃什么?是悬在每一个打工人头上,永恒不变的难题。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我们这个贫穷的编辑部,长期驻扎在北京最繁华和纸醉金迷的国贸地区,不富裕的钱包和国贸昂贵的物价,让午饭问题变得更棘手。 本期节目的主播是每日人物的四位编辑,天天需要打卡坐班的我们,比自由自在的作者们对国贸的午饭更有发言权。阳仔和西打是堂食派,几乎吃过国贸地区B1层的每一家小店;金匝和轻松是外卖派,其中金匝已经在国贸吃了9年外卖,甚至怀孕期间也在吃。但我们共同羡慕的人,是常年在办公室自己用小煮锅做饭的保洁阿姨,炖豆角、熬粥、煮面……每一顿午饭,她都吃得很认真。 认真吃饭,尤其是午饭,真的是打工生活中很奢侈的事情。开不完的会,回不完的消息,都在压缩着本就不多的午饭时间,“随便吃一口”成了常挂在嘴上的话。希望听到这期节目的你,至少在今天中午,有一顿认真的午饭。 本期提到许多餐厅名字,有推荐也有避雷,都是个人口味,仅供参考,欢迎评论区交流~ 【时间轴】 01:03 大家今天中午的午餐是什么 06:06 在同一个办公室,外卖的选择会比外出觅食更多 15:26 国贸丽人对周边的小店祛魅了 19:51 在北京好好做饭的小店其实很难生存 25:15 在国贸工作了九年的金匝,就连怀孕的时候也在吃外卖 30:23 咖啡和午饭一个价格 34:22 国贸办公室也有很多同事是烹饪派午餐 43:37 每次从外地回北京,吃饭的时候都会觉得难过 46:06 在大厂吃饭和在国贸觅食,简直一天一地 50:57 每次从国贸里穿行,都觉得自己是国贸的过客 57:46 大家在国贸最推荐的餐厅 【本期提到】 《国贸打工人,降级到B1吃午饭》 谢紫怡 Yang | 每日人物 《10元快餐店,“攻占”北京》 宋春光 Yang | 每日人物

    1 小時 1 分鐘
  8. 救命啊,我的秘密都被DeepSeek知道了!

    2月27日

    救命啊,我的秘密都被DeepSeek知道了!

    终于要聊DeepSeek了!不久前,编辑部开了场选题会,每个人要上交十个年度选题,结果是——大家都默契地请教了AI,更有甚者,一口气让DeepSeek想了40个选题。 这让我们意识到,人工智能真的在进入人类的现实生活,它们不再蒙着高高在上的面纱,更不是古早调侃里的“人工智障”。随便刷个小红书,都能被网友们的想象力震惊,有人找AI算命,有妈靠AI哄娃,还有一批有生意头脑的年轻人,已经率先赚上了风口的钱,靠制造焦虑卖课、怒赚五位数。 显然,相比起ChatGPT,拥有庞大中文语料库的DeepSeek,更加适配我们的需求,也更懂我们的情怀——详情可见今年2月,发布在每日人物的文章《最懂人情世故的DeepSeek,比我会做人》,作者徐晴向DeepSeek提了10个人类世界的终极谜题,它运用超高的文学技巧,交上了一份近乎炫技的满分答卷。 带着对DeepSeek的深度使用心得,编辑部里几位作者、编辑,还是决定赶上这个晚集。在这一期播客里,我们大开脑洞,分析DeepSeek、Kimi、豆包等多个AI的“人”格,思考如何才能成为DeepSeek这样的绝世好员工,讨论为啥DeepSeek比我们更适合穿越,以及AI如何才能打入中老年市场。 在此,我们也借这个机会向AI喊话:多年后,你们支配世界时,请放我们一马! 【时间轴】 00:59 我们向DeepSeek提了10个人类世界的终极谜题 06:33 AI穿越到过去想拯救世界,人只想谈恋爱 07:45 DeepSeek、Kimi、豆包等等AI的不同“人格” 15:14 DeepSeek知道我最多秘密 18:03 AI能替代男朋友吗? 28:28 我们能接受AI搜索中植入广告吗? 36:00 现阶段不太担心被AI取代 51:57 被人为制造的AI焦虑 58:07 求DeepSeek起个通俗易懂的中文名 01:04:43 三个人最近问DeepSeek的一个问题 【本期提到】 《最懂人情世故的DeepSeek,比我会做人》徐晴 Yang | 每日人物

    1 小時 7 分鐘

簡介

“每人几句”是由每日人物出品的谈话类播客节目,主播是每日人物的编辑、作者和他们身边的好朋友。我们会在这里聊聊稿子背后的故事、身边的热门话题或者当下流行的生活方式。瓜子花生已备好,欢迎来听。 合作请添加微信:sptreview-fan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