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节目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过去几年,我们走过了世界很多地方,体验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但经常让我惊奇的发现,在世界的很多角落,我不断地与“家乡”重逢。从旧金山超市里突然变成台山话的社交场,到温哥华吃到味道熟悉的黄鳝饭,再到蒙特利尔看到修铁路华工留下的墓碑,让我无数次梦回家乡——台山。今年春节,恰逢《唐探1900》上映,百年前在大洋彼岸发生的那段血与火之歌,重现世人眼前,原来“台山人”三个字背后是无数个华人传奇。于是我也重回家乡,用新的视角,带着好奇和敬意,去再一次认识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台山的侨乡文化,在百年间逐步塑造了全球华人社群的底色。台山人,作为最早一批“闯金山”的出海勇士,在北美的唐人街里留下了深远的印记。过去,在唐人街不会说台山话甚至找不到工作,这种独特的文化生态令人惊叹。《唐探1900》里逐帧再现的华人劳工辛酸史,让人更加理解这些先辈们的付出与挣扎,血性和勇气,身处万里之遥却仍心系祖国的赤子之心。而2024年纽约州正式设立的“台山日”,更是对这段历史的一种铭记。
说到台山华侨,最绕不开的就是碉楼。在开平,我们走访了享誉全球的自力村、“岭南第一园林”的立园,和已然人去楼空的加拿大村。那些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碉楼不仅仅是建筑奇观,更是每一个华人对“家”的眷恋,“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尤爱立园,谢维立的审美是超越时代的,它不仅保留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体现了全球视野下的东西方融合。从花梨床架的雕花和亭台楼阁,再到意大利进口的水磨石和后花园的伊斯兰风格鸟笼,每个细节都令人击节赞叹。
这次回家,我还发现了家门口的美——珍珠湾。过去总觉得家乡的海比不上国外,但这次,当夕阳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我才意识到,自己竟然从未认真看过它。还有台山的排球文化,每年过年村队之间的比赛,就像台山版的“村BA”,燃起了浓烈的乡土情感。
最后,我想特别提到一个台山人——丁龙。他是一个普通的旧金山华工,却把毕生打拼的积蓄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推动建立了美国第一所汉学院。在华人劳工饱受《排华法案》歧视和摧折的时刻,用自己的方式宣告世界,何为礼仪之邦,华夏之魂。
这期节目,让我不仅重新认识了台山,认识了唐人街,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背景。我相信,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被重新发现的价值。或许,你的“家”就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等待着你去重新看见。
时间线
02:57 推荐6个台山的历史与文化宝藏
04:38 侨乡文化 – 台山人在北美的影响,唐人街台山话的历史渊源
10:59 《唐探1900》 电影展现台山华工修铁路的辛酸与排华法案的影响
16:22 纽约州设立“台山日”,梦思回顾家乡认同感的变化
18:03 台山人在北美的生活,台山话在唐人街迅速建立链接
25:07 侨汇经济下形成的独特中西合璧建筑的开平碉楼,自立村、丽媛、加拿大村等
39:10 家乡美景的重新发现-台山的珍珠湾海景
50:24 舞狮、台山排球赛等本土文化的传承与活力。
01:03:20 台山的名人,周润发、陈纳德与黄飞鸿
01:06:54 丁龙的故事,哥伦比亚大学汉学院的建立
01:13:00 丁龙的后人与央视纪录片《寻找丁龙》
图片一览
立园
加拿大村标志:春如楼,关国暖故居
伊斯兰风格的鸟笼亭
自力村 铭石楼
美国波本威士忌木箱
铭石楼主人的绣花鞋--当年走的太匆忙散落一地
金山客的标志--金山箱
美国进口的雀巢儿童奶粉&婴儿车
罗马仕石柱回廊
温哥华台山餐厅
皇家山公园公墓 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台山劳工墓碑
2024年在蒙特利尔皇家山山上俯瞰蒙特利尔
哥本哈根街头的富豪酒家
和家里同款的八骏图
安抚了中国胃的中国菜
图片均由梦思,Aaron拍摄。
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
主持:梦 思 & Aaron
后期:Martina
- END-
信息
- 节目
- 频率两周一更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日 UTC 20:35
- 长度1 小时 10 分钟
- 单集7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