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中国世界

文化测候所

一路走来每一座城市,每一项手工艺,每一个匠人,都让我们多认识了世界一点点,而正是这无数个一点点,让我们深刻体悟到文化传播与交融是多么的精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下一站我们选择更远的远方,从亚洲出发,沿着曾经的海上丝绸之路到欧洲,到北美,开启这场环球之旅。

  1. 2天前

    中国|04 从石梁飞瀑到国清寺:追寻李白和徐霞客的脚步,来一场行吟山水间的诗意远足

    「一」引言 如果要选一个每年都想回去的地方,天台山一定是那个第一个浮现在脑海里的名字。那是一座我们三年来反复造访的山,也是我心中那个“诗与禅”的故乡。而这期播客的录制日期刚好是在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前后,也正是400多年前徐霞客开启他传奇旅途的日子。从浙江宁海出发,走向天台,从而开启了他“以脚步丈量真理”的一生。 我们在石梁飞瀑下听“熊咆龙吟殷岩泉”;走在徐霞客笔下的山道,真正体会“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的人在画中游。这条闻名两千年徒步路线,谢灵运走过,李白写过,沈周画过,弘一法师刻过,甚至连传说中五百罗汉的道场也在这里——方广寺,就藏在瀑布之巅。 而国清寺作为天台宗的祖庭,至今依然是我们心目中最美好的寺庙应该有的样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就是这里最恰如其分的写照。而国清寺最特别的,是这里的僧人除了诵经礼佛之外,数百年来都坚持田间劳作,遵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戒律,所以在雨后的智者塔院里,吃到的一碗朴素斋饭时,才能感受到粮食背后蕴藏着的佛门真谛。 当然,这期我们还聊到一对私心最爱的组合——寒山与拾得。这对唐代的“疯僧组合”,既是禅宗诗人,也是中国最随性的神仙组合。他们的诗句简白却直指人心,不仅传颂千年成为了胡适白话文运动的灵感来源,更影响了大洋彼岸美国垮掉的一代。精神导师彼得凯鲁亚克以寒山为偶像,奥斯卡获奖电影《冷山 Cold Mountain》原版小说的扉页上赫然写着寒山的诗句: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Callback之前的京都篇,我们最爱去的京都清酒仓库改造的livehouse同样以“拾得”命名,墙上挂满了他们俩的画像。 这次我们还去了: ●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的天台国宾馆,70年历史中藏着新中国建筑的美学探索; ●那条通往智者塔院的山路,山顶俯瞰天台县城,水汽升腾,仿佛被拽进一幅唐诗之路长卷里 ●当地返乡青年开设的轻食餐厅三木与食,网红餐厅里有在认真做菜的一群人; ●生田社:两位年轻人在新昌做了七年的桃花源,这个地方可以看到秋天的层林尽染,冬天的万籁寂静,春天的万物生长,还有这次初夏的荆花永茂 这是一期我们一期一会的“诗化之旅”,跟着古人重游浙东唐诗之路——这个地方有风、有诗、有禅意、有时间与世界温柔对话的方式。 如果你曾背过唐诗,如果你也喜欢旅行,如果你也渴望在某个山谷听见内心的回响,感受四季的变化,那么请去一次天台山。 「二」时间线 02:25 徐霞客曾于浙江宁海出发首游天台山;我们的第三次探访 07:19 首度介绍「文化测候所」播客名字背后的精神传承 10:13 天tái/tāi ?名字与“天上胎宿”星象的关系 12:25 石梁飞瀑:从自然之美到画面之感,国画“移动焦点透视法”走进实景 16:49 “人在画中游?”:视觉、诗意与现实共振 19:16 佛道共荣,天台山在佛教、道教中的重要性 21:46 李白的水路漂泊与天台梦游 26:43 国清寺:天台宗的起点与1400年隋梅 31:08 海外朝圣者:国清寺吸引东亚僧侣朝圣 32:57 “活着”的国清寺的人情味与日常气息 38:39 济公、王乔与佛教放生池的制度源头 43:35 “和合二仙”寒山拾得:从中国隐士到美国文化偶像 47:34 寒山在美国“垮掉的一代”与禅宗传播中的地位 54:01 寒山白话诗:白话文的先导意义,诗意中的虚无与通俗 57:47 推荐国清寺之外冷门地标-智者塔院 01:04:10 正确打开天台山住宿方式:杨廷宝设计的建筑遗产天台宾馆 01:08:30 | 年轻人在地实践:三木语食,扎根田野与文化 「三」图片一览 石梁飞瀑的徐霞客雕像 石梁飞瀑溯溪而行 石梁飞瀑石拱桥 小铜壶瀑布 石梁飞瀑 古方广寺 芥子园图谱中的石梁飞瀑 沈周的石梁飞瀑 石梁飞瀑山顶的中方广寺 拍摄于秋天 清晨7点刚开门的国清寺扫地僧 从国清寺遥看隋塔 罗汉堂 最澄法师在国清寺受戒并将天台宗引进日本 寒山拾得画像 奥斯卡获奖电影Cold mountain 冷山 彼得凯鲁亚克《达摩流浪者》扉页“献给寒山” 通往山顶智者塔院的小径 智者塔院山顶俯瞰天台县城 智者塔院的网红狗狗 每次去都躺的很慵懒 雨后的智者塔院 智者塔院斋饭开饭仪式 智者塔院的青梅 智者塔院斋饭食堂 杨廷宝设计的天台宾馆 杨廷宝设计的天台宾馆夜景 三木与食的菜园子 三木与食的二楼露台 三木与食的春天 我们的快乐老家生田社 生田社玻璃花房 生田社神龛 生田社对联 生田社的春 生田社的夏 生田社的秋 生田社民宿室内空间 生田社餐厅 生田社圣诞brunch 生田社圣诞围炉夜话 会记一辈子的晚上 即兴爱尔兰音乐会 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由梦思/Aaron拍摄 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 主持:梦 思 & Aaron 后期:Martina - END-

    1 小时 26 分钟
  2. 中国|03 川渝访古:跟北宋风 翻山越岭寻访世界石窟史上最后一座丰碑—安岳与大足

    2天前

    中国|03 川渝访古:跟北宋风 翻山越岭寻访世界石窟史上最后一座丰碑—安岳与大足

    「一」引言 在中国五大石窟中,位于四川重庆交界处的安岳大足可能是最低调最特别的:不同于大热的敦煌,恢宏的云冈,华丽的龙门,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北宋的“风”。千年前的工匠们在川渝崖壁上雕刻出的极乐世界,亦真亦幻。宋代何以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天花板?在这里就可以找到答案,也因此安岳大足成为了世界石窟史上最后一座丰碑。 于是这次我们开启了一场“访古”之旅,尤其是在安岳,大大小小上百座石窟如星辰般散落在山坳里,因此也充满了野趣和惊喜。好不容易翻山越岭,峰回路转,回头就能看到佛陀正在拈花微笑。 宋代的美是不张扬的,隽永优雅的,如汝瓷般历久弥新:有着“最美水月观音”之称的毗卢洞紫竹水月观音,悬坐于崖壁之上,一腿曲起,一腿下垂,姿态悠然自得。她的衣袖和飘带随风起舞,仿佛下一秒就会轻盈飘落;而茗山寺的石窟,历经千年风沙,让这里的文殊菩萨们拥有了独一无二的美,脸庞上的一道道褶皱是岁月留下的痕迹,看尽世间沧海桑田。 宋代的生活一定是充满了烟火气的,佛教信仰经过本土化改造,不断世俗化,让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神仙们也跟着生动起来,变得和蔼可亲,与民同乐,可以满足虔诚信徒的任何愿望。相比于安岳的拙朴,大足石刻更像是一部精心策划的“佛教”宣传片,总设计师赵智凤的每一组雕刻都是为了精准解释佛教教义,让人们在视觉震撼中接受信仰的熏陶。比如原创设计的“佛祖报恩图”连环画,正是借鉴吸纳了儒家的孝道文化,用栩栩如生的雕刻教化众生,该如何以佛祖为榜样,孝顺父母,奉养双亲。 而所有的石窟保护都是历史级难题,比如大足石窟里的千手观音。这尊金光闪闪的观音像历时十年修复后重新开放,在黑神话悟空里熠熠生辉,但其“修旧如新”的修复方式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文物保护应如何在“恢复原貌”和“保留时间痕迹”之间找到平衡,值得我们每一位访古爱好者深思。 安岳与大足,一个隐于乡野,灵动自然;一个精心设计,恢宏巨作,它们共同讲述着川渝地区千年前的璀璨文化和信仰。这不仅仅是雕刻艺术的高峰,更是宋代美学、社会变迁和人文智慧的见证。希望每一个收听本期播客的朋友,都能抽出时间去祖国大地上寻访这些被岁月雕刻的珍宝,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震撼。 「二」时间线 02:42 川渝访古之安岳大足石窟:“世界石窟史最后一座丰碑”独一无二的历史意义 07:27 安岳石窟群星罗棋布,跟随当地向导体验翻山越岭的访古乐趣 10:02 安岳石窟起源于晚唐,依托四川发达经济与战争避难南迁的匠人而兴盛;柳本尊作为川密创始人开启了安岳大足的传奇 15:56 安岳石窟攻略:毗卢洞的紫竹水月观音、茗山寺的卢舍那佛与文殊、华严洞的十二圆觉菩萨、冷门的塔坡和半边寺,分别藏有宋代华严三圣像和最俊美的释迦拈花微笑 (梵文Vairocana有两个译名: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在26分所提及的卢舍那佛更正为更为准确的称呼毗卢遮那佛。) 39:45 大足石窟攻略:建议优先参观大足石刻博物馆,策展尤为用心,再参观大足石刻时会更了解其历史背景 43:44 大足宝顶山:雕塑连环画的特点,将佛教故事世俗化与平民化;千手观音修复后引发的新旧修复方式讨论 54:16 大足宝顶山:才华横溢的宝顶山总设计师赵智凤,也是川渝工匠智慧的体现 01:02:54 大足北山:245窟的3D立体版无量寿佛经变画,与敦煌壁画交相辉映 01:06:54 大足北山:136窟“转轮经藏”窟,石窟塑像技艺的巅峰之作,体验宋代佛像最震撼人心的“美” 01:18:43 安岳大足之行后记:解锁宋代美学与原生态石窟访古,见证石窟融入当地人生活的烟火神仙 「三」图片一览 安岳圆觉洞释迦摩尼拈花微笑 安岳圆觉洞净瓶观音 安岳塔坡华严三圣 大佛寺入口管理处 安岳塔坡华严三圣 安岳大佛寺宋代华严三圣 塔坡文物管理处 安岳半边寺释迦牟尼拈花微笑 安岳大佛寺前殿 给菩萨庆生的聚会厅 安岳半边寺释迦牟尼拈花微笑 安岳塔坡华严三圣 安岳毗卢洞紫竹水月观音 安岳毗卢洞紫竹水月观音 安岳华严洞白衣观音 安岳华严洞 安岳毗卢洞紫竹水月观音 茗山寺毗卢遮那佛立像 茗山寺文殊师利立像被风化的小圆龛 安岳华严洞 十二圆觉菩萨 茗山寺文殊师利立像 茗山寺观音堂 茗山寺观音堂 茗山寺观音堂 茗山寺毗卢遮那佛立像 茗山寺文殊师利立像被风化的小圆龛 茗山寺大势至菩萨 川渝古道 联通安岳大足石窟群 安岳毗卢洞讲解员蒋大爷 大足石刻博物馆馆藏 出土于小佛湾的设计“小样” 大足石刻博物馆馆藏 出土于小佛湾的设计“小样” 大足石刻博物馆馆藏 出土于小佛湾的设计“小样” 大足石刻博物馆 宋代瓦子看戏图 大足石刻博物馆 宋代瓦子看戏图 大足千手观音修复前脱落的手指残件 大足宝顶山地狱经变养鸡女 大足宝顶山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黑神话取景地) 大足宝顶山报恩经变吹笛女 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黑神话取景地) 大足宝顶山华严三圣 大足石刻护法神龛(黑神话取景地) 大足宝顶山圆觉洞 大足宝顶山圆觉洞 大足宝顶山涅槃佛 大足宝顶山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黑神话取景地) 大足宝顶山九龙浴太子 大足宝顶山地狱变十殿阎罗 大足北山245窟 3D版立体版无量寿佛经变画 佛光寺同款唐代建筑 大足北山245窟 3D版立体版无量寿佛经变画 化生童子 大足北山245窟 3D版立体版无量寿佛经变画 佛光寺同款唐代建筑 大足北山136窟普贤骑象 大足北山136窟日月观音 大足北山136窟日月观音 大足北山136窟宝印观音 大足北山日月观音 大足北山136窟数珠手观音 大足北山屋顶上的西游记(图源网络,如侵联删) 大足北山屋顶上的西游记(图源网络,如侵联删) 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由梦思/Aaron拍摄 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 主持:梦 思 & Aaron 后期:Martina - END-

    1 小时 29 分钟
  3. 2天前

    中国|02 广东侨乡台山:唐人街背后的隐秘移民史与华侨之心

    这期节目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过去几年,我们走过了世界很多地方,体验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但经常让我惊奇的发现,在世界的很多角落,我不断地与“家乡”重逢。从旧金山超市里突然变成台山话的社交场,到温哥华吃到味道熟悉的黄鳝饭,再到蒙特利尔看到修铁路华工留下的墓碑,让我无数次梦回家乡——台山。今年春节,恰逢《唐探1900》上映,百年前在大洋彼岸发生的那段血与火之歌,重现世人眼前,原来“台山人”三个字背后是无数个华人传奇。于是我也重回家乡,用新的视角,带着好奇和敬意,去再一次认识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台山的侨乡文化,在百年间逐步塑造了全球华人社群的底色。台山人,作为最早一批“闯金山”的出海勇士,在北美的唐人街里留下了深远的印记。过去,在唐人街不会说台山话甚至找不到工作,这种独特的文化生态令人惊叹。《唐探1900》里逐帧再现的华人劳工辛酸史,让人更加理解这些先辈们的付出与挣扎,血性和勇气,身处万里之遥却仍心系祖国的赤子之心。而2024年纽约州正式设立的“台山日”,更是对这段历史的一种铭记。 说到台山华侨,最绕不开的就是碉楼。在开平,我们走访了享誉全球的自力村、“岭南第一园林”的立园,和已然人去楼空的加拿大村。那些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碉楼不仅仅是建筑奇观,更是每一个华人对“家”的眷恋,“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尤爱立园,谢维立的审美是超越时代的,它不仅保留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体现了全球视野下的东西方融合。从花梨床架的雕花和亭台楼阁,再到意大利进口的水磨石和后花园的伊斯兰风格鸟笼,每个细节都令人击节赞叹。 这次回家,我还发现了家门口的美——珍珠湾。过去总觉得家乡的海比不上国外,但这次,当夕阳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我才意识到,自己竟然从未认真看过它。还有台山的排球文化,每年过年村队之间的比赛,就像台山版的“村BA”,燃起了浓烈的乡土情感。 最后,我想特别提到一个台山人——丁龙。他是一个普通的旧金山华工,却把毕生打拼的积蓄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推动建立了美国第一所汉学院。在华人劳工饱受《排华法案》歧视和摧折的时刻,用自己的方式宣告世界,何为礼仪之邦,华夏之魂。 这期节目,让我不仅重新认识了台山,认识了唐人街,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背景。我相信,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被重新发现的价值。或许,你的“家”就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等待着你去重新看见。 时间线 02:57 推荐6个台山的历史与文化宝藏 04:38 侨乡文化 – 台山人在北美的影响,唐人街台山话的历史渊源 10:59 《唐探1900》 电影展现台山华工修铁路的辛酸与排华法案的影响 16:22 纽约州设立“台山日”,梦思回顾家乡认同感的变化 18:03 台山人在北美的生活,台山话在唐人街迅速建立链接 25:07 侨汇经济下形成的独特中西合璧建筑的开平碉楼,自立村、丽媛、加拿大村等 39:10 家乡美景的重新发现-台山的珍珠湾海景 50:24 舞狮、台山排球赛等本土文化的传承与活力。 01:03:20 台山的名人,周润发、陈纳德与黄飞鸿 01:06:54 丁龙的故事,哥伦比亚大学汉学院的建立 01:13:00 丁龙的后人与央视纪录片《寻找丁龙》 图片一览 立园 加拿大村标志:春如楼,关国暖故居 伊斯兰风格的鸟笼亭 自力村 铭石楼 美国波本威士忌木箱 铭石楼主人的绣花鞋--当年走的太匆忙散落一地 金山客的标志--金山箱 美国进口的雀巢儿童奶粉&婴儿车 罗马仕石柱回廊 温哥华台山餐厅 皇家山公园公墓 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台山劳工墓碑 2024年在蒙特利尔皇家山山上俯瞰蒙特利尔 哥本哈根街头的富豪酒家 和家里同款的八骏图 安抚了中国胃的中国菜 图片均由梦思,Aaron拍摄。 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 主持:梦 思 & Aaron 后期:Martina - END-

    1 小时 10 分钟
  4. 2天前

    中国|05秋游去:在浙南山水间 做一场廊桥遗梦

    「一」引言 每一座廊桥的背后,都有一位隐藏的“绳墨师傅”:从董直机到曾家快,他们让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从古延续至今,生生不息,村落里也因此始终保留了“守桥人”的传统,为远来的游子递一杯茶水,这份人情味才让古桥真正“活着”。 此行的惊喜无疑是徐岙底古村落,让我们看到乡村振兴的另一种可能——“慢”,没有华而不实的网红建筑,也没有摩肩接踵的游客喧嚣,而是慢慢修复、慢慢生长,既留住了原住民,也吸引了新鲜的“村民”,每一个住在这儿的人也情不自禁的把脚步慢下来,兴之所至,去探索村子里的隐藏机关:闻着酒香,一路找到手工红粬酒坊,掬一把刚发酵的红粬米,看“红地起乌衣”。咖啡馆与举人府、民宿与宗祠在这里并存,让古村落在新生与延续之间找到了平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桃源梦境,在这里成为了可能。 而这一趟的终点时思寺,也是黑神话悟空古建筑寻旅的最后一站,藏在景宁大山的最深处,人迹罕至,至今仍保留着南宋的味道,时间仿佛在这里静止了。从最初的梅氏家庙逐步扩建,最终儒释道三教在此汇聚合一,历经千年,香火不绝。穿过山门,古柏苍苍,一抬头就能看到房梁上长满的青苔,仿佛能听见南宋的风吹拂过耳畔,心经钟楼里的余音绕梁。 走遍这片浙南秘境山水,跨过一座座廊桥,我们更能明白“桥”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从河北赵州桥到潮州广济桥,从黔东南风雨桥到建水双龙桥,我们走过的每一座桥,它都不仅仅是连接道路的工具,而是连接人与人,连接山里与山外,也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正因为有这些桥,我们才得以找到访古的钥匙,寻山问路,窥见古人留下的印记。 「二」时间线 02:13 初见泰顺廊桥:空山新雨后的诗意(室外录制) 02:44 廊桥历史:从《清明上河图》到泰顺现实 04:05 廊桥与村民生活的紧密联系 06:09 泰顺的“balance”:非网红化的桃花源 08:12 浙闽交界的廊桥群与造桥师傅的传承 08:50 近 20 年新建 150 座廊桥:村民集资的力量 10:42 访古之旅路线回顾:百丈漈—泰顺廊桥—时思寺(室内录制) 14:15 董直机与曾家快:非遗匠人薪火相传的故事 15:29 守桥人的习俗:代代相传的责任 17:18 忒修斯之船悖论:重建后的古桥还算古吗? 21:11 北涧桥:活着的古建筑与村民的日常 23:25 桥上的神龛与泰顺独特的地方信仰 32:41 时思寺: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与南宋的苔痕上阶绿 37:36 云中大漈:壮阔瀑布与建桥工匠现场 42:57 徐岙底村落:慢节奏的乡村振兴与本土生活 45:53 畲族农家菜与“一饭封神”的水煮鱼 49:33 红粬文化的传承与乡村产业探索 53:09 百丈漈瀑布:银河般的气势与武侠氛围 57:10 石梁飞瀑:禅意与山水画般的清幽 01:00:06 建水石桥与云南江南移民的桥文化 「三」图片一览  (请移步小宇宙平台同账号欣赏) (图片如无特殊说明,均有梦思/Aaron拍摄供图) 音乐:Music from #Uppbeat (free for Creators!): License code: STTYYYTXGYXFOXBW 主持:梦 思 & Aaron 后期:Martina

    1 小时 8 分钟
  5. 9月8日

    环游|12 “我的孩子 你是个疯子 所以你必须去柏林”

    「一」引言 柏林,是我们此次欧洲环游之旅的最后一站,却其实却是整个旅程的真正“起点” 在当初策划此行路线时,我们第一个敲定的目的地就是柏林,因为这里有一座鲜为人知的瑰宝——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洪堡论坛里这批流失海外丝路遗珠,其珍贵程度丝毫不亚于大英、吉美博物馆里藏着的敦煌壁画,因为克孜尔石窟才是真正意义上中国石窟造像的起点,因此柏林成为我们必须到访的一站。 但当真正漫步在这座城市中,我们才发现,它远比预想的更复杂、更矛盾,一半是火,一半是冰,传统德国的理性、克制、精确的另一面,是截然不同的自由、奔放、伤痛,柏林也因此被戏称为“亚币的天堂”,无论你的爱好有多小众,在柏林你都能找到同好。 其中的佼佼者,就是东边画廊:斑驳沧桑的涂鸦柏林墙,锈迹斑斑的底色是历史的伤痕,但覆盖其上的,则是自由精神的呐喊。东柏林就是这样矛盾:穷,却性感。虽然柏林墙已经被推倒了三十多年,但隐形的墙依然存在,跨过东西柏林之间的分野,一瞬间,就从亚币天堂,穿越回了欧洲老钱贵族们的世界,精致的欧洲最古老百货商场,干净整洁的街道和街心公园,就连公交车都是豪华双层带空调的。所以此行柏林最深刻的体验,便是重走当年的地道,从地下世界穿越柏林,直面冷战的残酷,与人性的挣扎和希望。 柏林就像一本未完成的历史书,翻阅它的过程就是体验历史的正在进行时。 而音乐,则依然是延续我们此次环游德国的重要线索,柏林毫无疑问更是音乐的天堂,从爵士到电子,从古典到街头,每一种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和听众:幸运赶上的柏林爵士节,在Zigzag 爵士乐Bar里,零距离感受华丽四重奏;重返德累斯顿皇家音乐厅里,屏息聆听传奇小提琴大师齐默尔曼(和他手里那把三百岁价值连城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最好玩的,莫过于手摇风琴节,从德国各地赶来的爷爷奶奶们盛装出席,在夏日街头仿佛瞬间走进了格林童话的黑森林里,和小矮人一起摇摆跳舞。 柏林作为世界当代艺术的重镇和博物馆乐园,艺术体验同样精彩至极。光影大师James Turrell在墓园小教堂的光影装置,用光“造”了一座古希腊神庙,探讨神性与人造光的边界;古埃及最美的女人,娜芙缇缇如海一般深邃迷人的眼神,任何人看过一眼就无法忘记;漫步在举世无双的波茨坦无忧宫,在腓特烈大帝悠扬的长笛声中,寻觅中国茶室的踪影。 而长途旅程的惊喜总在计划之外,深度体验当地生活之后:柏林农夫市集有机与环保可持续理念背后的代价,是令人咋舌的高昂价格,接近超市价格的三倍只有富人才能买单,难怪德国的劳苦大众们如此热爱奥乐齐;虽然周末的跳蚤市场一次次扑空,却误打误撞闯入本地自治社区的夏日狂欢庆典,作为唯二“不速之客”却被居民们热情款待,那种“被治愈”的喜悦和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超越了所有的国界和语言。 而作为被吐槽最多的美食荒漠,柏林同样有惊喜,诀窍就是——不要吃德国菜,除了烤香肠和Gelato。除了市集里昂贵的牛排与无花果,最值得尝试的其实是日常平民美食:早餐是德国人烹饪水平的巅峰,新鲜出炉的黑面包和酸面包,尤散发着浓郁的麦香味,东边画廊首屈一指的松饼店,还没开门就排起了长队,一口入魂,好吃到我们临走去机场前,又念念不完去了一次;数量庞大的越南移民带来的Pho,是深夜治愈人心的良药;而此行最惊艳的小馆子,竟然是一家秘鲁餐厅,来自南半球的美食却有着粤菜的DNA,瞬间征服了我们的味蕾。 离开柏林后,最怀念的依然是那些鲜活的面孔,他们既是童趣温情的德国人,也是严谨古板的德国人:在街心公园里偶遇的格林童话乐园,看大人小孩一起玩耍,我们也重新变回了孩子,爬上屋顶上房揭瓦;手摇风琴节里边摇边唱的老顽童爷爷玩累了,让我接手,接着奏乐接着舞。社区公益流水席上坚持给我们找回零钱的阿姨,多余的捐赠一分不要;咖啡店里的小姐姐,虽然是Poker Face生人勿近,但会认认真真的在卡片上手写下每一个冲煮参数,介绍每一款豆子。 正是这些不期而遇的人情瞬间,让柏林变得更柔软、有温度,但也不失锐利和审慎,恰如东西柏林如此的矛盾,却又缺一不可。柏林可能是最不德国的德国城市,糅杂了古典德意志的浪漫多情与战后反思的冷静克制,血与火淬炼后重生后,乍看之下,它杂乱、荒诞、野蛮生长,但底色却真实、多元、包容一切。这种矛盾与惊喜,让柏林成为我们此行最特别的一站,也是一定会再回来的地方。 (标题取自奥地利作曲家 Franz von Suppé的喜歌剧 《Boccaccio》) 「二」时间线 01:44 旅程起点:因洪堡论坛选择柏林 03:44 朋友推荐与博物馆岛的震撼 05:44 东边画廊:破败与差异初印象 07:14 涂鸦与手印的历史穿越感 10:04 柏林的多元与包容性 14:44 东西柏林差异:公交、建筑、酒店 16:44 西区奢华 vs 东区电子乐圣地 18:14 东德人“二等公民”的心声 18:54 裸体文化:自由的另类表达 22:44 音乐体验:爵士、古典与电子 29:24 手摇风琴节:老爷爷老奶奶的派对 33:44 James Turrell 墓园光影装置 39:59 地下隧道:为爱而挖的故事 43:44 舒尔茨的悲剧与历史真相 48:44 柏林墙碎片:纪念与讽刺 49:54 农夫市集:昂贵的有机食材 55:44 跳蚤市场扑空,误入社区庆典 01:05:14 自制社区的凝聚力与温暖氛围 01:08:44 居民公园里的童话游乐设施 01:16:44 印象深刻的人 & 美食推荐 「三」图片一览 图片可转移小宇宙同名账号观赏 (图片如无特殊说明,均有梦思/Aaron拍摄供图) 音乐:Music from #Uppbeat (free for Creators!): License code: STTYYYTXGYXFOXBW 主持:梦 思 & Aaron 后期:Martina

    1 小时 39 分钟
  6. 8月3日

    环游|11 夏日带着耳朵去德国旅行你会收获什么?心中最爱德国小镇诞生了

    「一」引言 这期播客,想和你们一起回到刚刚过去的五天,我们在德国经历的一段“诗与音乐”的旅程。老实说,这是我在德国最意外也最感动的一次旅行,,沿着音乐的足迹,踏上了德累斯顿、梅森和莱比锡三座小城。没想到,它们的灵魂竟远比想象中丰富动人。也因此我们最喜欢的德国小城诞生了,德累斯顿,这个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她的迷人让我们在后面在柏林期间再次重回到这里,听到了萨克森国家管弦乐团的演出。 我们从德累斯顿出发,这座城市的两面性让我印象深刻:作为萨克森王国的明珠,它既是一座华丽的古典巴洛克之城,又是一座经历了战火洗礼后靠人民之力重建的现代之城。在傍晚的圣母大教堂里听市民合唱圣诗,推门而出却立刻被爵士乐团包围,这种中世纪的庄严与现代夏日的狂欢并存,是德累斯顿最迷人的样子。 而心心念念的欧洲瓷都梅森,这里不仅仅是奥古斯都二世的秘密炼金术基地,更是一段关于审美、技艺与文化传承的故事。三百年的时光里,梅森从最开始一笔一画模仿中国陶瓷,到拥有自己的“蓝洋葱”和“一千零一夜”,再到如今与全球艺术家的跨界合作,我们第一次真切地理解到,一个手工艺品牌如果能坚持原创与革新,就能真正活在今天的时代里。 一路马不停蹄到了莱比锡,刚跳下火车站台,推开候车大厅的大门的一瞬间,就置身于巴赫音乐的海洋!这座拥有巨大玻璃穹顶的德国最美火车站,竟可以变成上千人合唱的现场,孩子们、游客、市民都加入进来,席地而坐,引吭高歌,即便完全不懂德语,也丝毫不影响我们陶醉在这场夏日音乐盛宴中。在那一刻你真的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不在于它多复杂,而在于它可以超越语言,超越国界,超越时间。 而在音乐之外,我们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古典音乐之于我们这个“快节奏、低专注”的现代生活,真的已经过时了吗?无论是在莱比锡听巴赫康塔塔,还是在德累斯顿教堂里的唱诗班合唱,这些都需要极度的专注力——你必须坐下来、放下手机,心无旁骛得进入那个空间。静下心来的那一刻你才会听到,巴赫在G弦上的叹息,李斯特钟的回响,门德尔松春的破土萌芽。而这是被社交媒体分割成碎片的我们,最难能可贵的独享时刻——那个时刻,你就是你,你不是在赶时间、不是在内卷,而是把耳朵交给音乐,和一段旋律、一段历史同频共振。 所以只有当我们真正踏上德国这片孕育了无数古典音乐和大师们的土地上时,才能重新理解“时间的厚度”与“音乐的温度”的过程。希望你听完,也会像我们一样,对小城、对艺术、对旅途中那些不期而遇的时刻,重新燃起想要靠近的冲动。 「二」时间线 03:05 走进重建后的德累斯顿:巴洛克与现代共存 06:18 从萨克森王国到“欧洲硅谷”的城市演变 09:31 黑白拼接的城市记忆:战争重建的艺术 11:00 瓷砖长卷与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惊喜 14:19 误闯教堂唱诗班:一次纯粹的聆听体验 16:28 德累斯顿夜晚的魔力:爵士、烟花与热气球 23:03 大师画廊中的维米尔与世界艺术缩影 29:07 为何决定重返德累斯顿听一场音乐会? 31:15 第二站梅森:欧洲陶瓷文明的起点 35:24 陶瓷中的巴洛克精神与当代艺术跨界 43:44 小镇古堡偶遇交响排练:生活即舞台 50:35 旅途中的留白:意外才是最大惊喜 52:33 莱比锡火车站万人合唱的震撼时刻 01:12:00 钢琴十年后才懂巴赫:对古典的重新认识与敬畏 01:18:00 旅途尾声的感悟:德国为何让人着迷 「三」图片一览 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 主持:梦 思 & Aaron 后期:Martina

    1 小时 33 分钟
  7. 8月3日

    环游|10 为什么艺术家那么热爱南法:跟着马蒂斯夏加尔毕加索打开夏天南法阳光海滩

    「一」引言 欢迎回到我们一年一度的环球旅程!今年的第一站,我们选择了蔚蓝海岸,在南法的阳光和艺术的熏陶下,开启了今年的夏天。(先对听众朋友说声抱歉,这一期在路上音质不太好,后续在路上会注意一下收音问题) 这一集的内容,来自我们在尼斯、Antibes、芒通、Roquebrune等沿岸小镇近十天的漫游。出发的契机是一个特别简单又浪漫的理由:我们想亲眼看一次常玉的真迹画展!于是兴冲冲的奔向了尼斯,而到达之后我们才发现到,南法并不只是一个“阳光沙滩”的躺平度假地,原来它曾无数次启发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们,包括马蒂斯、夏加尔、毕加索、梵高、莫奈、菲茨杰拉德、柯布西耶…面对这一长串星光璀璨的名字,我们试图在这段旅程中探索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都爱来南法? 在这期节目里,我和Aaron分享了很多非常具体而细腻的体验:比如尼斯海滩上“晒背大军”的松弛感;比如在Roquebrune的小镇,探访柯布西耶亲手打造的海边小木屋,甚至他亲自设计的墓碑也在半山腰;而在Antibes,我们住进一位退休时尚设计师改造的时髦老房子,跟他聊起如何加入“晒背大军”。 我们深度探访了马蒂斯、夏加尔、毕加索三位艺术大师在南法的博物馆,尝试用他们的视角来重新观察蔚蓝海岸:从马蒂斯的“窗系列”到晚年的剪纸与教堂设计;从被夏加尔喂了满嘴狗粮,到震撼人心的蓝色海洋玻璃花窗;到毕加索在Antibes爆发出的柔软与童真,我们一步步理解了这些创作背后的土地、光影与生活节奏带来的影响,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在地体验:可以从美术馆和教科书里抽离出来,让自己身临其境,穿越进了他们画中的那个世界,共同在一个海里感受阳光。 我们也聊到了旅行方式本身:给旅程留下一点点空白的方式可能是打开南法最合适我们的方式。把“看展”与“发呆”、“晒太阳”与“艺术探索”并置起来。因为往往就在那些看似无所事事的下午,我们才真正地进入了一种在当地生活的节奏,这就是创作灵感的源头。 这是一期充满了阳光和色彩的聊天,如果你也对南法充满好奇,如果你曾在旅行中也会喜欢尝试留白,那我想,这期节目我们讲的故事,你一定会有共鸣。 「二」时间线 03:15 我们为何以南法开启旅程 06:00从度假地到艺术圣地:为何那么多艺术家钟情南法? 09:30晒背、游泳、看书:法国人真的什么都不做也能快乐 12:00柯布西耶的卡巴纳木屋:建筑师的隐居之地 14:20 D&G前设计师Airbnb的房子 16:27 Antibes 海滩上的慢时光:晒太阳、吃火腿、和狗一起下海 20:00社区咖啡馆与芒通面包店:偶遇才是旅途中最动人的时刻 24:30阳光与精神状态:为什么巴黎人每年都要“逃去”南法? 27:16餐厅推荐一:尼斯的当代Bistrot,一顿融合日料与Tapas的晚餐 30:00餐厅推荐二:Roquebrune 的 Africa Queen,吃在海港边的融合菜 31:26翠鸟别墅的震撼瞬间:三面环海、复刻古希腊民居的建筑传奇 39:05马蒂斯的窗系列:他如何用色彩定义南法的“明媚灵魂” 44:36伊卡洛斯与剪纸系列:晚年马蒂斯如何用“不能握笔的手”继续创作 49:52夏加尔的惊喜 01:01:15梦幻的蓝色穹顶:在夏加尔博物馆,我们像潜水一样沉入艺术之中 01:04:30文化部长马尔罗的贡献:如何推动“艺术大众化”的博物馆运动 01:10:00我们为何如此喜欢夏加尔?他的画无需翻译,直白富有想象力 01:14:00回到旅行方式:留白可能是我们打开南法最好的方式 「三」图片一览 E1027室内景 E1027纪念海报 柯布西耶建筑游客中心 柯布西耶Cabana小木屋入口 E1027 柯布西耶的墓碑(图源网络 打不到车只能遗憾错过) 柯布西耶Cabana木屋 & Eileen Gray的E1027(图源UNESCO官网) D&G设计师的airbnb D&G设计师的airbnb D&G设计师的airbnb D&G设计师的airbnb antibes海边 antibes海边 antibes海边-莫奈创作来源的真实场景 莫奈原作 电影同款“绿灯”海报 菲茨杰拉德故居如今改为Belles Rives酒店 美好的社区宠物友好咖啡馆 美好的社区宠物友好咖啡馆 美好的社区宠物友好咖啡馆 芒通可爱面包店Mitron&农夫市集上的二次相遇 尼斯bistrot天花板吃到的猪肋排惊为天人 7点开门前嗷嗷待哺的食客们 做出天花板猪肋排的秘密武器 像云朵般蓬松的招牌柠檬挞 把刀用火枪“烤熟”之后切蛋糕 庖丁解牛 在african queen调到眼花的甜点推车 可能是在日本以外最好吃的鱼生 在african queen调到眼花的甜点推车 在african queen体验brunch 餐厅正对地中海游艇码头无敌海景 值得呆一下午的翠鸟别墅的 在翠鸟别墅门口安静阅读的父子 翠鸟别墅的天花板 翠鸟别墅的马赛克瓷砖 常玉 尼斯大展 常玉独一无二的印章 常玉 尼斯大展 白牡丹 气韵生动的线条 中国的马蒂斯 常玉的素描自画像 在南法Antibes放飞自我的毕加索 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 主持:梦 思 & Aaron 后期:Martina - END-

    1 小时 29 分钟
  8. 环游|09 日本:从正仓院唐代珍宝到民艺复兴的梵高椅-京都文化时光之旅

    7月17日

    环游|09 日本:从正仓院唐代珍宝到民艺复兴的梵高椅-京都文化时光之旅

    「一」引言 欢迎回到我们的环游系列!今天我们继续探索日本京都。很多城市就像一部让人百看不厌的剧作,无论来过多少次,总有理由再见,京都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城市,去年因为对手工艺的热爱,我们在京都旅居了一个月,而这次正值一年一度的正仓院开院和京都手工艺博览会,我们按捺不住地再次踏上旅程,又一次打开这个充满文化与历史气息的地方。 这一期,我们想和大家聊聊我们眼中京都独特的手工艺与艺术。京都的文化底蕴深厚,随便走进一个角落,可能就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从奈良的正仓院开始,这个古老的皇家仓库中就收藏了数百件唐代传入日本的珍宝,承载了那个时代的工艺之光。而大山崎美术馆则是另一个惊喜,从英伦风的主楼到安藤忠雄设计的地下展馆,再到收藏的民艺复兴代表作,每一处都在向人们诉说着京都如何在不同时代吸纳并创新东西方的文化元素。 说到民艺复兴运动,我们特别推荐京都的隐藏惊喜:河井宽次郎纪念馆。作为民艺复兴三剑客之一,河井宽次郎用他独一无二的“火与土”展现出“用之美”的理念。他的故居兼工作室保留了他生活和创作的真实痕迹,从独特的器物设计到满含禅意的庭院,无不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美学的理解。而京都迎宾馆则是现代日本匠人精神的集大成者:从琵琶湖造船工艺打造的桥,到融合大漆/织锦/竹编/掐丝珐琅/截金等数十种手工艺,是当代日本人间国宝们联手展现给世人的巅峰之作。 京都的魅力不仅在这些文化地标,更体现在日常的点滴中。它是一座让人感到温暖的城市,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织,手工艺的温度也融入了生活的每个角落。这期节目,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手工艺与艺术的探索,让你感受到京都这座城市的多元与美好。一起泡一杯热茶,在这个冬天感受手工艺带来的温度。 「二」时间线 02:57 本期节目推荐6个京都的小众文化艺术宝藏 04:01收藏无数珍宝的正仓院,其中有当年遣唐使带回的数百件唐代工艺品 08:09 推荐两个中国目前可观赏唐代珍品的地方:西安法门寺、陕西历史博物馆 09:32 正仓院一年一度的“盲盒”展览会,推荐阅读最早一批中国访问学者傅芸子先生的《正仓院考古记》 11:14 正仓院展出有名唐代的五弦琵琶;23年展出的四弦琵琶捍拨上的装饰画《胡人骑象鼓乐图》 18:03 李兆霖老师-中国琵琶制作大师,B站纪录片《一百年很长吗》 20:32 今年最期待的正仓院的另一唐代藏品-红牙拔镂尺 21:42 红牙尺唐代制作工艺&历史文化意义 24:55 正仓院的另一藏品:紫檀木经文架 27:35 正仓院每年九月会预告展览,对唐代文化对日本影响感兴趣的伙伴可提前关注 28:26 No.2推荐:京都近郊的大山崎美术馆-混搭建筑风格,英式都铎与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的融合 35:46 十九世纪,日本以柳宗悦为首发起的民艺运动,找回传统的日式手工艺之美 39:10 No.3推荐:河井宽次郎纪念馆-民艺运动的代表性家具/陶艺,经典日式庭院与空间设计,阴翳美学 43:32 河井宽次郎先生生平受中国&朝鲜陶瓷影响,不同阶段多变的陶瓷作品风格,“火与土的诗人” 48:21 为什么喜欢河井宽次郎先生生的木雕雕塑作品? 50:11 民艺运动“用之美”影响深远:深泽直人设计的MUJI和乔布斯的苹果 51:49 黑田辰秋-为了制作一把属于日本的椅子,满世界学习如何做一把梵高椅 56:04 No.4推荐:京都迎宾馆-专门用于接待外宾,需提前预约 59:02 七百多年榉木大门板,屋顶的建造创意,引入活水的庭院,琵琶湖造船&雕刻装饰技艺,新泻大地震幸存锦鲤 01:03:20 紫藤厅大幅织毯,风筝灯,拉门,大漆桌椅 01:06:54 从民艺运动思考如何做中国非遗保护&创新 01:13:00 No.5推荐:京都佛光寺D&D Department杂货铺-反消费主义 01:17:19 D&D在中国黄山脚下碧山村的第一家分店 01:19:35 No.6推荐:京都一栋有皆川明店铺的大楼-火到北欧的日本设计师,手工艺与时尚的有机结合 「三」图片一览 枫苏芳染螺钿槽琵琶 红牙拨镂尺 傅云子先生的《正仓院考古记》 大山崎美术馆 安藤忠雄与莫奈 年轻时候的柳宗悦(图片来源网络) 老年时期的柳宗悦(图片来源网络) 河井宽次郎故居 早期作品 三彩双鱼纹壶,1922 白地草花绘扁壶,1939 三色打药陶雕,1962 坐落在京都御苑里的京都迎宾馆 镶有京都京丝带图案"勾线珐琅〞铜质门把手比 700 年的榉木的大门 各种人间国宝做的器物 紫薇厅的巨副手工织毯 39种花草 400多种染线 紫薇厅的巨副手工织物 风筝灯 5种不同的灯光模式的风筝灯 日本「人间国宝」江里佐代子以「截金」技术做的屏风 佛光寺的D&D 去年买的D&D在群马县的一座停产的织布工厂发现的一批五十年前的库存布料,回收利用重新制作成了的环保袋 在东京D&D遇上日本47个州道县面料展 callback在哥本哈根PP Mobler发现的皆川明面料做的沙发 (因正仓院和大山崎美术馆莫奈部分均不能拍摄,部分图源网络,如侵联删) (其余图片均由梦思/Aaron拍摄) 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 主持:梦 思 & Aaron 后期:Martina - END-

    1 小时 28 分钟

关于

一路走来每一座城市,每一项手工艺,每一个匠人,都让我们多认识了世界一点点,而正是这无数个一点点,让我们深刻体悟到文化传播与交融是多么的精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下一站我们选择更远的远方,从亚洲出发,沿着曾经的海上丝绸之路到欧洲,到北美,开启这场环球之旅。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