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美澳簽訂稀土協議背後的國際部署是什麼?
答:美國特朗普政府與澳洲阿爾巴尼斯政府簽訂稀土協議,同時也與馬來西亞和日本簽訂,旨在建立一個中國加一(China plus one)的稀土替代供應鏈 。此舉是為確保在中國實施禁制時,仍能透過其他途徑獲取關鍵稀土元素 。
問:稀土的開採與提煉過程有哪些步驟,其中主要的環境疑慮是什麼?
答:稀土的處理程序大致分為:開採、破碎(crush)磨碎成小礦石、根據礦產含量分類,以及最污染的部分;以化學藥劑(如鹽酸)溶解、水取分離 。後續的精細分離過程會產生不同類型的稀土氧化物 。
問:在美澳稀土供應鏈中,澳洲和馬來西亞各自扮演了什麼角色?
答:以 Lynas 等公司為代表的供應鏈中,澳洲主要負責稀土的開採和初步分解(如破碎) ,如在西澳的 Kalgoorlie 進行;而污染最強的溶解、水取與精細分離階段則轉移到馬來西亞 ,形成一條分工明確、規避高污染環節的產業鏈 。
問:除了稀土,哪些關鍵礦產受到國際關係的影響,其主要用途為何?
答:鋯(Zirconium)是被美國列為關鍵礦產的非稀土元素 。由於其熔點高、耐腐蝕、硬度高且不吸收中子等特性 ,它被廣泛用於軍工企業,例如包裹核燃料棒、核動力潛艇反應堆外殼、以及製造火箭和飛彈等在高溫下不會燒穿的陶瓷與合金 。
問:澳洲的關鍵礦產出口存在什麼國安漏洞?
答:澳洲廣播公司的調查節目揭露,儘管澳洲與美國結盟,但中國背景的公司已滲入澳洲礦場的擁有權 。例如,Image Resources公司,其大股東與中國政府關係密切 ,將鋯出口至俄羅斯,而澳洲的貿易部或海關難以追蹤下一手買家將其用於軍用或民用(Dual Use),形成了國安漏洞 。
問:澳洲在面對中國這個最大的貿易夥伴與最大的安全焦慮來源時,有何兩難處境?
答:澳洲面臨的挑戰是經濟利益與國家安全之間的矛盾 。雖然中國是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 ,但同時也是最大的安全焦慮來源 。在軍工原材料出口問題上,澳洲國防部長曾表示,即使澳洲不賣給中國,其他國家也會賣 ,反映出在經濟利益面前,國家可能選擇對軍民兩用產品的追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此外,澳洲民眾對廉價進口商品的傾向,也反映了對國家安全問題的關注度不如生活便利和經濟效益。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Informations
- Émission
- FréquenceTous les mois
- Publiée11 novembre 2025 à 12:02 UTC
- Durée23 min
- ClassificationTous publics
